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与心理健康)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6807262 上传时间:2020-10-04 格式:PDF 页数:64 大小:2.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与心理健康)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与心理健康)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与心理健康)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与心理健康)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与心理健康)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与心理健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与心理健康)(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网 络络 心心 理理 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教育 成都医学院心理学系 本章内容 网络心网络心理理 网络 概述 网络 概述 大学生网络 心理障碍 及其调适 大学生网络 心理障碍 及其调适 网络的 基本特征 网络的 基本特征 网络环境下 的人际交往 网络环境下 的人际交往 网络依赖网络依赖 网络依赖的 心理分析 网络依赖的 心理分析 网络 心理障碍 网络 心理障碍 大学生网络 心理障碍 的调适 大学生网络 心理障碍 的调适 前言 021世纪:信息社会、信息世界、信息产 业、信息技术、信息生活 0社会的网络化是信息时代的最基本特征 0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于2013年7月

2、公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 报告显示: 0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44.1%。 0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4.64 亿,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占比提升至 78.5%。 0网民中 10-19 岁人群比例从 2012 年 底的 24.0%下降至 23.2%,这与我国该 年龄段整体人口总数下降相关。此外, 网民中30 岁以上各年龄段人群占比均 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互联网在这些群体 中的普及速度加快。 第一节网络概述 一网络的基本特征 0虚拟性 0交互性 0丰富性 0全时性 虚拟性 0网络是一种虚拟的数字空间, 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3、 交互性 0网络每一个用户既是信息的发布 者,又是信息的接收者,即形成发 布接收双向或多向互动。 丰富性 0第一手信息丰富,信息表现出 客观而实在,全面而丰富。 0网络为网民编织了一个丰富多 彩的“另一个世界”。 全时性 0全世界的网民可以不受任何时间或外 界条件的约束,同时向外发布或接收 信息。 0网络还具有开放性与自由性等特征。 二网络环境下的人际交往 0网络最大的特征就是 它存在的 网络最大的特征就是 它存在的虚拟性虚拟性,因 而在人际交往中给 ,因 而在人际交往中给“欺 骗 欺 骗”造成了可乘之机。造成了可乘之机。 0网络极易成为人们躲 避孤独和排除心理压 力的场所。 网络极易成为人们

4、躲 避孤独和排除心理压 力的场所。 三网络依赖 0网络依赖在医学上称为“网络依赖在医学上称为“病态性使用 互联网 病态性使用 互联网”,它是指在冲动性失控下沉 迷于网络世界难以自拔,导致个体明 显的身心功能损害。也叫 ”,它是指在冲动性失控下沉 迷于网络世界难以自拔,导致个体明 显的身心功能损害。也叫:网络性心理 障碍 网络性心理 障碍(IAD)、网络综合症、网络成瘾 症 、网络综合症、网络成瘾 症 0从心理上讲,它主要表现在对网络有从心理上讲,它主要表现在对网络有 依赖性依赖性和和耐受性耐受性,这就是平常人们常 说的上网成瘾。 ,这就是平常人们常 说的上网成瘾。 案例: 北京青年报报道了这样

5、一件事情:小朋是北京某市属大学学生,20 岁,是个超级网虫,每天都要在网上泡10个多小时。他和一个17岁的女孩在 网上认识半年后,两人很快就发生了“网恋”,并在某网站进行了“结婚”注册, 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家庭”一个共同的网页。他们这个网上的“家”真的太 像家了,这个用文字和图片堆砌的家不但有象模象样的家具和房间布置,而 且有每日三餐的菜谱,甚至还有他们虚拟的“夫妻生活”描述!当小朋和那个女 孩“结婚”不到3个星期时,网站通知他,他的“爱人”怀孕了,小朋大喜,每天 抱书痛读孕产妇注意事项。6个星期后网站通知他,说他们已经拥有一个可爱 的小宝宝,小朋更是兴奋得睡不着觉。15个星期后,网站又告知

6、小朋,他的 “妻子”、“儿子”均病重,小朋于是整天愁眉苦脸,无精打采。直到第18个星 期,网站宣布:因医治无效,他的妻儿双双“去世”,他的婚姻宣告结束!此时 的小朋沉浸在痛苦之中,因为太投入,他竟然受不了打击,一病不起。到现 在,好好的大学上不了,每天起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网上的墓地去悼念 他的“妻小”,然后随头丧气,喃喃自语。 四网络依赖的心理分析 0客观原因 0主观原因 网络依赖的客观原因 1.网络的普及 2.网络游戏的不良诱导 3.网络内容的极大丰富 网络依赖的主观原因 1.补偿心理补偿心理 0到网络上寻找满足感,找回原来到网络上寻找满足感,找回原来 “辉煌辉煌”的自我。的自我。 0各

7、种需要在网络这个虚幻的世界 里能轻易地得以满足。 各种需要在网络这个虚幻的世界 里能轻易地得以满足。 0在网络的虚拟社区里、在游戏中 体验成功的乐趣,这种感觉又会 强化他们的网络行为。 在网络的虚拟社区里、在游戏中 体验成功的乐趣,这种感觉又会 强化他们的网络行为。 网络依赖的主观原因 2.逃避心理 0大学生往往在交际交往的 过程中遇到学习上的、感 情上的、人际关系上的挫 折和危机。 0网络成了逃避现实、寻求 自我解脱的一个良好的渠 道和环境。 网络依赖的主观原因 3.从众心理 0为了不在朋友面前 出丑,或多或少地 玩网络游戏。 网络依赖的主观原因 4.猎奇心理 0网络资源的丰富、 内容的刺激

8、更催化 了大学生的猎奇心 理。 网络依赖的主观原因 5.自我表现心理 0大学生任何时候都没有像现在这么用 心地排列着平日熟悉的文字。通过不 同的组合,把自己的形象融进去 无论是自然的,还是自己刻意塑造 的。 0制作个人主页(个人或名人)、编写电脑 病毒(将制造病毒写进求职简历) 第二节 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 及其调适 一.网络心理障碍 0一是上网者的心理或行为偏离了社会公认的 规范或适宜的行为方式(失常、反常、失调 或无序); 0二是上网者的社会价值观与现实社会价值观 错位(网络盗名、盗号,制造计算机病 毒); 0三是上网者适应环境能力缺失,社会适应能 力低下(冷漠,不与人交往)。 案 例 分

9、析 0某高校有个大学二年级学生,生活中的 他内向,表现得有些孤僻,不善言谈, 不善交往,却特别喜欢泡在网吧里聊天 会友。在网上,他口若悬河,成了人见 人爱的“大众情人”,但是,他在网上 越是感到得意,在现实生活中就越是木 讷笨拙,平时躲避着同学老师,被同学 称为最古怪的人。 分析: 0这位大学生属于网络心理障碍。网络心理障碍的典型 表现为日常生活中情绪低落、无愉快感或兴趣丧失, 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容易 激动、自我评价降低,严重者社会活动减少,有自杀 意念。 0并非所有爱上网者都会罹患这种病征,因上网聊天而 出现或加重社交障碍、行为异常、人格障碍、心境障 碍、交感神经系统

10、失调者,大多原来在心理上就存在 某些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自卑和人际交往问题。越是 自卑感强的人,其归属感和受人尊重的潜在意识越 强,而网上的社交正好成为他们逃避现实的“世外桃 源”。 那个虚拟的世界虽然会让他们体验到无与伦比的轻 松、自在,满足个体的控制感,但是,这种来自网 上的满足感、控制感毕竟不同于现实世界。心理健 康的人能认识到这一点,因而他们不会沉湎于网 络,而对一些原先有一定心理问题的人来说,网上 的活动则具有补偿性的满足感,往往难以自拔。倘 若发现自己“e网情深”了, 那个虚拟的世界虽然会让他们体验到无与伦比的轻 松、自在,满足个体的控制感,但是,这种来自网 上的满足感、控制感毕竟不

11、同于现实世界。心理健 康的人能认识到这一点,因而他们不会沉湎于网 络,而对一些原先有一定心理问题的人来说,网上 的活动则具有补偿性的满足感,往往难以自拔。倘 若发现自己“e网情深”了,在现实生活中显得难以 适应,同时存在诸多情绪低落、能力下降等心理问 题时,很可能是患上网络性心理障碍 在现实生活中显得难以 适应,同时存在诸多情绪低落、能力下降等心理问 题时,很可能是患上网络性心理障碍,此时,应该 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逐步摆脱对网络的依赖,请教 心理医生也许是更为明智的。 此时,应该 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逐步摆脱对网络的依赖,请教 心理医生也许是更为明智的。 二. 网络心理障碍的特征及判断 0网络心

12、理障碍主要特征: 0对上网时间失控 0随着上网乐趣的增加欲罢不 能,难以自拔 0研究表明,网络心理障碍者每周 使用网络平均时间为38.5小时。 网络依赖网瘾综合症的自我诊断 1.起床后情绪低迷,头昏眼花,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神不守舍,但一 上网便精神抖擞,百“病”全消。 2.上网时表现得思维敏捷,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并感到非常愉快,但 离开网络便思维迟钝,情绪低落,空虚无聊。 3.只有不断上网才能感到满足,从而使得上网时间经常比预定时间长。 4.无法抑制上网的欲望。 5.每看到一个新网址就会心跳加快或心率不齐。 6.只要长时间不上网操作就手痒难耐。 7.每当互联网的线路被掐断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

13、上网时,便感到烦躁不 安或情绪低落。 8.平常有不由自主地敲击键盘的动作,或身体颤抖的现象。 9.对家人或亲友隐瞒迷恋互联网的程度。 10.因迷恋互联网而面临失学、失业或失去朋友的危险。 0如果符合以上标准中的4项或4项以上,且持续时间已经达1年,那么就 表明已经患上了IAD(网络成瘾综合症)。 网络心理障碍主要表现 0认知过程障碍 0情感过程障碍 0意志行为障碍 0人格障碍 认知过程障碍认知过程障碍 0 0 感知觉障碍:主要是指幻觉感知觉障碍:主要是指幻觉 ,实际上是大脑,实际上是大脑 皮层感受区异常兴奋所引起的,与感觉器官皮层感受区异常兴奋所引起的,与感觉器官 无关。无关。 0 0 注意障

14、碍:主要是注意品质的异常,它可表注意障碍:主要是注意品质的异常,它可表 现在注意的强度、广度、稳定性和持久性等现在注意的强度、广度、稳定性和持久性等 方面。方面。 0 0 记忆障碍:是指记忆力减退记忆障碍:是指记忆力减退 。 0 0 思维障碍:是指思维僵化,自学能力和语言思维障碍:是指思维僵化,自学能力和语言 表达能力差。表达能力差。 情感过程障碍 0主要包括病理性优势心境和情感反应 障碍。 0病理性优势心境是指某种病态心境笼 罩着整个人的精神状态:病理性愉快 心境和病理性情绪低落 。 意志行为障碍 0意志增强:表现为长时间网络游戏中,不顾疲 劳,继续用各种方法攻战,企图取胜过关的病 态意识。

15、 0意志减退:是指终日沉醉于虚拟世界的上网学 生,经常在上课和做作业时情绪低落,对听 课、做作业不感兴趣,以致意志消沉,对学习 产生厌恶感,并逐步失去信心。 0意志缺乏 :是指学生对除上网以外的任何活动 都缺乏动机、要求,对学习、工作无自觉性, 个人生活极端懒散,行为孤僻、退缩。 人格障碍 0是指在没有认知过程或智力障碍的情况 下,人格显著偏离正常。 0网络人格障碍主要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和依赖型人格障碍。 三. 网络心理障碍(网络成瘾) 的类型 0网络游戏成瘾 0网络色情成瘾 0网络交际成瘾 0强迫信息收集成瘾 1.网络游戏成瘾 0案例: 就读于某高校的小肖以前一直是个优秀学生,刚进大学时,

16、看 到身边的同学玩游戏,他也跟着买了一台电脑,开始通宵达旦 地玩游戏.从此以后,他就经常上课迟到,甚至旷课,成绩也从 班级前十名跌到了三十几名.短短一年时间,就有三门必修课 不及格. “有时候玩到凌晨四五点,第二天早上就起不了床.其 实我也想早点休息的,但是一玩起来就把什么都忘了.”小肖 显得很无奈. 0根据心理学测试统计结果,所有服食毒品的人都存在程度不 同的心理障碍,如焦虑、忧郁等等。而迷恋网络游戏的人经 过测试后,其结果也无一例外地提示具有心理障碍问题。 0网络游戏往往都含有血腥、恐怖、枪战、搏杀、色情等内 容,很容易使沉迷其中的人产生性格孤僻、不合群的心理缺 陷,轻者染上网络成瘾症,重者甚至走上犯罪。 0上海心理学专家郭莲舫指出,沉溺 于网络游戏难以自拔,其危害等同 于毒品成瘾。 案例: 02003年2月27日,武汉某大学计算机学院21岁的大一学 生唐某上午课程结束后,顾不上吃午饭,便和同学直奔 校门外的一家网吧打游戏。连续上网5小时后,突感头 疼,口吐白沫, 继而昏迷,最终导致“脑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