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县2014年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技能竞赛评课稿(高乔分)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806361 上传时间:2020-10-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富源县2014年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技能竞赛评课稿(高乔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富源县2014年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技能竞赛评课稿(高乔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富源县2014年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技能竞赛评课稿(高乔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富源县2014年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技能竞赛评课稿(高乔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富源县2014年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技能竞赛评课稿(高乔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富源县2014年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技能竞赛评课稿 墨红中心小学 高乔分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实值夏日赴大河深感暖意,节临五一品好课倍受启迪。今天,我们有幸相聚在一起,参与富源县2014年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活动,收获了感动与幸福。在此,我衷心感谢教育局教研室给了我这次机会,感谢大河脑上小学的领导及师生们对这次活动给予的大力支持,为我们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其次,要感谢吕雁、张蕊瑞等14位老师为我们奉献了14节精彩的示范课,让我们如品名茶,清香沁人心脾;如沐春风,倍觉神清气爽;如临大海,心胸豁然开朗。在精彩纷呈的课堂上,我们师生的心灵变得更加清灵和敞亮,目光变得更为清澈和深邃,思想

2、变得更为明敏和成熟,人生变得更加充实而多彩。下面就段薇、肖本仙、王世文、尹立仙4位老师的课谈一谈我的一些看法:一、呈现的亮点1.以学生为主体,努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理念新。四位老师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终身发展,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文本的内涵,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教学目标定位准。四位老师坚守语文教学的本真,围绕一个中心,即以语言教学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语文素养来设计教学,三维目标有机整合,体现年段和教材训练重点。课时目标具

3、体、实在、准确、科学、实用。3.体现阅读教学特色和学生认知规律,训练过程实。教学过程中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和热情,以巧妙的切入,动情的渲染,灵活的方法,机智的点拨,恰当的评价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体现了训练的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过程。整节课情、景、理顺序清晰,调动学生进行感悟和思考,给学生以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滋润。4.以语言训练为本,品词、析句、明理、悟情,语文味浓。围绕教学目标,老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抠词抠句,潜心会文,认真思考,把语言文字活化为生动形象的生活画面。例如让学生运用多种方式的读(自读、听读、评读、合作读、角色读、表演读、配乐读等)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换

4、词比较,动作演示等方法体会词在句子中表情达意的作用;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使学生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升华了情感美。5.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学方法活。教学过程中,胡老师善于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乐学、爱学、会学。”如,师生合作,通过做一做、说一说、读一读、议一议、练一练、演一演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进入到角色之中,在课文特定的情景中去体验。6.专业知识全面、厚实,学科视野宽,教学功底深。在不断地学习探索与教学实践中,老师逐步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教学风格,听他们的课是一种愉悦和享受。他们的教学语言规范、简洁、流畅,具有亲活力和感染力

5、。课堂上能做到关注学情,适时调控,引领和评价能力强,教学智慧丰富,值得我们好好学习。7.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段薇老师执教的太阳一课是一节说明文的示范课,不但讲解清楚文章所应用的说明方法,还注重拓展练习,联系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堂练习强化各种说明方法。二、值得商榷的地方1.部分教学目标的落实不到位,教学活动未围绕教学目标紧凑有序地进行。2.教学中无效语言过多。如:“怎么样?”“对不对?”“好”等等。问题设计不够精炼,琐碎问题过多,通篇都是问题,而效率不高。3.教师的语速偏快、语调过低以至于有些话学生根本听不清。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讲,课堂上我们的音量要确保每个学生都听到,模糊不清的声音会影响教学效

6、果。4.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5.多媒体的运用辅助了教学,但有的教师忽视了它的辅助作用,过多依赖媒体,该板书的不板书,该示范的不示范,有的甚至过多脱离课本而用课件代替,失去了媒体的辅助作用;有的教师不能熟练操作计算机,课件上的错误不能当场纠正,甚至连音乐播放的声音都不会自行调整,这些都在提醒我们掌握适应现代教育的教学手段刻不容缓。6.大部分教师采用了小组合作形式,但大都没有取得很好的实效,自主、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学习的效果不是很好,有的教师所设计的合作探究问题过于浅显,没有探究的价值,学生不需要合作就能完成,既浪费了时间,又不能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有的小组合作只有形式,没有内容。7.对学

7、生的激励做到了适时适度,但忽略了对学生的表扬既要有肯定,也应该有委婉的指导和引导,不能只说“你真好”或“你真棒”,而应明确好在什么地方或棒在哪,有的教师甚至滥用激励语,读个课题也表扬说真聪明,难道这不是一种明显和无意义的语言贿赂吗?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没有丝毫的好处。三、诵读点评今天我们有幸领略了一顿精彩纷呈、声情并茂的诵读大餐,本次参赛的十四位教师在诵读活动中仪表端庄、台风大方;普通话标准、语音正确;感情真挚饱满。这次诵读大赛活动,让我们每一位参赛者和每一位听众都感触至深。很荣幸有这个机会代表评委在这里和诸位同仁们交流一下活动感受。首先,此次诵读比赛亮点闪烁、异彩纷呈。1.各位参赛选手都能根据

8、自己的特质精选诵读内容。王陆平老师,音色饱含柔情、音调舒缓,选择了情韵深挚的再别康桥;罗芳老师,音色铿锵、音调高亢,就选择了催人泪下的送给天堂的孩子;王娜老师,音色俏皮灵活,诵读作品是展现精品散文诗雨之歌;还有许多老师们的诵读作品和诵读者自身的音质、形象、气度等都很切合。2.多数参赛选手对自选作品内容胸有成竹、脱稿演读,并且能和用音乐、画面等方式创设的情境有机结合,实施个性化解读,带领听众入文、入境、入情,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印象更深刻的是竟不经意的跟着体态端庄大方的王陆平老师轻步走进了“康桥”,沐浴河畔的夕阳、招摇软泥上的靑荇再别康桥 3.诵读水平较高。多数老师能用饱满的激情、立体的声音和灵

9、动的肢体,个性化地解读文本丰厚的内涵和独特的情愫,展示了教师们各自出色的风采。当然,此次活动也令人深思,催人奋进。1. 读披文入情,值得重视。诵读者最好是能发挥自身巨大的潜质,把作品所蕴含的丰富感情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来,从而给听众以全方位的彻骨的审美享受,更深入的为你欢喜为你忧。2. 诵读的风格应随机变幻。朗诵时的语速、语调、音色等,最好是有许多变化。像诵读席慕容的乡愁和余光中的乡愁时那样,前者面带微笑欢欣惊喜,后者神情忧伤低缓沉重;前者像一个纯真的孩童,后者既为慈祥的老人;前者唤起大家幸福的回忆,后者激发听众深切的家国之思。3. 对于字音的精准、诵唱的结合、情感的抒发等方面还有待恰切的处理。 “遗憾总是造就完美”,相信通过这次活动,会逐步促进并提高我们语文老师的诵读水平,会激发大家对经典文化的感悟热情。四、书写点评本次书写竞赛活动分两部分:钢笔字和粉笔字,内容为预定的四个成语。呈现的亮点:笔画规范、整体美观。较为突出的有王陆平、吕雁、张永青等几位老师。存在的不足是错别字太多,个别老师在听写的十六个字中竟有六个错别字。错字集中在“言 、寐、帷、幄、求、运、赅、鼎、力”等字,不同程度的出现错误。总之,我相信:无论是参赛的教师还是观摩的教师,只要认真学习,善于反思,今后的教学水平都会更上一层楼。如有说得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