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丶市场丶商业模式---------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规律丶体制与政策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6803583 上传时间:2020-10-04 格式:PDF 页数:54 大小:18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丶市场丶商业模式---------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规律丶体制与政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城市丶市场丶商业模式---------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规律丶体制与政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城市丶市场丶商业模式---------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规律丶体制与政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城市丶市场丶商业模式---------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规律丶体制与政策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城市丶市场丶商业模式---------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规律丶体制与政策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丶市场丶商业模式---------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规律丶体制与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丶市场丶商业模式---------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规律丶体制与政策(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市场、商业模式 -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规律、体制与政策 裴长洪 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 目录 一,现代服务业高度依存于城市发展 二,认识现代服务业与生产服务业 三,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体制与政策 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具体措施 一,服务业高度依存于城市发展 服务业的发展实质是城市的发展;现代服 务业的发展实质是现代都市的成熟。 城市产生了对服务业的最大需求和集中需 求,为服务业发展创造了产业规模的市场 基础; 城市提供了服务业的各种要素集聚,特别 是先进的要素集聚,引导了服务业的生产 与技术的发展。 现代城市的经济特征 我国国民经济活动的主要区域和空间载体 在城市,城市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

2、国民 经济数量与质量的变化,因此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的关键是城市,尤其是城市中心区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处于最前沿的位 置,认识和探讨城市的经济发展规律,对 于探索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 重要意义。 早期城市向成熟都市的转变 现代城市的形成,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 成熟的标志。现代化早期城市与工业经济 有着密切的联系。 工业化后期, 城市经济逐渐从工业经济为主 转向以服务经济为主,服务业成为城市经 济的主导产业。 现代大都市是以服务经济为主体形态的人 类经济活动空间。 现阶段我国为什么要加快服务业发 展 我国还处在工业现代化的初期阶段,部分处于其 中期阶段,为什么要加快服务业发展? 1,服

3、务业发展水平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经济增长的实质是经济结构的变动; 2,我国资源、环境状况与产业结构的矛盾; 3,工业逐渐撤离城市,向工业园区转移,提供了 城市经济转移的历史机遇; 4,新型工业化需要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和带动。 现代城市的基本特征: 1、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上升,服 务业就业人口的比重也随之上升。 现代大城市早已不再有第一产业的生产活 动,第二产业的生产活动也基本退出都市 区,能够保留下来的只能是占用土地空间 很少的一些高科技工业企业,第三产业成 为都市区基本的经济活动。 如果把政府管理活动也作为第三产 业统计 正确认识政府的管理活动; 国家机器职能的科学解释和创新发展;

4、政府提供的大量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是第 三产业的组成部分,生产和提供这种产品 和服务既是政府的职能,也是社会的需 要,要由社会来购买。 就业人群也必然是以服务业就业为 主体 服务业的白领和蓝领职业群体基本替代了 传统意义的产业工人阶级,成为城市经济 活动的主要劳动者,而服务业人力资本构 成的提高,使服务业的普通劳动与管理劳 动的界限日益模糊。 2 经济活动要求最集约地使用土地空 间 都市中心区的土地价格依据土地级差地租 规律形成,非常高昂,因此只有劳动生产 率和投资回报率高的服务业才能立足,而 且只有最集约地使用土地空间才能降低成 本。现代中央商务区(即CBD),如纽约 的曼哈顿中心区、伦敦的金

5、融城区等,就 是都市经济最成熟的城区形态,它们基本 上已成为人类空间最集约的经济增长地域。 我国城市经济的创新 在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中,有所谓“楼宇经 济”、“总部经济”的提法,就是反映了都市 经济要求集约利用土地空间的特征。 3 生产投入要求资本与知识要素密 集,产出只以价值量来衡量 在都市中心区的生产投入中,货币资本投 入固然是最重要的,但体现为科技手段和 知识要素的设备、人力资本也同样重要, 因此中央商务区和“楼宇经济”,实际是要求 以货币资本和科技知识来替代土地资源的 经济,没有足够的货币资本和科技知识是 难以实现最集约使用土地空间的目的。 货币经济和虚拟经济的生产中心 由于城市经济以

6、服务经济为主,服务产品 是主要的产出内容,服务产品往往没有物 理形态,没有实体外观,它的使用价值难 以用数量单位来衡量,因此,服务产出的 衡量单位只有价值量,这就使都市经济成 为货币经济和虚拟经济的生产中心,货币 经济和虚拟经济也成为都市经济的基本形 态。 4 为了最集约地使用土地空间,非生 产人口居住率下降 都市中心区最集约使用土地空间的经济含 义并不是建筑学中的“容积率”的概念,建筑 学“容积率”的概念是指盖房子的密度,而这 里讲的最集约使用土地空间是一种“经济容 积率”,它要求在所能承载建房密度的空间 中得到最高的经济产出。 “经济容积率” 假如每个楼宇都是服务经济的生产车间, 那么整个

7、都市中心区就是服务经济的“工 厂”,而单纯提供作为住宅的房子,就象“工 厂”的“宿舍”,后者是没有产出功能的,因 此,它的面积应当控制在最低限度。 非生产人口下降 在现代化大都市中心区,特别是中央商务 区,单纯的住宅面积是受到限制的,这就 导致了该区域非生产人口的下降。这里的 居民主要是与生产有关的人口,或者是作 为具有投资象征意义的居民 5 消费向生产型消费和区外消费转化 随着都市中心区非生产人口的下降,这里 的消费形态也随之转型,与居民生活消费 相关的区内消费类型逐渐退居次要,或者 转型为商务消费、会议消费等生产消费形 态。 大型商场、百货店也具有了引导消费潮流、 释放消费信息、提供 新商

8、品知识和商业管 理信息等其他非单纯居民日常消费的特征。 与“楼宇经济”功能相关的生产消费以 及区外消费的类型和内容不断增加 包括对中间投入品的消费,对各种相关服 务产品的消费以及对知识、信息的消费将 成为都市中心区的主要消费形态。即便是 大型百货这类最典型的居民消费类型,也 都增加了商品信息消费与配送服务等功 能,从而有别于其他区域的商业零售业。 结论:提高“经济容积率” 城市经济的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质是,提高 每个土地单位面积的经济产出,即生产总 值和税收,为了实现这个指标的最大化, 应当提高“经济容积率”,降低非生产人口的 居住。我国城市经济在实践发展中已经提 出了税收“亿元楼”的概念,就是

9、反映了提高 土地单位产出率的要求,但是从总体上提 高这个指标,只靠一个“亿元楼”是不够的, 需要更多的“亿元楼”,这就要求提高“经济 容积率”,而且意味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二,认识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服务 业 二,认识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服务 业 从历史的纵向看,服务业分为传统服务业 与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概念目前在 我国被广泛使用。最早出现在1997年9月党 的“十五大报告”; 这是中国特有的概念。现代服务业包括哪 些部门,国内学者意见不一,国家统计局 也没有明确其统计口径。 定性分析 其最根本的区别是生产手段、经营方式和 企业组织以及生产效率的极大差别。因 此,现代服务业是指在工业化比较发达

10、的 阶段产生的、那些依靠高新技术和现代管 理方法、经营方式及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 主要为生产者提供中间投入的知识、技术、 信息相对密集的服务业,以及一部分由传 统服务业通过技术改造升级和经营模式更 新而形成的现代服务部门。 北京市统计局对现代服务业分类的 试行标准 (2005年8月)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 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 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水利、环境和公 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 福利业、文化教育和娱乐业等行业中包括 的部分行业。 生产服务业 从横向关系看,服务业分为生产服务业、 生活服务业和公共服务。对生产服务业 的分类目前也没有公认

11、和统一的标准。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生产服务业分 为: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 业、信息服务业、中介与商务服务业等。 理论分析 生产服务业概念是指直接或间接为生产 过程提供中间服务的服务性产业,它涉及 信息收集、处理、交换的相互传递、管理 等活动,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商务组织和管 理机构,其范围主要包括仓储、物流、中 介、广告和市场研究、信息咨询、法律、 会展、税务、审计、房地产业、科学研究 与综合技术服务、劳动力培训、工程和产 品维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 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 认识了现代服务业与产生服务业,就找 到了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从我国 的实际出发,把生产服务业作为发

12、展现 代服务业、实现服务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 突破口;因为,我国服务业发展不仅存在 总体滞后问题,结构也不合理,过于依赖 生活服务业的结构,生产服务业发展 落后已经成为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主要 制约因素。 生产服务业的主要特征 1产业的关联性。上游上游:在产品生产之前的 服务投入,例如可行性研究、银行贷款、 产品设计、市场调研、人员培训等。中游:中游: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服务投入,例如,原 材料物流、设备租赁、质量控制、设备维 修等。下游:下游:在产品生产之后的的服务投 入,例如,广告、物流、售后服务、客户 培训等。 2,知识密集的特征 如果从生产要素的角度看,生产服务业 就是为企业提供各种要素

13、服务。企业的生 产要素包括人、财、物、信息、管理和技 术。具体而言,为人服务有教育培训;为 物的服务有物流;为信息的服务有通讯、 计算机应用等;为管理的服务有市场调研、 管理咨询等;为技术的服务有研发、设计 等。 3,国际化的特征 可贸易性强,更具有全球化特点。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 国际知名度的生产服务公司,它们的业 务遍布全球。 4,外部化特征 制造业企业将一系列以前由内部提供的生 产服务活动进行垂直分解,实施外部 化,将研发、设计、内部运输、采购等活 动外包给生产服务企业。企业将其内部 的非核心的服务性经济活动外包给专业的 服务商来做,不仅使制造企业提升自己的 核心竞争力

14、,同时也带动生产服务业的 发展。 5,集群化趋势 产业集聚的要求。 一个企业或城市在世界市场上保持竞争地 位的关键是,保持“上游”、“中游”和“下游” 三个阶段的服务优势, 形成生产服务业的 集群化发展。 三、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体制与政策三、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体制与政策 1,逐渐打破垄断、建立有序竞争市场。生 产服务业的市场准入门槛普遍高于工 业,管制过多、市场化程度低的问题较为 突出。银行、保险、电信、铁路、教育、 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行业,至今仍保持 着十分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所有制结构 单一,造成服务业部门只依靠国有经济部 门投入,社会资源流入不足,而且弱化了 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在产业发展中

15、调节资 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2、改革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我国无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服务生 产的社会化、专业化程度都不高。受外部 化环境不良和自身素质的影响,相当数量 的企业还在采用传统以至陈旧的生产模 式,多数实行“大而全”或“小而全”的经营管 理模式。 要研究企业外部化成本问题。 3、事业单位改革 发育服务业微观主体应当把事业单位改革 考虑在内,我国许多事业单位事实上承担 了许多生产服务的功能,但没有市场 化,削弱了微观主体和市场发育的潜力。 其中,行业协会转型是发育微观主体发育 的一个现实途径。文化、教育、医疗、卫 生、体育等行业都有转型发展为现代服务 业的空间。 4,完善利用外资方式

16、 外资制造业中加工型、出口型、生产型企 业居多,而且大多属于跨国公司全球生产 组织体系中的封闭环节,产品线和产业链 延伸不足,呈现“二少一多”特征。即外商投 资企业对本地金融机构的信贷服务需求 少;产品设计、关键技术、零部件依赖于 进口,对本地研发或技术服务需求少;产 品直接出口多,而且多进入跨国公司营销 体系。 服务业利用外资(包括引进人才) 外资制造业所需的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物 流服务、法律服务、广告策划、市场调研 等商务服务,也表现出明显的外向化特征 。 因此,要更多吸引外资进入与生产企业相 关联的服务领域,加快服务业利用外资的 步伐。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新机遇。 北京提出加快承接国际研发外包,发展高 端就业、提升城市经济社会水平的构想。 5、发育市场 放宽市场准入,形成合理竞争; 增加资本形成,要有无形资产的股权制度 和相应政策; 内部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