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客户需求(讲师手册)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6791165 上传时间:2020-10-0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6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了解客户需求(讲师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了解客户需求(讲师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了解客户需求(讲师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了解客户需求(讲师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了解客户需求(讲师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了解客户需求(讲师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了解客户需求(讲师手册)(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了解客户需求了解客户需求(讲师手册)(讲师手册) 提示 时间 过程/活动/重点 备注 NO.1 NO.2 1 8 课程目的: 课程目的:通过今天的学习,让学员初步认识了解客 户需求的必要性,以及掌握一些了解客户 需求的基本技巧。 课时:课时:30 分钟 导言 导言 讲师自我介绍 课程导入 一、了解客户需求的必要性 (一)导入 一、了解客户需求的必要性 (一)导入 在展业过程中,我们只有尽可能广泛、准确地判 断客户对产品、服务、价格等方面的需求,才能针对 他的需要,提出合理的、易于让客户接受的方案。 1、冰山的例子: (联想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事件,讲师通过画 图演示辅助讲解。 ) 2、结论:

2、我们通常容易看到的只是冰山露出海面的一个 小尖角, 而冰山的大部分却是在不容易看到的水的下 面。 客户就如一座冰山,水面上的是语言、表情,以 及行为、情绪等,水面下的是客户的真实的动机、原 因、企图、听闻、理由、经验等。我们经常把冰山的 一部分当作了全部,但局部和全部是不一样的。 “我们常常把听到的话当作是事实, 而没有进行 理性的分析” 。 提示 时间 过程/活动/重点 备注 NO.3 61 3、举例 某日,老王中午休息时有人敲门,是邻居老张。 他想借 2 万元钱用于买房。老王非常热情地接待了 他。告诉他老郭前天刚刚借走 4 万,一个月后还。8 楼老李有钱,可向他借,或者等老郭还钱后再借给老

3、 张 4 万。 老张回家后很高兴, 认为自己不仅可以买房, 空调的钱也有了。可事实上老王并没有想借给他。 (二)小结(二)小结 人们总是习惯于主观上做判断。往往过于相信自 己的眼睛,根据我们看到的表象来判断客户的需求, 并认为是正确的,而忽视了客户的真实需求。这是我 们在展业过程中必需注意的问题。 二、了解客户需求的基本技巧二、了解客户需求的基本技巧 (一)询问技巧(一)询问技巧 我们在与客户接触时提倡多提问,让客户参与到 谈话中来。 在和谐的双向沟通过程中了解客户真正的 需求。 1、为什么要发问? (1)挖掘需求 (2)引导对方;好的提问相当于铁路上的扳道 叉,引导客户回到主线上。适当的时候

4、选 择适当的问题。 (3)改善沟通销售人员要主动 (4)控制交谈 (5)鼓励参与,对不善谈的客户,问问题他不 得不参与谈话。 (6)了解对方的理解程度。 例:一位业务员去见客户,客户养了条狼狗, 画图 提示 时间 过程/活动/重点 备注 NO.4 NO.5 NO.6 见到业务员就扑了上去, 他很害怕, 只听到客户大叫 一声“蹲下” ,业务员先蹲下了。 可用这样的话: “据我的理解,您是指” (7)建立专业形象 如:医生在看病人时应望、闻、问、切。否则 很难取得信任。 2、问题的种类: (1)封闭型:答案可预估、可控制的,或只能 回答 YES 或 NO 的问题,又称肯定型问题。 (2)开放型:答

5、案不可控的问题,又称公开型 问题,分两类: 公开中立型,如“这个小姑娘长得怎样?” 公开引导型,如“你有没有吃早餐的习惯? 如果不吃, 到了上午十点多时会不会饿?如 果饿了会不会影响工作效率?”最后问: “什么会影响工作效率?” (学员通常会 答:没吃早餐。 ) 使用封闭型问题的好处: 很快取得明确要点 确定对方想法 锁定”客户 取得协议的必须步骤 封闭型问题的坏处: 获得较少资料 需要更多问题 “负面”气氛 方便那些不合作的客户 使用开放型问题的好处: 获得足够资料 提示 时间 过程/活动/重点 备注 NO.7 NO.8 NO.9 使顾客相信他在控制整个谈话 营造出和谐的气氛 使用开放型问题

6、的坏处: 需要更多的时间 要求顾客多说话 可能会忘掉这次谈话的主要目的 获取客户资料的真正成功之处在于我们如何组织 问题以及怎样发问。 练习一:练习一:请学员分别用中立开放型、引导开放型和封 闭型问题问出汽车的颜色。 a.公开中立型:请你描述一下这辆车的外部特征。 b.公开引导型:这辆车是什么颜色? c.肯定型:这辆车是红色的吗? 练习二:练习二:三个人吃过晚餐后,二人在路上发生争执, 有一个人死掉了。 请学员通过提问来一步一步问出答案。 讲师观 察学员的提问方式。 (做记录) 讲师点评: 客户同时面临多个问题时会选择好 回答的或是最简单的问题,回避你关心的主 题,所以提问要有逻辑性,要等对方

7、回答后再 提下一个问题。 练习三:练习三:分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学员扮演顾客, 讲师发给他一张纸条, 上面写着他想购买的产品是一 个公文包,必须包括的特征是价格 5000 元左右,黑 色,小牛皮,有铭牌和密码锁。 其他学员扮演卖包的售货员,问问题问出顾客 的需求。 要求用肯定(封闭)的问题。 提示 时间 过程/活动/重点 备注 NO.10 3、提问的技巧: (1) 准备问题 (2) 解释发问的目的:激励合作。 如,为了能向您推荐最适合贵公司的产品,我 想先了解一下贵公司的基本情况。 (3) 由公开中立型问题开始: 贵公司今年有什么打算? (4) 混合引导开放型及中立开放型: 准备引进几条生产

8、线?产量准备提高多少?您 更看重质量对吗? (5) 用肯定型问题作完结: 您主要想得到优质的服务和低廉的价格吗? (6) 将问题有程序地引出: 您还有其它需要吗? (7) 总结需求 (8) 得到客户肯定的接纳 可用一些保险的问题。 举例:80 年代中,希尔顿酒店在客人结帐离开 时会问: “如果您不介意的话,请问下一站会去哪 里?” ,接着说; “住那里的希尔顿好吗?”如果客人 回绝,说定好了别的酒店,服务员回再问一句“如果 您不介意的话,我帮您确认一下好吗?” 。 用这样的问题增加客人的好感和回头率。 4、选择适当的询问方法 (1)状况询问法 日常生活中, 状况询问用到的次数最多。 例如 “您

9、 在哪里上班?” “您打高尔夫球吗?”等,这些为了 解对方目前的状况,所做的询问都称为状况询问。 状况询问的目的是经过询问了解准客户的事实 提示 时间 过程/活动/重点 备注 NO.11 状况及可能的心理状况。 (2)问题询问法 “问题询问” 是您得到客户状况询问的回答内容 后,为了探求客户的不满、不平、焦虑及抱怨而提出 的问题,也就是探求客户潜在需求的询问。 例如: “您目前住在哪里?” (状况询问) “是不是自己的房子?” (状况询问) “现在住的怎么样?是不是有不好的地方?” (问题询问) 经过问题询问能使我们找出客户不满意的地方, 知道客户有不满之处, 我们将有机会去发掘客户的潜 在需

10、求。 (3)暗示询问法 您发觉了客户可能的潜在需求后, 您可用暗示的 询问方法,提出对客户不平不潢的解决方法,都称为 “暗示询问法” 。 例如: “有绿地、空气又好,您认为怎么样?” (暗示 询问) 5、FOC 过程技巧: FACT事实 OPINION意见 CHANGE变化 现实中如何运用 FOC 过程 游戏:扑克牌 引导出红 Q (二)倾听技术(二)倾听技术 1、游戏: 让我们在听到“1、2、3、开始”后一起拍手, 提示 时间 过程/活动/重点 备注 NO.12 NO.13 看能不能听到一个整齐的“啪”声。 (注:很多学员在听到“3”后就拍手了,从而 引出销售中倾听的意义) 是讲师说得不够清

11、楚吗? 2、为获得推销感觉而听 倾听的定义:就是要在一段时间内放弃自己的 观点和兴趣而注意别人。 倾听去原去看去感觉 问:最难的是什么? 3、有效倾听的两大障碍 (1)在开始听之前,我心里已经有了成见 (2)在开始听之前,或者还未听完整个故事及 获得重要细节之前,我就已经胸有成竹 了。 4、有效倾听的两大原则 (1)为了了解问题所在而听 (2)为能明智解决问题而听 举例:张总,汕头地区有没有电视台(有被 打断) 讲潮州话 (有被打断) 下面有中文字幕的 (没 有) 。 5、倾听的注意事项: (1)认真地听你不是故作姿态,你确实在 听; (2)清除杂念去听随时了解顾客此刻在想 什么? (3)积极

12、地听(给对方一些反应)你要对 顾客的观点做出适当的反应(倾身、点头 等)以示鼓励,重复他的话,提出问题 举例: 打电话, 对方长时间听不到你的反应, 会问: “你在听吗?是不是线路有问 题。 ” (4)安静地倾听不要打断顾客,否则你会 漏掉他的重点 举例: “我这辈子最恨别人喝酒、打牌、赌 钱、泡妞(被打断)不带着我。 (5)天真地听用眼去听,全神贯注; (6)要发做笔记表现你的专业化和负责的 提示 时间 过程/活动/重点 备注 0.5 态度。 6、有效倾听的指导方针 作好心理准备 不要打岔 减少使用“但是 ” “可是 ” “不过 ” 不妨用这样的话: “我完全同意您的看法,同 时有另外一种看法是这样的 (尽量引用第三 者的语言,减少用我) ” 争取和维持眼睛(目光)的接触 注意字与词的用法 举例: “我没有说你偷了他的东西! ” 语气 重点不同,表达的意思不同。 注意非语言讯号 举例: 种不同的座姿表达的不同含义 利用问题 检查理解的程度 评估所说及所没说的(弦外之音)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请将两名学员的一百元钱换一下, 价值没有变 化,但如果交换一个经历,则价值翻了一倍。 学员分享好的倾听的经历。 结束语 结束语 问和听好比两个支点,架起沟通的桥梁,而只有 准确把握了客户需求,才能根据其需求提出合理方 案,帮助客户确定购买决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