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区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繁育研究与示范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46782958 上传时间:2020-10-04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冬小麦区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繁育研究与示范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冬小麦区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繁育研究与示范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冬小麦区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繁育研究与示范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冬小麦区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繁育研究与示范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冬小麦区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繁育研究与示范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冬小麦区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繁育研究与示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冬小麦区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繁育研究与示范(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冬小麦区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繁育研究与示项目建议书一、立题的目的和依据是省的重要小麦产区,常年播种面积540万亩,占全省小麦播种面积的17左右,该区是优质麦带区,适宜发展优质中筋小麦品种。肥水条件较好,气候条件冬季寒冷,小麦越冬严酷,长期以来,由于我省自育小麦品种冬性品种少,冀中南大面积应用的是(以南)半冬性高产型品种。在该区不能安全越冬,因此,生产上需要种植推广,强冬性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由于特殊的自然生态类型,当前应用的品种中麦9、北农9549、轮选987,0045、京冬17、京冬12、京冬8号等,引进新品种、新品系,以期实现高产、优质小麦专用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家为稳定粮食,

2、对粮食生产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农资、农机、良种补贴,重点抓好小麦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落实好繁种措施,研究制定繁种经济实用,快速繁殖的方法,是今后小麦良种补贴的基础,是增产、增收的重要保障。早在1993年,我们就开始从事小麦种子生产工作,有一定的繁、育、推的基础。2002年,完成了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中麦9号及其配套技术推广,有培育国审小麦品种北农9549的经历。二、良种繁育技术实施性有了优良品种后,种子质量就成为挖掘品种生产潜力的重要环节,保持一个品种优良种性,需要科学有效的良种繁育体系的保证。就目前而言,种子企业对常规品种,特别是小麦品种的提纯复壮和良种繁育工作重视不够,常常使一个新品种很

3、快混杂、退休,丧失增产能力,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三圃田下功夫;“三圃田”即穗行圃、株行圃、原种圃。三圃田是一个品种保持优良种笥的基础,由于工作量大,技术性强,做起来比较麻烦,我们从几个主栽品种的原种田中选出优异的单穗,经过单穗脱粒、分放、对比汰选后,于当年秋季播种,人工开沟,单粒人工摆播,最好的肥水条件、最好的管理技术,尽可能发挥单穗的生产能力。经过种植,田间定期观察,对每穗进行调查记载,发现不符合原品种特征、特性一律淘汰,在抽穗开花前拔除异株。一般是第二年每个单穗可收到5080克种子,种子收获后要进行室考种,根据粒形、色泽及饱满度,不好的要及时淘汰,中选后的穗行籽

4、粒保存好,待秋播再种成株行圃,株行圃还要进行比较,提出不好的株行,留下好的株行,株行后才可以混合播种,即成为原种圃的种子,原种圃在50米以没有同类作物进行扩大繁殖。在这些工作过程中,我们以大基数、大选、大淘汰办地开展浩大的人工作业,从地里选穗到室考种,每个环节宽进严出,用人工最多是单穗脱粒,每次每个品种45万个穗,需要人工脱粒150个工作日。周边农民说:“人家过麦秋需要34天,你们过麦秋需要1个月”。播种时单粒摆播,20亩地的穗行需要20多个人工播45天。(二)简化繁种程序,快速繁殖原种1、在稀播原种田,直接从中选出优异单株,做上标记,单株拔回待室考种,考种后进行单株播种,这样可省去一年的时间

5、,加快原种生产速度。2、从原种田中直接选出优异单株,当年混合当年混合播种,但是数量不宜超过100株,还必须把握品种特征、特性,相当准确。在实施这一方法中,我们聘请了育种单位、育种人来现场指导,对入围的单株从出苗开始直至收获,不间断的观察,性状表现一致的进行混收,采用这个方法直接节约成本、节约劳动力。(三)集中力量,稀播扩大繁殖系数;保持优良品种种性来自育种家种子,当育种人给了我们种子后,我们都要以最快、最多、适时尽可能提早播种时间,尽可能让每粒种子发挥出的个体的繁殖潜力,原原种的繁殖田每亩地播种量2.5公斤5公斤。每亩地可产种250400公斤,繁殖系数为1:100,比传统的繁殖方法1:40提高

6、了60种子量。(四)塔形良繁架构;原种以前的工程由自己掌控,到原种这一级我们就要放到土地承包大户,有种麦丰富经验的来承担原种的繁殖,一般100亩以上。通过和一些承包大户互惠互利,一直合作很好。原种生产出,下放到村级生产大田用种,如图:公司生产原原种大户生产原种村级生产大田用种。三、围绕繁种实施保障措施(一)农户繁种管理;首选有组织能力,有群众威信,有生产种子历史的种子专业村进行生产大田用种,由村委会牵头,成立繁种专业组,组长一般负责200亩左右,统一发放种子,繁种户领取种子时,签订繁种合同。播种时统一使用专用种子机械播种,地头地边不补其他品种,抽穗期组织去杂工作,采取繁种户自己去杂和公司统一去

7、杂相结合,在5月25日之前完成,收获时统一用种子专用收割机统一收割,种子田一般收获时种子的水份达到13-14,种子质量得到保障。收购之前进行抽样检测种子质量,先是取样,到繁种户扦样时,看好共收获多少袋(估计数量),大约有多少斤,是如何存放、保管的,把这些信息记录在案,对扦回样品进行室检测,对测得结果以书面的形式告知繁种户,芽率、纯度、水份、杂质同时把预收的标识粘在包装上,以便核实种子的真实性,收购当时要封好样,样品分为三份,繁种户、公司各一份,另一份是实际播种后第二年看的,有多少繁种,就有多少样品,也就有多少种植行,小麦抽穗时进行评比,是谁家的繁殖种子,纯度如何,一看明了,增强了繁种户的责任心

8、,除此之外,我们对繁种户进行种业道德培训,讲危害、讲影响,从而使小麦繁种工作稳步发展,提高了社会信誉度、美誉度。周边县市老百姓愿意买高碑店所生产的小麦种子。(二)对科研单位成果的保护与利用项目实施以来,我们引进了轮选987、中麦11号、轮选518、0045、中麦175、中麦11是国家小麦改良中心育成的新品种,在同等节水条件下,比对照品种增产37,节水耐旱,引进试种11.2亩,发展到在1000多亩。今年的亩产平均900多斤,整个生育期一水未浇,为了保持中麦11的种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保种措施,轮选987是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新品种,这个品种是利用矮败育种技术体系培育出的高产优质品种,

9、抗病性强,产量高,但是,因它是矮败技术育成的品种,有开颖授粉的现象,需要隔离繁殖,但是我们这里是产麦区,不可能隔离种植,为此,我们只能在繁种田中把四周的小麦选收获,不作种,只收中间部分作为种子用;其次,年年坚持株行的选择,以便源源不断供给原种生产。(三)培养繁种技术人员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我们聘请了农业部种子科技处马志强处长进行业务指导,请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广才为常年技术顾问,对专业技术人员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首先,认识品种的特征特性,田间验收不走过场,每验收一块都要回头看,是否符合种子的标准,提高识别种子品种的能力,积极学习种子法律法规,种子检验检查的规程,积极参加省种

10、监部门组织的种子专业技术员考核,通过考核,已有6名取得了省级以上的种子检验员证,这对项目的实施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四)、不断学习,外出考察今年,组织两次外出学习,一次是去马兰农场学习,二是去中国农科院昌平基地观摩小麦新品种。今年,在项目区,召开了四次较大规模的种子观摩会:(1)市小麦良种补贴观摩会;(2)轮选987观摩会;(3)中麦11观摩会;(4)9545观摩会。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学习与观摩,锻炼的队伍,增强的业务知识,提高了业务水平。(五)、统一播种与收获播种与收割时,统一用种子专用机械进行播种与收获,尽可能不用外地的机械作业,以防止病、虫、草的入侵。四、组织实施情况(一)、成立了项目管

11、理小组,公司聘请农牧局、科技局的技术人员,聘请北城办事处技术人员携同作战,研究制定了发展计划,全市11个繁种村,总面积1万多亩,建立了繁种领导小组,每个村子均由村委会承担组织工作,从播种到收购种子贯穿整个过程。(二)、对繁种户进行种子业务知识培训,播种前春季返青管理,浇水与施肥,收获与保管等知识。(三)、增强了种子加工能力,投入10万元购买安装了一套种子加工设备,投资了56万元用于场地租赁。(四)、对种子的防虫防病实行了统一管理。五、项目取得成果情况(一)、自有品种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种子数量增加了30倍,速度提早了2年,种子面积由项目前的3000亩增加到1万亩,种子的生产能力由100万公斤,

12、增加到200万公斤。(二)、种子源头把握能力增强,能够把优异的品种在最短的年限迅速扩繁,能最大限度发挥繁种体系作用。(三)、新品种的引进,今年共引进3个,轮选518、中麦12和中麦175。(四)、通过项目节约了成本费,今年小麦穗行播种不再是人工开沟,实现了机械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我们的成果取得来自上级领导的支持,我们要把这种做法介绍给其他企业,以便共同前进,提高整体常规品种的质量,繁荣种子市场。(五)、增收的效果,2年来,繁种面积共1.2万亩,按照每亩增收50公斤计算,共增收600万公斤,按种子价进行收购1.2万亩,共回收种子480万公斤,按每公斤1.96元计算共增收940万元。六、经费的运

13、用2年来,用于原种生产的300亩种子田,每亩1200元计算,共计36万元,购买机构一套12万元,租赁土地56万元,恒温库建设46万元,购买小麦新品种使用权20万元。高碑店市科茂种业2008年10月12日市100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规划(20112020年)目录前言(5)一、现实基础与政策机遇(7)(一)自然条件优越(7)(二)种子科研推广营销体系健全(7)(三)政策机遇(8)二、总体思路与预期目标(9)(一)总体思路(9)(二)预期目标(9)(三)主要任务(10)三、总体布局与重点工程(11)(一)总体布局(11)(二)重点工程(12)四、投资概算、资金来源与效益分析(14)(一)投资概算

14、与资金来源(14)(二)效益分析(15)五、保障措施(17)100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规划(20112020年)前言市地处豫鲁皖四省结合部,是连接陆与沿海的重要通道,是华夏文明之火的发祥地和商人、商品、商业的发源地,也是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祖籍、文哲大师庄子的故里、是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乡,被誉为“三商之源”、“华商之都”。全市辖永城市、夏邑县、虞城县、梁园区、睢阳区、宁陵县、柘城县、睢县、县六县两区一市和一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107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80万亩,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和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所辖9个县(市、区)全部被列入国家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和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核心区建设规划围,自2006年跨入全国粮食产量超百亿斤(市)行列,粮食总产量已实现连续五年超百亿斤,连续七年增产,2010年总产达到1197亿斤,占全国的九十分之一,占省的九分之一,素有“豫东粮仓”之称。市先后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市”和“全省粮食生产高产创建组织奖”,所辖永城、夏邑、虞城、柘城和5县(市)先后被授予“全国、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市)。作为乃至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核心区,常年小麦播种面积约占全省的九分之一,总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