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制图标准2010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14678 上传时间:2016-11-07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制图标准2010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建筑制图标准2010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建筑制图标准2010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建筑制图标准2010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建筑制图标准2010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制图标准20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制图标准2010(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P 2010 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010布 2011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联合发布 2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原建设部 关于引发 的通知 (建标 2007125 号 )的要求, 由中国建筑标准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在建筑制图标准 50104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本 标准在 修订过程中,标准编制组经 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 经验 ,参考有关国 际标准和国外 先进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 最后经审查定稿 。 本标准 共分 4 章, 主要技术内容 包括 :总则 、 一般规定 、 图例 、 图样画法 。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2、 1 调整了线宽组合; 2 增加了需要索引的符号图 样 ; 3 增加或修改了图例。 本标准由住 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 有 意见和 建议,请 寄送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 9 号主语国际 2 号楼 ,邮政编码 100048;电话: 68799184;传真: 68799181),以 便 修订时参考。 主 编 单 位 :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参 编 单 位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理正软件 设计研究院有限 公司 北京 天正 工程软件有限 公司 主要起草

3、人 : 顾均、林琳、 韩光 宗 、 熊涛、 沈朝晖 、饶良修、张晔、范一飞、吴正、杨国平、林卫平 主要审查人 : 何玉如、费麟、徐宇宾、白红卫、石定稷、苗茁、刘杰、王鹏、董静茹、寇九贵、 胡纯炀、张同亿 3 目 次 1 总 则 . 1 2 一般规定 . 2 图 线 . 2 比 例 . 5 3 图 例 . 6 4 图样画法 . 25 平 面 图 . 25 立 面 图 . 27 剖面图 . 28 他规定 . 29 寸标注 . 30 本标准用词说明 . 32 引用标准名录 . 33 附:条 文说明 . 35 4 1 2 3 4 of in of of 5 1 总 则 了使建筑专业、室内设计专业 制图

4、规则,保证制图质量,提高制图效率,做到图面清晰、简明, 符合设计、施工、存档的要求,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制定本标准。 标准适用于下列制图方式绘制的图样: 1 手工制图 2 计算机制图 标准适用于建筑专业和 室内设计专业下列的工程制图: 1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 各 阶段设计图、竣工图; 2 原有建筑物、 构筑物等的实测图; 3 通用设计图、标准设计图。 建筑专业、室内设计专业制图,除应 符合 本标准外, 尚 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6 2 一般规定 图 线 图线的宽度 b,应根据图样的复杂程度和比例, 并 按 现行国家标准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50001 中的 有关 规定选用 (图

5、 绘制较简单的图样时,可采用两种线宽的线宽组,其线宽比宜为 b: 筑专业、室内设计专业制图采用的各种图线,应符合表 规定。 7 表 图 线 名称 线 型 线宽 用 途 实线 粗 b 面图中被剖切的主要建筑构造 (包括构配件 )的轮廓线 ; 内立面图的 外轮廓线 、剖面的剖切符号 8 中粗 面图中被剖切的次要建筑构造 (包括构配件 )的轮廓线; 、剖面图中建筑构配件的轮廓线; 3. 建筑构 造详图及建筑构配件详图中的一般轮廓线; 中 于 图形线、尺寸线、尺寸界限、索引符号、标高符号、详图材料做法引出线、 粉刷线、保温层线、地面、墙面的高差分界线 等 细 例填充线、家具线、纹样线等; 虚线 中 粗

6、 吊车 )轮廓线 ; 建建筑物轮廓线; 中 影线、小于 不可见轮廓线 细 例填充线、家具线等; 单 点 划线 粗 b 起重机 (吊车 )轨道线 单点 长划线 细 心线、对称线、定位轴线 折断线 细 分省略表示时的断开界线 波浪线 细 分省略表示时的断开界线,曲线形构间断开界限 构造层次的断开界限 注: 地平线宽可用 比 例 建筑专业、室内设计专业制图 选 用的各种 比例 , 宜 符合表 规定。 表 比 例 图 名 比 例 建筑 物或构筑物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 1:50、 1:100、 1:150、 1:200、 1:300 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局部放大图 1:10、 1:20、 1:25、 1

7、:30、 1:50 配件及构造详图 1:1、 1:2、 1:5、 1:10、 1:15、 1:20、 1:25、1:30、 1:50 9 3 图 例 构 造 及配件图例 应符合表 规定 。 表 造 及配件图例 序 号 名 称 图 例 备 注 1 墙体 1. 上图为外墙,下图为内墙 2. 外墙细线表示有保温层或有幕墙 3. 应加注文字或 涂色 或图案填充表示各种材料的墙体 4. 在各层平面图中防火墙 宜 着重以特殊图案填充表示 2 隔断 1 加注文字或 涂色 或图案填充表示各种材料的 轻质隔 断。 2 适用于到顶与不到顶 隔 断。 3 玻璃幕墙 幕墙龙骨是否表示由项目设计决定 4 栏杆 5 楼梯

8、 1 上图为顶层楼梯平面,中图为中间层楼梯平面,下图为底层楼梯平面 2 需设置靠墙扶手或中间扶手时,应在图中表示 10 续表 号 名 称 图 例 备 注 6 坡 道 长坡道 上图为 两侧垂直的 门口 坡道,中图为有挡墙 的 门口 坡道,下图为 两侧找坡的 门口 坡道 7 台 阶 8 平面高差 用于高差小的地面或楼面交接处,并应与门的开启方向协调 9 检查口 左图为可见 检查 口 , 右图为不可见 检查 口 10 孔洞 阴影部分 亦可 填充灰度或 涂色 代替 11 坑槽 11 续表 号 名 称 图 例 备 注 12 墙预留洞、槽 1. 上 图为预留洞 ,下图为预留槽 2. 平面以洞(槽)中心定位

9、 3. 标高以洞(槽)底或中心定位 4. 宜以涂色区别墙体和预留洞(槽) 13 地沟 上图为活动盖板地沟 , 下图为无盖板明沟 14 烟道 1 阴影部分 亦 可涂色 代替 2 烟道、风道与墙体为相同材料,其相接处墙身线应连通 3. 烟道、风道 根据需要增加不同 材料 的内衬 15 风道 16 新建的 墙和窗 17 改建时保留的墙和窗 只更换 窗,应加粗窗的轮廓线 12 续表 号 名 称 图 例 备 注 18 拆除的墙 19 改建时在原有墙或楼板 新开的洞 20 在原有墙或楼板洞旁 扩大的洞 图示为 洞 口向左边扩大 21 在原有墙或楼板上全部 填塞的洞 13 续表 号 名 称 图 例 备 注 22 在原有墙或楼板上局部填塞的洞 左侧为局部填塞的洞 图中立面图填充灰度或涂色 23 空门洞 h 为门洞高度 24 单扇平开或 单向 弹簧 门 表示 为外,上为内 门开启线为 90 、 60 或 45 启线实线为外开,虚线为内开。开启线交角的一侧为安装合页一侧。开启线在建筑立面图中可不表示, 在 立面大样图中可根据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机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