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站操作规程[参考]

上传人:瑶*** 文档编号:146743256 上传时间:2020-10-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2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化石油气站操作规程[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液化石油气站操作规程[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液化石油气站操作规程[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液化石油气站操作规程[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液化石油气站操作规程[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化石油气站操作规程[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化石油气站操作规程[参考](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标准规范规程标 准 规 范20XXstandardEword可编辑实用文档标准规范规程操作规程汇编目 录槽罐车卸车操作规程1压缩机操作规程3烃泵操作规程4气瓶抽真空操作规程5气瓶倒残操作规程6气瓶充装供液操作规程7气瓶充装操作规程8倒罐操作规程10液化石油气排放操作规程11消防泵操作规程12事故应急救援操作规程13配电房安全操作规程16word可编辑实用文档标准规范规程槽罐车卸车操作规程1. 卸车前准备1.1. 槽车按指定位置停好后,关闭发动机,拉紧手动制动器。1.2. 连接槽车与卸车台的静电接地线。1.3. 将气、液相软管与槽车气,液相接头连接,打开放气阀,1.4. 放出连接处管中的空气,然

2、后关闭放气阀。2. 操作顺序2.1. 确定卸液罐,打开卸液罐的进液阀,气相阀。2.2. 打开压缩机房气相阀门组卸液罐的下排阀门。2.3. 打开气相阀门组卸车柱的上排阀门。2.4. 打开压缩机的进气阀门。2.5. 打开压缩机分离器的进出口阀门。2.6. 打开压缩机的出气阀门。2.7. 打开卸车柱气液相阀门。2.8. 打开槽车紧急切断阀,气液相软管上的球阀。2.9. 开启压缩机进行卸车。2.10. 当槽车内液相卸完后,关闭压缩机,关闭液相管路阀门。2.11. 关闭气相阀门组卸液罐的下排阀门,打开上排阀门;关闭气相阀门组装卸柱的上排阀门,打开下排阀门;或不改变阀门组阀的开、关状态,将压缩机四通阀的方

3、向改变,将槽车内的气相抽至储罐内,直至槽车内的压力小于0.2Mpa,但不低于0.05Mpa。2.12. 关闭压缩机。2.13. 关闭槽车紧急切断阀。2.14. 关闭气相系统管路上的阀门,打开气液相软管末端放气阀,放出连接管处的液化气,卸下气液相软管,卸车结束。3. 注意事项3.1. 作业现场,严禁烟火,严禁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和用品。3.2. 卸车人员必须穿戴防静电的工作服、防护手套。3.3. 卸车时卸车人员必须严密监视储罐的液位、压力、温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卸气。3.4. 卸车结束后,应检查阀门关闭情况。3.5. 填写罐车卸车操作记录并签字。压缩机操作规程1. 开机前准备1.1. 检查并排除

4、油气分离器,压缩机分离器的冷凝液。1.2. 检查压缩机各部件及连接管的紧固情况,润滑油位是否保持在规定高度。1.3. 手动盘车2-3圈,检查机器旋转是否灵活,有无阻滞现象。1.4. 按照作业要求检查阀门组及压缩机各阀门是否处于规定位置,检查压力表是否都处于零位。2. 操作顺序2.1. 打开压缩机进出口阀门,确认四通阀处于要求的方向上。2.2. 按动电钮开关,启动压缩机。2.3. 检查压缩机油压,进排气压力应符合规定要求:油压0.18Mpa;排气压力1.6Mpa;进、出口压差0.14Mpa。2.4. 检查机器运转是否平稳,有无异响、过热、漏气,仪表指示是否正常。3. 注意事项3.1. 禁止在压缩

5、机运行时进行放液工作。3.2. 启动30秒后无油压,应立即停机。3.3. 当排气压力1.6Mpa时压缩机自动停车,再一次开机前,要查找原因排除故障后,再重新启动压缩机。3.4. 填写压缩机运行记录并签字。烃泵操作规程1. 操作前准备1.1. 检查所有法兰接头,阀门无泄漏。1.2. 检查烃泵接地线是否完好。1.3. 检查三角皮带有无破损、松紧是否适度。1.4. 手动盘车2转以上,转动灵活,无异常。2. 操作顺序2.1. 打开烃泵进出口阀门。2.2. 缓慢打开泵前放散管,排尽进液管内气体后,即关闭。2.3. 打开烃泵导流管,确认泵进、出口均压后,即关闭。2.4. 打开液相回流管的阀门。2.5. 打

6、开灌装总管的阀门。2.6. 打开灌装回流管的阀门。2.7. 启动烃泵,调节回流管阀门,使出口压力达到规定值。2.8. 检查烃泵运转是否正常,有无抖动、发热,并做好记录。3. 注意事项3.1. 每季度清洗一次泵前过滤器,每月加一次轴承润滑油。3.2. 烃泵不允许空转。3.3. 烃泵进、出口压差必须保持在0.5Mpa以下。3.4. 填写烃泵运行记录并签字。气瓶抽真空操作规程1. 操作前准备1.1. 手动盘车23圈,检查真空泵转动是否灵活。1.2. 检查真空表是否处在零位。1.3. 将新瓶或检验后首次使用的气瓶运至抽空处。2. 操作顺序2.1. 将真空枪头与气瓶角阀连接好。2.2. 打开瓶阀、枪阀、

7、真空管路阀。2.3. 启动真空泵。2.4. 抽真空结束后,关闭真空泵、瓶阀、枪阀,再卸下真空枪,做好记录。3. 注意事项3.1. 经抽真空的气瓶其真空度在-0.06Mpa以上。3.2. 关闭真空泵后,应先关闭瓶阀、枪阀,再卸下真空枪,以防止空气入瓶。3.3. 做好真空泵的维护保养。3.4. 填写抽真空记录并签字。气瓶倒残操作规程1. 倒残前准备1.1. 对气瓶进外观检查,非法制造、外表损伤、腐蚀、变形、报废气瓶,不得进行倒残操作。1.2. 检查气瓶内介质,如非液化石油,禁止倒残。1.3. 检查倒残装置无汇漏,倒残胶管、球阀应连接良好。1.4. 将需倒残的钢瓶运至倒残架。1.5. 检查残液罐的液

8、位、压力。1.6. 打开残液罐进液阀门,气相阀门。1.7. 将倒残架胶管与钢瓶连接好。2. 倒残顺序2.1. 打开钢瓶角阀与倒残胶管上的球阀。2.2. 打开倒残架上排阀门(视镜上方),开启压缩机给钢瓶加压,当听不到气流声时,关闭上排阀门,关闭压缩机。2.3. 倒转钢瓶,打开倒残架下排阀门(视镜下方),残液靠压差流回残液罐。2.4. 观察视镜无残液流出时,关闭下排阀门,翻转钢瓶,关闭钢瓶角阀,胶管球阀。2.5. 卸下倒残胶管,将钢瓶运走。3. 注意事项3.1. 倒残过程中注意倒残情况、倒残压力,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2. 如一次未倒干净,按顺序再重新倒一次,直至钢瓶内残液完全倒净。3.3. 填写

9、倒残记录并签字。气瓶充装供液操作规程1. 供液前准备1.1. 确定供液罐号。1.2. 检查供液罐的液位、压力,确定供液罐的压力、液位符合气瓶充装要求。2. 操作顺序2.1. 打开供液罐的出液阀门,液相回流阀门。2.2. 打开充装台充装总管阀门,回流管阀门。2.3. 按烃泵的操作规程,开启烃泵供液。3. 注意事项3.1. 运行中经常检查供液罐的液位、压力,发现异常及时处置。3.2. 如暂时停止灌瓶,应关闭烃泵。3.3. 灌瓶结束后,烃泵按规定停车,关闭全部液相阀门。3.4. 检查供液罐的液位、压力与温度变化情况。3.5. 填写罐区日运行台帐气瓶充装操作规程1. 充装前检查1.1. 气瓶外检工作,

10、必须在气瓶充装前逐只进行。1.2. 气瓶外检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1.2.1. 气瓶外表面有无裂纹、严重腐蚀、明显变形及其他严重外部损伤缺陷。1.2.2. 气瓶是否在规定的检验期内。1.2.3. 气瓶是否安装本单位条码。1.2.4. 气瓶的安全附件是否齐全和符合安全要求。1.3. 具有下列之一的气瓶禁止充装:1.3.1. 钢印标志模糊不清,无法辨认的。1.3.2. 超期未检或已超过使用年限的1.3.3. 附件不全、损坏或不符合规定的1.3.4. 未安装本单位条码的。1.4. 对超期气瓶以及外检发现严重缺陷的气瓶,应逐一登记并送瓶检验单位检验。送检时记录气瓶送检登记表并有交接记录。1.5. 经检查

11、不合格的气瓶(包括待处理)的气瓶应分别存放并作出明显标记,以防止与合格瓶相互混淆。2. 充装2.1. 充装前准备2.1.1. 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2.1.2. 检查充装总管压力是否符合充装要求。2.1.3. 检查高压胶管与充装枪及阀门接头连接是否紧密可靠。2.1.4. 校验灌装秤。2.1.5. 检查灌装秤的静电接地是否完好。2.2. 充装2.2.1. 气瓶上秤,查看残液量,如超过以下标准,必须对气瓶进行抽残后才能充装。2.2.1.1. YSP23.5液化石油气钢瓶残液量不大于0.5kg。2.2.1.2. YSP35.5液化石油气钢瓶残液量不大于1kg。2.2.1.3. YSP118液化石油气钢

12、瓶残液量不大于2.5kg。2.2.2. 扫描条码,充装秤显示气瓶类型,与当前气瓶相符,则输入充装重量,夹枪、开阀、压下充装秤阀杆开始充装。如不能显示气瓶类型或显示错误,禁止强行充装。2.2.3. 充装重量的设置应符合下表规定钢瓶型号重量充装允许偏差(kg)YSP4.71.90.1YSP124.80.2YSP23.59.50.3YSP35.514.50.5YSP11849.01.02.2.4. 达到设定充装量后,充装秤自动切断。如未能自动切断,应立即按下紧急切断按钮并报告班长处理。2.2.5. 充装停止后,检查充装显示重量是否与设定重量相符,如充装重量异常,报告班长处理。2.2.6. 关闭瓶阀与

13、枪阀,卸枪,贴充装标签。3. 复检3.1. 气瓶复检应逐只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进行妥善处理,合格后方可发放。3.2. 复检内容包括:3.2.1. 充装重量是否在规定充装范围内。3.2.2. 瓶阀密封是否良好。3.2.3. 气瓶充装是否出现鼓包、变形或泄漏等严重缺陷。3.2.4. 瓶体温度是否有异常升高的迹象。3.3. 对充装量异常的气瓶,应确定充装工及充装秤,如因充装秤问题导致充装量异常,应立即停止该秤充装并上报班长处理。3.4. 瓶阀漏气的,立即上报班长处理。3.5. 对复检合格的气瓶贴警示标签,并对瓶阀进行塑封。倒罐操作规程1. 倒罐前准备1.1. 根据操作指令,确定出液罐与进液罐

14、。1.2. 关闭其它储罐进出液阀门。关闭压缩机房阀架上其它储罐气相阀门。1.3. 记录出液罐和进液罐当前压力,液位。估算进液罐或出液罐目前液位及倒罐后液位。1.4. 如进液罐压力高于出液罐,应通过气相平衡管或气相管平衡两罐压力。1.5. 通报充装台倒罐操作内容及时间。2. 倒罐操作2.1. 打开进液罐和出液罐的气相阀门。2.2. 打开压缩机房阀架上进液罐和出液罐的气相阀门,调整压缩机四通阀,使气相管道流向为进液罐抽向出液罐。2.3. 开启压缩机。2.4. 打开进液罐和出液罐的出液阀门,开始倒罐。2.5. 倒罐至指定液位后,关闭出液罐液化液相阀门。2.6. 关闭进液罐液相阀门。2.7. 关闭压缩机。2.8. 关闭压缩机房阀架上进液罐和出液罐的气相阀门。2.9. 关闭进液罐和出液罐的气相阀门。3. 注意事项3.1. 倒罐操作必须全程监护,操作人员不离岗。3.2. 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进出液罐压差以及压缩机的工作状态。如有异常,立即停机并上报处理。液化石油气排放操作规程1. 排污操作1.1. 确定排污位置,液化气排污管道必须装有双阀,单阀管道禁止排污。1.2. 通报监控室排污操作内容和时间。因排污而造成的监控报警须注明时间及原因。1.3. 液化气排污操作必须两人进行,一人操作,一个监护。1.4. 刚进液的储罐,必须静置12小时后,再进行排污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