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五年级《打电话》教案

上传人:五****心 文档编号:146723 上传时间:2016-1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版五年级《打电话》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课标版五年级《打电话》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课标版五年级《打电话》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课标版五年级《打电话》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课标版五年级《打电话》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标版五年级《打电话》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版五年级《打电话》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课题: 13 打电话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读中感悟到,打电话与人交流要言简意赅,这样不仅节省时间,也是对别人的尊重。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2能力目标: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3、情感目标:是让学生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和幽默,了解相声这种特殊的语言表演艺术。教学重点、难点:是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与幽默。教具准备:收集相声资料学具准备:收集相声资料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序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反思一、二、引入课题:相声,同学们一定不陌生吧,

2、运用说学逗唱的技巧,组织包袱逗观众哈哈一笑,并有针砭世俗、寓教于乐的功能。包袱又称“哏” ,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笑点” 。今天我就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 打电话 。板书:13 打电话读懂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1自读阅读提示,看看学习这篇文章有几个方面的要求。2交流。阅读提示中共有 3 个要求。(1)浏览下面这个相声,想想说它是说唱艺术之中最为人们熟悉的品种,起源于北京,流行全国各地。它是语言的艺术,也是幽默的艺术,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三、四、的是件什么事?(2)故事里那个人说话有什么特点?(3)再说说这个相声对自己有什么启发?(设计意图:课内阅读课文就是要检

3、验学生能否运用在精读课文时学到的学习方法进行阅读。阅读提示作为编者写在教材前的话,有提示全文,引领阅读的作用。应重视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读,会读。 )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大意1自学课文:请按阅读要求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作批注。2检查自学:自学生字,生词的情况。3整体感悟: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人物的特点。直击重点,自学探究1、课文中打电话的这个人名为啰唆,你觉得这个名字对他来说怎么样?生:真是名副其实!生:从时间上来说吧,就能看出他的啰唆。不到半分钟就说完的事,他准备打四个小时,并且打完电话,已经是八点半了,要看的戏都快散了。还不啰唆吗?生:就是跟请人看最新学习考试资料

4、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五、2、你从哪儿感受到他的啰唆?请先浏览课文找找依据,说说你的理由。3、 看来不愧叫啰唆!你想听电话的小王,会有什么感觉?假如你是旁边准备打电话的人,你会怎么样?4、 电话啰唆真是害人害己。看来,打电话抓住要点,简洁明了,不仅节约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是文明行为的表现!5、 在学生读懂课文后,可以交流一下这个相声对自己有什么启发。6、 合作表演式朗读。因为语言比较通俗,讽刺意味比较浓,所以朗读的重点是读出人物语言的生活化,读出讽刺意味。7、找几段经典相声,让学生来听,来看,来读,体会相声的语言特点。相关链接相声相声是所有说唱艺术之中最为人们熟悉的

5、品种,起源于北京,流戏有关的话,也是那么啰唆。直接告诉看什么戏得了,让人家猜,给人家表演,多啰唆呀!生:我想,听电话的小王,一定烦透了他。从文中我知道,他表演唱,小王都说没听见,并且还说没吃饭呢,明显地是不想听他的电话了。生:我想,小王不会跟他做朋友了!生:旁边准备打电话的人,一定会骂他的,他太自私了,不考虑别人的感受。都是有事才打电话,这多耽误事啊!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行全国各地。相声是语言的艺术,也是幽默的艺术,运用说学逗唱的技巧,组织包袱逗观众哈哈一笑,并有针砭世俗、寓教于乐的功能。包袱又称“哏”,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笑点”。相声按照演员人数多少,可分为三种:单口相声一人演出,类似说书,与说书最大差别在于说书不一定要有哏,相声则无哏难以成立。单口相声内容通常具有故事性。如,连升三级。对口相声二人演出,主述者称为“逗哏”,帮腔者称为“捧哏”。依捧、逗分量不同,又可分为“一头沉”和“子母哏”,一头沉以逗哏为主,捧哏为辅。子母哏则二人等量齐观,多半为争辩的形式。群口相声三人或三人以上演出,演员之间必须有绝佳的默契。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