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教学设计案例[学习]

上传人:瑶*** 文档编号:146711425 上传时间:2020-10-0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37.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案例[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案例[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案例[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案例[学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案例[学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案例[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下人家教学设计案例[学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乡下人家乡下人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大刘小学 师燕子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乡下人家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课文一共个自然段,前个自然 段写景,最后一个自然段抒情,描绘了乡下独特、迷人的风景。细细阅读后, 可以发现,前面个自然段中,、两个自然段描写的都是乡下人家房前屋 后的静态景物,如瓜架、花卉、竹林;、两个自然段描写的则是乡下人家 常见的家禽,如母鸡、公鸡和鸭子;、自然段花大量笔墨描写了乡下人家 生活的场景,如夏天露天吃晚饭,秋天伴着纺织娘的歌声入睡。也就是说,整 个乡下人家景色的描绘看似无序,实则有序,这序不但体现为描写房前屋后的 景物是从静到动,从物到人的,也体现为从描述乡下人家景色独特

2、迷人到乡下 人家春、夏、秋三个季节的生活氛围独特迷人,也就是空间和时间交叉叙述的 顺序。这篇文章的语言非常优美,简洁明快,活泼风趣,处处流露出作者对乡 下人家的喜爱之情,想必作者也是久居繁华喧嚣的都市,因而对宁静、质朴、 悠闲、舒缓的乡村生活充满了向往和留恋。 【设计思路设计思路】 乡下人家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文章通 过描绘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 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 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教学这篇文章,一是要引导学生体会乡村 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

3、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是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善于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 场面,描写乡村生活的特点。通过具体的几幅乡村风景画面,淳朴宁静的乡村 生活跃然纸上。文章语言清新,富有生活情趣,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在教学中采取以读贯穿全文的方式,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边读边想像 乡村生活画面,并品读重点语段,教师指导学生绘生绘声地朗读,朗读的情感 基调是柔和舒缓的,而拟人化的句子要读得轻快活泼,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浓郁 的乡村生活气息,从而产生对乡村的向往,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首先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说一说:读了课文,乡下生活给你 怎样的印象?学生初步感知

4、后,要引导他们自读自悟,画出有关语句或段落, 并试着在头脑中浮现画面,然后,引导学生围绕“你最喜欢乡村的哪一处风景” 这一问题小组交流,从具体的语句段落中感受乡村风景的美丽。 最后,引导学生仔细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作者是怎样写出乡村风景的美 的”引导学生抓住了和农人关系最密切的普通的事物,仔细观察,采用对比拟 人的手法。对优美句段,让学生先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并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然后抄写、背诵下来,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 在课件中我综合应用文字、图片、等资料来进行教学活动,使同学们对陌 生的农家生活的知识直观而形象地跃然纸上。尤

5、其是用图片就更直观更形象!利 用多媒体课件,我可以将大量的信息带给学生,让学生感知更新丰富的前沿资 料。使用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教学活动变得活泼,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真实性, 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上单调的教学模式,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 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善于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 场面,描写乡村生活的特点。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师:如果要画一幅画,可以用什么笔来画呢?其实,中国的语言文字也是 一支很好的画笔。通过上

6、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乡下人家这篇课文,字里 行间藏着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真可谓文中有画。这堂课我们就继续走近乡下 人家。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3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导语的设计,一是为了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设计意图:导入环节导语的设计,一是为了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 热爱和学习的兴趣;二是揭示本课学习的方法之一:通过文字描述想象画面。热爱和学习的兴趣;二是揭示本课学习的方法之一:通过文字描述想象画面。 看似随便和学生聊天,实际上用心良苦。看似随便和学生聊天,实际上用心良苦。】 二、复习回顾第一课时 1师:请大家倾听课文朗读(课件播放课文朗读),上堂课我们在课文里找到 了哪几幅独特、迷人的风

7、景画?(学生回答,教师相机课件出示乡村生活画面 及文字:瓜藤攀檐图鲜花竹笋图鸡鸭觅食图傍晚吃饭图月夜安眠图。 ) 2上节课我们已经找到了本文的中心句: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3师:同学们,让我们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吧。 三、课件图文欣赏 板块一:瓜架 (一)小组讨论:自由读课文 1-2 自然段,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乡下人家迷人、 独特之美的语句做上记号,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美美地读一读,在 脑海中勾画那美丽的画面。 (二)交流反馈。 1指名读划记的句子,谈感悟。课件出示瓜架图片。师:这位同学带我们来到 了乡下人家的瓜架下面

8、。指出句子: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 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师:在这里,这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指什么呀?(请学生读一读相关描写, 师小结:是用有生命的瓜来装饰,用五颜六色的瓜、藤、叶来装点。) 师:为什么说这些都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特殊、不同,与城里的 房屋门前不同) 师:跟这样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相比,城市里高楼前蹲着的石狮子和大旗 杆会给你什么感觉?(威严、冷漠、人工装饰)小结:这句话的前部分说了有 勃勃生机的瓜藤叶,后面说的是呆板、严肃的石狮子和旗杆,这样形成了一个 4 对比。过比较,我们发现,这才是乡下人家所独有的风情啊

9、!真是别有风趣的 装饰! 朗读体会乡下人家瓜架的可爱。 2.师生总结学习方法:1、读文段。、读文段。2、划语句。、划语句。3、说感受。、说感受。4、感情读。、感情读。 3利用所学方法读其余文段 指名读划记的句子,谈感悟。出示鲜花图片。师:这位同学带我们来到院前 的鲜花旁。课件出示句子: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 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课件出示各色鲜花图片。师:请欣赏,你能用什么词来形容你看到的?(学 生自由说) 师小结:乡下人家有的是这样独特而迷人的景色! 齐读这句话。边读边想象画面。 【设计意图:理解作者

10、所感受到的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应是本句的难点,为突设计意图:理解作者所感受到的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应是本句的难点,为突 破这一难点,从学生自己的感受入手,再去寻找作者的感受,在读读、说说、破这一难点,从学生自己的感受入手,再去寻找作者的感受,在读读、说说、 议议、看看中,我适当点拨,从而真正引领学生理解内容、加深体验,从而感议议、看看中,我适当点拨,从而真正引领学生理解内容、加深体验,从而感 受乡下鲜花的独特。受乡下鲜花的独特。】 4.指名读划记的句子,谈感悟。师:这位同学带我们走进了屋后的竹林。课件 出示句子: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 出头来。 师:几场

11、春雨过后,你看到了什么? 抓住“许多”“成群地”“探”等词语体会生动形象的表达手法。 探出来与长出来冒出来有什么不同? (从“探”字中体会到嫩笋的迅速的长势,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 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机。) 现在你们就是这些小春笋,告诉我你那么快想从地里钻出来想看什么? 让我们这些小竹笋带着渴望带着迫切快点钻出来吧!(齐读) 5 【设计意图:本句的教学侧重去体悟作者的表达手法和用词的生动准确,从语设计意图:本句的教学侧重去体悟作者的表达手法和用词的生动准确,从语 言文字的角度感受乡下人家的独特。言文字的角度感受乡下人家的独特。】 板块二:鸡、鸭 师:现在让我们

12、走近乡下人家的鸡鸭,去和它们交朋友。 (一)默读 3、4 段,感受语言文字的趣味。 (二)选一处谈谈感受。 体会它们的可爱和作者对它们由衷的喜爱。 【设计意图:与前面的静景相比,这组动景处理起来要粗略些,放手些,因为设计意图:与前面的静景相比,这组动景处理起来要粗略些,放手些,因为 对于动物,孩子们想讲的话很多,犹如乐曲中的间奏,给孩子多一些自由发挥。对于动物,孩子们想讲的话很多,犹如乐曲中的间奏,给孩子多一些自由发挥。 】 板块三:吃饭、睡觉 (一)自由读 5、6 段,谈谈自己了解到了什么,并体会“天高地阔”。 (二)句式训练 1. 根据原文填空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

13、归巢的鸟儿),都是乡(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乡(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乡 下人家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下人家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下人家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2师小结:是啊,乡下人家和周围的环境是那样的自然和谐。 (三)引读第 6 自然段。 师:夜幕降临后,又是另一番景象,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件中的图片。 怪不得作者要感慨(教师提示中心句)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

14、景。 【设计意图:这一组画面的学习,是本堂课的关键之处,需要细细品读,体会设计意图:这一组画面的学习,是本堂课的关键之处,需要细细品读,体会 乡下人家与身边的景物自然、和谐的氛围。为使学生理解这道风景,特地设计乡下人家与身边的景物自然、和谐的氛围。为使学生理解这道风景,特地设计 句式训练:(句式训练:( ),(),( ),(),( ) ,都是乡下人家的好友,它们和乡,都是乡下人家的好友,它们和乡 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这样的练习,既使学生积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这样的练习,既使学生积 累了课堂上学到的好词佳句并加以运用,又丰富了课外积累和感悟。语

15、言文字累了课堂上学到的好词佳句并加以运用,又丰富了课外积累和感悟。语言文字 训练落实了,人文性的熏陶感染自然也不是浮光掠影,人文精神才能得到深刻训练落实了,人文性的熏陶感染自然也不是浮光掠影,人文精神才能得到深刻 的人文体验。的人文体验。】 四、整体回顾,想象拓展。 6 1师小结: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在屋前、屋后,院子里还是小 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白天傍晚还是夜里,乡下人家的确具有它 独特、自然的美,作者把平凡的景物,普通的场面按照空间和时间顺序交叉描 写。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学生自由回答:憧憬、羡慕、向往等) 现在我们再来齐读课文的中心句,你一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16、(课件出示中心 句。)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2.总结全文总结全文:同学们,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 迷人的风景。不仅在屋前、屋后,春天,夏天,秋天,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 风景。 (课件出示) 长长藤藤绿绿叶瓜架,春雨竹笋叶瓜架,春雨竹笋鲜鲜花。花。 雄雄鸡鸡悠悠闲闲自在,小自在,小桥桥流水流水戏鸭戏鸭。 。 夕阳夕阳鸟鸟儿如画,儿如画,纺织纺织娘唱甜蜜,娘唱甜蜜, 最美最美乡乡下人家。下人家。 五、总结文章的写作方法 1.对乡下人家最亲密的动植物进行对乡下人家最亲密的动植物进行拟人化的描写和乡下人家最熟悉的生活场景拟人化的描写和乡下人家最熟悉的生活场景 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2.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的乡村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的乡村 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装点的美好品质。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装点的美好品质。 六、群文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