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牛病防治(精编新修订)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6688818 上传时间:2020-10-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牛病防治(精编新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见牛病防治(精编新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牛病防治(精编新修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牛病防治一、传染病1、口蹄疫:也称(五号病),是偶蹄兽共患病。是一种急性、发热、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口腔粘膜和蹄部皮肤发生水疱性疹,严重时蹄胛脱落,口腔严重溃疡。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该病毒有7个主型即O、A、C,南非1、2、3型,亚洲1型,其中还有60 余种亚型,这给我们防治带来很大困难,因为型对不上防治效果不好。发生该病时全群进行封锁,环境消毒,专人管理,发病牛分离饲养或杀掉,同群牛隔离饲养。消毒可用火碱2%水溶液,或2%福尔马林10%石灰乳等。无治疗价值,按国家规定办理。该病发生后对幼畜及孕畜影响大。二、普通病1、瘤胃积食中医称宿草不转,主要病因是食入了大量的饲料,由

2、于是喂精料过多引起,所以饲养牛就要特别注意也是常发生的一种病。主要表现:病初食欲、反刍、暖气减少或停止,背拱起时作怒责状,头向后躯顾盼,后肢踢腹,磨牙、摇尾、呻吟,站立不安,时卧时起,卧地时一般右侧横卧。防治原则,主要应注意饮食,草不要刹得太短,我在日本时用稻草喂牛,刹成8公分或10 公分。填精料时要注意与草拌匀,没分槽定位的牛不能精料归堆,不能让一头牛独占独食过多精料。治疗:主要是泻下方法:可投入5001,000克硫酸钠(镁)溶液,也可用液体石油,同时对严重的牛可进行补液,防止酸中毒。每次可补2,0004,000毫升,同时加入碳酸氢钠300600毫升,同时也可给刺激胃兴奋药,如新期的明、氨钾

3、酰胆碱等。2、皮炎皮炎是皮肤表层的炎症,比湿疹更严重。皮炎有外伤性皮炎、急性皮炎、慢性皮炎。(1)、外伤性皮炎是受到伤害后皮肤病变。(2)、急性皮炎是指受到物理或化学方面的刺激后发生的病变。(3)、慢性皮炎是指某些感染或代谢、服用药物等。防治原则:(1)别打牛、挤牛及舍栏杆的围护。(2)注意农药化肥及周围环境的卫生,防止受到污染。(3)发生皮炎对症治疗,外伤性的要清理皮肤创口,消毒后敷药治疗,用一些消炎软膏等。三、寄生虫病牛泰勒焦虫病:牛泰勒焦虫病是由泰勒科、泰勒属的各种焦虫寄生于牛网状内皮系统细胞或红细胞引起发病。又叫血孢子虫病。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环型泰勒焦虫。该病危害较大,我市多有发生,

4、治疗很困难,死亡率很高。虫体像戒指状,呈环刑。一个红细胞内可寄生13个,最多的10个。一个虫体为827微米。1、发病吏:该虫需两个宿主,牛为中间宿主,蜱为终末宿主。在牛体内进行无性繁殖,在蜱体内进行有性繁殖。 2、传播途径:当蜱重新吸食牛血液时,将子孢接种到牛体内。子孢子进入牛体内后,随着血液或淋巴进入肝、脾和淋巴节等网状内皮系统的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生殖,形成有性型和无性型两种多核虫体,再发育分裂后形成虫体,进入血红细胞内至牛发病。一般发病季节是58月份,7、8月份为高峰期,13岁牛多发。3、病状:贪血、可视粘膜黄染,乳房、腹下等短毛部位皮肤发黄。体温升高,体表淋巴结肿大并有痛感,呼吸快速,心跳加快,眼结膜潮红等。镜检可发现虫体。(稽留热现象)。4、治疗:(1)、贝尼尔每公斤体重710毫克配成7%的水溶液,肌肉注射每日一次,连用3天。或每公斤体重5毫克配成1%溶液进行静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2天,有报道,用贝尼尔和黄色素交替使用效果较好。用法是:第一天和第三天肌肉注射贝尼尔(每公斤体重34毫升),第二天第四天静注黄色素(每公斤体重45毫升)。(2)牛焦虫散:片剂,每公斤体重服一片。每日一次,连服三天。1、预防对新引进牛要进行血液寄生虫病检查。消灭舍内的蜱及其他虫体,保持卫生,消毒。四、管理责任1、注意草的清洁,草内注意无钉子及铁丝等。2、注意料库不要受到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