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选修4同步检测(人教版)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检测含答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682989 上传时间:2020-10-0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7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化学选修4同步检测(人教版)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检测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二化学选修4同步检测(人教版)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检测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二化学选修4同步检测(人教版)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检测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选修4同步检测(人教版)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检测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选修4同步检测(人教版)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检测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每题5 分、共 60 分) 1对 H2O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 2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H +CH 3COO - ,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醋酸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满足:c(H +)c(OH-)c(CH 3COO - ) B0.10mol/L 的 CH3COOH 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c(OH - )减小 CCH3COOH 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H3COONa 固体,平衡逆向移动 D同温时, 100 mL 0.01 mol?L -1 的醋酸溶液与 10 mL 0.1 mol?L -1 的醋酸溶液相比较, H +的物质 的量前者大于后者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ApH=2与 pH=1的硝酸中 c(H + )之比为 1:10 BNa2CO3溶液中 c(Na +) 与 c(CO 3 2- ) 之比为 2:1 C 0.2 mol?L -1 与 0.1 mol/L醋酸中 c (H + ) 之比为 2:1 D NO2溶于水时 , 被氧化的 n (NO2)与被还原的 n (NO2)之比为 3:1 40.1 mol?L -1 KHS 溶液中下列表达式不正确的是() Ac(K +)+c(H+)= c (OH-)+ c (HS- )+2 c (S 2- ) Bc(K +) c (HS- ) c (OH -) c (H+) C c(HS - )+ c (S 2-)+

3、c (H 2S)= 0.1 mol?L -1 Dc(K +) c (HS- ) c (H +) c (OH- ) 5在 25时将 pH 11 的 NaOH 溶液与 pH3 的 CH3CO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 是() Ac (Na +)=c(CH 3COO - )+c(CH3COOH) B c(H +)=c(CH 3COO - )+c(OH -) Cc (Na +) c (CH 3COO - )c(OH -)c(H+) D c (CH 3COO - )c(Na +)c(H+)c(OH- ) 6把足量熟石灰放入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Ca(O H)2( s) Ca 2

4、 + (a q) +2OH - ( aq)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给溶液加热,溶液的pH升高 B恒温下向溶液中加入CaO ,溶液的 pH升高 C向溶液中加入 Na2CO3溶液,则其中的 Ca( OH )2的固体增多 D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 固体,则其中的 Ca(O H)2的固体增多 7已知乙酸 (HA)的酸性比甲酸 (HB)的弱, 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 NaA 和 NaB混合溶液中 ,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c(OH - )c(HA)c(HB)c(H +) B c(OH - )c(A - )c(B - )c(H +) C c(OH - )c(B -)c(A- )c

5、(H +) D c(OH - )c(HB)c(HA)c(H +) 8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pH=2的 HA溶液与 pH=12的 MOH 溶液任意比混合: c(H +) + c(M+) = c(OH- ) + c(A - ) BpH相等的 CH3COONa、NaOH 和 Na2CO3三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c(NaOH) c(Na2CO3) c(CH3COONa) C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H3COOH 和 CH3COONa 溶液等体积混合: c(CH3COO - ) + 2 c(OH - ) =2 c(H +) + c(CH 3COOH) D 0.1molL -1 的 Na

6、HA 溶液,其 pH = 4 :c(HA -)c(H+) c(H 2A)c(A 2- ) 9 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 其 pH=1 , c(Al 3+ )=0.4 molL-1, c(SO 4 2- )=0.8 molL-1, 则 c(K + ) 为( ) A0.15 mol L -1 B0.2 mol L -1 C0.3 mol L -1 D 0.4 mol L -1 10已知某温度下 CH3COOH 和 NH3?H2O 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浓度为 0.1mol?L 1 的 CH3COOH 溶 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 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 Bc(N

7、H4 +)/c (NH 3?H2O )先增大再减小 C c (CH3COOH) 与 c (CH3COO ) 之和始终保持不变D 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 c(NH4 +)=c(CH 3COO ) 11 (双选)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弱酸HCOOH HCN H2CO3 电离平衡常数 (25) Ki=1.7710 -4 Ki=4.910 -10 Ki1=4.310 -7 Ki2=5.610 -11 A 2CN - +H2O+CO22HCN+CO3 2- B2HCOOH+CO3 2- 2HCOO - +H2O+CO2 C中和等体积、等pH的 HCOOH 和 HCN

8、 消耗 NaOH 的量前者小于后者 D等体积、等浓度的HCOONa和 NaCN 溶液中所含离子总数前者小于后者 12广义的水解观认为, 无论是盐的水解还是非盐的水解,其最终结果都是参与反应的物质和水分 别离解成两部分,再重新组合新的物质。根据上述观点,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NaClO 的 水解产物是 HClO和 NaOH BCuCl2的水解产物是 Cu(OH )2和 HCl CPCl3的水解产物是 PH3和 HCl DCaO2的水解产物是 Ca (OH )2和 H2O2 二非选择题(共40 分) 13 (24 分)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

9、液 的 pH如下表,请回答: 实验编号 HA物质的量浓度 (molL -1) om NaOH 物质的量浓度 (molL -1 ) 混合溶液的 pH 甲0.2 $来&源: 0.2 pH a 乙c 0.2 pH 7 $来&丙om 0.2 0.1 pH 7 丁0.1 0.1 pH 9 (1)不考虑其它组的实验结果,单从甲组情况分析,如何用a ( 混合溶液的 pH)来说明 HA是强酸 还是弱酸 _ 。 (2)不考虑其它组的实验结果,单从乙组情况分析,c 是否一定等于0.2_ ( 选填“是”或 “否”)。混合液中离子浓度c(A -) 与 c(Na+)的大小关系是 _ 。 (3)丙组实验结果分析, HA

10、是_酸(选填“强”或“弱”) 。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 到小的顺序是 _ 。 (4)丁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 ) ;写出该混合溶液中下 列算式的精确结果(不需要做近似处理)c(Na +) c(A- ); c(OH - ) c(HA) 。 14 (6 分)在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若在该溶液中再滴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所观察 到的现象是 _ 。其原因是(以离子方程式和简要文字说 明) : 。 15 (10 分)已知在 25的水溶液中, AgX 、AgY 、AgZ均难溶于水,且Ksp(AgX )=1.810 -10,K sp (AgY )=1.010 -12 ,Ksp(

11、AgZ )=8.710 -17。 (1)根据以上信息,判断AgX 、AgY 、AgZ三者的溶解度(用已被溶解的物质的量/1 L 溶液表示) S(AgX ) 、S(AgY ) 、S(AgZ )的大小顺序为。 (2)若向 AgY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gX固体,则 c(Y - )(填“增大”、“减小”或 “不变”)。 (3)在 25时,若取 0.188 g 的 AgY (相对分子质量 188)固体放入 100 mL水中(忽略溶液体积 的变化) ,则溶液中 Y -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4)由上述 Ksp判断,在上述( 3)的体系中,(填“能”或“否”)实现AgY向 AgZ的转 化,并简述理由: 1

12、6. 在中和滴定操作过程中 , 有以下各项因操作不当而引起的实验误差, 用“偏高”“偏低”或“无 影响”等填空 : (1) 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 , 未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润洗, 使滴定结果。 (2)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 , 又用待测溶液润洗 , 使滴定结果。 (3) 滴定管 ( 装标准溶液 ) 在滴定前尖嘴处有气泡 , 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 , 使滴定结果。 (4) 滴定前平视 , 滴定终点俯视 , 使滴定结果。 (5) 用 NaOH 溶液滴定盐酸 ( 酚酞作指示剂 ), 当加入一滴 NaOH 溶液时溶液呈浅红色 , 此时便停止滴定 , 使滴定结果。 (6) 用含 Na2O杂质的 NaOH

13、固体来配制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 用于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 , 使测得盐酸 的浓度。 (7) 用含 Na2CO3杂质的 NaOH 固体来配制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 用于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 使测得盐酸 的浓度。 (8) 洗涤锥形瓶时 , 误把稀食盐水当作蒸馏水 , 然后用锥形瓶装待测的盐酸, 用 NaOH 标准溶液滴定时 , 对测得的结果。 17. 以下是几种酸碱指示剂变色的pH范围:甲基橙 3.1 4.4 ; 甲基红 4.4 6.2 ;酚酞 8.2 10,现用 0.1000 mol L 1NaOH 溶液滴定浓度相近的乙酸时,上述指示剂 ( ) A都可以用 B只能用 C 可以用或 D可以用或 18

14、常温下,将 v1 mL c1 molL 1 的氨水逐滴滴加到v2 mL c2 molL 1 的盐酸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 是()。 A若 v1v2c1c2,则混合液中 c(NH4 +) c(C1) B若混合液的 pH7,则混合液中 c(NH4 +) c(C1) C若 v1v2且 pH 7,则一定有 c1c2 D若混合液的 pH7,则 c1v1c2v2 19 某温度 (t)下的溶液中, c(H ) 1.010 x molL 1,c(OH)1.010y molL 1,x 与 y 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 KW为_, 则 t _25 (填“”、 “S(AgY

15、)S(AgZ ) (2)减小 (3)1.010 -6 mol?L -1 (4)能 Ksp(AgY )=1.010 -12 Ksp(AgZ )= 8.7 10 -17 。 16 解析: 中和滴定误差分析的依据是c待=, 若向待测溶液 ( 置于锥形瓶 ) 中滴加标准溶液 ( 置于 滴定管 ), 则由 V标来分析实验误差。 (1) 滴定管装液前未用标准溶液润洗, 会使标准溶液被稀释 , 导致所耗 V标偏大, 使测定的 c待偏 高。 (2) 锥形瓶装液前用待测溶液润洗, 会使锥形瓶内待测的溶质增加, 导致所耗 V标偏大, 使测定的 c待偏高。 (3) 气泡的体积计入了标准溶液, 使结果偏高。 (4) 滴定终点俯视读数 , V标偏低因而 c 待偏低。 (5) 终点判断提前 (应保持半分钟不褪色 ), 结果偏低。 (6)NaOH中含有 Na2O,则标准溶液的浓度已经偏高(62 g Na2O相当于 80 g NaOH),因而所需滴入 的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小 , 测得结果偏低。 (7) 把标准溶液视为 Na2CO3溶液, 由于 53 g Na2CO3相当于 40 g NaOH,所以中和相同量的盐酸所 需 Na2CO3溶液的体积比 NaOH 溶液的体积大 , 使 V标偏高, 结果偏高。 (8) 食盐水对结果无影响。 答案: (1) 偏高 (2) 偏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