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1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682670 上传时间:2020-10-0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6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1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1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1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教案 可编辑 第 1 章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常见题型聚焦 复习要点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常见题型解题指导 复习流程 一、基因分离定律常见题型 1.显隐性与显性杂合子、纯合子的判断 【典型例题】 (2015四川卷 .11) (14 分)果蝇的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1)实验一: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 F1随机交配, F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灰身:黑 身 3:1。 果蝇体色性状中,为显性。 F1的后代重新出现黑身的现象叫做;F2的灰身果蝇 中,杂合子占。 【答案】(1)灰色性状分离2/3 【解析】(1)由“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 全

2、为灰身”可知:果蝇体色性状中,灰色对黑色为 显性。 F1(Aa) 的后代重新出现黑身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F2的灰身果蝇中,AA:Aa=1:2,即杂合子占2/3 。 【方法点拨】 (1)显隐性判断 已知条件显隐性判断 亲本组合子代表现型显性隐性 甲乙甲甲乙 甲甲甲、乙甲乙 (2)显性杂合子和纯合子的判断 自交法:(植物)子代出现性状分离为杂合子,否,则为纯合子。 精品教案 可编辑 测交法:(动物)子代出现性状分离为杂合子,否,则为纯合子。 【变式训练】 老鼠毛色黑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下面有三组交配组合,请判断四个亲本中是纯合子的是() 交配组合子代表现型及数目 甲(黄色) 乙 (黑色)12

3、(黑) 、 4(黄) 甲(黄色) 丙 (黑色)8(黑)、9(黄) 甲(黄色) 丁 (黑色)全为黑色 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 【答案】 D 【解析】根据交配组合:甲(黄色)丁(黑色)后代全为黑色,说明黑色相对于黄色为显性性状 (用 A、a 表示),且甲的基因型为aa,丁的基因型为AA;甲(黄色)乙(黑色)后代出现黄色个体, 说明乙的基因型为Aa;甲(黄色)丙(黑色)后代出现黄色个体,说明丙的基因型为Aa,由此可见, 甲和丁为纯合子。 2.概率计算 【典型例题】 (2012 安徽高考 )假若某植物种群足够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 因 R 对感病基因r 为完

4、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 占 1/9 ,抗病植株RR 和 Rr 各占 4/9 ,抗病植株可以 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A1/9 B 1/16 C 4/81 D1/8 【答案】 B 【解析】 RR、Rr 在种群中各占4/9 ,即在具有生殖能力的群体中各占1/2 ,故该种群所产生的配子比 例为 Rr31,r 配子的概率为1/4 ,故子代中基因型为rr 的个体的概率为1/4r 1/4r 1/16rr 。 【方法点拨】 (1)用分离比直接计算 精品教案 可编辑 如人类白化病遗传:AaAa 1AA 2Aa 1aa ,则杂合双亲再生正常孩子的概率是3/4

5、,生白化病孩 子的概率为1/4 ,再生正常孩子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3 。 (2)用配子的概率计算 方法:先算出亲本产生几种配子,求出每种配子产生的概率,再用相关的两种配子的概率相乘。 【变式训练】 已知白化病基因携带者在正常人群中的概率为1200 。现有一表现型正常的女人,其双亲表现型均正 常,但其弟弟是白化病患者,该女人和一个没有亲缘关系的正常男人结婚。试问,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概 率为() A 1/6 B1/9 C 1/600 D1/1200 【答案】 D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表现型正常的女人的弟弟为是白化病患者aa ,其双亲表现型均正常,所以双 亲均为携带者Aa,由此可推出该女人的基因型

6、及比例为1 3AA 和 2 3Aa ,其和没有亲缘关系的正常男人婚 配,又因为白化病基因携带者在正常人群中的概率为1200 ,所以他们生一个白化病孩子aa 的概率为2 3 1200 14=1 1200 ,故选 D。 3.表现型与基因型的相互推导 【典型例题 】 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 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 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实验组亲本表现型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红果黄果 1红果黄果492504 2红果黄果9970 3红果红果1 511508 A番茄的果色中,黄色为显性性状 精品教案 可编辑 B实验 1 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

7、 C实验 2 的后代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 D实验 3 的后代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Aa 或 AA 【答案】 C 【解析】由组合3 知双亲表现型相同,子代出现红果黄果31 的性状分离比,说明红果为显 性性状,子代中红果的基因型可能是AA 或 Aa。组合 1 的子代表现型红果黄果11,故亲本基因 型分别为红果Aa、黄果aa 。组合 2 的后代均为红果,说明亲本红果为显性纯合子,子代中红果的基 因型为 Aa 。 【方法点拨】 (1)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正推型 ) 根据亲代基因型利用分离定律直接推断子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及其比例。 (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型 ) 基因填充法: 根据

8、子代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推知亲代未知基因。 根据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值直接判断(用基因 B、b 表示 ): 组合后代显隐性关系双亲类型结合方式 A 显性隐性 31 都是杂合子BbBb 3B_1bb B 显性隐性 11 测交类型Bbbb 1Bb 1bb C只有显性性状至少一方为显性纯合子BBBB 或 BBBb 或 BB bb D 只有隐性性状一定都是隐性纯合子bb bb bb 【变式训练】 豌豆花的颜色由一对基因A、 A 控制,下表是关于豌豆花色的3 组杂交实验及其结果。请分析回答下 列问题: 精品教案 可编辑 (1)豌豆花的颜色中,显性性状是_ 。 (2)写出三组实验中亲本的基因型。_ ;

9、_ ; _ 。 (3)让组F1中的紫色个体自交,所得后代中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 。 (4)组 F1的紫色个体中,纯合体所占比例是_ 。 【答案】(1)紫色( 2)Aaaa AA aa AaAa (3)紫色:白色 =3 :1(4) 1/3 【解析】试题分析:(1)由组中发生性状分离可知紫色是显性性状; (2) 组是测交所以亲本的基因型为Aa aa; 组 F1 的表现型只有紫色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 aa; 组的子代分离比为3:1 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 Aa; (3)组 F1的基因型为Aa ,自交所得后代中表现型及其比例是紫色:白色=3 :1; (4)组 F1的紫色个体为AA(1/3 )和 AA(

10、2/3), 所以纯合体AA 所占比例是1/3 。 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常见题型 (一)基本方法:分解 组 合 法 ( 用 分 离 定 律 解 决 自 由 组 合 定 律 ) 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等位基因 就可分解为几组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 Aabb ,可分解为如下两组:Aa Aa ,Bb bb 。然后,按分 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正确答案。 (二)常见题型 1. 基因型、表现型推断 (1)已知亲代基因型,求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种类及其比例(正推型) 【典型例题】 (2014 海南卷) 基因型为AaBbDdE

11、eGgHhKk个体自交,假定这7 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下列有 精品教案 可编辑 关其子代叙述正确的是 A 1 对等位基因杂合、6 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5/64 B 3 对等位基因杂合、4 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35/128 C 5 对等位基因杂合、2 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67/256 D6 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与6 对等位基因杂合的个题出现的概率不同 【答案】 B 【解析】 1 对等位基因杂合、6 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C7 12/4 (1/4+1/4) (1/4+1/4) (1/4+1/4) (1/4+1/4) (1/4+1/4) (1

12、/4+1/4) =7/128,A错; 3 对等位基因杂合、4 对等位基因纯合 的个体出现的概率=C732/4 2/4 2/4 2/4 2/4 (1/4+1/4) (1/4+1/4) =35/128, B正确; 5 对等 位基因杂合、 2 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C7 52/4 2/4 2/4 (1/4+1/4) (1/4+1/4) (1/4+1/4) (1/4+1/4) =21/128,C 错; 6 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C712/4 (1/4+1/4) (1/4+1/4) (1/4+1/4) (1/4+1/4) (1/4+1/4) (1/4+1/4) =7/128, 6对等

13、位基因杂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 =C712/4 2/4 2/4 2/4 2/4 2/4 (1/4+1/4) =7/128, 相同, D 错误。 【方法点拨】 将亲本基因型拆为多对基因,单独用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得到结果后再组合。 【变式训练】 原本无色的物质在酶、酶和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变为黑色素,即:无色物质X 物质 Y 物质 黑色素。已知编码酶、酶、和酶的基因分别为A、B、C,则基因型为AaBbCc 的两个个体交配,出 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 ) A 1/64 B3/64 C27/64 D9/64 【答案】 C 【解析】由题意可知, 基因型为 AaBbCc 的两个个体交配, 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其

14、实就是出现A_B_C_ 的个体的概率,其概率为3/4 3/4 3/4 27/64 。 精品教案 可编辑 (2)已知子代表现型分离比推测亲本基因型(逆推型 ) 【典型例题】 (2016 新课标 2卷.32)(12分)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 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 F、f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 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 B、无毛黄肉 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 的显性性状为。 (2)有毛白肉 A、无毛黄肉 B和无毛黄肉

15、 C的基因型依次为。 (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4)若实验 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5)实验 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 【答案】(1)有毛黄肉(2)DDff 、 ddFf 、ddFF (3)无毛黄肉 :无毛白肉 3:1 (4)有毛黄肉 :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 9:3:3:1 (5)ddFF 、ddFf 【解析】(1)由实验一:有毛A 与无毛 B 杂交,子一代均为有毛,说明有毛为显性性状,双亲关于果 皮毛色的基因均为纯合的;由实验三:白肉A 与黄肉 C 杂交,子一代均为黄肉,据此可判断黄肉为显性性 状;双亲关于果肉颜

16、色的基因均为纯合的;在此基础上,依据“实验一中的白肉A 与黄肉 B 杂交,子一代 黄肉与白肉的比为1:1 ”可判断黄肉B 为杂合的。 (2)结合对(1)的分析可推知: 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 和无毛黄肉C 的基因型依次为: DDff 、ddFf 、 ddFF 。 (3)无毛黄肉B 的基因型为ddFf ,理论上其自交下一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FF:ddFf:ddff1:2:1 , 所以表现型及比例为无毛黄肉:无毛白肉 3:1 (4)综上分析可推知:实验三中的子代的基因型均为DdFf ,理论上其自交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精品教案 可编辑 有毛黄肉( D_F_):有毛白肉( D_ff ) :无毛黄肉( ddF_ ):无毛白肉( ddff ) 9:3:3:1 。 (5)实验二中的无毛黄肉B(ddFf )和无毛黄肉C( ddFF )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ddFf 和 ddFF 两 种,均表现为无毛黄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