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1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682614 上传时间:2020-10-0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8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教案 可编辑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学习目标】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2独立学习,小组合作,通过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学习,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 3理解科学家的认识过程和实验方法,树立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高效投入,体验学习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难点: 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与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学法指导】 1预习案由每位同学在课前自学独立完成;探究案在课堂合作交流进行(小组长及具备能力的同学 要先预习);训练案是课后作业,同学们在充分复习的基础上独立限时完成。 2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

2、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学会抓住关键词进而 掌握关键句。 3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标识出来并填写到预习案“我的疑问”处,待课堂小组讨论或老师点拨予 以解决。 预习案 (限时 20 分钟,课前独立完成) 教材梳理 (通读教材,夯实基础)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向光性是指在的照射下,植物朝向生长的现象。 2发现过程 (1)实验程序:提出假设得出结论。 (2 )实验探究:达尔文实验: 使产生某种刺激,此种刺激对 产生影响,造成比生长快,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詹森实验:可以透过传递给下部。 拜耳实验: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造成的。 温特实验: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命名为。 其他

3、实验:科学家分离并鉴定出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 (3 ) 结论:在燕麦胚芽鞘向光实验中,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是,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 是,向光生长弯曲的部位是。 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1产生:主要是幼嫩的、和发育中的。 2分布:集中在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尖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 等。 3运输:运输(形态学端 形态学端) 我的疑问 :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解决。 精品教案 可编辑 探究案 (课堂交流合作完成) 合作探究 (讨论、展示、点评、点拨时记好笔记,完善答案)(限时: 15 分钟) 【探究点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重难点) 1 达尔文的实验 (1

4、)如右图,实验过程及现象 单侧光照射下的现象分析: a.带胚芽鞘尖端的 b.去掉尖端的 c.遮住尖端的 d.遮住尖端以下的 (3)实验结论:胚芽鞘的_ 受_照射后,就向下面的_ 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 区_ 比_ 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2 詹森的实验 (1)实验过程及现象 单侧光照射下的现象分析: e去掉尖端的 f隔一“琼脂片”的胚芽鞘则生长。 (2)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块 3 拜尔的实验 (1)实验过程及现象 g尖端放 左侧 h尖端放右侧 (2)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 _ _造成的。 4温特的实验 (1)实验过程及现象 i“接触

5、过尖端”的琼脂块 j“未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 (2)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 一 种 引起的,这种物质被命名为“生长素”。 5小结 生长素产生的部位:。伸长部位:。 感光的部位:。弯曲的部位:。 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分布不均匀,照射后,胚芽鞘的生长素含量多 于,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探究点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分布(难点) 1 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哪里? 精品教案 可编辑 2 生长素是如何从合成部位运输到植物体全身的?有几种运输形式? 3 生长素的分布部位是哪里? 展示提升 取长补短 (各组派学生代表上台展示上述“探究成果”,其他组学生可以就发言者的观点提问、质

6、疑,发言者应 回答质疑;确实完成不了的教师协助启发、点拨、回答)(限时:分钟) 【构建知识体系】 (学生自主完成) (限时) 训练案 (限时 20 分钟,课后独立完成) 一、选择题 1 20 世纪 30 年代,科学家确定了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它在细胞内是由哪一物质合成的 A丙酮酸B丙氨酸C甘氨酸D色氨酸 2如图所示,a、b、c 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 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 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Aa 直立生长, b、c 向光弯曲生长 Ba、b 向光弯曲生长,c 背光弯曲生长 C图 d 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

7、长 D图 d 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 3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 平旋转,保持每15 分钟匀速转一周。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 精品教案 可编辑 4如下图所示a、b、c、d 四个琼脂块中,a、c 含生长素,下列不能生长的胚芽鞘是() 5在人工控制的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定燕麦胚芽鞘中(尖端以下)生长素含量的相对浓度(如图所示), 测定结果可以说明() A光照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B光照促使生长素向下运输 C生长素可以透过玻璃隔板进行横向运输 D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 6用同位素 14C 标记的吲哚

8、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有放射性同位素14C 的吲 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下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处理甲图中A 端,不可能在甲图中B 端探测到 14C 的存在 精品教案 可编辑 B处理乙图中A 端,能在乙图中的B 端探测到 14C 的存在 C处理乙图中的 B 端,能在乙图中的A 端探测到 14 C 的存在 D处理甲图中的B 端,能在甲图中的A 端探测到 14C 的存在 7如图,在燕麦胚芽鞘尖端的下部插入云母片,从右边用光照射,燕麦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 A直立向上生长B不生长C向左弯曲生长D 向右弯曲生长 8 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胚

9、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 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 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结果不生长 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 9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悬放在空中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 源(如图),一段时间后,若该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水平生长,则说明() A地心引力对茎生长的影响大于单侧光对茎生长的影响 B地心引 力对茎生长的影响等于单侧光对茎生长的影响 C地心引力对茎生长的影响小于单侧光对茎生长的影响 D无法确定

10、 精品教案 可编辑 10植物茎向光生长的主要原理是() A单侧光使茎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促进了该侧细胞的分裂,使其生长快 B单侧光使茎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少,促进了该侧细胞的分裂,使其生长快 C单侧光使茎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促进了该侧细胞的伸长,使其生长快 D单侧光使茎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少,促进了该侧细胞的伸长,使其生长快 11如图所示是生长素发现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综合图1 和图 2 可以证明胚芽鞘具有_ 。 ( 2)综合图2 和图3 可以证明_ 是胚芽鞘生长不可缺少的部位。而发生弯曲的部位是 _。 (3)图 4 和图 5 对照,说明 _。 (4)_ (填图的编号)对照,证明胚芽鞘尖端对下部的“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 (5)单侧光 _ (填“是” 、 “不是”)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必要条件;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根本原因是 _。 参考答案 1 D 2 D 3 B 精品教案 可编辑 4 D 5 D 6 C 7 D 8 A 9 B 10C 11 (1)向光性 (2)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部(或:伸长区) (3)胚芽鞘感光部位是尖端,而不是尖端下部(或:胚芽鞘感光部位只在尖端) (4)图 6 和图 7 (5)不是生长素(在生长部位)的分布不均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