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赏析(最新编写修订)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6678332 上传时间:2020-10-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画赏析(最新编写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画赏析(最新编写修订)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画赏析(最新编写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画赏析(最新编写修订)(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画赏析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民族绘画的统称,也称国画或水墨画。它讲究写实写意,在世界美术领域内自成体系,为东方绘画的主流。它是以墨为主要颜料,以水为调和剂,以毛笔为主要工具,以宣纸和绢帛为载体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特有画种。它是中国艺术的典型代表,是一种精神性、哲学性很强的艺术。中国画是建立在艺术想象基础上的一种艺术创造,通过虚实相生、书印结合,进行意象造型,美学追求,从而展示了中国画独特的艺术境界。传统中国画不仅历史悠久,还有着博大精深的丰厚内涵。它源自远古的岩画和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经过青铜器的铸就,发展到战国的壁画、帛画时已趋成熟。受过秦砖汉瓦的熏陶,与中国特有的书法同源,有盛唐的青绿丹青,有着篆

2、、隶、楷、草、行的线条之美,有五代、北宋的工笔花鸟之妙,有宋、元的山水之神韵,有明、清文人之笔墨胸襟,有中国与域外交流碰撞的艺术火花,有民间艺术的装饰风情,有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的精华,更有着中国古代哲学和美学的陶冶之魂,现在,又在经历着新时代文明的洗礼。所以,传统的中国文化既是一条活着的流动着的长河,又是一条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与时俱进的东方之龙。它的生命之树长青。不论社会如何发展,只要中国的笔墨纸砚还存在,只要中国的炎黄子孙还存在,只要中国人的审美情节还存在,中国画就会永远存在、发展下去。传统的中国绘画,在新的世纪中仍会“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国画狭义地说是用毛笔、墨、颜料画在

3、宣纸或绢(帛、壁)上的,广义地说包括漆画、木刻版画、民间年画等不同绘画形式。题材一般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在技法上又可分为工笔和写意两种,各有蹊径,自有特色。人物画从晚周至两汉、魏晋、唐、五代、两宋逐渐成熟,山水、花鸟等至隋唐始独立形成画种。五代、两宋期间,中国画流派繁多,成为高度发展的阶段。元代山水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文人画兴盛。明、清和近代,重视笔墨,大体承袭前规。在各个时期都出现了不少革新创造的画家。中国画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和风格。在描绘物象上,主要运用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有高超的表现力,并与诗、书法和篆刻相结合,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它还有独特的装裱形式(卷轴画、

4、册页、扇面)。中国画的技法,实际上就是用笔和用墨的问题。宋以后,“笔墨”的含义已经不是单纯的笔或墨的名称,笔墨之中反映画者的思想情趣,因而成为中国画的代名词。这是符合中国绘画传统的发展和特征的。丰富而优秀的绘画遗产可以证明传统的形式技法主要是一个笔墨问题。所谓“笔”是指线、点、面,而线条是主要的;所谓“墨”是指浓淡深浅(包括色彩),而水墨是主要的。线条和色彩(墨分五色)原是构成中国绘画的主要因素。怎样描画线条,即是怎样用笔;怎样掌握水墨(色彩),即是怎样用墨(用水)。对于用笔和用墨,古代众多杰出的画家已经累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中国画的形象构成是由线条决定的,线亦称为“骨”,线条要有骨力,要有

5、质感,而线条的变化基本上是笔的不同运用。中国画是以笔墨为基础的。笔的基本内容是以线条为主,墨(色彩)只有依靠笔才有所发挥。反映在具体的表现技法上,就形成了没骨、重彩、淡彩、白描(线描)从色彩到水墨、从纯色到无色、从多色到单色的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其实,墨也是色彩之一种黑色。在很早的时候,人们已经把黑看做色彩的高度表现,所谓“运墨五色俱”,就是这个道理。科学告诉我们,色是由于光的关系而显现、同时随着光的变化而变化的。色彩有浓淡浅墨,墨同样可以分为浓淡浅墨的很多层次,具有千变万化的作用。中国绘画艺术历史悠久。中国画不仅具有东方特色,更具有鲜明的华夏名族特色。中国画的艺术形式和美感特点是和中国的绘画

6、的工具、材料紧密联系的,但主要还是受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特有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支配的,在世界美术史中占有特殊的位置,独步于世界艺术之林。中国绘画形式的主流从比较严谨缜密工整的写实、着色的画法,发展到注重心灵抒发、注重神韵气势的写意风格,是中国画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意境是中国古代画论的中心范畴,是指绘画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具体来说,就是指一幅画不仅气韵生动,而且体现出深邃的思想境界。中国画追求意境、抒发主观情感的倾向,主导着中国画的艺术发展。意境在中国画中包括的内容很多,大多根据特定主题进行构思、取景、构图、造型以及安排情节进行主次描写

7、、虚实关系和画面的处理等,都需在“立意”上下工夫,并且以足可传神为要领。王维在山水赋中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张彦远谓:“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还有人说:“画立于意而归于笔。”总之,“意指”是画的灵魂,而“意”即指“意象”,又指“意境”。唐诗里的许多诗境也是画境。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幅画常常是对象的特征和画家的感受相融合的真实表现。情景交融的形象,才是诗的形象;“意中有意,味中有味”,才是耐人寻味的艺术形象。一幅情谊深厚、表现力强的绘画作品,对欣赏着的确具有强烈而持久的吸引力。中国艺术家很早就提出了“形”与“神”的问题。“形”是人可以看到的、经过手的训练可以掌握的。“神”包括画

8、家主观的观察、体验、取舍、提炼。晋代大画家顾恺之第一个从理论上提出了“以形写神”的观点,认为形是手段,神是目的。这个观点虽然是就表现人物这个着眼点提出的,但是却体现了绘画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相互关系问题,它要求绘画必须有内在的追求、具有特殊的生命力。南北朝时,谢赫提出了“六法”论,它把“气韵生动”放在第一位,气韵比“神”具体化了。这种认识开始于人物画,以后扩展到山水、花鸟画,成为整个中国绘画的精神要领。它既是绘画的原则,又是欣赏的原则。水墨画在中唐确立后,主张用墨替代颜色,从当时的着色画里独立出来。水墨画有着丰富的艺术表现力,通过绘画的意匠经营和笔墨的高超艺术手法,沟通与结合了诗的情意。这一风尚

9、一直延续到五代。宋以降,文人画渐兴,元代以后,水墨写意风格成为中国画主流。文人画讲学养,诗文为助;轻工细装饰,重抒发自然天成。文人画家寄予感情,把梅兰竹菊比作“四君子”,予以人格化,乃中国画史上的特有现象。中国画的构图,就是章法、布局之意。中国画的布局有一定的规律。构图规律是艺术创作规律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有规律,似乎又没有规律。有时规律的突破又能创造出新的构图。前人常常说:“画无定法。”就是说不要被法则所限制,应该按照一定的主题内容灵活运用。所以构图规律只有一般的准则而没有绝对的模式。一幅画的布局,是根据其主题内容的需要而经营位置的。布局也就是构思,它和用笔、用墨、设色等技法密切联系,并通过

10、它们表现出来。宋代郭熙提出了中国山水画构图的“三远法”。这种“三远法”给画家经营位置以广阔的空间,画家可以再一幅画上综合交错地使用“三远法”安排形象。要求画家在同一画面上,而不令人感到不自然。中国画和书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无论的画中的勾、皴、点、染,或者是书法中的篆、隶、楷、形、草,在书法艺术中都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此即所谓“书画同源”。写字可以练腕,可以加强画家驾驭笔的能力,做到执笔时不致手为笔所驭。以纯熟的用笔产生笔力、笔意、笔趣、虚实变换,是浓墨轻重达到拙巧适应。艺术作品是突破国界的,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空间无论多么遥远,也不会阻碍,时间无论多久也乐意得到沟通,艺术的所有形式如此,当然包括中国绘画,相信我们会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学号 P11314118姓名 李淑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