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574710 上传时间:2020-10-02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176.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部编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部编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 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 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 天子且至! ” 军门都尉曰:“ 将军 令曰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 ”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 军: “ 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 驰。 ”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

2、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 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 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 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称善者久之。月余,三军皆罢。乃拜亚夫为中 尉。 (1)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上自劳军 _ 天子且至 _ 囊者 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 (3)对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主要记叙汉文帝细柳营劳军的故事,重点勾画出周亚夫“ 真将军 ” 的形象。 B. 细柳营常备不懈、严阵以待,文帝处处被

3、要求遵循军令,足见军纪严明,令行禁止。 C. 写皇帝和群臣从细柳营军门出来后的反应,从正面表现了周亚夫善于治军的特点。 D. 本文情节回环曲折,起伏跌宕,人物性格鲜明,充分展示了周亚夫的才华与个性。 【答案】 (1)慰问或犒劳;将要;先前 (2) 任命河内郡的郡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在细柳。 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军中官 兵都穿戴盛甲。 (3)C 【解析】 【分析】 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 用等特殊情况。 句意: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劳:犒劳、慰劳; 句意:皇上将要驾到。且:将要; 句意:先前的。囊:从前、过去。 翻译的要求是做到“ 信、达、雅 ” ,翻译的方法

4、是“ 增、删、调、换、补、移” ,我们在翻 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 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军,驻军。句意是:委派河 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 之,去、往、到。被,通“ 披” ,指穿。句意是: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 盔甲。 C 项有误,写皇帝和群臣从细柳营军门出来后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了周亚夫善于治军的 特点,不是正面描写。 故答案为: 慰问或犒劳; 将要 ; 先前 。 任命河内郡的郡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在细柳。 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军中官兵 都穿戴盛甲。 C 【点评】 本题考查解释文言文中

5、实词的意义。答题时应注意,解释文言文实词意义包 括:重点动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同时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 词义。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答题时应注意,遵循“ 一一对应,字字落实” 的原则,把文言 文句子对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子,注意翻译出来的句子要做到字字准确,忠于 原文,通顺规范。 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筛选信息。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给我给我选项的意思,把各个 选项对照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写法、感情等方面,比照辨析正 误。 【参考译文】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 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

6、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 以防备匈奴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驱驰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 送。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 月,戒备森严。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 皇上将要驾到。” 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 将军有令: 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过了不 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 我要进营慰劳军 队。 ” 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 将军规定, 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 于是皇上的车

7、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到了大营前,将军周 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 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便跪拜,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 见。 ” 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派人致意说:“ 皇帝敬重 地慰劳将军。 ” 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感叹地说:“ 啊!这才是真正的将 军。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 的将军,至于周亚夫,岂是能够侵犯他吗?” 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

8、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威后)乃进而问之曰:“ 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 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 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 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选自战国策 赵威后问齐使)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 微斯人 _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_ 有粮者亦食 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各句。 不以

9、物喜,不以己悲。 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3)【甲】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 (4)【乙】文中赵威后认为怎样才能使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甲】文中的哪句话与赵威后 的这种思想相照应?请写下来。 【答案】 (1)探求;如果没有;派,让;吃,给 吃 (2) 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这个人是帮助君主抚养人民的人,为什么 到现在还没有成就功业呢? (3)议论,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表现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勉励友 人,点明中心。 (4)要以民为本,重用贤士,才能使国家发展壮大。【甲】文中的“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与之照应。 【解析】 【分析】 文言实词

10、的理解:坚持“ 词不离句 ” 的原则。利用字与字、词与词的结 构特点。采取由彼到此的联想方式,迅速理解词义。 求:动词,探求; 微:表假 设, 如果没有 ; 使:动词,派,让; 食:动词,吃,给 吃 。 运用 “ 留 ”“删”“调”“换”“补” 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 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此句为互文)。以,因为。 斯:这。 不业:不是他做官以成就功业。句意是:这个人是帮助君主抚养人民的人,为什么到现在 还没有成就功业呢? 甲文以 “ 嗟夫 ” 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表现作者旷达 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

11、点明中心。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 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感物而动,因物悲喜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古代的仁人,就有坚定 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无论是“ 居庙堂之高” 还是 “ 处江湖之远 ” ,忧国忧民之 心不改。 文中赵威后认发展壮大国家,要做到“ 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 亦衣 ” ,“ 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 ,归纳为:要以 民为本,重用贤士,才能使国家发展壮大。【甲】文中的“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与之照 应。 故答案为: 探求 ;

12、如果没有 ; 派,让 ; 吃,给 吃 。 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这个人是帮助君主抚养人民的人,为什么到 现在还没有成就功业呢? 议论,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表现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 点明中心。 要以民为本,重用贤士,才能使国家发展壮大。【甲】文中的“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与 之照应。 【点评】 本题考查解释文言文中实词的意义。答题时应注意,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 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 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 要

13、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反问句等。 本题考查对表达方式的掌握。答题时应注意,根据五种表达方式的特点,准确理解句 意,判断属于那种表达方式。 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概括文章信息。答题时应注意,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 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概 括作答。 【附参考译文】 【乙】齐国国王派遣使者去问候赵威后, 威后进而又问他说:“ 齐国有个处士叫钟离 子,平安无事吗?这个人做人呀,有粮食的人给吃,没粮食的人也给吃;有衣服的人给 穿,没有衣服的人也给穿。这是帮助国君抚养老百姓的人呀,为什么到今天不让他在位成

14、 就功业?叶阳子平安无事吗?这个人做人呀,怜悯那些无妻无夫的人,顾念抚恤那些无父 无子的人,救济那些困苦贫穷的人,补助那些缺衣少食的人,这是帮助国君养育百姓的 人,为什么到今天不让他在位成就功业?北宫氏的女儿婴儿子平安无事吗?她摘掉耳环等 装饰品,到老不嫁,来奉养父母。这是带领百姓尽孝心的人,为什么到今天还不让她上朝 呢?这两个处士没有成就功业,一个孝女也不上朝,靠什么来统治齐国,做百姓的父母 呢?於陵的那个子仲还在吗?这个人做人呀,对上不向国君称臣,对下不治理他的家,也 不愿同诸侯交往,这是带领百姓无所作为的人,为什么到今天还不杀掉呢? 3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嗟夫 !予尝求古仁

15、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 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 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 也。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宣密 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皆竹楼之 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鹤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 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 也。 (

16、选自(王禹偶的黄冈新建小竹楼记,有删节) (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_) (2)用 “/ ”给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公退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 (3)翻译句子。 远吞山光,不可具状。 (4)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答案】 (1)探求;殿堂朝堂指的是朝廷 (2)公退之暇 /被鹤氅 /戴华阳巾 (3)那远处辽阔绵远的景象,实在无法一一描述出来 (4)范仲淹忧国忧民,王诗随遇而安,自得其乐。 【解析】 【分析】(1)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 情。 “ 求” 是一词多义:探求;请求;谋求;责备。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在朝廷做官就 为百姓忧虑。 “ 庙堂 ” 指太庙的明堂;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地方,这里指朝廷。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技巧:分句;句子成分;虚词;关联词。公退之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