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570826 上传时间:2020-10-0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7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练习 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下列对诗的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节描写诗人面对街灯和明星所引发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向往光明的思想。 B.第二节作者想象

2、天上街市中的珍奇物品,含蓄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C.第三节描写作者想象中的牛郎织女在天河骑牛来往的动人情景,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厌弃 压迫、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理想。 D.第四节描绘作者想象牛郎织女正提着灯笼在天街闲游,抒发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2)“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一句中的逗号有什么表达作用? (3)诗中使用了“ 你看 ”“定然 ”“不信 ”“请看 ” 等词语,有何作用?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表明作者看得仔细、清楚。 B.这些词语用得肯定,把想象的内容写得活灵活现,仿佛历历在目。 C.联想自然,表明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D.表明作者态度亲切,用语客气,为人谦虚。 (

3、4)下列对这首诗的主题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旨在描写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清新、活泼。 B.这首诗通过想象天街的美丽和牛郎织女的自由幸福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和追求。 C.这首诗是作者的主观想象,是作者美好愿望的表现,与现实生活无关。 D.这首诗的主题是消极的,它表明了作者只能寄希望于男耕女织的太平生活。 【答案】 (1)D (2)逗号一般用来表示一句话中的一般性的停顿。而此句中的逗号不仅表停顿,更是要引 起读者的特别注意。 (3)B (4)B 【解析】 【分析】( 1)D 项“ 抒发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错误,应该是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未来 的向往之情。作者改造了牛郎织女的民间

4、故事,把空中的流星想象为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 街上闲游,用以象征他们的生活的幸福美好,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之情。故选 D。 (2)“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一句中的逗号不仅表停顿,更是要引起读者的特别注意。 (3)这些词语用得肯定,把想象的内容写得活灵活现,仿佛历历在目,读者好像在作者 的带领下在欣赏。故选B。 (4)把繁星满天的夜空,想象成是点着无数街灯的天上街市,把空中的流星想象为牛郎 织女提着灯笼在街上闲游,通过想象天街的美丽和牛郎织女的自由幸福生活,表达了作者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企盼之情。故选B。 故答案为:( 1)D; (2)逗号一般用来

5、表示一句话中的一般性的停顿。而此句中的逗号不仅表停顿,更是要 引起读者的特别注意; (3)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 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作用的理解。逗号把句子切分为意群,表示小于分号大于顿号 的停顿,一般用来表示一句话中的一般性的停顿;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作用的分析。诗中多次使用了“ 你看 ”“定然 ”“不信 ”“请看 ” 等词语, 似乎是作者与读者在谈话,让人感到亲切真实;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主题的理解。诗人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6、和对理想社会的企盼之情。 2阅读下面的诗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请解释 “ 次” 和“ 客路 ” 的含义。 (2)尾联抒发作者什么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 (1)次:停留 /停宿;客路:旅人前行的路/游子流浪的路。 (2)从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里采用设问句式,看出作者想寄一封书信到自己的 家乡,表达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解析】 【分析】(1) “ 次北固山下” 的意思是 “ 停泊在北固山下面” , “ 次” 的意思是 “ 停 留” 。“ 客路青山外

7、 ” 的意思是 “ 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 , “ 客路 ” 的意思是 “ 旅人前行的 路” 。 (2)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的意思是 “ 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 让它捎到远方的洛阳” ,尾联遥应首联,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故答案为: 次:停留 /停宿;客路:旅人前行的路/游子流浪的路。 从“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里采用设问句式,看出作者想寄一封书信到自己的家 乡,表达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点评】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词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 础上进行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结合抒情

8、语句和诗歌的意象等理 解感悟诗人的情感。 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 诗人家住襄阳,古属楚国,故诗中称“ 楚云端 ” 。 (1)请结合诗歌首联内容,具体说说诗人是如何写出“ 早寒 ” 特点的。 (2)“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两句集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它们在抒情方式上又有 什么不同? 【答案】(1)诗人抓住了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秋天景象,又以北风 呼啸来渲染,突出寒冷的特点,点出题目中的“ 早寒 ” 。 (2)两句诗集中表达诗人思乡情

9、切,不能归去的无奈和悲苦;“ 乡泪客中尽” 实现直抒胸 臆。 “ 归帆天际看 ” 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解析】 【分析】( 1)首联是写景句,要体会“ 早寒 ” 这样的季节、氛围特点,要抓住具体 景物分析把握。“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这两句是写景。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 的事物,点明季节。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但是单说秋,还 不能表现出“ 寒 ” ,作者又以“ 北风 ” 呼啸来渲染,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 早 寒” 。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 (2) “乡泪客中尽 ” 中的 “ 乡泪 ” 直接点明了乡思

10、,不仅他自己这样思乡,“ 归帆天际看” 写家人也在想望着他自己的归去,遥望着“ 天际 ” 的 “ 孤帆 ” 。家人的想望,是假托之词,然 而使思乡的感情,抒发得更为强烈了。“乡泪客中尽 ” 中的 “ 乡泪 ” 直接点明了乡思,“ 客” 点明身份,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是直抒胸臆。“ 归帆天际看 ” 写“ 归帆 ” 和“ 天际 ” 等景 物组成的画面,借家人想自己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是借景抒情。 故答案为: 诗人抓住了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秋天景象,又以北风呼 啸来渲染,突出寒冷的特点,点出题目中的“ 早寒 ” 。 两句诗集中表达诗人思乡情切,不能归去的无奈和悲苦;“ 乡泪客

11、中尽 ” 实现直抒胸臆。 “ 归帆天际看 ” 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点评】 本题考查诗歌意象的特点。回答本题时需扣住诗句中的意象进行。 本题考查诗歌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抒情方式。回答本题时需从整首诗营造的意境入手。 【附参考译文】 树叶飘落大雁飞向南方,北风萧瑟江上分外寒冷。我家在曲曲弯弯襄水边,远隔楚天云 海迷迷茫茫。思乡的眼泪在旅途流尽,看归来的帆在天边徜徉。风烟迷离渡口可在何处, 茫茫江水在夕阳下荡漾。 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退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注】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来一段时期的贬谪生活。“ 引 ” 是古代的一种诗体。 (1

12、)一,二两句,写出了秋天_的特点。 (2)评 “ 孤客 ” 二字, “ 使无限情思,溢于言表” 。这 “ 孤客 ” 二字,传递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1)萧瑟凄凉 (2)孤客二字,传递出诗人彷徨孤独、思乡心切之情。 【解析】 【分析】 考查诗句所描绘的意境特点。“ 何处秋风至?萧萧退雁群” :秋风不知 从哪里吹来,萧萧地送来了大雁一群群。诗句从闻雁思归之人的对面写起,就秋风送雁构 思造境。描绘了秋天萧瑟凄凉的特点。由此表达了思乡的思想感情。 考查诗人炼字的艺术魅力。“ 孤客最先闻。” 诗写到这里,写足了作为诗题的“ 秋风 ” ,诗 中之人还没有露面,景中之情还没有点出。“ 孤客最先闻”

13、 画龙点睛,说秋风已为“ 孤客 ” 所 “ 闻” 。作为 “ 孤客 ” ,他不仅会因颜状改变而为岁月流逝兴悲,其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更是 可想而知的。 故答案为: 萧瑟凄凉; 孤客二字,传递出诗人彷徨孤独、思乡心切之情。 【点评】 考查诗句所描绘的意境特点。答题时应注意,描摹物象,联想和想像再现画 面;点明景物的氛围特点;揭示寓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主旨。“ 秋风、萧萧、雁 群” 描绘了秋天萧瑟凄凉的特点。 考查诗人炼字的艺术魅力。答题时应注意,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 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孤客 ” 传递出诗人彷徨孤独、思乡心切之情。 5天净沙 秋思和天净沙 秋运用了许多

14、类似的手法。请借鉴天净沙 秋思的阅 读方法,自读天净沙 秋,完成赏析。 天净沙 -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 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名词之美】“ 枯藤 ”“老树 ”“昏鸦 ” 等名词的组合,给人秋风萧瑟的凄寒之感。 (2)【色彩之妙】“ 夕阳 ” 让人联想淡黄色的微光笼罩大地,晦暗的色彩更衬托出游子漂泊 的孤独和哀愁。 【答案】( 1)【名词之美】“ 孤村 ”“落日 ”“残霞 ” 等名词的组合,给人以秋景萧条的寂寥之 感。 (2)【色彩之妙】“ 青山绿水 ”

15、“白草红叶黄花” 让人联想到青山静静、绿水悠悠、白草绵 绵、红叶片片、黄花朵朵,这些明丽清新的色彩,为这萧瑟的气氛平添了许多生机活力, 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气。 【解析】 【分析】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把握诗歌的感 情基调,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以诗歌的理解与掌握,学生要明确,作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 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画面,联系创作背景感受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请分析 “ 闻道龙标过五溪” 中的 “

16、闻 ” 字用得好在哪里。 (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B.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C.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D.诗歌想象奇特,气概超逸,笔势灵动,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答案】( 1) “ 闻” 是听闻的意思,可见诗人对友人非常关心,时刻都在关注友人的动 向,体现了他们友谊的深厚。 (2)A 【解析】 【分析】( 1)一个 “ 闻” 字,突显了地域的阻隔,讯息的滞后,命运的叵测。句中 虽未明言、尽言,但自有千般愁绪、万种滋味,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 既呼应题目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又为后面的抒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 夜郎西 ” 作了铺垫。 (2) A 项,表述错误。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零落和子规啼叫的哀伤,渲染 了悲凉的气氛。故选A。 故答案为: “ 闻” 是听闻的意思,可见诗人对友人非常关心,时刻都在关注友人的动向, 体现了他们友谊的深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