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机电一体化技术)_习题集(含答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568101 上传时间:2020-10-02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760.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力学(机电一体化技术)_习题集(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工程力学(机电一体化技术)_习题集(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工程力学(机电一体化技术)_习题集(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程力学(机电一体化技术)_习题集(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力学(机电一体化技术)_习题集(含答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34 页 工程力学课程习题集 一、单选题 1.工程力学材料力学部分的基本研究对象是() A. 刚体B. 质点 C. 弹性变形体D. 变形杆件 2.工程力学静力学部分的基本研究对象是() A. 刚体B. 质点 C. 弹性变形体D. 变形杆件 3.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物体的一条直线上,这是() 。 A. 二力平衡公理B. 力偶的定义 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公理D. 二力杆约束反力的特性 4.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的一条直线上,这是() 。 A. 二力平衡公理B. 力偶的定义 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公理D. 二力杆约束反力的特性 5.两个力大

2、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的两条直线上称为() 。 A. 二力平衡公理B. 力偶的定义 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公理D. 二力杆约束反力的特性 6.刚体上作用着三个力并且保持平衡,则这三个力的作用线一定满足() 。 A. 共线B. 共面 C. 共面且不平行D. 共面且相交于同一点 7.下列四图中矢量关系符合F4=F1+F2+F3的是图() 。 8.下列四图中矢量关系符合F2+F1=F4+F3的是图() 。 F1 F2 F4 F3 F1 F2 F4 F3 F1 F2 F4 F3 F1 F2 F4 F3 A B C D F1 F2 F4 F3 F1 F2 F4 F3 F1 F2 F4 F3 F

3、1 F2 F4 F3 A B C D 第 2 页 共 34 页 9.下列四图中矢量关系符合F3+F1=F4+F2的是图() 。 10.柔所约束的约束反力大小未知、作用点是柔索的联接点、方向在柔索的()方向。 A. 垂直B. 平行 C. 牵拉D. 倾斜 11.柔所约束的约束反力大小未知、作用点是柔索的联接点、方向在柔索的()方向。 A. 垂直B. 平行 C. 牵拉D. 倾斜 12.光滑铰链约束的约束反力大小和方向的特征是() A. 一个大小方向均未知B. 两个大小未知 C. 两个大小未知方向已知D. 一个未知 13.光滑铰链约束的约束反力大小和方向均未知,受力分析中常将其表达为()的力。 A.

4、一个大小方向均未知B. 两个大小未知 C. 两个大小未知方向已知D. 一个未知 14.滚动支座约束的约束反力大小未知、作用线过铰链中心、方向() 。 A. 与活动方向垂直B. 与活动方向平行 C. 为铅锤方向D. 为水平方向 15.二力杆约束的约束反力大小未知、作用点铰链中心、方向() 。 A. 未知B. 平行于两个铰链的中心连线 C. 垂直于两个铰链的中心连线D. 为水平方向 16.力对坐标轴的投影和分力的概念不同,投影和分力分别对应于() 。 A. 矢量和标量B. 标量和矢量 C. 标量和标量D. 矢量和矢量 17.对变形体来说,力的作用点()其作用效果才可能不变。 A. 必须保持不变B.

5、 作用点沿作用线移动 C. 随意改变D. 作用点沿作用线的垂线移动 18. 对刚形体来说,力的作用点()其作用效果才可能不变。 A. 必须保持不变B. 作用点沿作用线移动 C. 随意改变D. 作用点沿作用线的垂线移动 19.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的力系,称为一般空间力系。 A. 处于同一平面之内B. 相交于同一点 C. 平行D. 前三者都不符合 20.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的力系,称为平行力系。 A. 处于同一平面之内B. 相交于同一点 F1 F2 F4 F3 F1 F2 F4 F3 F1 F2 F4 F3 F1 F2 F4 F3 A B C D 第 3 页 共 34 页 C. 平行D. 前三

6、者都不符合 21.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的力系,称为平面力系。 A. 处于同一平面之内B. 相交于同一点 C. 平行D. 前三者都不符合 22. 力 F 对某点 p 的矩不为0,则力 F 的()p。 A. 作用点为B. 作用点不为 C. 作用线经过D. 作用线不经过 23.力 F 对某轴的矩为0,则力 F 的作用线与该轴必须() 。 A. 相交B. 平行 C. 共面D. 异面 24.一个平面汇交力系能列出()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A. 2 B. 3 C. 4 D. 6 25.一个平面任意力系能列出()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A. 2 B. 3 C. 4 D. 6 26.一个空间任意力系能列出()个独立的

7、平衡方程 A. 2 B. 3 C. 4 D. 6 27.一个空间平行力系能列出()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A. 2 B. 3 C. 4 D. 6 28.构件强度是指构件抵抗( )的能力 A. 破坏和塑性变形B. 弹性变形 C. 干扰而不失稳D. 前三者全部 29.构件刚度是指构件抵抗( )的能力 A. 破坏和塑性变形B. 弹性变形 C. 干扰而不失稳D. 前三者全部 30.构件稳定性是指构件抵抗( )的能力 A. 破坏和塑性变形B. 弹性变形 C. 干扰而不失稳D. 前三者全部 31.正应力是指截面指定局部() 。 A. 法线方向的力B. 切线方向的力 C. 法线方向力的面密度D. 切线方向力的面密

8、度 32.剪应力是指截面指定局部() 。 A. 法线方向的力B. 线方向的力 C. 法线方向力的面密度D. 切线方向力的面密度 33.正应变是指材料局部() 。 A. 线元的伸长量B. 垂直角度的改变量 C. 线元的伸长量与线元长度之比D. 垂直角度的改变量与原来角度之比 34. 剪应变是指材料局部() 。 A. 线元的伸长量B. 垂直角度的改变量 C. 线元的伸长量与线元长度之比D. 垂直角度的改变量与原来角度之比 第 4 页 共 34 页 35.杆件的四种基本变性形式是() 。 A. 拉压、剪切、扭转、弯曲B. 拉压、挤压、扭转、弯曲 C. 挤压、剪切、扭转、弯曲D. 拉压、剪切、挤压、弯

9、曲 36.组合变形是指四种基本变性中,最少存在()种基本变形的情况。 A. 1 B. 2 C. 3 D. 4 37.拉压变形时杆件存在的内力是() 。 A. 轴力B. 弯矩 C. 扭矩D. 剪力 38. 拉压变形时杆件横截面上的应力() A. 只有均匀分布的正应力B. 只有均匀分布的剪应力 C. 有均匀分布的正应力和剪应力D. 有不均匀分布的正应力和剪应力 39.扭转变形时杆件存在的内力是() 。 A. 轴力B. 弯矩 C. 扭矩D. 剪力 40.剪切变形时存在的内力主要是() 。 A. 轴力B. 弯矩 C. 扭矩D. 剪力 41.剪切变形时的剪切面总是() A. 平行于外载荷B. 垂直于外载

10、荷 C. 水平方向D. 铅锤方向 42.剪切变形时杆件剪切面上的应力主要是() A. 近似均匀分布的正应力B. 近似均匀分布的剪应力 C. 线性不均匀分布的剪应力D. 线性不均匀分布的正应力 43.剪切变形时的挤压面总是() A. 平行于外载荷B. 垂直于外载荷 C. 水平方向D. 铅锤方向 44.扭转变形时杆件横截面上的应力() A. 只有均匀分布的正应力B. 只有均匀分布的剪应力 C. 只有不均匀分布的正应力D. 只有不均匀分布的剪应力 45.一般弯曲变形时杆件存在的内力有() 。 A. 轴力和弯矩B. 弯矩和扭矩 C. 扭矩和轴力D. 剪力和弯矩 46.一般弯曲变形时杆件存在的内力有()

11、 。 A. 轴力和弯矩B. 弯矩和扭矩 C. 扭矩和轴力D. 剪力和弯矩 47. 衡量杆件弯曲变形的量有两个是() 。 A. 伸长量和截面转角B. 挠度和截面扭转角 C. 挠度和截面转角D. 截面转角和截面扭转角 第 5 页 共 34 页 48.多向应力分析中,在主平面上() 。 A. 正应力为0、剪应力取极值B. 剪应力为0、正应力取极值 C. 正应力为0、剪应力为0 D. 正应力最大、剪应力取极值 49.适合脆性材料的强度理论是()强度理论。 A. 第 1 和第 2 B. 第 2 和第 3 C. 第 3 和第 4 D. 第 1 和第 3 50.适合脆性材料的强度理论是()强度理论。 A.

12、第 1 和第 2 B. 第 2 和第 3 C. 第 3 和第 4 D. 第 1 和第 3 51. 受压杆失稳之后是被()坏的。 A. 拉B. 压 C. 扭D. 弯 52.拉压变形时,圆截面杆件直径增大一倍,正应力降低为原来的()分之一。 A. 2 B. 4 C. 8 D. 16 53.拉压变形时,圆截面杆件直径增大一倍,变形量降低为原来的()分之一。 A. 2 B. 4 C. 8 D. 16 54.扭转变形时,圆截面杆件直径增大一倍,扭转角降低为原来的()分之一。 A. 2 B. 4 C. 8 D. 16 55.扭转变形时,圆截面杆件直径增大一倍,最大剪应力降低为原来的()分之一。 A. 2

13、B. 4 C. 8 D. 16 56.弯曲变形时,圆截面杆件直径增大一倍,最大正应力降低为原来的()分之一。 A. 2 B. 4 C. 8 D. 16 57.弯曲变形时,圆截面杆件直径增大一倍,挠度和横截面转角降低为原来的()分之 一。 A. 2 B. 4 C. 8 D. 16 58.大柔度压杆稳定分析时,圆截面杆件直径增大一倍,临界载荷增加为原来的() 倍。 A. 2 B. 4 C. 8 D. 16 59.大柔度压杆稳定分析时,杆件长度降低一倍,临界载荷增加为原来的()倍。 A. 2 B. 4 C. 8 D. 16 60.拉伸和压缩力学性能有突出差别的是() 。 A. 低碳钢B. 合金钢C.

14、 铸铁D. 铝合金 61. 对称循环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是() 。 A. -1 B. 0 C. 0.5 D. 1 62.衡量脆性材料强度的指标是() 。 A. pB. sC. bD. -1 63.下列指标中,衡量塑性材料强度的指标是() 。 A. pB. sC. D. -1 64.下列指标中,衡量塑性材料的塑性指标是() 。 A. pB. sC. D. -1 第 6 页 共 34 页 65.最常用的材料疲劳强度的指标是() 。 A. pB. sC. bD. -1 66.构件的动载荷与静载荷之比成为() 。 A. 动载荷系数B. 泊松比 C. 安全系数D. 动静比 二、填空题 1 67. 在力的作

15、用下不会发生变形的物体是。 68.力 F 与某轴的夹角为 ,则该力对该轴的投影为。 69.力 F 对某点的矩为0,则该力的作用线与该点的关系为。 70.力 F 对某轴的矩为0,则该力的作用线与该轴的关系为。 71.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处于同一平面之内的力系称为力系。 72.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的力系称为力系。 73.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平行的力系称为力系。 74.由许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成对的力组成的力系称为系。 75.通常汇交力系的简化结果为。 76.通常力偶系的简化结果为。 77.一个平面汇交力系可以列出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78.一个平面一般力系可以列出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79.一个

16、平面力偶系可以列出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80.一个空间一般力系可以列出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81.一个空间汇交力系可以列出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82.一个空间平行力系可以列出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83.杆件的组合变形是指同时存在种及以上的基本变形。 84. 杆件拉压变形时杆件的内力只有。 85.杆件拉压变形时轴向正应变和横向正应变之比称为。 86.杆件拉压变形时杆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与轴向正应变之比称为。 87.杆件剪切拉压变形时剪切面上的主要内力是。 88.直径为 d 接触长度为h 的受挤压圆柱构件,其积压面积为。 89. 材料的剪应力与剪应变之比称为。 90.杆件扭转变形时杆件的内力只有。 91.杆件弯曲变形时杆件,剪力Q 和弯矩 M 的关系是。 92.杆件弯曲变形时,轴线的挠度y 和横截面转角的关系是。 93.杆件弯曲变形时,横截面转角和弯矩 M 之间符合关系。 94. 多向应力分析中,主平面上的应力的数值取极值。 95.多向应力分析中,剪应力最大值的截面与主平面的夹角为度。 96.四种基本变形形式中,完全出于单向应力状态的是。 第 7 页 共 34 页 97.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