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练习及解析(20200928025905)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558157 上传时间:2020-10-02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15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练习及解析(20200928025905)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练习及解析(20200928025905)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练习及解析(20200928025905)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练习及解析(2020092802590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练习及解析(20200928025905)(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中考语文诗歌鉴赏 +文言文阅读练习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江行 宋严羽 瞑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梢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 声。 【注】 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1)尾联一个 “ 厌” 字写出了作者那种_、 _的情感。 (2)发挥想象,试描绘出“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梢行” 这一联所写的景与情。 【答案】 (1)思乡心切;厌倦漂泊生活 (2)在舟中远眺,天在水中,水与天接,江天一色,彼此不分;小舟起起伏伏慢慢前行, 树杪隐隐约约,缓缓后退。天无尽,水亦无尽,而行舟又悠悠,这样的行旅何日是尽头 呢?

2、 【解析】 【分析】( 1)“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 。离家的日子,诗人是每天都在心头盘 算的。天天盘算着,日子一长也就茫然了,“ 今几宿 ” 的疑问,一则说明诗人离家之久,二 则表明诗人心中盘算着回家的次数之频。桨声一如游子心中的离家悲歌,一声声、一阵 阵,把心都敲碎了,更敲倦了。 (2)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 天”“江水 ”“舟”“树” 的特点,用自己的语言再 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舟中远眺,天在水中,水与天接,江天一色,彼此不分;小 舟起起伏伏慢慢前行,树杪隐隐约约缓缓后退。天无尽

3、,水亦无尽,而行舟又悠悠,真不 知这样的行旅何日是尽头。景中寓情,作者把羁旅之情、思乡之感寄寓于“ 舟行所见 ” 之景 中,情与景完美地交融在一起,表达了漂泊在外的乡愁与孤单。 故答案为: 思乡心切;厌倦漂泊生活 在舟中远眺,天在水中,水与天接,江天一色,彼此不分;小舟起起伏伏慢慢前行,树 杪隐隐约约,缓缓后退。天无尽,水亦无尽,而行舟又悠悠,这样的行旅何日是尽头呢? 【点评】 本题考查诗歌鉴赏的炼字。考生要读懂诗歌,了解诗歌的内容,感悟诗人的情 感,要结合诗句进行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诗歌意境的理解能力。考生要抓住诗歌中的意象特点,进行描绘。语言要生动 形象,忠于原诗,运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要

4、表达出诗人的情感。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江城子 密州出猎 (北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袭,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 虎,看孙郎。 酒耐胸应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 望,射天狼。 (1)请赏析词首句中“ 狂” 字的妙处。 (2)“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1) “ 狂” 字写出了词人的狂傲、豪情,贯穿全篇,奠定了全词豪迈的感情基 调。 (2)表达了词人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解析】 【分析】( 1) “ 老夫聊发少年狂” 的意思是 “ 我

5、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 。用 “ 狂 ” 字笼罩全篇,表达了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写出了词人的狂傲、豪情,奠定 了全词豪迈的感情基调。(2) “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的意思是 “ 我将使尽力 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 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 望。 故答案为: “狂” 字写出了词人的狂傲、豪情,贯穿全篇,奠定了全词豪迈的感情基调。 表达了词人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点评】 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注意结合句意,揣摩用字的妙处。 本题考查诗

6、句思想感情的把握,注意结合句意的理解和写作背景的把握,明确包涵的作 者的思想感情。 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诗句 “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画面:牧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们带着收货的猎物回家,好一派田园气 象。 (2) 举头四望,身边竟无相识的熟人或朋友,无人共分此刻的心情,惘然若失。 只 好唱起采薇之歌,与伯夷、叔齐共享心境,抒发诗人孤独无依的荒凉之感和隐逸山林 之志。 【解析

7、】 【分析】( 1)这两句诗描写的景物有:牧人、牛犊、猎马、飞禽,既然题目要求 描绘画面,就要在头脑中把这些意象想象成画面,并用恰当、优美、形象、生动的语言把 它描绘出来。 ( 2)结合全是内容分析:首联写傍晚时分,夕阳西下,诗人独自一人登上东皋极目远 望,左右徘徊不已。颔联描写秋天山林之静景,进一步渲染作者的孤寂苦闷的心绪。颈 联,写傍晚时分人的活动,反衬诗人的郁闷孤单的心境。尾联环顾四围,身边没有一个相 识的熟人和朋友,没有人能够分担这份寂寥,只好拉来已经远去的伯夷、叔齐了。诗人唱 着采薇之歌,抒发自己隐逸山林之志。据此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 画面:牧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们带着收货的猎物

8、回家,好一派田园气 象。 举头四望,身边竟无相识的熟人或朋友,无人共分此刻的心情,惘然若失。 只好 唱起采薇之歌,与伯夷、叔齐共享心境,抒发诗人孤独无依的荒凉之感和隐逸山林之 志。 【点评】 本题考查描绘诗句景象的能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很多写景的诗句都给 人以美的享受。解答这样的题,首先要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和意境,并在头脑里想象这样的 意境,然后再结合诗意进行描绘。描绘的语言一定要恰当、优美、生动、形象,给人以美 的享受。 本题考查把握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反复阅读古诗,分析诗歌写了什么 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结合诗人的经历或写作背景体会这些人、事、景、物所蕴 含的诗人的感

9、情,然后再抓住诗中的抒情句或主旨句概括诗人的思想感情,概括思想感情 的一般模式为:这首诗通过描写(叙述) 的景色(事件),抒发(表达或赞颂了) 的感情。 4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鹊桥仙 一竿风月 陆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 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注】 钓台:位于浙江省的富春山麓,相传东汉严光,曾隐居于此耕读垂钓。 (1)这首词词牌名是_,与 _的民间传说有关。 (2)词中 “ 我” 的身份是什么?生活状况怎样? (3)对渔父这个形象,你怎么看? 【答案】 (1)鹊桥仙;牛郎织女 (2)“ 我” 是一

10、名渔父。披星戴月,栉风沐雨,潮涨便驾舟出发,潮停就撒网捕鱼,潮落即 放歌回家。贫穷自在,远离红尘。 (3)穷则独善其身。人生既然不得志,那就抛却红尘,独守淡泊,亲近自然,渔樵余生。 【解析】 【分析】 1 空容易作答,词牌名:鹊桥仙。鹊桥是传说鸟神受牛郎织女的真挚 情感而感动派来的喜鹊搭成的桥。相传牛郎和织女被银河隔开,只允许每年的农历七月七 日相见。为了让牛郎和织女相会,各地的喜鹊就会飞过来用身体紧贴着搭成一座桥,此桥 就叫做鹊桥。牛郎和织女便在这鹊桥上相会。 “我 ” 的身份是一位无名的渔父。清早出去,笼一蓑霏微烟雨,傍晚归来,钓一竿迷蒙风 月,家就居在富春江滨的子陵钓台西边。卖鱼的时候惟

11、恐走近城门跟前,潮生时泛船出去 打鱼,潮平时摆船靠岸系缆,潮落时高唱渔歌归家。 渔父虽以卖鱼为生,但是他远远地避开争利的市场。卖鱼还生怕走近城门,当然就更不 肯向红尘深处追逐名利了,可见渔父并不热衷于追逐名利,只求悠闲、自在。在潮落时归 家,生活规律和自然规律相适应,并无分外之求,不象世俗中人那样沽名钓誉,利令智 昏。 故答案为: 鹊桥仙 ; 牛郎织女 。 “ 我” 是一名渔父。披星戴月,栉风沐雨,潮涨便驾舟出发,潮停就撒网捕鱼,潮落即放 歌回家。贫穷自在,远离红尘。 穷则独善其身。人生既然不得志,那就抛却红尘,独守淡泊,亲近自然,渔樵余生。 【点评】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答题时应注意,

12、仔细体味试题要求,从关键词 语、诗句及作家、作品的背景资料入手作答。 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概括信息。答题时应注意,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 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概括作 答。 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答题时应注意,从分析人物所做之事入手,结合具体 的写人方法,抓住抒情、议论语句,用准确的词语写出人物身上的品质、精神方面的特 点,多方面概括。 5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以下练习。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

13、应有恨,何事长向 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简析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一句中加着横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2)说说你对名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理解。 【答案】( 1)“ 转” 和 “ 低” 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 无眠 ” 准确地表 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放眠的情景。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的意思是: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 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这句话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 情以及美好祝愿。(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分析】 本小题考

14、查学生对词句表达效果的赏析能力。“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 眠。 ” 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 入眠的一切离人。)“ 转” 和“ 低 ” 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 无眠 ” 是泛 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 而难以放眠的情景。 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关键词句的把握,注意要首先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 情,然后理解词句。结合全词理解,可知“ 婵娟 ” 即明月,末句极富美感,希望人们能够永 远健康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中秋之夜共同欣赏天上的明月。这里是对远方亲人的怀 念,也

15、是一种祝福。 故答案为: “ 转” 和“ 低 ” 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 无眠 ” 准确地表 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放眠的情景;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的意思是: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 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这句话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以及美好祝愿。(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 如何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 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 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 情感。感情

16、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 解诗歌的主旨。 该题考查诗歌鉴赏之诗句鉴赏的能力。对于重要诗句鉴赏的题目,需要考生理解诗句的 含义、把握诗句运用的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答题步骤一般分三点: 理解诗句, 用简洁、流畅的语言翻译诗句; 分析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和强调、突出的意思; 分析情感。 6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满江红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 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 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这首词的作者是_。 (2)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展现的画面。 (3)简要赏析 “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 【答案】 (1)秋瑾 (2)天高气爽,篱笆下菊花盛开,一地金黄;秋风拂来,暗香盈袖,秋天的容颜像擦拭过 一般明净。 (3)示例一: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