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版】2020届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精练试题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552811 上传时间:2020-10-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0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版】2020届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精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贵州版】2020届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精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贵州版】2020届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精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贵州版】2020届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精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版】2020届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精练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讲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一、选择题 1中国“氢弹之父”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 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首先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科技 成果是 ( A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实现核爆炸 C成功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 D中国战略导弹部队装备洲际导弹核武器 220 世纪 50 年代,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国家依然作出了研 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并将其作为“天字第一号任务”。这一 决策是基于怎样的需要 ( C ) A顺应新技术革命的潮流 B尽快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 C 加强新中国的国防力量 D落实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3如图中飞船的成功发射( A

2、) 神舟五号飞船 A实现了我国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的梦想 B标志着我国开始掌握了飞船发射技术 C标志着我国有了可以用于实战的导弹 D使我国成为第一个送人上太空的国家 4(2014 贵阳中考 ) 因为他的巨大贡献,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他 “粮食安全保障奖”,美国费因斯特基金会授予他“拯救世界饥饿 奖”。他是 ( D ) A王进喜 B 焦裕禄 C钱学森 D 袁隆平 52015年,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的主要研 究成果是 ( A ) A青蒿素 B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C青霉素 D 排列人类基因图谱 6李明同学以“我国高科技领域的成就”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 习,下列研究内容与主题不符的是( A )

3、 A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 B “两弹”的成功研制 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D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7改革开放前,人们曾使用过五花八门的粮票、油票和布票, 反映了当时我国 ( A ) A经济落后,物资匮乏 B计划生育,控制人口 C市场经济,政府把控 D打击投机,平抑物价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用发 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B ) A衣着丰富多彩 B 食物匮乏单调 C自驾出游流行 D 上网淘宝购物 9小明的爸爸说:“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15 岁)一顿能吃 5 碗饭,你却连2 碗都吃不了。”小明分辩道:“我吃了很多肉、鱼、 菜,还喝了牛奶

4、,奶奶说你那时几乎没有这些吃的!”这段对话说明 改革开放以来 ( D ) A国家粮食产量有所下降 B青少年深受西方饮食文化影响 C青少年的体质有所下降 D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0(2018 聊城中考 )改革开放后,我 国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 假日,并出现了小长假,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这一现象出现 的原因包括 ( C ) 政府注重民生脱贫任务完成休闲需求增加法制 体系健全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2 年全国通用粮票 长城信用卡 材料二20世纪 80 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 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的最高追求

5、;80 年代以后,彩电、洗衣 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息热点;如今,家用电脑、 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材料三1973年, 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南优2 号”,此后又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自70 年代中期至 2001 年,增产粮食 40 亿吨,创造经济效益4 000 多亿元。袁隆平曾针对 全球性粮食危机问题, 这样说过:“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 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 (1)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们的 物质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由物资紧缺、凭票限购到物质丰富、鼓励消费;生活水平提 高,追求质量

6、 (或物质生活的科技含量增加)。 (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们物质生活发生翻天覆 地变化的原因。 答:科技改变生活;改革开放等。(言之有理即可 ) (3) 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请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答:互联网的普及。网购巨大的成交量,拉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言之有理即可 ) 1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互联网嫦娥 二号卫星 材料二2010 年 11 月 8 日,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的又一重要成果,是数万名科技人员 团结协作、自主创新的结果。探月工程的实施,突破了一批核心和 关键技术,推进带动了信息技术、 新材料

7、等 领域一批新技术的发展, 增强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材料三公民的科学 素质是科技创新的土壤。公民的科学素质 通常从三个方面衡量: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2010 年, 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3.27%,虽比2001 年提高了 1.83 个百分点,但只相当 于日本、加拿大等主要发达国家在20 世纪 80 年代末的水平。 (1) 材料一反映了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这次科技革命中,我国 有些成果走在了世界前列,请用20 世 纪六七十年代的具体史实加以 说明。 答:第三次科技革命。史实:1964 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核垄断;1970 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 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 的国家; 1973 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2)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指出影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因素有 哪些。 答: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科技人员的团结 协作精神及自主创新能力) ;公民的科学素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 遇(对国际先进科技成果的学习、借鉴和吸收)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