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而活着》同步练习(教师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551861 上传时间:2020-10-0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为什么而活着》同步练习(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为什么而活着》同步练习(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为什么而活着》同步练习(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为什么而活着》同步练习(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为什么而活着》同步练习(教师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为什么而活着(50 分) 一、基础训练(11 分) 1、文学常识: (5 分) 罗素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20 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为表彰他“捍卫 人道主义思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种多样、意义重大的作品”,1950 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2、字词注音(6分) j l yu n b c 遏制孤寂战栗边缘微薄赐予 二、感知课文: (16 分) 1.罗素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个永恒的命题做了怎样 的回答?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2.如何理解作者关于“爱情”的论述? “爱情”,主要是指男女之间的爱恋

2、之情,同时又包括父母与子女之间、兄弟姐妹的 亲情。这种感情是人类最原始、也是最纯最浓的情感。它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原动力, 所以作者把它放在三大情感的首位,这种安排是很有见地的。 作者追求知识和同情人类苦难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3.追求知识和同情苦难有何内在联系?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爱情、知识的真正动力,这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 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他追求爱情,是因为那里有人类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追求知识, 是因为他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力量奉献给人类,这一切都源于他心中一个辉煌的梦:关 爱人类,救民于水火之中。 4.作者在平淡质朴的叙述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在平淡质

3、朴的叙述中,充分显示了作者博大的情怀和崇高的人格 三、积累: 作者对生活有怎样的认识?读一读、背一背(6 分) 1、 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的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 望的边缘。 2、因为爱情可以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撼的心, 在世界的边缘, 俯瞰那冰冷死寂、深 不可测的深渊。 3、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是同情心却总把我带回尘世。 四、完成练习: 1、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 ) A.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即将召开的第十三届全运会增设了围棋、攀岩、龙舟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

4、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D.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 字) 我们要将 “ 一带一路 ” 建成开放之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开放如同破茧成蝶,虽会经 历一时阵痛, 但将换来新生。 “ 一带一路 ” 建设要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 我们要将 “ 一带一路 ” 建成创新之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带一路 ” 建设本身就 是一个创举,搞好“ 一带一路 ” 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我们要将“ 一带一路 ” 建设成文明之 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

5、冲突,推动各国相互理解、想相互尊 重、相互信任。 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B )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 里,;。这样, 人才能实现从“小 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BCD 4. 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6 分) 【材料一】类似“脑残”“矮矬穷”这样不雅的词语,经由互联网传播,已经渗透进民

6、众的日常生活里。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语言传播设备的普及,网民接受新词且被新词浸 染的速度异常快。同传统媒体对新词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相比,新媒体则显得原始而粗放 得多。(摘自光明日报 ) 【材料二】作家池莉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当一个耄耋老人、一个公务员、一个银行 职员、一个汉绣的绣花徒,上来都称呼我为亲时,我何止被惊呆,简直是崩溃。” (摘 自文汇报 ) 【材料三】 2 月 21 日为“国际母语日” ,这个国际性纪念日旨在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 样性。在各种新兴表达令人眼花缭乱、各种网络新词专横地横扫一切个人表达的当下,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9 年设立的这个节日,显得前瞻而又意义非凡。 (摘自

7、文汇报 ) (1)根据材料说说传统媒体少有不雅之词的原因。(2 分) (2) “点赞”一词现在使用频率极高。根据材料,指出这种表达的缺陷。(2 分) (3)在个人言论都有机会发表的今天,请你就如何维护汉语的纯洁性,对社会和个人各 提一条建议。 (2 分) 4 ( 1)传统媒体对新词(或“不雅之词”)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意思对即可) ( 2) “点 赞”一词专横地横扫一切个人表达,破坏了汉语的多样性。(意思对即可) (3)不设统一答 案。示例:社会: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用语的监管;新媒体对新词要有筛选和冷却 的过程;学校要倡导阅读经典作品。(建议合理即可)个人:加强母语学习,提高自身 文化修养;交流时慎用新词,不用生造的晦涩的词语。 网络语言要传播正能量。(建议合理即可) 【解析】此题是一道开放式语用题,考查学生对当前出现的语言现象的理解和判断。( 1) 答题时, 应在材料一中寻找答案。 ( 2) “点赞” 这一种现象和材料二中池莉遇到的状况一样, 不管对方的身份和年龄,所以破坏了材料三中提到的“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 ( 3) 答题时, 根据题干要求,应“对社会和个人各提一条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