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547352 上传时间:2020-10-0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9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试卷第 1 页(共 16 页)语文试卷第 2 页(共 8 页) 绝密启用前 江苏省徐州市2018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 (满分: 140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20 分) 1. 古诗文默写。 (10 分) (1)_,若出其里。 (2)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马作的卢飞快,_。 (4)_,却话巴山夜雨时。 (5) _, 受上赏;_, 受中赏;_, _,受下赏。 ( 6)民生乃国之本,家安而民乐,这种思想与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_ ,_ ”所表达的济世情怀一脉 相承。 2.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媲( p

2、)美对称( ch n)重峦叠障养精蓄锐 B. 剽( bi o)悍良莠( y u)莫衷一是冲耳不闻 C. 憎( z ng )恶缄( ji n)默人才辈出心无旁骛 D. 戏谑( xu)着( zh o)落销声匿迹走投无路 3. 根据上下文,回答问题。(4 分) 人生在世,难免不会有痛苦的经历和体验,与其消极悲观、() ,倒不如抖擞精 神、放开手脚,去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抛却心理包袱自然能守得云开见月明。我们可 以渺小卑微,不被他人() ,但是绝不能失去信心和精神力量。 (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 分) 怨天尤人游手好闲关注关怀 (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 分) _ 4. 下列

3、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格列佛游记中讲述利 立浦特与邻国兵戎相见,是在影射当时英俄两国之间的连年战争;昆虫记除真 实记录昆虫的生活外,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B. 杨修之死 香菱学诗 狼范进中举分别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 义 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作者分别是罗贯中、曹雪芹、蒲松龄、吴 敬梓。 C. 古文标题中表明文体时,“序”一般是用以陈述创作主旨及经过的一种文体;“说” 是一种说明文体; “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D. 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长河落日圆

4、”中的“河” 指黄河;“晋太元中”的“太元”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吴 广为都尉”中的“都尉”是官名。 二阅读( 57 分) (一)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59 题。 (16 分) 【甲】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 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 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5、。” (选自墨子 ?公输 ) 【乙】 相如至,谓秦王曰: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 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 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 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 相如去,秦王因曰: “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 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吾请无攻宋矣B.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6、C.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D.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6.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 分) (1)公输盘诎:_ 毕 业 学 校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姓 名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准 考 证 号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在 - 此 - 卷 - 上 - 答 - 题 - 无 - 效 - 语文试卷第 3页(

7、共 16 页)语文试卷第 4 页(共 16 页) (2)在宋城上而待楚寇 矣: _ (3)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_ (4)卒 廷见相如: _ 7.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 醉翁之意 不在酒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B. 臣诚 知不如徐公美臣诚 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 中间 力拉崩倒之声间 至赵矣 D. 男有分,女有归毕礼而归之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解释。(4 分) (1)虽 杀臣,不能绝 也。 _ (2)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 一璧之故欺秦邪! _ _ 9. 墨子止楚攻宋, 蔺相如完璧归赵,他们都表现出了_、_的品质。 (2 分)

8、 (二)古诗词赏析。 (3 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 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 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0. 下列分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 3 分) () A.这首古诗主要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在悲愤中不乏豪 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B. 诗歌以叙事开篇,第一二句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三四句急转直下,“停 杯投箸”“拔剑四顾”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抑郁和苦闷。 C. 第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仕途的艰难,形象化的语言中蕴

9、含无 限的失意;第七八句诗人巧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进一步抒发了政治失意的 悲愤之情。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 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冲开险阻,到达理想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 (三)阅读名著选段,完成1113 题。( 10 分) (一) 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 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 吞噬生命、 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A)进攻了。 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 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他身上穿 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B)送给他的毡靴,但这

10、些都救不了他。 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周围 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 (二) 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 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 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 灭亡。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 破这铁环 ,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回答都是: “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11. 选文中“

11、 A” “B”两个人物分别是、_。 (2 分) 12. 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2 分) _ _ 13. 联系整部作品,理解“为了冲破这铁环”中“铁环”的含义并简要叙述他在成长过 程中两次冲破“铁环”的经历。( 6分) _ _ (四)阅读文章和图表,完成1417 题。 ( 11 分) 当“听书”成为一种时尚 张音 “读书”这件事,随着数字化阅读的延伸正变得更为多元,比如“听书”。 不久前公布的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有声阅读也即“听书”,受到 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使用手机 APP、 微信语音等收听图书相关内容成为阅读新的增长点。 2017 年,中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

12、为22.8%,较 2016 年的 17.0%提高了 5.8 个百分点。在 未成年人群体中,听书频率也相当高,其中1417 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达到284%。 用耳朵代替眼睛,去占据生活中碎片化的时间。听书的流行,是否证明科技与创意 正不断拓展读书的外延,为人们提供了阅读的更多可能性?是否意味着数字化阅读打开 了新的市场空间,阅读与生活在数字时代更深融合?种种已知或未知的尝试,都值得探 讨。 语文试卷第 5 页(共 16 页)语文试卷第 6 页(共 8 页) 不难确认的是,听书的流行建立在数字化阅读的潮流之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所 做的这项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7年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

13、为73.0%, 较 2016 年的 68.2%上升了 4.8 个百分点。同时,有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 如果说听书还只是一种“前沿”或者说时尚的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则几乎已经可 以被称为这个时代的一种主流生活方式。君不见,早班地铁里,人手一部手机的“低头 族”比比皆是, 很多人手拿一张报纸的场景已一去不返。当然, 看手机是否就等同于“阅 读” ,还需要打个问号。某种意义上,包含在这种场景中的数字化阅读,正在不知不觉 间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如果说这种阅读方式起初只是为了填充人们的“碎片时间” , 如今则需进一步发问,阅读是否正在被这种方式“撕成碎片”? 仔细想想,无论何种阅读方式,你现在是否还能沉下心来读完一本书,还是隔几分 钟就要拿起手机刷刷微博、流连于朋友圈?当以秒计算的短视频日渐流行,无数转瞬即 逝的兴趣点如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