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季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最后附:教学反思)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543749 上传时间:2020-10-02 格式:PDF 页数:38 大小:50.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秋季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最后附: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19秋季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最后附: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19秋季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最后附: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秋季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最后附: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秋季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最后附:教学反思)(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六年级( 1)班 第一单元 1. 草原 教学目标 1. 会写 8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 自然段。 3. 理清课文行文思路,借助文中语言文字的描述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 生动情景。 4. 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学生 热爱草原和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文中语言文字的描述展开想象,感受草原之美,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 谊。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引入,创设情境 (播放关于草原的歌曲)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们是

2、不是有一种置身于草原的感受呢? 谁能谈一谈草原在你心中的印象?(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自由交流) 当老舍先生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他看到的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随 着老舍先生一起到美丽的草原去看一看。(板书课题:草原) 二、自主学习,整体把握 1.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弄懂词义。(教师重点指导“勾勒、翠色欲流、襟飘带舞”的 意思。) 2. 再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 (1) 思考:课文写了哪些内容?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的?(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小结:作者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首先描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美景,作者感 受到了一种境界美;接着又展示了一幅主人欢迎远方客人的隆重场面;最

3、后把酒话别,用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来收束全文。 (板书:初到草原远迎客人热情相见盛情款待联欢话别) (2) 作者笔下的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印象,可与读此文 之前对草原的印象进行对比并探讨。) 三、精读细品,品味草原之美 1. 老舍初到草原时的感受是独特的,指名读课文的第1 自然段,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 面来描写草原之美的?画出优美的词句,印象深刻的地方可以作上批注。 2. 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归纳出草原的“可爱之美,自然之美,意境之美”。重点导读并 理解以下语句: (1)课件出示: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说一说“一碧千里”在你脑海

4、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茫茫”是什么意思?老舍先生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写出了草原什么样 的特点呢?(广阔) (2)课件出示: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 翠色“欲”流,为什么后面又说“轻轻流入云际”,这不是很矛盾吗? “翠”是什么颜色?那为什么不说绿色而要说“翠色”呢?区别在哪里?学过国画的 同学能说说“渲染”和“勾勒”分别是什么意思吗?(渲染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 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勾勒是用线条画出轮廓。) 轻声读读这句话,想象“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在你眼前呈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 面。 (3)课件出示:这种境界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是什么“使

5、人惊叹”?又是什么“叫人舒服”?你还能用别的词语来形容这样的境界 吗? “奇丽”是什么意思?如果要你来吟诵一首奇丽的小诗,你会吟诵什么呢? (4)课件出示:在这境界里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 你认为草原还有哪些乐趣? 这句话里的“绿毯”指的是,“白色的大花”指的是。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的情 景。 四、视频演示,再现草原之美 1.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感受到了草原之美,那么真实的草原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你们想看一看吗?(播放有关草原的视频资料,自由交流感受) 2. 指名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结合文中的语句,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 3. 试着背诵第 1 自

6、然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作者围绕草原写了哪两部分的内容吗?(草原的景色美, 草原的人情美。) (欣赏草原风光图)师:草原独特的风光,孕育了具有独特性格的蒙古族人民。现在我 们就走进草原,走进蒙古包,去了解那里的民族风情。 二、品读课文,感受草原之“大” 1. 作者初入草原,欣赏了草原美丽的风光,还感受到了草原的另一个特点。请你快速浏 览第 2 自然段,用一个字概括出草原的特点。(大) 2. 品读句子。 课件出示: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1)理解“洒脱”一词。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三、品读课文,感受草原人情之

7、美 1. 师: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 难忘。让我们跟作者一道,走进蒙古包,去会会蒙古族同胞。 2. 自由朗读课文第 25自然段,边读边想:蒙古族人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要你 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会用哪个词?(热情好客) 3. 指名读,思考: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4. 交流讨论。 出示句 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1)(出示图片,体会“襟飘带舞”一词)师:瞧,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身着盛 装,骑着骏马,从几十里外飞奔前来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写法:在这里作者运用了什

8、么修辞手法?(比喻) 出示句 2:太阳已经偏西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3)师:蒙古族人民热情款待远方的客人,与客人一起联欢,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太 阳已经偏西,可是谁也不肯走。这真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4)体会句意: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 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5)师: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也给读者以回味 的余地。文中从迎客、款待、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 举目皆是诗情画意,所以才让人流连不已,难分难舍。 四、总结全文,体会文章的写作

9、方法 1. 课文具体写了作者见到的草原美景和蒙古族人民热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景色美 和蒙古族人民欢迎客人、款待客人、热情欢腾的人情美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本文在写作中成功地运用了情景交融法,作者在描写草原风光时,处处流露出感叹、 赞美之情。我们在写作中,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使文章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与景融为 一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 丁香结 教学目标 1. 会写 13 个生字。识记本课要掌握的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中心。 3. 品读优美句子,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4. 比较古人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培养学生以

10、豁达胸怀对待人 生中的“结”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品读优美句子,学会从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 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 3. 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培养学生以豁达的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的能力。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师:( 课件出示图片 )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洁, 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松柏喻指傲岸长青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丁香 结,作者又赋予了丁香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个究竟吧。(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2. 作者简介 宗璞, 1928

11、年出生,女,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 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当代作家,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代表性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 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中篇小说三生石。 弦上的梦和三生石分别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 出示自学提示,自学字词。 (1)出示自学提示。 (2)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2. 学生按照提示要求自学。 3. 交流学习情况,进行重点指导。 (1)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全班齐读。) (2)学写字词,师指导书写。学生练写,个别展示。集体评议。 (3)理解词语。

12、幽雅:幽静而雅致。笨拙:反应迟钝,手脚不灵活。单薄:指身体瘦弱;不强壮。 愁怨:忧愁怨恨。断断续续:不连续的。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议。 2.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指名答,全班交流) 小结:丁香结写的是作者多少年来心里一直装着丁香,装着古人吟咏丁香的诗句, 在一次春雨中忽然发现一柄柄的花蕾恰似一个个的“结”,于是联想到了“丁香空结雨中愁” 的诗句,开始了作者的人生感悟。从古人关于“丁香结”的诗句开始,作者写到了微雨,写 到了人生的愁怨和不顺心的事,感悟到了生命需要“结”,否则就平淡无味的人生认识。 3. 理清文章脉络。 思考:全文可以分成几部

13、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第一部分(第 13自然段):分别从生长环境、开放态势、花的气味、花的形状、花的 颜色描写了丁香花。(主要写丁香花样貌。) 第二部分(第 46自然段):分别从古人眼中的丁香花、作者提出的疑问、作者的浮想 联翩描写了丁香花。最后以一个反问句作为总结,意义深远,告诉读者要以豁达胸怀对待人 生中的“结”。(主要写作者对丁香结的感悟。) 四、总结感悟 1. 师:谁说草木无情?它们也各有自己的品性与精神。宗璞笔下的丁香就是如此。作者 从多个角度展现了丁香花的形象,丰富了丁香花的内涵,不禁让我们喜欢上了这一簇簇的可 爱的丁香花。这是一篇清新雅致的散文,你喜欢作者笔下的丁香花吗?让我

14、们再次走进课文, 读一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2. 学生自由读自己喜欢的部分。(指名交流自己喜欢的原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课,设疑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宗璞领略了丁香花的美丽,丁香花的形象已经深深印刻在我 们的心里。那么,作者笔下的丁香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作者是怎样描写丁香花的?又赋予 了丁香花什么样的情感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 二、精读课文,加深感悟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 指名读第 13自然段。 2. 思考: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哪里的丁香花,各是怎样的?找出你喜欢的描写丁香花 的句子。 3. 全班交流。 小结:第 1 自然段描写了城里街旁、宅院

15、里的丁香花,第2 自然段描写的是校园里的丁 香花,第 3 自然段描写的是“我”住的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 4. 重点句子分析。(课件出示) (1)有的宅院里还要回头望。(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在哪里?)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丁香花呈现的样貌,“探”“窥”两个动词形象 地突出了丁香花的体态娇小,姿态动人。 (2)月光下白的潇洒这是丁香。 这句话描写了丁香花的颜色、仪态风姿和气味。正是因为丁香花独特的、淡淡的幽雅的 甜香,在夜色中也能使人一下子辨别出来。 (3)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檐前积雪”指的是什么?(丁香花)“香气直透毫端”说明了什么?

16、(说明香气浓 郁。)为什么说“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丁香花虽然微小却繁多,单 个固然单薄,可是众多的花聚到一起就形成许多簇,使整棵树耀眼夺目。) 5. 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花的?(指名答) 小结:( 1)形状(视觉),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2)颜色(视觉), 紫色、白色;( 3)气味(嗅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6. 作者赋予了丁香什么样的品格?(结合课文,圈画出关键词,总结归纳) 小结:灵动幽雅、洁白无瑕、可爱芬芳。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 思考:在这部分中,哪些是作者对丁香花的具体描写?哪些是作者对丁香结的感悟? (指名读第 46自然段,全班交流感受) 2. 研读第 4 自然段,感受雨中的丁香。 (1)师:雨中的丁香是怎样的?(指名答) (2)师:在这几句话中,雨中的丁香具有什么特点?(格外妩媚)作者运用了什么修 辞手法来表现雨中的丁香?(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紫色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画, 表现雨中的丁香色彩仿佛流动一般,紫色与白色自然交融,给人极美的感受。) (3)思考:古人对丁香寄寓着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