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五****心 文档编号:146454 上传时间:2016-11-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邢台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邢台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邢台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邢台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邢台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邢台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邢台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河北省邢台市 2015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表达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 3,必修 4。第 I 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斯文”一词最早出自论语?子罕,“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认为,“斯文”并没有随文王的去世而断绝,而是得到了“天”的承

2、认。“与于斯文”更是意指要继承周朝开国之君的遗志,顺应“天”的意愿。显然,孔子赋予了“斯文”极高的内涵?天道,而天道便蕴藏于礼乐制度之中。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说得更加透彻,“道之显者谓之文,盖礼乐制度之谓。”斯文即道,而礼乐制度是“道”的载体。一旦“礼崩乐坏”,道将不存,斯文不在,国也将不国了。可以想象,“斯文”在先秦时期的士子心中和君王谋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将其视为圣人先贤为人立世、明君霸主治国安邦的最高境界。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斯文”并没有夭折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中,反而随着六经的传世,一直延续成为儒家之经典。隋书?经籍志写道:“夫经籍也者,机神之妙旨,圣哲之能事,所以经天地,纬阴

3、阳,正纪纲,弘道德,显仁足以利物,藏用足以独善。学之者将殖焉,不学者将落焉。大业崇之,则成钦明之德;匹夫克念,则有王公之重。其王者之所以树风声,流显号,美教化,移风俗,何莫由乎斯道。”典籍被视为文化遗产,“斯道”便是“斯文”,“道在于文”,斯文就在其中。同时,斯文还更多地体现在“教化”之中,政以体化、教以效化、民以风化,古代王权正是借助“教化”正风俗、治国家,这些无不彰显斯文之意蕴。汉代以降,自大儒董仲舒推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便成为中国文化的正统,斯文也随即成为饱学之士的精神追求和人生信念。武帝纪赞中记载道:“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六经自然成为儒家思想之精华,而斯文也自然成为

4、精华之要义。从这个意义说,经典便是斯文,儒学便是斯文,教育便是斯文。所以修身需要斯文,齐家需要斯文,治国需要斯文,平天下更需要斯文。“斯文”之风气开始弥漫在中华大地。三国之争、南北两朝,多事之秋竟使得“斯文扫地”。直到唐宋,斯文才迎来了一次转机。在那以前,朱熹将现状描述为“孟轲氏没,圣学失传,天下之士,背本趋末。”在周敦颐、张载、程颢等大家的努力下,一批儒者致力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继往圣之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于是皆以“斯文”为己任,如程颐赞誉其兄程颢说:“(先生)得不传之学于遗经,以兴起斯文为己任,辨异端,辟邪说,使圣人之道焕然复明于世。”自此,“兴斯文”成为这一代儒学大师的理想和使

5、命,四书五经也就成为南宋后儒生学子的必读书目。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选自邬大光“斯文”的渊源与意蕴)正确的一项是A. 在论语记载之前,中国并不存在“斯文”这一说法,经过孔子的有关论述,“斯文”逐渐成为一个具有深刻含义的词语。B. 孔子的言论表明天道蕴藏于礼乐制度之中,天道是“斯文”极高的内涵,而朱熹则认为斯文就是道,礼乐制度就是其载体。C. 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争鸣,“斯文”既是当时士子心中的理想追求,也是君主借以达到治国安邦最高境界的极其重要的谋略。D. 秦始皇“焚书坑儒”没有毁灭“斯文”,“斯文”却随着六经的传世而得以延续,到汉朝大儒董仲舒时得到进一

6、步的强化。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隋书经籍志认为,经籍是机智神明的高妙旨意,也是圣者的才能智慧,有着经天地、纬阴阳、正纲纪、弘道德等作用。B. 隋朝延续了儒家经典,形成“斯道”即“斯文”的认识,而,“道在于文”的意思是斯文就在其中,因此典籍被看做文化遗产。C. 由于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都需要斯文,“斯文”风气开始弥漫在中华大地,然而到了三国和南北两朝却变得“斯文扫地”。D. 汉朝的董仲舒对儒家的推崇,在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文化正统的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斯文成为大儒的精神追求和人生信念。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武帝纪赞中关于董仲舒罢黜百家的记载,已经充分体现了斯文的

7、广泛性,即经典便是斯文,儒学便是斯文,教育便是斯文。B. 斯文体现在“教化”之中,政以体话、教以效化、民以风化,古代王权正风俗、治国家,一般借助“教化”这些都显示了斯文的意蕴。C. 到了唐宋时期,斯文迎来转机,经过宋代的大儒周敦颐、张载等人的阐释和弘扬后,南宋后儒生学子都以四书五经为必读书目。D. “斯文”渊源于儒家,其意蕴的丰富与发展也跟儒家有着内在的关联,以程颢等为代表的宋儒对“兴斯文”有着相当高度的自觉。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商挺,字孟卿,曹州济阴人。年二十四,汴京破,北走依冠氏赵天锡,与元好问、杨奂游。东平严实聘为诸

8、子师。实卒,子忠济嗣,辟挺为经历,出为曹州判官。未几,复为经历,赞忠济兴学养士。癸丑,世祖在潜邸,受京兆分地,闻挺名,遣使征至盐州。入对称旨,字而不名。间陪宴语,因曰:“挺来时,李璮城朐山,东平当馈米万石。东平至朐山,率十石致一石,且车淖于雨,必后期,后期罪死。请输沂州,使璮军取食,便。”世祖曰:“爱民如此,忍不卿从。”杨惟中宣抚关中,挺为郎中。兵火之余八州十二县户不满万皆惊忧无聊挺佐惟中进贤良黜贪暴印楮币颁俸禄务农薄税。期月,民乃安。诛一大猾,群吏咸惧。且请减关中常赋之半。明年,惟中罢,廉希宪来代,升挺为宣抚副使。戊午,挺还东平。宪宗亲征蜀,世祖将趋鄂、汉,军于小濮,召问军事。宪宗崩,世祖北

9、还,道遣张文谦与挺计事。挺曰:“军中当严符信,以防奸诈。”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文谦急追及言之。世祖大悟,速遣使至军立约。召挺北上至开平,挺与廉希宪密赞大计。世祖即位,以廉希宪及挺宣抚陕、蜀。中统元年夏五月,至京兆。年,进参知政事。宋将刘整以沪州降,系前降宋者数百人来归,军吏请诛以戒,挺尽奏而释之。兴元判官费寅有罪惧诛,以借兵完城事讼挺与希宪于朝。帝召挺便殿,问曰:“卿在关中、怀孟,两著治效,而毁言日至,岂同寅有沮卿者耶?抑位高而志怠耶?”挺对曰:“臣在秦三年,多过,其或从权以应变者有之。若功成以归己,事败分咎于人,臣必不敢,请就戮。”挺既出,帝数挺前后大计

10、,凡十有七,因叹曰:“挺有功如是,犹自言有罪,若此,谁复为朕戮力耶!”(选自元史商挺传有删改)【注】潜邸:指皇帝即位前的住所。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兵火之余/八州十二县户/不满万/皆惊忧无聊/挺佐惟中/进贤良/黜贪暴/印楮币/颁俸禄务农/薄税B. 兵火之余/八州十二县/户不满万/皆惊忧无聊/挺佐惟中/进贤良/黜贪暴/印楮币/颁俸禄/务农薄税C. 兵火之余/八州十二县/户不满万/皆惊忧无聊/挺佐惟中/进贤良/黜贪暴印/楮币颁俸禄务农/薄税D. 兵火之余/八州十二县户/不满万/皆惊忧无聊/挺佐惟中/进贤良/黜贪暴印/楮币颁俸禄/务农薄税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

11、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字”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古代男子在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取的。B.“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而把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是从宋代开始的。C.“宪宗崩”中的“崩”是死的意思。也可以用作诸侯的死亡,等同于“薨”。国历法一直使用干支纪年法,如文中的“癸丑”“戊午”。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视办学。商挺曾被东平的严实聘为诸子的老师,严实死后,辅助继承父亲封爵的严忠济兴办学校。被征召到盐州时,对答很合元世祖心意,世祖称他字而不呼他的名。击奸猾官吏。在关中担任郎中时,他不但杀了最奸猾的官吏,还请求朝廷将关中的赋税减一半。预见性

12、。在回京途中,商挺多次和元世祖讨论应对时局变化的对策,商挺建议严格管理军中符印。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世祖大悟,速遣使至军立约。(5 分)(2)挺既出,帝数挺前后大计,凡十有七。(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 8?9 题。赠任城卢主簿李白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海鸟知天风,窜身鲁门东。临觞不能饮,矫翼思凌空。钟鼓不为乐,烟霜谁与同。归飞未忍去,流泪谢鸳鸿。【注】鸳鸿:比喻贤人或同僚。诗中比喻卢主簿。8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 分)9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13、。(6 分)(三)名句名篇默写(6 分)6 分)(1)李白的蜀道难中形容剑阁易守难攻的句子是“ , ” 。(2)登高中杜甫道出郁积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艰,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 ”。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抓 药高 军眼睛紧盯着医生抓药的手,张鸣鸾由在心里嘀咕逐渐变得嘴里出声了:“这样能行?准吗?”正在为他抓药

14、的高介宾,系中医世家,祖祖辈辈精研岐黄,到他这一代尤其是对温热之症有颇深的研究。一般病人经他诊治,用八服之内的中药就能治好,故在阳都有“高八服”之称。慕名来找他治病的人整日不断溜儿,所以也就养成了一些脾气,会时常就和人较起劲来。他听到张鸣鸾的话后,将已抓好的药快速倒回了药柜,把处方推给了徒弟:“你给他用药戥子配上吧。”然后转身去接待下一位病人去了。高介宾总是在纸上开出药方后,习惯从中药柜里用手去把药抓出来包给病人,了解他的人都不会产生疑问,一是习惯了他的这种做派,二是他这样抓的药都是能在八服之内治疗好病人,所以一般是没有人会提出疑问的。所以,徒弟也就一般不用干抓药的活儿了,甚至对能“抬手取,低

15、头拿,半步可观全药匣”的中药柜并不能随心所欲地拉开那些药斗,对药戥子也用得很不熟练,他对着师傅开的药方,很生疏地用半天工夫才为张鸣鸾包好了药。两天后,张鸣鸾再次领着病人上门了,高介宾看到病人梦寐惊惕、胸脘痞闷、眼角赤红等症状并未得到根本改善让病人坐在案前,高介宾搭手诊脉,发现左带微数,右关微弦,肝木乘脾土症状明显,再这样下去会有七情之忧六淫之侮,于是再次开出了包含人参、半夏、枳实、茯苓、干姜、小川连等几味药的处方。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徒弟在一边看得很清楚,这个处方和上次开的完全一样,就是每味药的用量也没有一点加减,徒弟看了病人一眼,又看了师傅几眼,嘴唇轻微动了动,还是忍住了。高介宾拿着药方,慢慢走向药柜,把药方认真铺展在前面的柜台上,回过头去对着药柜扫视了一眼,然后眼睛眯上了。当高介宾的眼睛再睁开的时候,人们发现他的眼里面精光四射,好像在看无穷远处似的。只见他紧握着的两手猛然张开,左手拉开药斗,右手迅速伸进去,将好似漫不经心抓起的药快速放到徒弟铺展好的草纸上。如此这般一会儿,三服药已经抓好,徒弟认真包好递给了张鸣鸾。这次,张鸣鸾之所以没有提出异议,是因为他这次来之前,很多人嘱咐他不要多说话,并告诉他高介宾从来就是这个样子,用手抓药比用药戥子戥得都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