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毛概:第10章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上传人:哈****凰 文档编号:146453167 上传时间:2020-09-30 格式:PPTX 页数:156 大小:22.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毛概:第10章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_第1页
第1页 / 共156页
2018版毛概:第10章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_第2页
第2页 / 共156页
2018版毛概:第10章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_第3页
第3页 / 共156页
2018版毛概:第10章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_第4页
第4页 / 共156页
2018版毛概:第10章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_第5页
第5页 / 共1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毛概:第10章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毛概:第10章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1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来源,十二大邓小平首先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两个文明”建设。 十六大江泽民提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 。 十七大胡锦涛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的章程。 十八大报告提出“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第二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三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第四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第五节、建设美丽中国,第一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十九大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作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部署,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第一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 贯彻新发展理念 二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一 贯彻新发展理念,1.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坚持创新发展,就是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 坚持协调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3、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3.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绿色发展就是要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4.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开放发展就是要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 发展开放型经济,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5.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共享发展是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 坚持共享发展,就要不断把“蛋糕”做大,又把不断做大

4、的“蛋糕”分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新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视频:五大发展新理念 勾勒未来新路径,二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只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适应新需求变化,才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推动高质量发展。,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2.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 3.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2.六大历史性变革,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供给结构调整,更好地满足需求,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六大历史性变革,1

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 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包括提高劳动力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优化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等方面 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2.六大历史性变革,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包括生产要素、生产者和产业三个逐次递进的层次,构成经济增长的供给体系; “结构性”指三个层次是按照什么比例进行配置的,不同的组合决定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 “改革”指通过完善制度建设来调整生产关系,改变三个层次的重大比例关系,既包括数量关系调整,也包括质量提升。,2.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

6、 发展方式由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 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 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 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向起决定性作用转换 经济福祉由非均衡型向包容共享型转换,中高速2020年以前底线就是6.5%,2.1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2.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供给侧和需求侧管理是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2.2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必须确立的战略思路,2.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求必须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7、,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培育新的国际竞争优势,提高共享发展水平。这些都有赖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3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加强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3.1推进增长动能转化,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破除无效供给,推动化解产能过剩; 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3.2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3.3 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

8、护人的积极性。,2.六大历史性变革,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3.4 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关系。,视频:发力供给侧改革经济呈现新亮点,“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三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就要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1.现代化经济体系内涵与外延 2.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出的原因 3.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政策举措,1.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与外延,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要坚持质量第一、效

9、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1.1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互联网科技服务实体经济,1.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与外延,1.2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1.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与外延,1.3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1.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与外延,1.4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

10、区域发展体系。 实现区域互动、城乡融合、陆海统筹,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1.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与外延,1.5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1.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与外延,1.6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1.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与外延,视频:现代化经济体系-高增长转向高质量,2.六大历史性变革,2.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出的原因,2.1建设现代

11、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2.六大历史性变革,2.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出的原因,2.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如期实现的必然要求。,2.六大历史性变革,3.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政策举措,3.1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立身之本,创造财富的根本源泉,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 实体经济由数量和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视频:马云谈网络和实体经济,2.六大历史性变革,3.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政策举措,3.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 创

12、新驱动发展战略,3.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政策举措,3.3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推动国有企业改革 保护民营企业产权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2.六大历史性变革,3.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政策举措,3.4推动城乡区域发展 京津翼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供给侧改革。,3.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政策举措,3.5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推动“一带一路”交流合作 有序放宽市场准入 促进贸易平衡,发展服务贸易 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2.六大历史性变革,3.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政策举措,3.6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巩固发展公有制,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3、构建市场经济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 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视频:中国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第二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二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三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四 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毛泽东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毛泽东与黄炎培的“窑洞对”,一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走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是由这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和历

14、史文化条件决定的,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在新征程上,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什么 2.怎样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2.六大历史性变革,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什么,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三者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 民当家作主和 依法治国的根 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 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 党领导人民 治理国家的 基本方式,

15、2.六大历史性变革,2.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2.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六大历史性变革,2.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借鉴国外政治文明有益成果, 不放弃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 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 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2.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2.六大历史性变革,2.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转变政府职能 深化简政放权 创新监管方式 增强政府公信力 打造服务型政府,二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1.坚持

1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国体: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政体:根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1.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个什么样的制度? 它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区别,2.六大历史性变革,1.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们的主席、总理,都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出来的,一定要服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能跳出如来佛的手掌。,1.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如何确保人民有效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意志是否得到真正体现;人民利益是否得到有效保障。 由民主选举、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2.六大历史性变革,1.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1.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如何通过法律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全国人大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