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新增分大一轮新高考江苏专用版讲义: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2讲

上传人:七**** 文档编号:146451539 上传时间:2020-09-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新增分大一轮新高考江苏专用版讲义: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2讲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增分大一轮新高考江苏专用版讲义: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2讲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增分大一轮新高考江苏专用版讲义: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2讲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增分大一轮新高考江苏专用版讲义: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2讲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增分大一轮新高考江苏专用版讲义: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2讲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新增分大一轮新高考江苏专用版讲义: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2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新增分大一轮新高考江苏专用版讲义:第八单元近代中国经济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2讲(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概览本单元主要阐述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曲折发展的历程,以及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线索1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19世纪四五十年代:随着西方经济势力入侵,传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开中国近代化之先河;在洋务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诱导下,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艰难发展。(3)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较为迅速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民族资本主义遭受沉重打击;解

2、放战争时期,在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三座大山的压制下,民族工业日益萎缩,陷入绝境。线索2社会生活的变迁(1)近代:鸦片战争后,国人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和习俗发生了较大变化。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运输、大众传媒等伴随着西方文明渗透而逐渐走向近代化。(2)现代: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吃、穿、住和风俗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交通工具快速发展;报刊、影视和网络技术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第22讲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考纲清单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及其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一、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1

3、.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2.表现(1)洋纱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2)洋布取代土布,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3)茶、丝等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3.影响(1)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2)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二、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及其影响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1)内忧: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壮大。(2)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加紧侵略中国。2.目的: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3.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4.创办近代工业(1)创办军事工业:以“自

4、强”为旗号。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崇厚创办天津机器制造局。(2)创办民用工业:以“求富”为旗号,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5.结果: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6.影响(1)引进了近代西方科技,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3)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素养感悟家国情怀洋务运动的爱国性洋务运动以富国强兵为目的,在“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下,兴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办近代

5、海军,设立新式学堂,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实践了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的主张,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因此,洋务运动既是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维护自身统治的“自救”运动,也是爱国的近代化运动。三、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背景(1)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3)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2.概况(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2)地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3)主要企业: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等。3.影响: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新的阶级力量产生。四、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原因(1

6、)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2)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2.表现(1)民间出现办厂热潮。(2)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3)由沿海向内地扩展。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图解历史近代中国主要的经济形态及相互关系考点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近代”主要从生产力角度理解,主要指使用“机器”进行生产。“民族工业”强调“民族性”,主要指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兴建的工厂制工业。因此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含义就是中国民间资本投资兴建的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制工业。2.实业救国实业救国是以发展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手段的

7、一种经济思想。在19世纪后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始终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而存在,在中国近代众多的社会改革方案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以张謇为代表,盛行于20世纪初。该思想表达了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民族危亡的美好愿望,具有爱国的进步意义,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1.多维角度认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1)原因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航运、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经济的联系,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自然经济自身的局限性是其解体的内部根源。(2)特点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外

8、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解体的速度国内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解体的结果在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3)影响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准备了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的前提条件。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程度,从根本上冲击了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制度。为西方列强对华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创造了条件,使中国逐渐沦为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附庸。2.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特征(1)经济形式:由单一的自然经济形式变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多元合一的经济形态。(2)生产方式:由以手工生产为主变为多种生产方式并存,近

9、代机器大工业产生;手工工场逐渐转变为工厂;轻重工业部门并存。(3)商品流通:国内农产品、手工业品的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外来商品大量涌入国内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效应加大。(4)阶级分化:伴随着西方经济侵略,出现了买办阶层和产业工人。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也催生了早期的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发展壮大。针对练1(2018镇江第一次联考题,8)下表是近代中国棉纱、棉布的进口状况,据此分析正确的是()项目1872年1881年棉纱5万担17.2万担棉布1 224.1万匹1 493.1万匹A.中国长期处于贸易逆差 B.中国沦为列强原料产地C.民族工业在困境中发展 D.加速棉纺织业纺织分离答案D解

10、析材料中棉纱的大量进口使得织布不需要自己纺纱,加速棉纺织业纺织分离,故D项正确。考点二洋务运动1.洋务运动中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1)军事工业:目的是“自强”。性质是封建官办企业。企业经费全由政府调拨;产品一般由政府调拨军队使用,不参与市场交换;产品不计成本,生产不讲效率;大小官吏分别掌握企业的管理权,有的工厂工人由士兵充任,沿用军队管理制度;技术和设备依赖外国。(2)民用工业:目的是“求富”。多采用“官督商办”形式。以赚取利润为目的,其产品是商品,企业雇佣大批自由劳动力,带有资本主义性质。官督商办中的“商股”,实际上具有民族资本主义性质。采取“官督商办”这种形式,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产物,这种企

11、业处处依赖官僚的荫庇,缺乏生命力。2.近代化近代化,不单指经济的工业化。近代化是工业化及与工业化相伴的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变化,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1.洋务运动的特点(1)洋务运动只是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技术来维护封建统治,而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2)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的发展过程。(3)投资形式由官办到官督商办,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4)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教育领域渗透,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2.洋务运动失败原因(1)从学习目的上,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2)从学习内容上,洋务派只学习

12、西方科学技术,而不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3)从企业管理上,采用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形式,管理制度混乱。(4)从国内环境看,在中央缺乏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与洋务派对立的顽固派盲目排外,极力阻挠洋务运动。(5)从外部环境看,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洋匠挟技居奇、唯利是图。3.从五大视角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1)思想上: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近代化思想,表明了统治阶级已经承认“中学”的不足,也使中国人的价值观开始由“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开启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2)经济上: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尤其是民用企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

13、培养了科技人才,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针对练2(2018泰州三模,28)“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材料旨在强调()A.洋务官员思想的落后性B.洋务官员的主观随意性C.洋务运动的客观进步性D.

14、近代工业化道路的偶然性答案C解析洋务运动思想落后,但实际行动却促进了中国的进步,材料强调的是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故A项错误;洋务官员的主观随意性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强调的是洋务运动促进社会的进步,故C项正确;近代工业化道路的偶然性材料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材料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黄炎培等川沙县志(民国二十六年版)要求

15、:分析材料,概括外国商品倾销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信息:答案中国传统手工业大量破产;洋纱、洋布盛行,大量女工进入洋纱厂、洋布局。材料对于洋务运动的外交方针,也不应不加分析地简单否定。在当时清王朝国力衰微,事事落后于人的情况下,洋务派不轻易言战,应该说是一种较为现实的态度。有些不平等条约,除包含割地赔款、侵害中国各项主权的内容外,也包含有某些合理因素,如开放通商口岸、公使驻京等。这些条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曾被列强用来谋取侵略利益,但从长远来看,它们也是中国融入世界和走向近代化所必不可少的条件。洋务派在外交方面真正需要抨击的是以下两点:第一,他们没有像日本明治维新以后那样,通过长期的、锲而不舍的外交努力来争取修改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第二,他们缺乏通过外交将中国融入世界的远大目光,而是过于注重权谋,热衷于搞“以夷制夷”。刘芃、朱汉国主编历史学习精要观点思考方向历史结论角度1洋务运动外交方针与洋务运动的关系洋务运动的外交方针服务于洋务运动角度2洋务运动外交方针的积极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