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太仓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726439.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46449639 上传时间:2020-09-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太仓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72643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太仓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72643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太仓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72643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太仓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726439.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太仓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试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32小题,满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 2.所有题目必须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答题无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加分)1.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贴切的是2.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3.“中书主出命

2、,门下主封驳,尚书主奉行。”这段材料介绍的是 A.西周的分封制 B.秦朝的皇帝制 C.唐朝的三省制 D.明朝的廷杖制4.“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这首调笑令描述的是右图 所示工具使用时的情景,它是 A.耧车 B.秧马 C.筒车 D.曲辕犁5.唐代妇女骑马外出的装束不断变化:高宗时期,常常戴着帷帽。玄宗时期,流行戴轻便的胡帽,露出脸庞。后来,连帽也不戴了,甚至穿男人衣衫。这种社会现象说明了唐朝A.社会风气走向开放B.男女社会地位平等C.人们外出流行骑马D.社会秩序稳固安定6.“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的语句与下列哪

3、一人物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7.宋太祖赵匡胤采取巧妙的措施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这一措施是 A.发动陈桥兵变 B.杯酒释兵权 C.在各州府设置通判 D.增设副垂相8.右面示意图显示的是我国某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与图中相对应的朝代应该是 A.唐、北宋 B.北宋、唐 C.北宋、金 D.金、北宋9.两宋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 造船业世界领先 出现了晋商、徽商等大商帮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A. B. C. D.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10.央视举

4、办的“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一股全民鉴赏中国古典诗词的热潮。右图古典诗词属于 A.汉赋 B.唐诗 C.宋词 D.元曲11.右图人物的主要功绩是 A.定都大都 B.出兵伐辽 C.灭亡南宋 D.统一蒙古12.民族友好、民族团结、民族融合是我们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流。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北魏孝文帝改革 册封渤海郡王 回族的形成 玄奘游学天竺 A. B. C. D.13.小周同学在学习了明朝的历史后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评论的是明朝哪项措施造成的后果 A.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B.废丞相,权分六部 C.设立“三司” D.大兴文字狱14.下图所示历史事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主要

5、是指 A.民族团结,永载史册 B.航海壮举,促进交流 C.祖国统一,丰功伟绩 D.抵抗外侮,扬我国威15.右图是江苏苏州枫桥铁岭关的一张照片。铁岭关建于1557年,关上楼阁的匾额上写着“御寇安民”四个大字,是苏州仅存的当时地方军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遗址。此遗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岳飞抗金 B.戚继光抗倭 C.李自成抗清 D.郑成功抗击荷兰16.此书中写到:“人类要和自然力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描述此书的关键词有:“明末出现”、“总结农业和手工业技术”、“百科全书”等。该书为 A B C D17. 1683年中秋节,康熙帝欣然赋诗:“岛屿全军入,沧溟一战收”。随后清朝中央政府在该地采取

6、的主要措施是 A.设置台湾府 B.颁布禁海令 C.设立宣政院 D.设立安西都护府18.“由皇帝选派亲信的满族大臣和汉族大臣担任,被皇帝召见时,他们只能跪着奏事和作记录,绝对听命于皇帝。”这个机构是 A.内阁 B.行中书省 C.枢密院 D.军机处19.清政府1759年颁布的条例规定:夷商(西洋商人)在贸易期间,必须住在商馆之内,不准携带武器,不准雇用中国仆妇。这说明清政府 A.准备断绝中西贸易往来 B.高度关注西洋商人的安全 C.对西洋商人有防范心理 D.认识到学习西方的必要性20.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阶段及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秦汉时期经

7、济重心的南移 B.隋唐时期民族政权并立 C.宋元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21.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22.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末黄巢发动起义推翻了唐朝的统治。23.长安城布局整齐有规划,市是商业区,坊是居民区。宋代市坊制度被打破,城市商业贸易更加繁荣。24.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明代戏剧中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京剧。25.明朝建立后,修筑了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长城,抵御

8、蒙古贵族的骚扰。26.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不同来源。到秦汉时期节日基本定型,如除夕、元宵、端午等。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7.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著名诗人李白有“ ”的美誉;而杜甫的诗则反映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 ”之称。28. 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12世纪初期,女真的杰出首领 起兵抗辽,正式建立了政权,女真势力迅速壮大。29.我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起来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分别是 和 。四、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0.选官制度的变化

9、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 材料二 科举制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三 贫穷子弟,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注:“制义”指明清时科举考试规定的文体). 中国考试制度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吏选拔

10、制度有何弊端?针对此弊端,隋文帝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2)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有何积极影响?(2分) (3)材料三中的“制义”指的是哪一种文体?结合所学指出,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这一变化带来了怎样的后果?(2分)31.中国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曾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艺祖(赵匡胤)革命,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 宋史文苑传序 材料二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新的记录。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杨宁一主编历

11、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三 宋元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基础上,海外贸易有所发展,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南宋偏安江南之后,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海外交通空前发达. 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宋朝的政治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政治举措是为改变唐末以来的什么局面而实行的?(2分)(2)材料二所说的三项发明中促进文化传播的发明是什么?据材料二概括三项发明的历史作用。(2分)(3)宋朝统治者为管理海外贸易,专门设置了什么机构?据材料三指出两宋时期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2分)32.处理好民族关系历来是各朝代

12、政权实施治国理政,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 施建中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二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政府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唐与吐蕃交往的一例予以说明。(2分)(2)为加强对材料二中A地的管辖,1727年雍正帝采取了哪一措施?康熙帝时期,在B地签订的第一个中俄边界条约的名称是什么?乾隆帝在平定了C地贵族的叛乱后,设置了什么机构加强对该地区的管理?(3分)(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民族关系和国家发展”之间的联系。(1分)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