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医学)小儿按摩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46449236 上传时间:2020-09-30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4.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医学)小儿按摩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优质医学)小儿按摩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优质医学)小儿按摩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优质医学)小儿按摩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优质医学)小儿按摩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质医学)小儿按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医学)小儿按摩(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儿推拿基础入门,1,小儿推拿古称小儿按摩。是中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在中医基本理论和相关临床知识的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研究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以防治疾病或助长益智的一种外治疗法,对于脏腑较弱的孩子来说,小儿推拿应该是一种首选的绿色疗法,既能治病,又能促进亲子关系,有时比吃药打针效果还要好,对身体也没有伤害。 小儿推拿适用于14岁以下儿童,尤其是6岁以下,疗效显著。,2,3,4,1,2,3,小儿推拿的相关基础知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4141,小儿推拿的基本手法,其他:具体穴位操作,5,小儿推拿的一般知识,一、小儿推拿的优点,不用针,不用药,见效快,1、简单易行

2、、安全可靠 2、舒适无痛、易于接受 3、预防保健、适于家庭 4、易于掌握、疗效显著,小儿推拿基础入门,1,6,1,小儿推拿的一般知识,二、小儿推拿与成人推拿的区别,手法不同,小儿推拿手法简单、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常用手法:推法(直推、旋推、分推)、揉法、运法、摩法、捏法、掐法等;,穴位不同,成人穴位一个萝卜一个坑 小儿有己独有的特定穴,不仅有点状的,还有线状的,面状的。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以两手居多,“小儿百脉汇于两掌”。左上肢肘以下为主。,7,8,三、小儿推拿的作用,疏通经络,活利关节,畅通气血 祛邪扶正,调整脏腑,平衡阴阳,针对疾病发生的不同原因和症状,运用不同的补泻手法在患儿体表特有穴位进行

3、推、揉、运、摩等操作。通过手法调和营卫,疏通经络,使小儿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畅通。促使物质代谢旺盛,增强小儿机体的抵抗力,从而达到治愈小儿疾病的目的。,1,小儿推拿的一般知识,9,1,小儿推拿的一般知识,四、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症 小儿推拿疗法对于小儿一般的常见病都可用,如:感冒、咳嗽、发热、腹泻、便秘、呕吐、积食、厌食、盗汗等以及防病保健。 六岁前小儿多患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 六岁以上的孩子会有近视、小儿颈椎病、小儿糖尿病、多动症、抽动症等疾病。 2.禁忌 溃疡性皮炎、脓肿、骨伤疾患、传染病、先天性心脏病等。,10,1,小儿推拿的一般知识,五、小儿推拿的手法操作要求,1、轻而不

4、浮,重而不滞,平稳着实 2、推拿频率每分钟150-200次。 3、小儿推拿按摩手法的要求: 轻快、柔和、平稳、着实,透达病所,刺激强度要适宜,不可竭力攻伐。 心专则有效,不可急躁,更不可暴力推拿,11,六、推拿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1.环境:避风、安静 2.操作者:洗手、剪指甲、不能佩戴戒指手链等。 3.患儿:过饱或饥饿都不适合,饭后1-2小时为宜,小儿哭闹不宜推拿。 4.操作多采用患儿左手 5.手法轻而柔和,速度要均匀,不能忽快忽慢。 6.推拿介质(润滑剂滑石粉比较好,久推无碍) 7.每日一次(根据宝宝状况制定推拿调理疗程) 8.时间:一般20分钟30分钟,病情重可延长时间(日常保健,每次10

5、-20分钟就足够了),1,小儿推拿的一般知识,12,2,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一、小儿生理特点,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小儿从初生到成年,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无论在解剖、生理,病理、免疫等方面,都与成人有所不同,机体各器官的形态、位置,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在不断的变化,其生理功能也都未达到成熟完善,中医把这种现象称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从体格、智力以至脏腑功能,均不断向完善、成熟方面发展,年龄越小,生长发育的速度也越快。反映了小儿生机旺盛,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相对地更加迫切的特点。,小儿推拿基础入门,13,2,小儿推拿的生理病理特点,一、小儿病理特点

6、,小儿的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 1、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小儿疾病中外感时邪和肺、脾二脏的病证比较多见。临床上常见伤风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等。2、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小儿由于生机蓬勃,活力充沛,脏气清灵,反应敏捷,病因比较单纯,没有七情的影响,所以在患病后,只要经过及时正确的处理,病情就会很快好转趋于康复。,14,食中指直推法,3,基本手法,【推法】(直推;分推;旋推),用拇指桡侧或指腹,食、中指指腹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沿一定方向推动,称推法。 【要求】用力柔和,平稳均匀。每分钟150200次。 1、直推法:以拇指桡侧或指面,或食中二指指面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拇指直推法,15,3,基本手法,【

7、推法】(直推;分推;旋推),2、分推法:用两手拇指桡侧或指面,或食中二指指面自穴位向两旁分向推动,或作形推动称分推法,又称分法。如从穴位两端向中间推动,称合推法,又称合法。,分推法,合推法,16,3,基本手法,【推法】(直推;分推;旋推),3、旋推法:用拇指指面在穴位上作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推动。,旋推法,17,3,基本手法,【揉法】(指揉法;鱼际揉法;掌揉法),用拇指指腹或中指指端、小鱼际、大鱼际、掌根吸定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作回旋揉动,称揉法。 【要求】用力均匀、缓和而吸定。每分钟100200次。,18,3,基本手法,【捏法】,用拇指和食、中、无名指对称用力、捏住一定部位,将皮肉捏起,做连续辗

8、转挤捏,称捏法。 【要求】用力适当,不可拧转。,19,3,基本手法,【挤捏法】,用双手拇指与食、中、无名指指端自穴位或部位周围向中央用力挤捏,使局部皮肤红润和充血为止。,20,3,基本手法,【擦法】,用拇指外侧缘或用食、中、无名指面在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来回摩擦。擦法又分指擦、掌擦和鱼际擦三种。,21,3,基本手法,【摩法】(指摩法;掌摩法),用食、中、无名指指面或手掌附着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环形移动,称摩法。 【要求】手法轻柔,速度均匀,用力温和而浅,仅达皮下,不带动深层组织。每分钟100150次。,22,3,基本手法,【运法】,用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作弧形或环形移

9、动,称运法。 【要求】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在体表旋绕摩擦推动,不带动深层肌肉组织。每分钟80120次。,23,3,基本手法,【掐法】,用拇指指甲重刺穴位,称掐法。 【要求】逐渐用力,不能掐破皮肤,且掐后轻揉局部以缓解不适,每次掐35次。,24,4,具体操作法,【黄蜂入洞】,【位置】两鼻孔 【操作】操作者用食、中二指指端在患儿两鼻孔作揉法,揉2030次。 【临床应用】黄蜂入洞能开肺劳、通鼻息、发汗解表,常用于外感风寒、发热无汗及鼻塞不塞等症的治疗。,25,4,具体操作法,【清天河水】,【位置】总筋至洪池穴。 【操作】操作者先用右手指推运内劳宫,然后用食、中二指顶端自总筋处,交替弹打至洪池,打

10、1020遍。 【临床应用】打马过天河能通经络、退热,用于治疗高热、神昏谵语、上肢麻木抽搐等实热症。,【打马过天河】,26,【开天门】,【位置】两眉中点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又称开天门。 【时间】2-3分钟(根据病情而定),频率一分钟150-200次。 【功用】疏风解表、开窍醒脑(奇数)、镇静安神(偶数),外感内伤均宜。 正推:头晕、头痛、头昏、嗜睡等; 反推:心神不宁、夜寐不安等。 开天门为发汗解表要穴,如感冒高热无汗 或身体有汗,头部无汗,推本穴3-5分钟, 可见汗出。,具体操作法,4,27,【推坎宫】,【位置】眉心至眉梢成一横线。 【操作】两拇指自眉

11、心向两侧眉梢分推,称推坎宫,亦称分头阴阳。 【时间】 2-3分钟(根据病情而定),频率一分钟150-200次。 【功用】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4,具体操作法,28,【运太阳】,【位置】眉梢与外眼角中点,向后约1寸凹陷处。 【操作】两拇指桡侧自前向后直推,称推太阳; 用中指端揉或运,称揉太阳或运太阳。 向眼方向揉运为补,向耳方向揉运为泻。 【时间】 2-3分钟(根据病情而定)。 【功用】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4,具体操作法,29,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拿风池为外感四大手法。,【拿揉风池】 【位置】颈后枕骨下 (两耳后凹陷处)。 【操作】用拇指、食指按揉或用拿法。 【时间】 3-5

12、分钟(根据病情而定)。 【功用】发汗解表、祛风散寒,说明: 单一的风寒发烧,出的汗如果是温凉的,基本一次退烧。 如果出的汗是蒸笼似的汗(热汗),发烧会反复。,4,具体操作法,30,【清天河水】 【位置】在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从腕横纹起,推至肘横纹。 【时间】 3-5分钟(根据病情而定)。 【功用】清热解表、泻心火、除烦躁、润燥结。,清天河水,4,具体操作法,31,【正捏脊】 【位置】龟尾(长强)至大椎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和食、中、无名指对称用力,从龟尾捏至大椎。【时间】 5-7遍(根据病情而定)。 【功用】扶阳固本,补益正气。 日常保健3-5遍,4,具体操作法,32,Thank You!,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康复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