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档案资料全套.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6448893 上传时间:2020-09-30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限空间档案资料全套.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有限空间档案资料全套.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限空间档案资料全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限空间档案资料全套.(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公司有限空间档案汇编日期: 目 录1、本单位有限空间情况简介2、本单位有限空间台账3、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4、有限空间事故应急预案5、有限空间安全警示标志一览表6、有限空间作业外包协议7、有限空间培训档案8、有限空间应急救援演练记录9、有限空间日常检查记录1、有限空间情况简介本单位主要经营本单位有限空间涉及到地下有限空间,XX罐,污水处理池本单位有限空间XXX部分是市政管理,XXX部分是属于外包,外包单位为XXX公司,XXX部分属于单位作业本单位有作业人员X人,监护人员取得有限空间特种作业证人员X人2、本单位有限空间台账XX单位有限空间作业台账序号有限空间名称分布场所数量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2、可能事故后果防护要求自行作业/外包作业审批负责人现场负责人作业项目作业频率备注3、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1.总 则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2.1主要负责人职责2.2 安全管理部门职责2.3安全管理人员职责2.4 承担有限空间作业部门2.5 承担有限空间作业实施人员职责2.6 承包商管理职责3.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4.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5.有限空间安全培训教育制度6.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7持证上岗制度8.承发包管理制度9.设备检维修校验制度10.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1.安全投入保障制度1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4、有限空间事故应急预案XX单位有限空间专项预案为贯彻“安

3、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规范应急管理工作,提高本单位对突发事件的处置和救援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根据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制定本预案。企业基本情况本单位从事 生产,地址位于 占地 建筑面积 职工人员 主要产品为 ;本单位有限空间类别有 共 处。表1 有限空间基本情况序号名称位置危险有害因素备注(密闭/地上/地下有限空间)1电力井2 污水处理池3?事故风险分析有限空间本身具有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自然通风不良,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特点,在生产、维修、管理作业过程中容易造成缺氧、中毒、触电、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表2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

4、因素(单位视实际情况修改)事故种类主要危险危害因素产生原因可能产生的有限空间窒息缺氧有限空间通风不良,氧含量偏低;有限空间内存在的物质发生耗氧性化学反应;如燃烧,生物的有氧呼吸等;作业过程中引入单纯性窒息气体挤占氧气空间,如使用氮气、氩气、水蒸气进行清洗;某些相连或相近的设备或管道的渗漏或扩散,如天然气泄漏;较高的氧气消耗速度,如过多人员同时在有限空间内作业。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压力容器;地下工程、地下管道、暗沟、涵洞、地坑、废井、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储藏室、温室、冷库;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粮仓、料仓中毒一氧化碳(CO);挥发性有机溶剂;硫化氢(H2S)有限空间

5、内储存的有毒化学品残留、泄漏或挥发;有限空间内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物质,如有机物分解产生硫化氢;某些相连或接近的设备或管道的有毒物质渗漏或扩散;作业过程中产生或引入有毒物质,如焊接、喷漆或使用有机溶剂进行清洁。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压力容器;地下工程、地下管道、暗沟、涵洞、地坑、废井、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粮仓燃爆可燃性气体爆炸;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爆炸;粉尘爆炸有限空间中易燃气体或液体的泄漏、挥发;有机物分级,如生活垃圾、动植物腐败物分解产生的甲烷;作业过程中引入的,如乙炔气焊产生的一氧化碳;空气中氧气含量超过了23.5

6、%时,形成富氧环境。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压力容器;冷藏箱、管道;烟道、锅炉;地下室、地下仓库、隧道、地窖;地下工程、地下管道、暗沟、涵洞、地坑、废井、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粮仓、料仓其他淹溺:导致人窒息缺氧地下有限空间,低于地面2m,有水积蓄,因中毒、受伤或不慎跌落可导致淹溺;常见于粪坑粪池、腌菜窖、沉淀池、污水池、阴沟下水道的清理、维修等工作,多伴发高处坠落、电击、跌落等事故;对人体造成的伤害:面部或全身青紫、烦躁不安、抽筋、呼吸困难、昏迷、意识丧失、心跳停止等地下工程、地下管道、暗沟、涵洞、地坑、废井、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

7、高处坠落安全防护用具不合格,如脚手板和防护栏安装使用不合理;使用的扶梯有缺陷;作业面狭窄,作业人员活动受限,四周悬空,手脚易于扑空;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压力容器;地下工程、地下管道、暗沟、涵洞、地坑、废井、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储藏室、温室、冷库;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粮仓、料仓触电操作不当触电;电动机械、电器、电线年久失修机械伤害作业期间机械的意外启动未实施有效的关停应急处置基本原则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快速反应”的应急方针,坚持以下应急原则:(1)设立警戒线,撤离所有无关人员,禁止无关人员进入。(2)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要迅速组织抢救受伤人员,

8、撤离、疏散可能受到伤害的人员。(3)禁止盲目施救。(5)尽最大努力保护事故现场,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等原因需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识和记录,以便事故侦察和处理。(6)事故报告:发生重、特大伤亡事故应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当地和省主管部门。在事故发生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按规定报告有关部门。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组织机构:建立事故应急处理机构,成立事故应急处理小组总指挥(小组长-单位第一负责人):公司总经理为应急总指挥,负责领导公司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现场指挥(副组长-作业负责人):负责执行总指挥下达的应急指令,负责应急信息传递、应急值守和综合协调等工作。总指挥不在时,由现场指挥负责公

9、司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应急小组:由公司有关部门领导和员工组成。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突发事件的现场抢险救援等应急工作。总指挥现场指挥应急小组(2)职责 总指挥接受政府主管部门应急管理机构的领导;审定专项预案;下达预警、预警解除、应急预案启动和应急响应终止指令;针对事态发展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指定对外信息发布人员,审批信息发布材料;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应急工作;审定向政府主管部门的应急工作报告等。现场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具体的应急指挥工作应急小组成立应急小组,负责应急抢险、通信联络、物资保障、应急疏散等应急工作。应急抢险:人员:职责:负责现场人员救援、伤员撤离工作通信联络人员:职责:负责

10、事故报警、事故现场对内和对外通讯联系物资保障人员:职责:负责警戒、救援物资保障等工作应急疏散人员:职责:负责现场人员疏散工作医疗救护人员:职责:负责受伤人员前期救治预防与预警(1)危险源监控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汇编,落实监控措施。强化安全意识,严格安全管理,落实作业审批制度主管安全负责人和从业人员积极参加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安全资格人员考试,并考核合格,取得安全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持证上岗。有限空间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定可靠有效的有限空间事故应急预案,并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应急演练,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应当掌握相关应急预案内容,定期进行演

11、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2)预警行动现场指挥接到可能导致事故的信息后,立即报告总指挥,并通知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事故发生;当认为有可能超出本级处置能力时,要及时向经营场所主管单位报告。一旦预警事故可能影响周边社区,应开展周边社区人员的危险警示工作。信息报告程序(1)报警事故发生后,发现者立即报告现场指挥,并拨打救护电话,报告事故地点,事故类型、事故大小、发生时间,明示行车路线,并派专人到路口迎接救护车辆,火灾报警电话:119;伤亡报警电话:999、120。公司24小时报警电话:010-xxxxxxx。报警同时,应立即组织现场人员有序疏散(2)接警处置现场指挥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应急

12、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他职工应按照各自分工迅速进入岗位,履行职责。(3)报告事故内容总指挥应在接到事故报告后1小时内向上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北京市安监局联系电话: 010-区安监局联系电话: 010-xxxxxxx处置程序(1)响应分级根据事故发生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本公司应急响应分为内部、外部响应:(1)内

13、部响应:监护人员立即报告作业负责人。作业负责人启动现场处置方案进行应急处置、资源调配;监护人员立即开展现场救援。(2)外部响应:发生超出本单位应急处置能力时,由总指挥负责启动救援,由各救援小组按职责分工实施救援,由总指挥确定是否请求社会救援。(2)响应程序有限空间作业中发生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警,禁止盲目施救。应急救援人员实施救援时,应当做好自身防护,佩戴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进入作业场所前,详细了解现场情况,对作业现场进行危害评估,并有针对性的做好检测和防护对于作业面可能存在的电、高温、有害物质进行有效隔离采取通风净化措施,使有限空间工作条件符合要求事故信息处置:做好事故信息处置,准确、及时提供和采集信息,为应急指挥人员提供决策依据,为现场抢险队伍提供救援支持,保障应急行动有效。(3)处置措施中毒急救由呼吸道中毒时,应迅速撤离现场,到新鲜空气流通的地方经口服中毒者,立即洗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