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长安全培训教材PPT模板

上传人:图*** 文档编号:146439316 上传时间:2020-09-30 格式:PPTX 页数:85 大小:2.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组长安全培训教材PPT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班组长安全培训教材PPT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班组长安全培训教材PPT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班组长安全培训教材PPT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班组长安全培训教材PPT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组长安全培训教材PPT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组长安全培训教材PPT模板(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组安全管理,主要内容,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班组基础和现场安全管理,班组长安全角色认知,班组安全管理,班组长安全角色认知,班组长安全角色认知,什么是安全 安全是指没有发生导致伤亡、职业病、中毒和财产损失的状态。,1.1班组安全教育的意义,班组安全教育的意义,安全是一个涉及到社会、家庭、个人安危的极为严肃的问题,搞好安全生产从大处讲,是确保企业的生产长周期稳定运行,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前提;从小处讲,就是保障每个家庭、每个成员的健康幸福生活。安全贯穿于每个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无论是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在下班后,一旦发生事故,受到伤害最大的是我们自己,因此要时刻保持安全警觉。新职工要从思

2、想意识上转变观念,由“要我安全”转向“我要安全”。,班组长安全角色认知,1.2班组长安全管理职责,公司人身安全“十大禁令”: (1)安全教育和岗位技术考核不合格者,严禁独立顶岗; (2)不按规定着装者,严禁进入生产岗位或施工现场; (3)不戴好安全帽者,严禁进入生产岗位或施工现场; (4)班前饮酒者,严禁进入生产岗位或施工现场; (5)不系安全带者,严禁高空作业; (6)未采取安全措施,严禁进入塔、罐、容器、下水井、电缆沟等有毒、有害、缺氧作业场所作业; (7)未摘牌断电或采取监护措施,严禁进入设备检修或操作; (8)机动设备或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防护装置不齐全完好,严禁启动使用; (9)机动

3、设备的转动部件,严禁在运转中擦洗或拆卸; (10)未测定煤气浓度,严禁进入煤气区域检修或操作。,班组长安全角色认知,班组长是生产一线的指挥者 班组长是班组建设的组织者,“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最基层的管理者、组织者、教育者、领导者、指挥者,班组长安全角色认知,1.4 班组长的安全角色定位,了解上级期望,了解班组成员 对自己的期望,班组长安全角色认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设备知识、操作知识、应急知识,安全管理方法、安全管理技巧,思想素质,技术素质,管理素质,3,2,1,班组长安全角色认知,树立正确科学安全管理观,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网络,抓好班组基础和现场安全管理,

4、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做好班组安全管理,班组基础和现场安全管理,班组基础和现场安全管理,班前班后会,内容,问题,作用,技巧,班组基础和现场安全管理,布置任务和人员工作安排 上级有关指示 提出特殊或重要岗位要求注意事项 结合具体任务、设备、作业环境情况布置安全工作 解决班组成员的问题,班前会,班组基础和现场安全管理,总结、讲评当班工作的执行完成情况 表扬好人好事 批评、纠正工作中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班后会,班组基础和现场安全管理,丢三落四,流于形式,敷衍了事,走过场、时间短,无内容、无重点,东扯西拉、没有任务、 没有安全注意事项,班前班后会 存在的问题,班前班后会 存在的问题,班组

5、基础和现场安全管理,安全工作内容主题明确、针对性强,以人为本,注意沟通技巧,调动工作积极性,察言观色,注意职工情绪、思想状况变化,班组基础和现场安全管理,安全检查,班组基础和现场安全管理,查思想、查意识 查制度、查管理 查事故、查处理 查隐患、查整改,软的方面,班组基础和现场安全管理,查生产设备 查辅助设施 查安全设施 查作业环境,硬的方面,班组基础和现场安全管理,易造成重大损失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剧毒品 易造成重大损失的锅炉、压力容器、起重设备、运输设备、冶炼设备、冲压设备、高空作业和本企业易发生工伤、火灾爆炸事故的设备、工种、场所及作业人员 造成职业中毒、职业病的中毒点及其作业人员 直接管

6、理重要作业点和有害点的部门及其负责人,重点检查,班组基础和现场安全管理,定整改措施,定整改责任人,工段能整改不推到车间,车间能整改不推到厂里,厂里能整改不推到公司,三定 四不推,三定,四不推,班组能整改不推到工段,定完成时间,班组基础和现场安全管理,班前检查,设备隐患点 安全防护措施 消防设施 是否需要经过批准,设备,照明 通风 灰尘 地面,环境,班前检查,班组基础和现场安全管理,班组基础和现场安全管理,人员:下班后清点人数 设备 设备是否摆放整齐 材料(机器零件)是否摆放整齐 环境 工作场地是否清扫干净 动火动土等特殊作业是否留下安全隐患,班后检查,班组基础和现场安全管理,安全巡检的“四三二

7、一”,查安全意识强不强 查安全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执行好不好 查设备、设施运行状况好不好,安全措施、安全防护是否到位,查物料使用是否有隐患 查作业环境、作业现场是否符合要求,四查,班组基础和现场安全管理,掌握本班组个人家庭情况 掌握本班组人员近期精神状况和思想倾向 掌握本班组人员个性特点,三掌握,二抓,一严,抓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与否 抓隐患整改是否落实,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考核制度,班组基础和现场安全管理,望:要害部位、巡检点,望人员状态、员工行为 闻:是否有特殊气味 听:是否有特殊或者不正常的声音 问:工作情况、时间、地点,安全 巡检 中的 “望、闻、 听、问”,班组基础和现场安全管理,安全教育特

8、点,安全教育内容,安全教育方法,安全教育,班组基础和现场安全管理,班组基础和现场安全管理,定义,推行作业标准化的意义,执行作业标准的重要性,制定作业标柱的注意事项,标准化作业,一个好的作业标准,班组基础和现场安全管理,目标明确; 显示过程和结果; 准确、具体,避免抽象; 具有可操作性; 适时修订,好的 作业标准 至少满足,班组基础和现场安全管理,身体运动时,避免出现不自然的姿势; 尽量避免人体重心经常上下移动; 动作要有连贯性,符合自然节奏,运动方向不要急剧变化 动作不受限制; 能不用手和眼的,就尽量不用; 两手的动作尽量小 尽量借助其他工具、设备的力量,操作人员 的身体 运动时,班组基础和现

9、场安全管理,行进道路、照明、通风要合理分配; 机械、物料、工具的位置固定,作业方便; 使用人力移动物体时,尽量保持水平移动; 机械的操作部分,应安排在正常操作范围之内,以免怎家操作人员的精神和体力的负担; 移动物体时,可考虑利用重力 操作台、座椅的高度与操作人员相适宜;,作业场地 布置,班组基础和现场安全管理,尽量使用工具、夹具代替徒手操作; 将操作杆或手把等设置在操作者的身体不移动就可以进行操作的地方; 操作人员经常用手握持的工具与手的接触面积尽可能大一些。,使用工具 与设备,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辨识控制危险源,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危险源 概述,危险源辨 识与评价,反习

10、惯性违章,反习惯 性违章,习惯性违 章引发 事故,危险源 控制,事故预防原理,安全概念,安全原理,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轨迹交叉论,安全原理,海因里希事故连锁理论,墨菲定律,预防为主,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海因里希首先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论,用以阐明导致伤亡事故的各种原因及与事故间的关系。该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在某瞬间突然发生,却是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 。,定义,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轨迹交叉论认为,在一个系统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形成过程中,一旦

11、发生时间和空间的运动轨迹交叉,就会造成事故,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防止和避免人和物的运动轨迹的交叉是避免事故发生的根本出路,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预防事故 的三个 方面,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危险源 的实质,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

12、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预防事故 的三个 方面,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在特定工作系统中,为了完成特定任务或特定功能而进行的活动。作业活动中一般包括人、物、作业环境、管理等几个方面的要素,定义,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划分原则,划分作业活动应以合理性为原则 应符合员工作业习惯和客观实际情况,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危险源控制,安全对策措施基本要求,危险源控制,危险源控制,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安全技术措施具体原则,安全对策措施概要内容,1.,2.,3.,4.,辨识控制危

13、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厂址及厂区平面布置的对策措施; 防火、防爆对策措施; 电气安全对策措施; 机械伤害对策措施; 其他安全对策措施(包括: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安全色、安全标志等方面)。 有害因素控制对策措施(包括:尘、毒、窒息、噪声和振动等有害因素的控制对策措施) 安全管理方面的对策措施,对策措施概要,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反习惯性违章,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违章,出现违反国家或者行业制订的安全法规、规程、办法,以及本单位指定的现场规程、管理制度、规定而进行工作作业的行为,或者

14、出现所管设备与上述制度、规定不吻合甚至抵触的情况。,行为性违章,装置性违章,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行为。 是长期沿袭下来的作业行为,实质上是违反安全生产工作客观规律,盲目的自觉不自觉的随心所欲,但都习以为常,习惯成自然。 他不是在一个人身上偶尔出现,而是在许多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违章行为。,习惯性违章,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顽固性,习惯性行为方式,安全心理不改变,难以纠正,丧失 警觉性,习以为常,不以为然,有影 响力,很强的传染力,危害几代人,事故 必然性,习惯性违章行为越多,发生事故的机率越大,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

15、惯性违章,第七步,第六步,第五步,搞好安全教育,第四步,搞好危险源控制,第三步,搞好6S现场管理,第二步,第一步,开好班前班后会,搞好每周 安全日活动,实行标准化作业,进行事故演练,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二、班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目的:最大限度的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提高伤者愈后的生存质量。 救人原则:快抢、快救、快送,即“三快”。 先救命后救伤,班组急救的目的和原则,第一项、班组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流程,班组长,班组长,班组长,一、基本急救知识与技术 1、呼吸中断急救法人工呼吸法 2、心脏停止跳动急救法胸外心脏挤压法 3、止血法 4、骨折急救 5、中暑急

16、救,1)、意识突然丧失,病人昏倒于各种场合 2)、大动脉搏动消失(颈、股动脉) 3)、病人有临终呼吸,倒气、叹息样呼吸 4)、面色苍白或转为紫绀 5)、瞳孔散大 6)、部分病人有短暂抽搐,随即全身肌肉松软,心跳呼吸突然停止时的表现,(一)、呼吸中断急救法人工呼吸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判定病人有无意识 轻摇动病人肩部,高声喊叫“喂,你怎么啦?” 若无反应,立即用手指按人中穴约5秒钟,(2)将病人放置呈仰卧位,头、颈、躯干平直无扭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整体转动时要注意保护颈部,一手托住颈部,另一手扶住肩部使病人平稳地转动至仰卧位,判断意识和畅通气道,(3)畅通气道 仰头举颏法(或仰头举颌从法):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