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求真中学2017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20170424172.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46439063 上传时间:2020-09-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求真中学2017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2017042417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南京市求真中学2017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2017042417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市求真中学2017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2017042417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求真中学2017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20170424172.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求真中学2016-2017学年春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九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积累(28分)1. 用诗文原句填空。(12分)(1)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2) ,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密州出猎)(3) ,一夜乡心五处同。 ( 望月有感)(4)不畏浮云遮望眼, 。 (王安石登飞来峰)(5)荡胸生曾云, 。 (杜甫 )(6)而现在/乡愁是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7)春光缤纷在大地上,曼妙在诗文里。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 ”是春花的烂漫;贺知章咏柳中的“ , ”是春风的杰作;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 ”是春雨的滋润。2.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或

2、行楷字抄写下面的诗句。(3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对下面书法作品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硬笔行楷 祭侄文稿 丧乱帖 古诗四帖A为了顺势连带书写,硬笔行楷字有时可以改变某些笔顺,这让书写更快捷方便。B祭侄文稿是颜真卿的楷书,笔画多“飞白”,隐隐透露出书写时的悲情和怒气。C丧乱帖是王羲之的行书,倾侧感强,看似不稳,其实很稳,显得生动活泼而不呆板。D古诗四帖是张旭的草书,他自创了草书体势的规范。笔画奔突游走,如龙蛇飞动。4下面是纪录片记住乡愁片尾曲歌词之一,依要求答题。(5分) 每个有月亮的晚上,都看到思念在生长/

3、村庄、水井与小巷,心中依然那么k望。 多少次我梦回故乡,总是记忆中的模样/炊烟升起仍带清香,熟悉的呼唤就在耳旁。 乡愁是一壶佳酿,离家越久越醇香/有它就有最初的方向,未来会绽出耀眼光mng。(1)依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k望( ) 模样( ) 绽出( ) 光mng( )(2) 歌词中的“ , ”两句让我们想到席慕蓉的诗句:“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1分)5.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6分)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论语孟子史记尚书合称“四书”,都是儒家经典。史记是编年体史书,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 B中国“四大名著”是指红楼梦三国

4、演义西游记和水浒传。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 C鲁迅是现代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小说社戏故乡孔乙己,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等。 D菲利普、安东尼奥、奥楚蔑洛夫分别出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2)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4分) 贝茜问我是否想要一本书。“书”字产生了瞬间的刺激,我求她去图书室取来一本书。我曾兴致勃勃地反复细读过这本书,认为书中叙述的都实有其事,因而觉得比童话中写的有趣。至于那些小精灵们,我在黄叶子与花冠之间,在蘑菇底下和爬满老墙角落的长春藤下遍寻无着后,终于承认这悲哀的事实:

5、他们都己逃离英国到某个原始的乡间去了,那儿树林更荒凉茂密,人口更稀少。而我虔信,小人国和大人国都是地球表面实在的一部分。我毫不怀疑有朝一日我会去远航,亲眼看看一个王国里小小的田野、房子、树木;看看那里的小人、小牛、小羊和小鸟们;目睹一下另一个王国里如森林一般高耸的玉米地、硕大的猛犬、巨大无比的猫以及高塔一般的男男女女。语段中的“一本书”名字是 ,“我”的名字叫 。(2分) 选段内容后面的情节是( )(2分) A.劳埃德医生为“我”夜晚出诊 B.被里德太太关进红房子 C.在洛伍德慈善学校被罚站 D.被表兄约翰辱骂和殴打(二)阅读(39分) (一)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611题。(15分)【甲】

6、初晴游沧浪亭【北宋】苏舜钦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乙】韬光纪幽环西湖之山凡三面,西山最佳;据西山之佳惟四寺,灵隐为最胜;领灵隐之胜有五亭,韬光为最幽。韬光在寺后之北高峰下,其始由西北隅上山,路险峻,曲折蛇行,两旁皆岩崖斗绝,数里中连属不断。嘉树美竹森其上,兔丝女萝之属蔓延而罗生,枝荫交加,苍翠蒙密,日光漏木叶下,莹净如琉璃可爱。禽鸟闻人声近,辄飞鸣翔舞,若报客状。峰回路转,客或先后行相失,望见树隙中微有人影,往往遥相呼应,遇会心处,则倚树而息,藉草而坐,悠然遐想者久之,起而行,行而止,犹徘徊不忍去。 (【明】史鉴西村十记韬光纪幽节选)兔丝女萝:植物名。

7、6.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1)曲折蛇行( ) (2)兔丝女萝之属蔓延而罗生( )(3)犹徘徊不忍去 ( ) 7.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2分)A. 环西湖之山/凡三面B. 韬光在寺后/之北高峰下 C. 则/倚树而息 D. 悠然遐想者/久之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禽鸟闻人声近,辄飞鸣翔舞,若报客状。 9.【甲】诗【乙】文各记一亭,沧浪亭“ ”,韬光亭“ ”(用诗文中关键词填空),都抒发了作者在自然山水面前闲适愉悦、流连忘返的心情,这与吴均在与朱元思书的所写的“ ”一样。(3分)10赏析下面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娇云浓暖弄阴晴 11.【甲】诗和【乙】文中都描写了

8、“鸟鸣”,有何共同的作用。(2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13分)太阳雨林清玄 对太阳雨的第一印象是这样子的。 幼年随母亲到芋田里采芋梗。突然,被一阵巨大震耳的雷声所惊动,那雷声来自远方的山上。 不久,乌云里哗哗洒下一阵大雨,雨势极大,大到数公里之外就听见噼啪之声。我站在田里被这阵雨的气势慑住了,看着远处的雨幕发呆,因为如此巨大的雷声、如此迅速集结的乌云、如此不可思议的澎湃之雨,是我第一次看见。 说是“雨幕”一点也不错,那阵雨就像电影散场时拉起来的厚重黑幕,整齐的拉成一列,雨水则踏着军人的正步,齐声踩过田原。 最奇异的是,雨虽是那样大,离我和母亲的位置不远,而我们站的地方阳光

9、依然普照,母亲也没有跑的意思。 “妈妈,雨快到了,下很大呢!” “是西北雨,没要紧,不一定会下到这里。” 母亲的话说完才一瞬间,西北雨就到了,哗啦一声从我们头顶掠过,就在扫过的那一刹那,我的全身已经湿透。 西北雨淹过我们,继续向前冲去。奇异的是,我们站的地方仍然阳光普照,使落下的雨丝恍如金线,一条一条编织成金黄色的大地,溅起来的水滴像是碎金屑,真是美极了。 母亲还是没有要躲雨的意思,只是对我说:“这是西北雨,如果边出太阳边下雨,叫做日头雨,也叫做三八雨。”接着,她解释说:“我刚刚以为这阵雨不会下到芋田,没想到看错了,因为日头雨虽然大,却下不广,也下不久。”母亲大概是看到我愣头愣脑的样子,笑了,

10、说:“打在头上会痛吧!”然后顺手割下一片最大的芋叶,让我撑着。 我们工作快完的时候,西北雨就停了,太阳依然照着,好像无视刚刚的一场雨,我感觉自己身上的雨水向上快速的蒸发,田地上也像冒着腾腾的白气。觉得空气里有一股甜甜的热,土地上则充满着生机。 “这西北雨是很肥的,对我们的土地是最好的东西,我们做田人,偶尔淋几次西北雨,以后风呀雨呀,就不会轻易让我们感冒。”田梗只容一人通过,母亲回头对我说。 回到家,我身上的衣服都干了,在家院前我仰头看着刚刚下过太阳雨的田野远处,看到一条圆弧形的彩虹,晶亮的横过天际,天空中干净清朗,没有一丝杂质。 每年到了夏天,在台湾南部都有西北雨,西北雨虽然狂烈,却是土地生机

11、的来源,也让我们在雄浑的雨景中,感到人是多么渺小。 我觉得这世界之所以会人欲横流、贪婪无尽,是由于人不能自见渺小,因此对天地与自然的律则缺少敬畏的缘故。大风大雨在某些时刻给我们一种无尽的启发。 我时常忆起那骤下骤停、瞬间阳光普照;或一边下大雨、一边出太阳的“太阳雨”。所谓的“三八雨”就是一块田里,一边下着雨,另外一边却不下雨,我有几次站在那雨线中间,让身体的右边接受雨的打击、左边接受阳光的照耀。 三八雨是人生的一个谜题,使我难以明白,问了母亲,她三言两语就解开这个谜题,她说:“任何事物都有界限,山再高,总有一个顶点;河流再长,总能找到它的起源;人再长寿,也不可能永远活着;雨也是这样,不可能遍天

12、下都下着雨,也不可能永远下着” 在过程里固然变化万千,结局也总是不可预测的,我们可能同时接受着雨的打击和阳光的温暖,我们也可能同时接受阳光无情的曝晒与雨水有情的润泽。山水介于有情与无情之间,能适性的、勇敢的举起脚步,我们就不会因自然的风雨而轻易得感冒。 山色在有无之间,使我想起南方故乡的太阳雨,想起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最爱的是末后两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心里存有浩然之气的人,千里的风都不亦快哉,为他飞舞、为他鼓掌! 这样想来,生命的大风大雨,不都是我们的掌声吗? (选自林清玄太阳雨,有删改)12. 文章开篇写到“对太阳雨的第一印象是这样子的”,其中的“这样子”具体指什么?请 根据文意,完成概括。(每空三字,顺序不分先后)(3分) 落得齐来得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