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校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假期知识总结训练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6429618 上传时间:2020-09-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校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假期知识总结训练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校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假期知识总结训练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校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假期知识总结训练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校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假期知识总结训练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校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假期知识总结训练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校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假期知识总结训练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校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假期知识总结训练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假期知识总结训练(开学考试)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1. 古书记载,有先贤“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材料中提到的“耒耜”被发明时,所用的材质主要是 A.青铜 B.骨头 C.铁 D.钢2. 15. 礼记中记载:“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此材料主要体现 A.敬畏神灵 B.尊宗敬祖 C. 经济落后 D.以农立国3.据安阳殷墟考古发现,有一处贵族的窖藏圆穴集中堆放了400多把有使用痕迹的石镰刀,该考古发现可用于研究 A.商

2、代对祖先神灵的崇拜 B.奢侈腐化的贵族生活 C.井田制下的农业生产活动 D.技术水平先进的手工业4. 国语一书记载了西周社会的经济状况:“公(诸侯国君)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这表明西周时期 A.贵族的收入主要依赖农业生产 B.社会等级制度森严 C.政府严格限制私营工商业生产 D.社会贫富差距拉大5. 据国语晋语记载,春秋末年,晋国贵族范氏、中行氏的子孙因国内政治斗争失败,避难到齐国后,从事农耕,牛也从“宗庙之牺(祭祀用的牺牲品)变为”畎亩(田地)之勤”。这表明了 A.春秋时出现了牛耕技术 B.农耕经济取代游牧经济 C.宗法和宗庙已不受重视 D.铁器和牛耕已得到普及6.吕

3、氏春秋上农中记载:“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材料表明,古代中国“抑商”的主要原因是 A.“事末”不利于国家安全 B.“重农”便于对百姓管理 C.“事末”会阻碍粮食生产 D.“重农”可以维系安土重迁7. 中国古代农业具有强大生命力,这是中华文化得以持续发展的最深厚的根基,也是中华文明火炬长明不灭的主要奥秘之一。下图所示耕作工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 8. 贞观年间,南方人口一度超过北方,这一现象成为自汉代以来长达6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的第一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开疆拓土移民戍边 B.经济重心移至江南 C.隋唐之际北

4、方战乱 D.安史之乱北人南迁 9.唐六典记载:“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这反映出唐代手工业者 A.地位优越 B.职业世袭 C.遭受歧视 D.地位低下10. 宋朝出现了许多新型田地,如:梯田、圩田、淤田、沙田、架田等。这些新型田地的出现主要有利于 A.外来经济作物的引进 B.各类产品的商品化 C.农业耕地面积的扩大 D.农作物产量的提高11.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境内钱塘江一带遭到海潮侵袭,万亩农田被淹。吴越国王钱镠(li)组织人力修筑海塘堤坝,使钱塘江附近逐渐变成富庶的农业区。这反映了 A.藩镇林立的局面难以抵御灾害 B.人口大批南迁引发环境问题 C.政治相对稳定有利于经济发

5、展 D.北方经济发展依仗南方财富12. 清代外销瓷一文作者认为,康乾时期,大量外销并被西方人作为官窑精品收藏的外销瓷,其实并不是官窑产品,而是出自民窑。作者的主要判断依据是 A.产品用途 B.釉色的区别 C.器物纹 D.产品质量13.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2000多年前东起长安(今西安)、西达罗马的“古丝绸之路”曾是连接中国与亚欧各国的贸易通道。当年高僧玄奘在这条路上穿越时,不可能见到的文明现象是 A.当地人用铁犁牛耕劳动 B.粉彩瓷、活字版佛经深受欢迎 C.丝绸、白瓷、唐三彩是常见的商品 D.部分地区用坎儿井灌溉农田14. 有人说,唐朝长安城的布局体现“规范之美

6、”,而北宋汴京城则体现“自由之风”。唐宋城市不同布局的根源是 A.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B.城市商品经济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D.海外贸易得到发展15. 明英宗时,流民几乎遍及全国。这些流民或泛舟出海,到南洋和日本交易;或注入城市,打工度日,沦为乞丐;或进入深山,垦荒种田,采矿淘金。大量流民的出现在客观上 A.引发政府对外实行海禁政策 B.导致白银成为通用货币 C.加速了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D.利于经新经济因素的成长16. 1795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的量巨大,而中国消费英国棉纱、棉布的量基本为零。中国消费英国棉纱、棉布的量基本为零的背景是 A.小农经济的抵制 B.棉纺织业相当发达

7、 C.经济发展水平高 D.海禁政策的保护17. 鸦片战争后,湖南安化、平江等传统绿茶产地,多转而制作适合外国人口味的红茶,各地竞相仿制,一批较大规模的手工工场陆续出现。这反映了湖南当地 A.茶叶生产经营因时而变 B.饮茶风尚渐与国际接轨 C.官府大力扶持私营产业 D.近代民族工业迅速发展18. 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1895年至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有549家,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潮。形成这一高潮的主要背景是 A.洋务运动的兴起 B.实业救国的呼声高涨 C.抵制日货运动的掀起 D.第一次世界大战

8、的爆发19.在1915年的旧金山世博会上,中国参展品依然存在仿古较多、更新较少、样式较为贫乏、规格尺寸不统一等不足。这表明 A.社会各界对世博会反应冷淡 B.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不合理 C.政府对该届世博会未予以重视 D.中国经济近代化比较缓慢20. 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21. 1919年,中国一些知识妇女像男人一样剪了短发,她们的短发样式被称为“拿破

9、仑”头、“华盛顿”头。这反映了 A.知识妇女最先思想解放 B.男女平等观念已经普及 C.知识妇女接受了新思潮 D.封建礼教已被完全抛弃22. “自有申报以来,市肆之佣伙,多于执业之暇,手执一纸读之。阅之者尚多,销路至今未减。”这可说明 A.申报在国内最畅销 B.社会信息化的程度提高 C.报纸主要面对下层民众 D.报申内容通俗易懂23. 近代民族工业家“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等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了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刘鸿生这段话最有可能出现在 A.1895年-1911年 B.1912年-1919年 C.1927年-1936年 D

10、.1937年-1945年24. 古希腊人知道印度,但不知道中国;古罗马人知道中国,但不知道美洲;推翻专制王权的英国人知道了美洲,但不知道南极。以上欧洲人对世界认识的发展的根源是 A.天主教的传播 B.欧洲社会生产力进步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日不落”帝国形成25. 15世纪中叶在与东方的贸易中,欧洲的金银源源不断向外流出,“黄金问题”变为欧洲经济上的严重危机。由此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有利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B.引发了欧洲的价格革命 C.刺激了欧洲开辟新航路 D.欧洲中心地位逐步确立26. 1600年前后,徐光启、李之藻等人发明“泰西”一词来称呼欧亚大陆另一端的西欧。与此同时,英语和法语出

11、现“远东”一词来称呼欧亚大陆另一端的东亚。“泰西”与“远东”两个名词同时出现,表明 A.海禁政策强化了国人的天朝上国观念 B.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欧亚之间的相互了解 C.欧洲中心论已经产生,并且影响到中国 D.早期殖民扩张结束了欧亚间彼此隔绝27. 英国政府1701年9月29日宣布,对来自印度、中国、波斯的丝织品、混纺品,“除白底棉布以外的所有染过色的白细布、薄毛织品,均封存仓库”。上述“违禁品”一经发现,均予没收。对其所有者和贩卖者课以200英镑的罚金。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B.英国保护自身棉纺织业的发展 C.斯图亚特王朝试图“闭关锁国” D.英国为工业革命开拓国内

12、市场28. 传统观念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29. 早期的工业家经常将他们的工厂建在相对遥远的山区,在那里,奔腾的河流可以使水轮持续地转动,而且可以很容易地建造廉价的工人住房。这说明 A.山区最适宜建设工厂 B.山区的劳动力资源廉价 C.生产动力制约着工业发展 D.城市管理排斥工厂建设30. 19世纪30年代,女装流行面料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