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高适简介及作品翻译与赏析(八首)

上传人:五****心 文档编号:146411 上传时间:2016-11-28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朝诗人高适简介及作品翻译与赏析(八首)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唐朝诗人高适简介及作品翻译与赏析(八首)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唐朝诗人高适简介及作品翻译与赏析(八首)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唐朝诗人高适简介及作品翻译与赏析(八首)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唐朝诗人高适简介及作品翻译与赏析(八首)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朝诗人高适简介及作品翻译与赏析(八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朝诗人高适简介及作品翻译与赏析(八首)(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高适(700 年),字达夫、仲武,景县(今河北省衡水)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20 岁西游长安,功名未就而返。开元 20 年去蓟北,体验了边塞生活。后漫游梁、宋。天宝三载,与李、杜同游梁园,结下亲密友谊,成为文坛佳话。天宝八载(749 年),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50 岁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这是他生活的转折点,以后仕途遂顺,创作渐稀。安史之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

2、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渤海县侯终散常侍,世称“高常侍” 。有高常侍集等传世。永泰元年(765 年)卒,终年 65 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 。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和称“边塞四诗人”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 。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 ,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

3、向上的时代精神。高适自己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所以他对保卫边疆的爱国将领作了热情的歌颂。如送浑将军出塞诗中对浑将军的刻画是很出色的。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在敌人入侵、 “昨日边庭羽书至”的时候,浑将军就慷慨出征。 “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二句不沾将军本身,却正衬托出将军忠勇为国、心情异常激动的精神面貌。 “黄云白草”的塞外风光,与“击剑酣歌”的昂扬精神,进一步突出了一个不畏艰苦、为国忘身、心情乐观的爱国将领的形象。通篇严整而飞动,魄力雄毅,风骨遒上,与燕歌行同样表现了高适七古的艺术特征。对于收复失地,高适同样是兴奋鼓舞的。天宝十二载五月,哥舒翰收复久

4、已沦陷的九曲黄河,他写了豪壮而充满喜悦心情的九曲词 ,其第二、第三首云:万骑争歌杨柳春,千场对舞绣骐磷。到处尽逢欢洽事,相看总是太平人。铁骑横行铁岭头,西看逻逤取封侯。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在这里也表现了他希望边疆巩固,获致太平的愿望。高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 “雄浑悲壮”是他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其诗歌尚质主理,雄壮而浑厚古朴。高适少孤贫,有游侠之气,曾漫游梁宋,躬耕自给,加之本人豪爽正直的个性,故诗作反映的层面较广阔,题旨亦深刻。高适的心理结构比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诗多直抒胸臆,或夹叙夹议,较少用比兴手法。如燕歌行 ,开篇就点出国难当头,突出紧张气氛:“汉家烟尘在东

5、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结尾处直接评论:“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既有殷切期待,又有深切感叹,含蓄而有力。高适诗歌的注意力在于人而不在自然景观,故很少单纯写景之作,常在抒情之时伴有写景的部分,因此这景带有诗人个人主观的印记。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燕歌行中用“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勾划凄凉场面,用大漠、枯草、孤城、落日作排比,组成富有主观情感的图景,把战士们战斗不止的英勇悲壮烘托得更为强烈。高适在语言风格上用词简净,不加雕琢。如别董大二首之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技巧上看来全不用力,词从意出

6、,没有刻意辞彩修饰。却使人感到默默的悲凉也。【作品赏析】送前卫县李宷少府高适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译文】黄莺往来杨柳低垂,春风中送友使人伤感。你将到千里之外我自然产生别怨,论交情我们已有十年。汶水云开孤帆远去,梁山路道曲折匹马迟缓。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此地本可乘兴游赏,难留你使我更觉凄惨。【注释】名,今山东东平县。河南淇县。人朋友,曾作过卫县少府,这时已卸任。莺。说交谊。6.汶(:今名大汶水或大汶河,源出山东莱芜县北,古汶水流经东平县南,至梁山县东南

7、入济水。今山东梁山县南,周约十公里。慢。着兴致。据晋书王徽之传记载:王徽之居山阴,曾雪夜泛舟访戴逵(字安道)经宿方至,刚到门前,忽然返回,人问其故,他说:“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安道哉!” “凄其”见诗经邶风绿衣:“凄其以风” , “其”为语言助词,这里指心境凄凉。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发,更加。11.凄(:寒冷的样子。这里指情绪凄伤。【创作背景】公元 745 年(天宝四载) ,人自鲁西至东平。公元 746 年(天宝五载)春,高适旅居东平,与卸任的卫县(今河南淇县)少府李寀分别,遂作这首送别诗。【鉴赏】此载于全唐诗卷二百十四,其格律为仄起式首句入韵格,韵合四支。平仄规范,对仗

8、工稳,章法严整,感情真挚。这首诗当作于达夫在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任掌书记时。前卫县,地理位置没有查到,李宷,两唐书无传,全唐诗无作品。少府,县尉,从八品。诗中表明,其与作者交情十年,汶水表明,当是作者浪游时的朋友。首联出句发端起兴,杨柳,送别之物也,表依依惜别;对句点明时令,言事、言情。为离别而悲伤。颔联围绕送别展开,出句说李宷一去千里之外,不知何年何月再会,所以怨;对句回顾交情,十年相知,会有很多故事。情深意切。颈联出句写李宷离去,从黄河乘船顺流而下,孤帆远去,太急促了;对句写作者送客,慢慢骑马绕山路而行,不忍分别。尾联出句写同在离别之地相处的融洽;对句写送别的无可奈何,因而不胜凄切。此诗与

9、夜别韦司士相比,可看出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交情一浅一深的分寸。一般认为,唐人送别七律,高适的这首是最好的。此诗艺术技巧上,锤炼动词、形容词的功夫很高。 “垂” 、 “悲” 、“怨” 、 “惊” 、 “远” 、 “迟”等字,锤炼精湛。【赏析二】此首七言律,首联“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愁” ,诗人选取最能表现春天时令的“翩翩黄鸟” 、低垂的杨柳、和煦的春风,勾勒一幅明丽的春景图。友人离别,凄楚可知,与知交分离在即,不能共同来享受这良辰美景,内心不能不倍感“悲”愁。而诗人却以明媚的春景来衬托这种内心的“悲愁” ,更反衬出内心“愁”怨之深。情寓景,景异情,情

10、景相对,富有艺术魅力。三四句“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 ”写友人此别离,将远去“千里” ,日后难得相见,由“惊”而“怨” 。这是“愁”的原因之一;以友情来说,与李寀并非一年半载短暂之谊,而是有“十年”交往的深厚感情。此次分手,各奔东西,相距千里,不可能不“悲”伤。这是原因之二。高适在邯郸少年行里有:“君不见即今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的;而他和李寀的交情,经过“十年”的考验,更显得纯洁无瑕,肝胆相照。在此临别之际,更觉珍贵,更值得回“忆” ,同时也愈增添了离别的“悲”伤,将过去现在融于一联,突显出深厚交情和怨别愁怀。前四句中诗人运用反衬,以回顾曲折之妙笔,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

11、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将临别之际内心的复杂感情描摹得深婉动人。前四句侧重于临别前的复杂心理描写,三联则转入分别后的形象刻画:“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 ”云开日出,春光格外艳丽,但友人“远”去的一叶“孤帆”却飘然而逝,只剩下诗人匹马单骑, “绕梁山”而回返。一个“远”字,一个“迟”字,这两个字表象述意,十分精妙。所谓远者:表现了诗人目驰神往,极力眺望友人“孤帆”远去的神态,也曲折传达出此时此刻诗人内心的复杂心理活动:正因为山长水远,见面无由而产生的巨大怅惘和迷茫,从而在主观上产生一种遥远之感。而一个“迟”字,正是这种主观感受的形象写照。尾联“此地从来可乘兴,留君不住益凄其” ,再

12、回应前文,直抒内心的凄然之情。第一句,先宕开一笔,春光明媚,正可乘其兴致,畅叙情谊。而友人去意已定, “留君不住” ,自是倍感“凄其” 。用典而不着痕迹,借其一端发挥出深长的诗意,正是高诗“篇终接混茫” (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三十七长史参三十韵 )的本色。此诗起句以景衬情,然后以“千里” 、 “十年”补足“悲”伤之由。继而写分别后的极度惆怅,最后再正面点出“凄其”之情。格调舒缓,语言流畅自然,使一腔“悲” “怨”之情如潺潺细流,曲折蜿蜒而出,凄楚缠绵,在以豪放著名的高适诗中确为别具一格之作。自蓟北归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高适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

13、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译文】策马驰奔在蓟门之北,北风呼啸边地马鸣声哀。远望山口只是苍茫一片,走出峡谷才见胡天豁然大开。五将已经深入敌境,前军只有一半返回。还有谁怜惜我这个失意之人,只好弹着长剑独自归来。【注释】蓟(:指蓟门以北。蓟门,在今北京西南。驱(:驰马。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豁(:豁然通达,形容开朗。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五将已深入:汉宣帝时,曾遣田广明等五将军,率十万余骑,出塞二千多里击匈奴。止半回:只有半数生还。长剑独归来:战国策齐策载,冯谖为孟尝君门客,未受重用时多次倚柱弹剑而歌“长剑归来”

14、 ,后受到重用。人用此典指自己未受重用,报国无门。【创作背景】开元二十一年(733)闰三月,唐军大败于契丹和奚。该诗作于这年冬天,诗人自蓟北南归,回忆起这惨痛的教训,感慨庸帅误国而自己报国无门,心有所感,写下来这首诗【赏析】首二句“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起手颇奇,在律中运用顶针重叠的手法,前两句中两个“北”字前后勾连重复,营造出浓烈的“哀”气。既有以客观写主观的“边马”之哀,更有“驱马”人内心的“哀” ,一笔两到,领起全篇。紧接着“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一联,借用上联的意象写“驱马”前行, “北风”呼啸,征途更为苦寒,将“哀”意更进一层。“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一联,由前两联写自然、个人

15、之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哀” ,突转为悼唐军惨烈大败之“哀” ,将“哀”字赋予更为深广之社会内容, “哀”士卒, “哀”国家, “哀”用非其人。尾联再照应首联“哀”字,在前文“北风” 、 “边马” 、路遥、苦寒、唐军惨败等边景、边事、边情之记叙中,以“长剑独归来”的形象描写,将诗人自身“不得意”的情渲染得无以复加,抒发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全诗极富塞外特色,真实感人,不论是对胡地景色的观察,还是对历史事件的记述都深深打上诗人塞外生活的烙印。先写南行出发时悲寂的的景象,继而刻画塞外独特的风光,有近有远,形象生动;随后旷远的景象又触发了诗人对时局的深深思索

16、,当收回眼光回到现实中时,诗人更感悲愤莫名,感慨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全诗言辞悲壮、苍凉,将诗人自身哀伤的感情渲染的无以复加。送李少府,时在客舍作高适相逢旅馆意多违,暮雪初晴候雁飞。主人酒尽君未醉,薄暮途遥归不归。【译文】你我在旅馆相遇,不由我忧喜交集。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锄头文库暮雪才刚刚停下,归雁正向南飞去。主人的酒已喝光,为友你还无醉意。天色晚路程遥遥,不知你归不归去?【注释】客舍:旅馆。“相逢”句:说与李少府在旅馆相逢,不由心意徘徊,充满矛盾。违,徘徊。 诗邶风谷风:“中心有违” 。“暮雪”句。说薄暮时分,大雪初晴,北雁南飞。候雁,随季节变换,春时北飞,冬时南归的大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