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管理培训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6347594 上传时间:2020-09-29 格式:PPT 页数:196 大小:4.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辐射管理培训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6页
辐射管理培训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6页
辐射管理培训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6页
辐射管理培训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96页
辐射管理培训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辐射管理培训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辐射管理培训PPT课件(1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离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2,一、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的发展进程及现状 二、辐射安全法规体系 三、江苏省辐射安全监督管理相关工作程序 四、辐射事故管理,主要内容,3,核技术利用:是指密封放射源、非密封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在医疗、工业、农业、地质调查、科学研究和教学等领域中的使用。 放射源:是指除研究堆和动力堆核燃料循环范畴的材料以外,永久密封在容器中或者有严密包层并呈固态的放射性材料。 非密封源:不满足密封源定义中所列条件的源。 射线装置:是指X线机、加速器、中子发生器以及含放射源的装置。 放污法第八章 附则,几个基本概念,4,涉源单位:是指从事放射性生产、进口、出口、销售、使用、贮存等业务且拥有放射

2、源的单位。 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几个基本概念,5,一、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发展进程,国际辐射应用情况: X射线发明: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ilhelmRontgen)发现了X射线,“X”代表这种射线的来源不明。最早应用在医学领域,不到 半年就有X射线诱发放射性皮炎的辐射危害的报道。辐射应用早期也有辐射致死亡的报道。 继伦琴发现X射线之后 ,1898年波兰科学家居里夫妇相继发现了钋和镭元素。居里夫人却因为长期受放射线的照射而患上白血病,在1934年7月4日不治而亡。,6,一、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发展

3、进程,国际辐射安全管理情况: 机构: 国际x射线与镭防护委员会1928年 (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1950年)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 ( UNSCEAR)-1955年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1957年 国际x射线单位委员会 -1925年 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 ( ICRU),7,放射源安全与保安行为准则2003年9月(IAEA)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设立统一监督管理机构、指定 “牵头”管理部门,并强调监督管理机构的“独立性”; 对辐射工作单位实行许可管理; 对放射性同位素实行从生产、销售、使用、报废等全过程监督管理; 要求废弃放射源返回生产厂、供应商,或送交废物库或

4、处置场; 建立放射同位素信息管理数据系统,对放射源实行动态跟踪管理。,8,我国辐射安全管理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 放射性工作卫生防护暂行规定(1960年) 放射防护规定GBJ8-74 (1974年) 第二阶段: 关于加强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管理工作的通知(1987年)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479284)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国务院令44号),9,第三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6号, 2003年10月1日) 关于放射源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通知(中央编办200317号文)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449号令,2005年12

5、月1日) 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2003年4月1日)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环保总局令第31号, 2006年3月1日,2008年12月环境保护部令第3号修订),10,我国辐射防护与安全管理现状,核技术应用现状: 有史可查的、我国最早的放射源应用是在1937年 ,采用镭源用于放射治疗; 改革开发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的领域和数量出现快速增长(年均20); 到目前为止,放射性同位素已广泛应用工业、农业、医疗、科研等诸多行业领域,我省目前核技术利用单位共有*家,在用放射源*枚。,11,工业辐照中心,12,II类射线探伤装置,X射线

6、探伤装置,密度测量仪 Density Gauges,密度测量仪(核子秤)Density Gauges,传送带称重仪器 Belt weighing gauge,15,固定核子测量料位计,16,固定核子测量厚度测量仪,17,钻井测量,18,医用射线装置,CT机,医用加速器,X光摄片机,伽马刀,19,辐射安全管理存在突出问题:,用源单位法制观念淡薄,安全责任不落实、内部管理不善、贮存场所和设备不满足安全要求,20,三、 辐射安全法规体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环保部、卫生部等各有关部、委、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局,国家各有关专业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1,(一)辐射安全相关国家法律,22,(二)行政法

7、规和规范性文件,23,(三)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24,(三)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25,(三)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26,(四)地方法规和规范性文件,27,(四)地方法规和规范性文件,28,(五)标准,目前,我国已发布了涉及职业照射防护、公众照射防护、放射性疾病诊断与处理、辐射剂量监测规范与方法、放射性物质运输以及放射性废物管理等一系列辐射安全和防护的标准,建立了较为全面的标准体系。现行的与辐射安全和防护有关的部分标准:,29,(五)标准,30,(五)标准,31,2003年全国人大通过的我国放射性安全管理的第一部大法 授权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的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实行统一监管 作用

8、和意义 避免和控制放射性污染 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 鼓励发展和和平利用核能和核技术,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32,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 污 染 防 治 法,中国法制出版社,共8章63条:,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放射性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三章 核设施的放射性污染防治 第四章 核技术利用的放射性污染防治 第五章 铀(钍)矿和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的放射性污染防治 第六章 放射性废物管理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则,33,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对核设施、核技术应用、铀(钍)矿和伴生矿开发以及放射性废物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污染防治做出了规定,确立了核与辐

9、射项目的许可证、环境影响评价、辐射环境监测、核事故应急等管理制度; 对放射性污染防治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管理。特别是在核技术应用和放射性废物管理方面,该法吸取了我国在此方面的教训,理顺了原审批在卫生、安全管理在公安、废源收贮在环保的“政出多门,多头管理”模式,比我国现行的做法有较大的改进。,34,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一章 总则第八条规定: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依法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依据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对有关的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依法实施监督管理。,35,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四章 核技术利用的放射

10、性污染防治 第二十八条规定: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的规定申请领取许可证,办理登记手续。 第二十九条规定: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在申请领取许可证前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环保部门审查批准,未经批准,有关部门不得颁发许可证。 第三十条规定:新建、改建、扩建放射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放射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验收;验收合格的,主体工程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三建项目, 三同时),36,第六章 放射性废物管理 第四十一条规定:产生放射性废气、废液的

11、单位向环境排放符合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的放射性废气、废液,应当向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放射性核素排放量,并定期报告排放计量结果。 第四十二条规定:产生放射性废液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的要求,对不得向环境排放的放射性废液进行处理或者贮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37,第四十五条规定:产生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对其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后,送交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单位处置,并承担处置费用。 第四十六条规定: 设立专门从事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处置的单位,必须经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取得许可

12、证。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禁止未经许可或者不按照许可的有关规定从事贮存和处置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活动。 禁止将放射性固体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许可证的单位贮存和处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38,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许可和备案 第三章 安全和防护 第四章 辐射事故应急处理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共7章69条:,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 全 和 防 护 条 例,中国法制出版社,39,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条例的主要内容和突出特点: 完善了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监督管理体制 完善了生产、销售、使用放

13、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单位的许可制度 确立了放射性同位素进、出口审批制度 加强了放射性同位素转让的审批管理 完善了放射性同位素的备案制度 加强了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管理 完善了辐射事故应急制度 完善了法律责任,40,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第四条) 条例的适用范围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 转让、进出口放射性同位素 确立监督管理部门 (环保、公安、卫生) 对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实现分类的原则,41,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监管部门和职责分工(第三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对全国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工作实施统

14、一的监督管理。 国务院公安、卫生等部门 按照职责分工和本条例的规定,对有关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 按照职责分工和本条例的规定,对本行政区域内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42,环保部门负责,安全和防护的统一监管 许可证的审批颁发 放射性同位素的进、出口审批(总局) 放射性同位素转让的审批(省级) 统一放射源编码 放射性同位素备案管理 建立放射性同位素备案信息系统 制定放射源与射线装置分类办法 制定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负责辐射事故应急、定性、定级 安全和防护的监督检查 执法和处罚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43,安全和防护的统一

15、监管 1.对新建、改建、扩建放射 工作场所进行监督 2.日常放射防护监督 3.执法和处罚,辐射工作人员资格管理,1、应急、调查处理和定性定级工作, 2、依法查处违法单位和个人 3、协助公安部门监控追缴丢失、 被盗的放射源,许可管理 1.对放射源生产、转让、使用实施许可; 对射线装置使用许可 2.制订和组织实施法规和技术标准 3.对运输放射源进行核查,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责,44,除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外,有权对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的部门还包括: 公安部门 卫生部门 对外贸易主管部门 海关总署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 生产放射性同位素单位的行业主管部门 国务院指定的部门

16、,45,公安部门的职责,放射源的安全保卫 道路运输安全的监管,安全保卫,负责丢失和被盗放射源的 立案、侦查和追缴; 参与放射源的放射性 污染事故应急工作。,放射源,辐射工作场所,46,卫生部门职责,职业健康监护,放射源的职业病危害评价 管理工作 负责放射源诊疗技术和医 用辐射机构的准入管理;,辐射事故医疗应急工作,放射源 射线装置,辐射工作人员,辐射事故处理 事故救援,47,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海关总署、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主要是协助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限制进出口放射性同位素目录和禁止进出口放射性同位素目录,负责有关放射性同位素进出口监管工作。 生产放射性同位素单位的行业主管部门对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进行行业管理。 国务院指定的部门根据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确定的辐射事故的性质和级别,负责有关国际信息通报工作。,48,分类管理,分类的目的: 制订或修订国家放射源安全标准; 建立或调整国家放射源监督管理措施; 在资源有限时优化放射源的管理 ; 优化放射源的保安措施; 放射源进出口控制; 应急计划和响应; 制订无人看管源恢复控制的优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