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肿瘤免疫治疗相关评价标准irRECIST中文版[整理]

上传人:x****育 文档编号:146346757 上传时间:2020-09-3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2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肿瘤免疫治疗相关评价标准irRECIST中文版[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肿瘤免疫治疗相关评价标准irRECIST中文版[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肿瘤免疫治疗相关评价标准irRECIST中文版[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7肿瘤免疫治疗相关评价标准irRECIST中文版[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7肿瘤免疫治疗相关评价标准irRECIST中文版[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肿瘤免疫治疗相关评价标准irRECIST中文版[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肿瘤免疫治疗相关评价标准irRECIST中文版[整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ESMO 2014 Abs tra ct 4958 2017肿瘤免疫治疗相关评价标准 irRECIST中文版 作者:Oliver Bohnsack, PAREXEL Katarina Ludajic, PAREXEL Axel Hoos, GSK 译者:李莉 北京友谊医院肿瘤科研究生 校对:曹邦伟 北京友谊医院肿瘤中心主任 目目标标 原原始始irRC(参参考考 WHO标标准准) IrRECIST的的修修改改和和澄澄清清修修正正原原因因 在基线肿瘤的评估时 ,计算在所有受累器 官中两个直径最大的 肿瘤的数目总和( SPD)(每个器官5 个占位,一共最多10 个内脏病灶,5个侵 犯皮肤的病灶) 1

2、.0基基线线:可可测测量量病病灶灶的的定定义义和和靶靶病病灶灶 的的选选择择 遵循RECIST1.1的定义: 可测量的病灶一定是在至少一个维度上 可以测量出最小尺寸的: 对于无结节病灶,CT或者MRI上最 长直径10mm(或不低于双切片厚度 ),对于结节病灶短轴15mm: 在临床触诊中卡尺测量10mm 在胸部X线中20mm。 在基线中最多可以选 择5个靶病灶。病灶能 够在一维上测量, irRECIST中最小的靶 病灶尺寸和RECIST 1.1一致(如 Nishino2013年强调的 那样) WHO5.1.2 无法测量的病灶 无法测量的病灶有很 多表现形式,只有其 中一部分可以计算在 内 肺淋巴

3、管转移瘤; 乳腺癌中的皮肤受累; 可以被触及但是不可 测量的腹部包块。 1.1基基线线:可可测测量量病病灶灶的的定定义义 遵循RECIST1.1的定义: 非靶病灶包括: 可测量病灶但不是靶病灶。 所有不可测量病灶的疾病,如肿瘤 肿块太小,因为他们最长不间断测 量直径小于10mm(或双切片厚度 ),即最长的垂直直径10并且 15mm。 其他被认为可以代表肿瘤组织但是 难以重复测量的病灶。包括骨转移 ,脑膜转移,恶性腹水、胸腔积液 或心包积液、腹水、炎性乳腺病、 淋巴管炎皮肤/肺,囊性病灶,不明 确的腹部肿块、皮肤损害等。 尽管irRC中没有特殊 定义非靶病灶,但 irRC是根据WHO标准 指定的

4、,并且表明与 定义非靶向病灶的目 的一致,更多的说明 在RECIST1.1提供。 RECIST1.1在肿瘤 靶向免疫治疗疗效 的评价时有劣势。 即在免疫治疗的临 床试验中应用 RECIST1.1进行疗 效评估可能会导致 在在治疗疗效还未 完全显示时,过早 的宣布疾病进展( PD)。同时,实体 肿瘤疗效评价标准 (以下简称RECIST )也忽视了耀斑效 应的重要性,即在 存在于耀斑时间窗 内的假性进展。 目目标标 未规定1.2基基线线:靶靶向向和和非非靶靶向向淋淋巴巴 结结病病灶灶的的定定义义: 遵循RECIST1.1的定义 对靶向与非靶向淋巴 结的定义与RECIST1.1 一致。 未规定1.3

5、基基线线:非非靶靶病病灶灶的的选选择择 所有未记录为靶病灶的病灶 或部位都应在基线中记录为 非靶病灶。基线里记录非靶 病灶的数目没有限制 与RECIST 1.1一致, 所有恶性病变必须在 基线上选择。所有可 测量的病灶和所有真 正不可测量的病灶以 外的病灶将被选为基 线的非靶病灶,并在 随后的时间点进行。 未规定1.4基基线线:骨骨病病灶灶 遵循RECIST1.1的定义 无论何种影像学形态的骨损 伤都不会被选为目标病灶。 细胞溶解性或细胞溶解性与 晶体混合的可衡量的软组织 病灶10mm可被选为靶病 灶。 骨病灶与RECIST1.1标 准一致 根据WHO建立的免 疫治疗相关评价标 准(irRC)

6、,旨在更 好地评估免疫治疗 药物的疗效。在这 个背景下,根据 RECIST 1.1,irRC和 Nishino等人在2013 年的发现,我们介 绍了irRECIST体 系。我们的目标是 制定更好地捕捉抗 肿瘤活性并减少 irRC中歧义的标 准。 irRECIST对研究者 和盲法独立阅读者 的双重一致履行将 帮助减少站点:中 心不一致。 目目标标 未规定1.51.5基基线线:脑脑部部病病灶灶 :在脑扫描中发现的 病灶既可以认为是靶 病灶又可以认为是非 靶病灶。 根据协议的定义、指 示和研究设计,脑损 伤可作为基线的靶病 灶或非靶病灶。 根据WHO建立的 的免疫治疗相关评 价标准(irRC),旨

7、在更好地评估免疫 治疗药物的疗效。 在这个背景下,根 据RECIST 1.1,irRC和 Nishino等人在 2013年的发现,我 们介绍了irRECIST 体系。我们的目标 是制定更好地捕捉 抗肿瘤活性并减少 irRC中歧义的标 准。 irRECIST对研究 者和盲法独立阅读 者的双重一致履行 将帮助减少站点: 中心不一致。 方方法法 原原始始irRC(参参考考 WHO标标准准) IrRECIST的的修修改改和和澄澄清清修修正正原原因因 未规定1.6基基线线:作作为为靶靶病病灶灶的的囊囊性性 和和坏坏死死性性病病灶灶 部分囊状或坏死的病变可作为 目标病灶选择。该病灶的最长 直径将被添加到基

8、线的所有目 标病灶的总测量肿瘤负担 (TMTB)。如果存在其他非液 体或非坏死成分的病灶,应优 先考虑。 RECIST1.1没有将 肿瘤组织的生存 能力整合到评估 中,但是这在 irRECIST中实现 了。 未规定1.7基基线线:局局部部治治疗疗过过的的病病灶灶 在靶病灶的选择过程中,放射 科医生将考虑该解剖部位之前 介入治疗的信息(如先前的照 射、射频消融、TACE、手术 等)。除非有病灶进展的证据 ,否则接受先前干预的病灶不 会被选为靶病灶。 为了尽量减少差 异,需要事先向 调查人员和独立 评审人员提供中 心区域之前介入 治疗的信息。 irRC和WHO标准 的改进版本,根据 免疫治疗的临床

9、研 究,记录在了盲目 独立的中央回顾章 节“irRECIST的 修改和进阶版”的 对比表格中。 方方法法 我们所做的修改代 表了基于放射学实 践和临床试验经验 的已发表标准的修 改,它们为研究人 员和中央独立图像 审查提供了更客观 和可重复的反应评 估。 未规定1.81.8基基线线:无无疾疾病病基基线线 如果病人没有在准则中 定义的可测量和不可测 量的疾病,放射科医生 将定义为“无疾病”( irND)作为后续时间 的肿瘤整体评估,除非 根据TMTB确定新的可 测量病灶。 irND是一种有效的评 估,在辅助设置中,协 议和研究设计允许包括 没有可见疾病的患者。 这并没有在任何之前的 免疫反应相关

10、标准中得 到解决,但这些需要被 包括在内,使得这些患 者能够被准确地评估。 在每个后续肿瘤的评 估,病灶和出现的SPD 指标,可测量病灶( 55mm;每个器 官最多5个病灶:5个 新发皮肤损害,10个 内脏病灶)加在一起 ,即组成总的肿瘤负 担:SPDSPD指指数数病病灶灶 +SPD+SPD新新出出现现的的可可测测量量 病病灶灶 2.02.0随随访访:靶靶向向和和新新的的 可可测测量量病病灶灶的的测测量量记记录录 记录最长直径的非节点 靶向和新的非节点可测 量病灶,以及节点靶向 和新的节点可测量病灶 的短轴。他们一起组成 随后的总测量肿瘤负担 (TMTB)。 与Nishino 等人2013 年

11、的版本相比,使用了 线性的测量措施,所有 可测量病灶(基线选择 的靶病灶和新发可测量 病灶)的测量措施整合 到了后续随访的的 TMTB中 /2.12.1随随访访:可可测测量量新新病病 灶灶的的定定义义 为了被选为新的可测量 病灶(每个器官2个 病灶,一共5个病灶 ,每个时间点),新的 病灶的选择必须符合准 则中基线靶病灶选择的 定义,并满足相同的病 灶最小长直径10mm ,和淋巴结最小的 15mm短轴。新的可 测量病灶应按尺寸大小 优先排列,最大的病灶 应被选定为新的可测量 病灶。 根据irRC的标准,建议最 多选择可测量的5个新的可 测量的病灶,每一个最少 10mm, 10个新的可测量 的病

12、灶是由于遵循:5个新的 可测量的病灶在TMTB上增 加了至少50mm。在TMTB 中,由于PD是与最低点相 比至少增加20%,这将意味 着对于irPD来说,评估最低 点TMTB必须25cm,或一个 器官中有2个病灶,各 10cm,这对任何癌症病人 来说都是一个很重要的肿瘤 负担。这就是为什么要测量 总共5个新的病灶是足够的 ,并且不会妨碍持续的irPD 的评估。多于5个新发病灶 是没有必要的。 大病灶比小病灶更倾向于成 为新的可测量病灶,因为这 些irPD的大病灶对TMTB有 更大的影响,去支持一个保 守的方法。 方方法法 结结果果 原原始始irRCirRC (参参考考 WHOWHO标标准准)

13、 IrRECISTIrRECIST的的修修改改和和澄澄清清修修正正原原因因 在随访时间 点上的非指 标损害有助 于定义 irCR(需要 完全消失) 。 2.22.2随随访访:非非靶靶病病灶灶的的评评估估: 适用于RECIST1.1对非靶病灶的评 估。 非靶病灶的反应主要有助于irCR和 irNON-CR/irNON-PD全部反应的 评估。非靶病灶不能影响irPR和 irSD的评估。只有大量的和明确的 非靶病灶独自的恶化,甚至按照 TMTB标准没有进展的情况,可以表 明irPD。 非靶病灶具有从属 功能。在非靶病灶 大规模进展的情况 下,不能忽视这样 的恶化,在这种罕 见的情况下,只基 于非靶病

14、灶的irPD 将是一个有效的评 估选项。 在随访时间 点中新的不 可测量的病 灶不能定义 为进展,只 能排除 irCR(完 全缓解)。 2.32.3随随访访:新新的的不不可可测测量量病病灶灶的的定定义义 和和评评估估 所有没有认定为新的可测量病灶的 新病灶都被认为是新的不可测量病 灶并且按照定性随访。只有新的不 可测量的病灶的巨大而明确的进展 ,会导致对时间点的整体评估。坚 持新的不了测量病灶将不会定义为 irCR。 当新的不可测量的 病灶在这些罕见的 病例中严重恶化的 时候,仅仅基于新 的不可测量的病灶 将是一个评估的选 择。 irRECIST标准是 基于irRC标准而来 的,适用于一维测

15、量的一种标准,如 Nishino等人在 2013年强调的那 样。 结结果果 irRCirRC总总体体肿肿瘤瘤的的评评 估估 irCRirCR:所有病灶完 全缓解(无论是否 可以测量,并且没 有新病灶) 重复确认的,从 首次被记录持续 了至少4周; irPRirPR:相对于基线 ,肿瘤负荷的减少 50% 从首次被记录持 续了至少4周 irSDirSD:不符合irCR 或irPR的标准,也 缺乏irPD; irPDirPD:与最低点( 有记录的最小的肿 瘤负荷)相比肿瘤 负荷增加25% 重复确认的,从 首次被记录持续 了至少4周 2.4irRC2.4irRC整整体体肿肿瘤瘤评评估估 irCRirC

16、R:所有可测量和不可测量 病灶的完全消失。淋巴结必须 减小至短轴10mm。反应的 确认不是必须的。 irPRirPR:与基线相比TMTB减少 30%,非靶病灶是免疫相关 的无疾病(irNN),并且没有 大量的新非可测量病灶的进 展。 irSDirSD:不符合irCR和irPR的 标准,又不是irPD。 irNNirNN:在基准线上没有靶向疾 病并且在后续随访中不符合 irCR或irPD的标准。 irPDirPD:与最低点相比TMTB至 少增加20%并且至少增长 5mm,或者对于非靶病灶和 新的非可测量病灶的irPD,疾 病进展的认定要在第一次评估 为irPD后至少4周才可认定。 irNEirNE:在数据不足的特殊情况 下使用。 irNDirND:没有检测出疾病的辅助 治疗中。 irRECIST中整体的 肿瘤评估是建立在 可测量病灶和新病 灶,非靶病灶评估 和新不可测量病灶 的TMTB上的。 irPR和irPD评估的 临界值是以 RECIST1.1为准的 ,反应的确定不是 必须的。 患者的确认扫描在 TMT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