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2、3章贸易利益与分工理论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46339843 上传时间:2020-09-29 格式:PPTX 页数:58 大小:61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第2、3章贸易利益与分工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课件—第2、3章贸易利益与分工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课件—第2、3章贸易利益与分工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课件—第2、3章贸易利益与分工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课件—第2、3章贸易利益与分工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件—第2、3章贸易利益与分工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第2、3章贸易利益与分工理论(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贸易学 INTERNATIONAL TRADE,第二章 贸易利益与分工理论,本章内容索引,1 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1.1 基本分析工具,1.2 国际贸易静态利益简单说明,2 自由贸易理论以前的分工思想,2.1 早期的分工交换思想,2.2 重商主义思想,本章内容索引(续),3 古典贸易理论,3.1 斯密的绝对优势说,3.2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说,3.3 古典理论中贸易所得的总体均衡分析,4 新古典贸易理论生产要素禀赋说,5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5.1 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5.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 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1.1 基本分析工具,1.1.1 生产可能性曲线(PPC),表明

2、一个国家在充分有效地使用其所有资源时,能够生产的各种商品数量的组合,A、B点资源充分利用,C点现有资源与技术达不到,D点无效率,资源未充分利用,甲对乙的边际转换率(MRT): 线上每点斜率,反映生产乙的机会 成本,基本解释,几种形状的生产无差异曲线,机会成本不变,古典贸易模型: 一种要素投入, 且效率不随投入要素数量的变化发生变化,机会成本递增,机会成本递减,新古典贸易模型:多种要素投入,且遵循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当代贸易模型: 不完全竞争与规模经济的国际贸易理论,1.1.2 社会无差异曲线(CIC),CIC反映社会总体福利水平,越远离 原点,福利水平越高,乙对甲的边际替代率(MRS): 线上每

3、点斜率,反映选择增加每单 位乙的消费所愿意放弃的甲的数量,1.1.3 总体均衡,封闭状况下,开放状况下,乙的相对价格,B的相对价格,:交易中增加一个单位B,需要放弃多少单位的A,用A的数量表示的B的价格 交换比例:换一个单位B需要多少单位A,1.2 国际贸易静态利益简单说明,1.1.1 模型概述,两国(甲、乙),两商品(A、B),两国封闭市场时状况(生产可能性曲线),甲国:,乙国:,开放条件下,两国可能产生贸易的价格区间,斜率:1/3,斜率:3/2,斜率:1/1,2 自由贸易理论以前的分工思想,2.1 早期的分工交换思想,柏拉图的理想国,公民的三个阶层(由人的天赋决定),分工是国家构成的基本原

4、则,单方面的才能与多方面的需求,柏拉图的理想国,公民的三个阶层(由人的天赋决定),宗教神学中的分工交换思想,分工是国家构成的基本原则,单方面的才能与多方面的需求,2.2 重商主义思想(1517世纪),根本思想,视货币为财富的唯一形态,黄金渴望,政策主张,货币的多少是衡量一国财富的唯一标准,出口,进口,货币的流入,货币的流出,奖出限入,代表人物,威廉 . 斯塔福,早期的重商主义思想 货币平衡论,政策主张,追求绝对的顺差,控制进口、禁止货币外流,晚期的重商主义思想 贸易平衡论,代表人物,托马斯 . 孟,政策主张,追求的是长期、整体的顺差,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对重商主义的评价,局限性,对财富的错

5、误看法,贸易的零和性,进步性,把经济看作一个整体, 将对外贸易视作其中的重要组成,贸易的零和性,3 古典贸易理论,3.1 斯密的绝对优势说,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思想,裁缝与鞋匠的例子,裁缝不想自己做鞋,而向鞋匠购买,鞋匠则相反,现象,原因,生产成本 购买成本,裁缝用优势产品交换鞋匠占优势的产品,将此例推广到国家,进口同样会给国家带来利益,绝对优势说的基本内容,贸易产生的原因,各国(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距,国际分工与贸易的产生,政策主张,出口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绝对劣势的产品,绝对优势的判别,绝对优势的判别,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所得,绝对优势的归属:,鞋匠一个人一天能够生产5双鞋,或生产2件衣服

6、,裁缝一个人一天能够生产3双鞋,或生产4件衣服,生产成本(单位产品): L / Q,鞋匠在鞋上占绝对优势,裁缝在衣服上占绝对优势,生产率: Q/ L,鞋匠在鞋上占绝对优势,裁缝在衣服上占绝对优势,农民与牛人的例子 2,工作时间:一周(半周大米,半周衣服),交换比例:2 : 1(12个大米换6件衣服),3.2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说,对斯密的继承与发展,姚明与清洁工的例子,姚明在打篮球与打扫花园的效率均高于清洁工 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姚明会自己打扫花园吗? (所有产品都由自己生产吗?),单位劳动投入: (一人工作一个小时),用货币量来估量产出,比较优势说的基本内容,贸易产生的原因,各国(劳动)生产率

7、上的相对差距,国际贸易与分工的产生,政策主张,出口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比较劣势的产品,“两优取重,两劣取轻”,比较优势的判别,若相对于生产B来说, 甲生产A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高于乙生产A的劳动生产率,甲国在A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在B产品上比较劣势,从相对劳动生产率来判别,可用来判断多国两产品的情况,可用来判断两国多产品的情况,若相对于生产B来说, 甲生产A产品的成本低于乙生产A的成本,甲国在A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在B产品上比较劣势,从相对成本来判别,从机会成本来判别,若与乙国相比, 甲国生产A产品的机会成本低,则在A具有比较优势 相反,则为比较劣势。,甲国:,乙国:,两国两产品模式下,一国在

8、一个产品上占比较优势,在另一个产品上必然是比较劣势,3.3 古典理论中贸易所得的总体均衡分析,3.3.1 基本假设,两国家、两种可贸易产品 仅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 两国生产技术不同,导致生产率上存在绝对(相对)差别 给定要素供给,可在国内不同部门流动,但不能国家间流动 规模报酬不变 完全竞争市场,长期看,产品价格等于产品平均生产成本 无运输成本 两国间贸易平衡,总进口额=总出口额,3.3.2 贸易利得的总体均衡分析,基本信息,两国家:中国、美国,两产品:大米、小麦,劳动力投入:均为100人、1年,中美生产可能性表,国际价格(相对价格):小麦换大米,1/1,作业:,请依据上表,判断中美绝对优势的归

9、属(用效率与成本两个方法分别判断),并判断比较优势的归属(用相对效率、相对成本与机会成本的三种方法分别判断),中美生产可能性曲线,对两国来说有贸易空间的大米相对价格区间:( 1/2 ,5/4 ),换一单位大米需要多少单位小麦,两国的总体均衡分析,中国大米占优,美国小麦占优,交换比例设为, 1/1,中国贸易均衡分析,Q1,Q1,a,b,a( Q1 , Q1),封闭时,均衡点:,A,开放后,中国集中生产大米(图中A点),均衡点:,b( Q2 , Q2),进口量:,Q2小麦,出口量:,100 Q2 大米,贸易三角:,三角形A Q2b,贸易所得:,中国社会福利水平提高,美国贸易均衡分析,A,b,a,a

10、点,封闭时,均衡点:,开放后,美国集中生产小麦(图中A点),均衡点:,b点,进口量:,出口量:,贸易三角:,贸易所得:,? 课后思考,4 新古典贸易理论生产要素禀赋说,赫克歇尔、俄林,H-O 模型,劳动力,多要素(资本、劳动力),假设各国生产技术相同,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扩展,对 资本 / 劳动 的理解,对于产品,生产成本中,资本要素投入与劳动要素投入的比例,B为资本密集型的产品,A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对于国家,人均资本:反映该国拥有的资本与劳动力的储备比例,人均资本高,则资本相对充裕, 人均资本低,则劳动相对充裕,理论的基本结论,成本与生产率的差异,不仅受各国间技术差别的影响 同时受到各国资源储备

11、的稀缺程度的影响,资本充裕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劳动充裕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对要素禀赋说的扩展要素价格均等化,“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提高充裕要素的报酬 降低稀缺要素的报酬,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参与贸易的两国 其要素价格相等,国际贸易替代了 要素的国际间流动,注意H-O模型的假设,H-O模型的实证检验 里昂惕夫悖论,“美国经济结构研究:投入产出分析中理论和经验的探索 ”,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密集度低于进口产品的资本密集度 (二战后4771年),50年代,日、加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多于进口的,对印度的研究,印度总体符合H-O 美印双边不符合,“美国经济结构研究:投入产

12、出分析中理论和经验的探索 ”,H-O理论:各国应出口密集使用其充裕要素的产品, 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实证检验美国47年的进出口商品的要素密集度,以证明H-O理论的正确性,关键比例 (Kx / Lx)/(Km / Lm),出口行业整体的资本劳动比,进口行业整体的资本劳动比,结论是该比例为0.77,均采用美国的投入产出数据,里昂惕夫悖论的解释,要素密集型逆转,不同的相对要素价格水平, 可能会导致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的要素密集型不同,美国劳动力相对昂贵,使得其在生产时,更多地使用资本来替代劳动投入(A点生产),别国资本相对昂贵,使得其在生产时,更多地使用劳动来替代资本投入(

13、B点生产),对于别国来说是劳动密集的产品, 对于美国来说是资本密集品,贸易壁垒,对于社会整体福利来说,贸易是双赢的,从社会各利益集团(结构上)来说,贸易中有赢家,也有输家,贸易中的政治经济学,在美国,各利益集团会通过院外游说影响国会的经济政策,中美十年最惠国待遇之争(19891999),布什、克林顿两届政府,(人权组织、劳工组织、宗教组织),反华联盟,企业界,(美、中、港、台),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技能与人力资本,未对劳动要素进行细分的检验方法导致“里昂惕夫悖论”,忽视了人力资本,对熟练工、高技能人员等劳动力的培养是需要资本投入的,5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20世纪50年代后国际贸易出现的新倾向,

14、行业内贸易量大大增加 进、出口同一类的商品,发达国家间贸易量大大增加 南北贸易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格局自50年代后发生了变化,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 同一类商品的主要出口国不断变化,比较优势的转移 例:电视机,美国 日本 韩国、中国,5.1 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突破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产品同质,价格接受者,产品差异化,垄断势力的出现,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以当前市场价格售出任何数量的产品,不会对价格造成影响,Q: 最优的产量,销售量,P: 最优的产量下对应的产品价格,若要提高利润,就要扩大市场 通过贸易,企业将面临新的市场空间 采取价格歧视(往往是倾销)实现更大利润,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15、突破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规模报酬递增,规模经济, 大规模生产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提升利润,沃尔玛商圈(厂商)内部规模经济,配送中心,门店,产量增加平均成本降低, 固定成本的分摊不断减少,珠江路之于中间商的价值外部规模经济,行业规模扩大对单个厂商的积极影响 各厂商在地理上集中 各厂商获得更多的信息积累 导致行业中各企业的平均成本降低 如:信息收集、产品销售等方面成本降低,供应商A,供应商B,供应商C,产 品,产品,消费者,经销、代理、寄售,5.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贸易模式的动态变化,比较优势的转移,新产品阶段,成熟阶段,标准化阶段,科技知识密集,资本密集,劳动力密集,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

16、易,作业一:,请依据上表,判断中美绝对优势的归属(用效率与成本两个方法分别判断),并判断比较优势的归属(用相对效率、相对成本与机会成本的三种方法分别判断),1、中美生产可能性表,两国家:中国、美国,两产品:大米、小麦,劳动力投入:均为100人、1年,解:,(1)绝对优势的归属, 生产效率(Q/L),中国大米占绝对优势(10.5),美国小麦占绝对优势(10.8), 生产成本(L/Q),中国大米占绝对优势(12),美国小麦占绝对优势(11.25),(2)比较优势的归属, 相对效率,相对于生产小麦来说, 中国生产大米的效率,相对于生产小麦来说, 美国生产大米的效率,中国在大米占比较优势,相应的美国小麦占比较优势, 相对成本,相对于生产小麦来说, 中国生产大米的成本,相对于生产小麦来说, 美国生产大米的成本,中国在大米占比较优势,相应的美国小麦占比较优势, 机会成本,中国大米占比较优势(0.52),美国小麦占比较优势(0.8 1.2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