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公开课)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6339054 上传时间:2020-09-29 格式:PPTX 页数:20 大小:4.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贺新郎(公开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贺新郎(公开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贺新郎(公开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贺新郎(公开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贺新郎(公开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贺新郎(公开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贺新郎(公开课)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忧国怀衷肠 报国抒壮志,贺新郎 国脉微如缕 刘克庄,作者简介,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 ),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吏部侍郎刘弥正之子,福建省莆田市人 。南宋豪放派诗人。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小序,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实之:王迈的字。,三和:用原韵第三次作词唱和。,忧边之语:忧虑边境被敌人(指蒙古军)侵犯的话。,走笔:用笔很快地写。,用原韵第三次作

2、词唱和王实之,有忧虑边境被敌人侵犯的话,回笔疾书回答这件事。,蒙古军自从于1235年开始南侵后,以后几年每年都要派军南下掳掠。南宋军民对蒙古军的入侵,进行了坚决的抵抗,战争互有胜负。 宋理宗淳佑三年(1243年),蒙古军攻四川,破大安军。淳佑四年五月,蒙古军又围攻寿春府(今安徽寿县),由吴文德率水陆军增援解围。词人刘克庄不断听到这边境告警的消息,感到国势危殆,他希望当权者广招人才和英雄豪杰,共赴国难挽救危亡,写下了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创作背景,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 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谈

3、笑起,两河路。 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快投笔,莫题柱。,国脉微如缕,一个极形象的比喻,说明国家的命脉,实在已经衰微不堪。,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千钧一发、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为全篇定下了苍凉的基调,不知何时才能请得长缨,将敌方首领擒缚!,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典故,表达情感?,滕王阁序(唐 王勃):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杀敌报国,慨叹自己何时才能一展才干,实现抱负,当时,蒙古贵族屡屡攻宋,南宋王朝危在旦夕,但统治者却不思进取,嫉

4、贤妒能。 头三句的劈空而下,将形势的紧迫,统治者的麻木不仁,请缨报国之志士的热忱,尽情表达出来,纸上铮铮有声。,终军请缨,出自东汉班固汉书终军传,西汉武帝朝,南越(今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割据政权尚未完全归附,终军自请出使南越,表示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请缨一词即典出于此)。至南越后,他说服南越王臣服汉朝,但南越丞相吕嘉极力反对,发兵攻杀南越王及汉使者,终军亦被杀。死时年仅20余岁,世人称之为终童。后以此典故指主动担当重任,建功报国。,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 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 谈笑起,两河路。,典故的用意,韩世忠,南宋名将,与岳飞、张俊、

5、刘光世合称“中兴四将”。韩世忠身材魁伟,勇猛过人。出身贫寒,18岁应募从军。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抗击西夏和金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汗马功劳,而且在平定各地的叛乱中也作出重大的贡献。为官正派,不肯依附奸相秦桧,为岳飞遭陷害而鸣不平。死后被追赠为太师,追封通义郡王;宋孝宗时,又追封蕲王,谥号忠武,配飨宋高宗庙廷。是南宋朝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谷城公,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良尝从容步游于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欧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

6、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 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唐将李筌得骊山老母讲解阴符经,唐代的李筌,此人极爱钻研神仙之道,曾经访遍天下只为了寻找到得道的人。一次机缘巧合使得李筌在嵩山虎口岩的一处窑洞里发现了阴符经的绢本素书,虽然这本阴符经

7、已经历经时间的打磨,经本甚至出现了糜烂、字迹不清的情况,但是仍然没有阻断李筌对它的喜爱。李筌急忙赶回之后就誊抄了阴符经,经常彻夜诵读,反复咀嚼,依然不能全部弄懂经文中的意思。而在另一次访道天下的机遇之下,李筌在陕西骊山碰到了一个鹤发童颜的老母。这位老母正对着遗火烧树的现象自言自语:“火生于木,祸发必克”。一旁的李筌怎么会不记得这句话的出处,正是源自阴符经的第一章,于是他便毕恭毕敬地上前讨教。谁料老母一听,便说道:“我授这经典已经一千八百年了,少年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李筌将自己的遭遇如实相告,也得到了老母的欣赏赞扬:“你这少年天庭饱满,心存正气,可以做我的弟子!”随后,老母带着李筌来到一个僻静之

8、所,详细地为他讲解阴符经在经文上的奥妙惊奇,听得李筌是如痴如醉。,说明即使没有承授与凭借,照样也可以保家卫国建立功勋。,呼吁朝廷不拘一格降人才,让有识之士有其用武之地。,少时棋柝曾联句。,语出李正封、韩愈晚秋偃城夜会联句李句,云“从军古云乐,谈笑青油幕。灯明夜观棋,月暗秋城柝。”柝,tu,巡夜打更所用之木。,联句是古代作诗的一种方式,是指一首诗由两人或多人共同创作,每人一句或数句,联结成一篇。,追忆青年时期的军旅生活,表达从军报国的夙愿。,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语出杜甫江上诗:“勋业频看镜,行倚楼。”暗指容颜憔悴衰老。,慨叹功业未建,人已衰老。,可现在人老了,登楼眺望中原,揽镜自照,已力

9、不从心,多次误了从军的机会。,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冲梯:冲车和云梯,古代攻城的工具。,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北风,暗指北来的蒙古兵,它既点出了入犯的方向,也渲染了入犯者带来的杀伐之气。,蒙古军队攻势的凶猛和情势的危急。 表达词人对时局的忧虑。,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东晋初年,前秦的势力日趋强大,苻坚即位后一心想消灭东晋统一全国,他在朝会上就亲征问题听取大臣们的意见。秘书监朱彤坚决支持,而左仆射权翼说晋有长江天险,不能进攻。苻坚傲慢说“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投鞭断流: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制难:挽回危难

10、的局势。,金汤:金城汤池的省语,比喻坚固的防御工事。,张许:张巡和许远,唐代安史之乱时死守睢阳的名将,警告统治者要重视敌人 讽劝朝廷不要认为天堑可凭,而要重要人才。,用典,快投笔,莫题柱。,作者大声疾呼:有志之士,赶快投笔从戎,不要再做只知追求荣华富贵、空谈误国的雅士了!,东汉班超家境穷困,在官府做抄写工作,曾经掷笔长叹说,大丈夫应当在边疆为国立功,像傅介子张骞一样,哪能老在笔砚之间讨生活呢!,司马相如前往西安途经升仙桥时,在门柱上写下的誓言。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也。形容立志求取功名的行为。,激励,全诗表达的情感,1、对国家边事的担忧,2、对统治者不思进取的不满,3、对不拘一格降人才得渴望,4、对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悲叹,5、对仁人志士投笔从戎的呼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