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融资BT模式论文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328282 上传时间:2020-09-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投融资BT模式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投融资BT模式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投融资BT模式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投融资BT模式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投融资BT模式论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项目投资与融资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建设项目采用BT建设模式的风险研究 姓 名: 学 号: 院 系: 专 业 名 称: 年 级: 摘要:BT模式作为一种具备有限追索的特性融资模式,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工程建设项目中,特别是各地政府非经营性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中正逐步得到应用和发展。然而,BT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公私合作模式,在我国应用时间较短,实际操作经验较少,立法工作还不够完善,容易引发各种风险。本文对BT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部分建设项目的实际操作经验,提出BT项目的具体实施方式、风险及防范措施。关键词:BT模式; 项目风险;风险管理Abstract:BT mode as a kind o

2、f having the features of limited recourse financing,in recent years in some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our country, especially the governments of non operating infrastructure and public utilities projects are gradually developed and applied.However,BT mode as a new mode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3、in our country,the application time is shorter,less actual operation experience, the legislation is not perfect enough, easily lead to a variety of risks.In this paper,in-depth analysis of the BT mode.and combining with the experience of practical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puts forward the s

4、pecific implementation of BT project, risk and preventive measures.Key words:BT mode ; Project risk;Risk management目录1、 BT模式.5 1、BT模式的概念.5 2、BT模式的产生背景.5 3、BT模式的运作.5 4、BT模式的使用范围及特征.6 5、BT模式下的成功案例.62、 BT建设模式的风险.6 1、BT模式下的风险.6 (1)、融资风险.6 (2)、政府信用风险.6 (3)、法律风险.7三、风险的管理.7 1、风险的管理.84、 结束语.9五、参考文献.9一、BT模式

5、1、BT模式的概念 BT是build和transfer的英文缩写,意即建设-移交,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融资模式。BT融资模式是由项目发起方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投资方,然后由投资方负责项目资金筹措和项目建设,并承担项目的建设风险,项目建设完成验收合格后,项目发起方按照签署的回购协议接管项目,并在约定的一定期限内分期向投资方支付投资总额并加上合理资金回报的一种融资建设方式。 2、BT模式的背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基础设施投资的银根压缩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筹集建设资金成了制约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原有的投资融资格局存在重大的缺陷,金

6、融资本、产业资本、建设企业及其关联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为阻隔,资金缺乏有效的封闭管理,风险和收益分担不对称,金融机构、开发商、建设企业不能形成以项目为核心的有机循环闭合体,优势不能相补,资源没有得到合理流动与运用。 3、BT模式的运作 BT建设模式中的项目主体有:项目业主(项目所在国政府或所属部门制定的机构或公司)、投资建设方(通过投标方式获得项目建设的特许权)、贷款银行或其他相关单位。运作基本情况为:(1)项目的确定阶段:政府对项目立项,完成项目建设书、可行性研究、筹划报批等工作; (2)项目的前期准备阶段:政府确定融资模式、贷款金额的时间及数量上的要求、偿还资金的计划安排等工作;(3)项目

7、的合同确定阶段:政府确定投资方,谈判商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等工作;(4)项目的建设阶段:参与各方按BT合同要求,行使权利,履行义务;(5项目的移交阶段和回购阶段:竣工验收合格、合同期满,投资方有偿移交给政府,政府按约定总价,按比例分期偿还投资方的融资和建设费用。 4、BT模式的适用范围和特征BT模式仅适用于政府公益性、准公益性基础设施这类缺乏收入补偿机制的非经营性项目建设。如不收费的城市道路建设、公益环境环保工程等。政府利用的资金是非政府的,资金来源为投资方筹措资金。投资方在移交时不存在投资方在项目建成后进行经营来获得收入。政府按比例向投资方分期支付合同的约定总价。5、 BT模式下的成功案例 自

8、BT模式开始发展,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很多次都运用到了这一模式来解决部分问题,成功的案例有以下项目:北京地铁奥运支线、南京地铁二号线BT投融资、江苏嘉兴开发区项目、重庆朝天门大桥项目、山西阳候高速公路项目、南京快速内环线项目、中国中铁沈阳四环快速路等等。这些例子说明了BT模式在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还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的,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二、BT建设模式的风险 1、BT模式下的风险 采用BT建设模式的项目一般都是建设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筹集资金数额较大,因而带来的风险较大。其中风险有工程技术风险、项目外部环境风险、中标人投资能力风险、中标人建设管理能力风险、项目融资风险、项目回购风险

9、、法律风险、政策风险、特许权质押风险、社会风险等。以下详细介绍几个影响比较大的风险: (1)融资风险 BT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就是融资。对于一个项目来说,企业融资成功与否是BT项目成功的关键,是否拥有足够的融资能力,是建筑企业在BT项目上的关键性竞争力。目前中国市场融资结构比较单一,企业难以通过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来解决巨额投资的资金,往往只能依靠间接融资,即通过想银行贷款融资,负债融资来解决投资资金。然后,BT项目动辄几亿、十几亿的投资额。然而在现今商业银行嫌贫爱富的潜规则下, 一般建筑企业直接融资困难,即使融资成功也存在巨额贷款还本付息的风险。一是项目开展后,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国家实

10、行宏观调控和贷款控制,企业可能无法筹措到足够的资金,造成资金不到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二是项目负债融资,可能因项目效益低下等原因,负债率达到警戒线,回购资金到位催收乏力,到期无法还本付息,最终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甚至面临破产。三是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低下,决策管理信息系统不够完善,投资理财能力较差,资金使用率偏低,因此企业缺少信誉,限制了企业的融资能力,形成企业融资过程中的潜在风险。(2) 政府信用风险 政府信用风险是BT项目融资模式投资人所需要面对的最大风险。由于BT模式没有未来的项目经营利益作为投资回报,其投资收益完全依靠政府财力和信用的保证。如果政府信用发生重大变化,必将极大影响投资

11、方的利益,政府信用风险在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政府优惠承诺不能兑现,政府在招商引资时为鼓励投资以BT方式投资建设基础设施,一定会开出相当优厚的条件来吸引投资方来投资,而投资方考虑到投资风险比较大,也会相应提出很多苛刻的条件与要求。政府根据项目的需要和急迫性,在不违背相关政策和损害政府的实质利益的情况下,最后一般都会接受。然而,政府的支持度不是一直不变的,如果在实践操作中,政府支持度发生重大调整,与公共利益相悖或者政府换届等情况,最后都会出现一些变故,对投资方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政府故意单方面追加不合理设计方案,政府由于合理或者不合理的原因,在原有的设计上追加一些设计变更,增加了投资方的成

12、本,使工程压力增大甚至无法继续进行。政府回购能力不足,当项目完成并验收合格之后,进行了项目移交,然后在政府对投资方的还款过程中,由于项目为基础设施项目,本身不具备盈利能力,而有些地方政府财政能力不足,无法进行正常的回购。因此BT融资项目的投资人应充分权衡地区性风险和土地财政风险。(3) 法律风险 在中国,BT融资模式属于新型的融资模式,相应的法律跟进滞后,而且BT模式涉及融资、投资。建设、转让等一系列活动,参与者包括政府、投资人、BT项目公司、建设方、原材料供应商、融资担保人、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及分包商等诸多主体,参与主体法律关系复杂。参与各方在项目建设之间的权利和

13、义务如何规范,尚缺乏法律规范的制约,法律风险因此客观存在。目前国内没有关于BT项目专门的法律法规,使得BT项目在实际操作中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当出现一些问题时解决很麻烦,给项目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3、 风险的管理 1、风险的识别 根据项目中存在的风险对项目的影响大小,严重风险有政府信用风险、中标人投资能力风险、融资风险、特许质押权风险、政策风险、社会风险等;而工程技术风险、项目外部环境风险、中标人建设管理能力风险、法律风险可以归为一般风险或者较大风险,多会导致项目进行中成本增加、工期延长等,不过都是可以通过一定措施来进行转移和防范的。 (1)做好政府信用度风险评估 投资人对于采用BT模式的项目是否取得成功,取决于对政府信用度的渗入调研。政府信用是投资人参与BT项目投资建设的基础,既是强化投资人投资信心的保障,也是投资回报能否顺利实现的保障。政府信用度高的地区相对于信用度低的地区,投资人的利益可以得到更好的保障,BT模式的运作就更加活跃。因而,BT项目投资人必须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