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6321081 上传时间:2020-09-29 格式:PPT 页数:189 大小:1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9页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9页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9页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9页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课件(1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蛋鸡饲养管理技术,张涛 ,蛋鸡生产的管理方案,培育优质后备母鸡 饲喂鸡群使之表现最佳生产性能 使鸡群舒适、保持鸡群健康 控制成本、创最大收入,培育优质后备母鸡,用最可靠的技术,在最严格控制下去 制造最高产的“鸡”器,培育优质后备母鸡,一个优质后备母鸡群定义如下: 一个有持久的能力将生产性能发挥至其遗传极限的鸡群 培育期的差错往往能造成永久性的不利影响,培育方案对蛋鸡舍表现的影响,影响后备鸡发育的因素,饲料和饲养方案 健康控制方案,后备鸡的培育阶段,育雏期 05周龄 68周龄 育成期 912周龄 1318周龄,育雏期的培育,5周体重定终身?,雏鸡的生理特点,体温调节力差,初生时3739,未达到4

2、0.5,4日龄均衡上升,10日龄达成年体温,3周趋于完善,78周可适应外界温度 生长迅速,代谢旺盛心跳:250350分 胃的容积小,消化力弱,消化道内缺少某些消化酶,肌胃研磨能力差。,雏鸡的生理特点,羽毛生长快,孵出20周龄换4次羽毛 45、78、1213、1820周 敏感性强,营养缺乏及有毒物质均表现病态。 抗病力差。 胆小,群居性强。,雏鸡的阶段发育特点,05周龄是雏鸡的各个系统发育的时期雏鸡的各组织器官从功能的不健全逐渐发育。 雏鸡对外界的各种应激因素抗逆性差主要依靠母原抗体来保护免受病害,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出现病理现象甚至死亡 因其采食量小,再加上频繁的免疫接种应激和同样条件的影响,

3、往往很难达到目标体重。,雏鸡的阶段发育特点,68周龄 雏鸡的器官功能(除性器官外)日趋正常,能够适应外界环境并具备了较高的抗病能力 这一阶段是系统成熟及适应期,也是骨骼快速发育的开始。 一般68周龄前增重并不十分明显,主要是内脏器官的发育。 到8周龄末胫长达到83mm相当重要,因为它影响到该鸡群能否发育到应具备的体型。8周龄前所摄取的营养着重于骨骼的发育,特别是68周龄的胫长更是关键。,雏鸡的阶段发育特点,蛋鸡视胫骨长度是否达到83mm为育雏与育成的分水岭,若未达到标准时,可以延长育雏料的时间(1012周或更长),蛋鸡5周龄体重,褐壳鸡5周龄体重非常重要,应达到400g 体重达标时,可继承产蛋

4、数量遗传性的82,产蛋持久性能的90 试验证明:400以上组比400以下组的生长、生产性能提高1520,蛋鸡5周龄体重,蛋鸡5周龄内是内脏器官发育阶段,该阶段体重是否达到育种公司制定的标准,对蛋鸡全程的生产性能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前5周龄的失重意味着一些重要组织(内脏器官)无法恢复的发育不良,包括免疫功能和对疫苗的反应。,育成成绩与产蛋主要经济形状之间的相关,蛋鸡5周龄体重,这可能是蛋鸡在生长发育的早期特别是前5周内进行各 主要器官(如心脏、肝脏、肾脏等)的发育与形成的缘故 器官发育与形成良好的鸡群,其生产性能会提高,死亡率将降低。 而16周龄的鸡群均匀度主要是影响60周龄后的产蛋率及死亡

5、率。 实验发现,在均匀度较差的鸡群中,体重轻的鸡可正常产蛋到60周,之后则出现早衰现象,导致产蛋下降及死亡率增高。,影响五周龄体重的因素,育雏温度 饮水的供给 饮水的温度适宜 抗菌素饮水问题 相对湿度 光照 光照强度 日照时间长短,影响五周龄体重的因素,饲料 饲料结构与质地 能量蛋白质 鸡群密度 03周 120125平方厘米只 3周 200220平方厘米只 断喙 免疫,对温度的要求,要求高温育雏,一般在3536,主要是看鸡施温,以鸡的活动表现为主防止出现低温“扎堆”现象。温度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可忽高忽低。 低温可致雏鸡腹部着凉,导致腹泻,影响卵黄吸收。 温度过高,会使卵黄囊与肠管联系的管道萎缩

6、造成卵黄囊吸收不良,对温度的要求,合适的温度,鸡均匀分布。,太冷,鸡聚堆,保温炉,太热,远离热源,贼风,鸡聚堆,育雏温度是否合适关键看鸡群分布是否均匀。,育雏鸡舍的温度控制,育雏温度不适宜,育雏期内雏鸡过于喧闹说明鸡只不舒服 最常见的原因是温度不太适宜,冷应激时雏鸡的症状,雏鸡会堆挤在育雏伞下 雏鸡也会乱挤在饲料盘内 肠道和盲肠内物质呈水状和气态 排泄的粪便较稀且出现糊肛现象,雏鸡受冷应激的影响,雏鸡生命中最初几天受凉,日后会遭受死亡率增加,应激,脱水,生长速率和均匀度差,以及较易发生腹水症的后果,热应激时雏鸡的症状,雏鸡会俯卧在地上并伸出头颈张口喘气 雏鸡会寻求凉爽远离热源的地方 雏鸡会拥挤

7、在饮水器周围使全身湿透 饮水量会增加嗉囊会由于过多的水分膨胀,雏鸡受热应激的影响,脱水,导致死亡率高,出现矮小综合症和鸡群均匀度差 饲料消耗量降低,导致生长速率和均匀度差 最严重的情况下,由于心血管衰竭(猝死症)的死亡率较高,育雏湿度,对湿度的要求,防止脱水,雏鸡出生体内含76%的水 出雏24小时,体内水分消耗8 出雏48小时,体内水分消耗15,脱水会导致肾损伤,生长抑制,脱水,脱水意味着电解质的流失,饮水,先饮水的益处:排除胎粪,吸收残留卵黄,促进肠道蠕动,利于开食。 初饮水中加入8的葡萄糖,饮足12小时 饮水的质量标准:细菌总数100个 大肠杆菌3个L,饮水,雏鸡一到马上接触到水 育雏前两

8、周,每天清洁饮水器 育雏前几天,水温25-30度 更换饮水器需过渡,饮水,水中加入抗生素,多维素或电解质溶液配方:CuSO4 19g,FeSO4 6g,MnSO4 0.5gK2SO4 8.5g,Na2SO4 8.0g,ZnSO4 0.5g,糖57.5g按2-5%配置。 防止缺水。 水位适宜,防止淹死鸡。,饲喂,营养与饲喂,饲喂 时间:出壳24-36小时为好或饮水后3-6小时 开食过早,不利于卵黄吸收。 开食晚,消耗体力,造成虚弱,死亡增加,增重与营养的相关,最初几周内的生长性能主要与日粮中蛋白质(氨基酸)水平有关 10-12周龄以后,青年母鸡的生长性能与日粮能量浓度间的相关比蛋白质更密切,营养

9、要求,供给雏鸡营养浓度高的日粮 在03周使用高能(能量在12.1412.35J/Kg)、高蛋白(2021)的育雏前期料 48周采用能11.93_12.14MJ/Kg蛋白质19的日粮,延迟生长与饲料消耗,雏鸡的标准体重与日采食量,密度,鸡群密度 03周 120125平方厘米只 3周 200220平方厘米只,密度,周龄 料槽 料桶(30-40cm) 1-2周 2.5cm 1个/35只 3-9周 5.0cm 1个/25只 10-17周 7.5cm 1个/20只,给鸡只提供足够的食槽空间,鸡的社会制度秩位顺序,通风,新鲜空气的交换至关重要 排出NH3和CO2、CO排尽 提供新鲜的O2 空气流动有蒸发致

10、冷作用 保持正常的室温 避免贼风和室温的大幅波动,最理想的通风换气,断喙,7-10天 6-8周 12周修喙,断喙,喙的作用-啄食、饮水、争斗。 不断喙的后果-刨料、互啄。 断喙的难处-既要减少饲料的刨出又要尽量不影响饲料的摄入和饮水。 断喙不好-不但影响鸡群的死淘和均匀度,而且与日后的生产性能密切相关,断喙,断喙的标准: 造成的应激要尽可能小 喙截断后不会再生 (烧灼要确实) 下喙比上喙稍长 不会影响摄食和饮水,断喙,断喙日龄 -8日龄左右,断喙早,断喙容易,效果好,应激小。如果断喙质量好,一般一次断喙就可,必要时可在6-8周龄时进行修喙。,断喙,正确的断喙手法 -断喙时,用大拇指置于雏鸡颈后

11、,食指放在颈下将其握住。将雏鸡头部略往下倾斜并将其闭合的鸡嘴插入喙孔,同时食指略往后施加压力,使其舌头往后拉,以免烫伤舌头。脚踏断喙器可将嘴停在刀体上2-3秒钟以灼烧止血 大约切除鼻孔至喙尖的1/3部分,正确的断喙,正确的断喙,刚刚断完喙与鸡成年后喙的形状,断喙,断喙存在的常见问题,没有专用的断喙设备或设备简陋- 电烙铁烫或先用剪刀剪然后用烙铁烫甚至有的直接在烧红的铁板上烫。 断喙晚,断喙难,烧灼更难,断喙效果不好。,断喙不正确,留得太长或烧灼不确实喙再生,仍可以作为 武器来伤害别的鸡。 留得太短,妨碍摄食与饮水。 上下喙长度不合适(下喙烧灼不确实再生或上喙比下喙长),吃不到含有各种微量元素和

12、维生素的细小饲料。 烧灼不确实,喙的边缘再生,再生后的喙尖与不断的喙具有同样的杀伤力。 断喙不当,软组织受伤,成年后喙的形状差异很大。,断喙不好,喙缘会继续生长而且喙尖会用来作为笼内竞争的武器。,断喙不正确,断喙不好会严重影响软组织,成年后喙的形状差异会很大,下列问题与断喙有关,部分鸡只发育不良,延期生长,产蛋推迟,生产性能降低。 鸡群均匀度差,不能同步开产,产蛋高峰低或高峰延续时间短。 处于产蛋高峰的鸡群,经常见到一些没有开产的小鸡,这些鸡只大多是由断喙不良引起的。 鸡群同类残杀,死淘率高。,断喙注意事项,断喙前一天直至第二天应在饮水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和电解质以尽量减少应激。 断喙前3-4小

13、时及断喙时应把料盘加满,以避免断喙后雏鸡的喙因采食受到损伤,或啄食垫料使伤口受到污染。,使用专用断喙器,并将断喙器调至合适的温度,使得断喙后既能止血又不灼烧严重。 断喙时,应考虑断喙后灼烧造成的“死喙”,以免断喙过重。一般来说刀片温度越高,断喙时将鸡嘴往刀片方向推挤力量越重造成的“死喙”越多。,断喙注意事项,断喙注意事项,断喙完成后,应检查鸡群中是否有个别鸡出血现象,对个别出血的鸡进行二次轻度灼烧止血。 要按厂家说明正确使用断喙器,并定量更换刀片,以确保断喙质量。 断喙应专人进行,尽量减少断喙操作人数,以便有更好的整齐度 。,胸腺,哈氏腺,脾臟,集淋小結,盲腸扁桃,骨髓,華氏囊,疾病的预防,早

14、期死亡原因分析,垂直传播疾病:白痢、MG。 孵化过程中,感染,如脐炎。 孵化条件掌握不好,造成脐部闭合不严 运输不当,体质削弱。 育雏条件掌握不好,造成雏鸡死亡 其他,如兽害,机械损伤,人为致死。,育成期的培育,青年鸡的生理特点,羽毛丰满,具有健全的体温调节能力 食欲旺盛,消化系统逐渐发达,消化功能较强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增强了 是长骨骼的重要阶段;青年鸡不但生长迅速身体各组织器官的发育也处于主要阶段 青年鸡后期生殖系统开始发育,并逐渐成熟,鸡的活动能力也日益增强,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育成期的培育,此阶段是骨骼、肌肉、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 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成鸡的产蛋性能

15、及经济效益。,育成的目标,适当的开产日龄 健壮的性成熟和体成熟一致的鸡群 胫骨长度达到品种要求 较高的均匀度,育成期的阶段培育特点,12周龄: 在此阶段进行体形结构一致的早期调控,保证雏鸡肌肉和骨骼发育是培育的重点。,育成期的阶段培育特点,肌肉和骨骼的发育规律是: 10周龄左右骨骼的发育极为迅速。8周龄达到成年骨架的75%,体重仅完成36%,10周龄达到成年骨架的82,而体重生长48%。12周龄达到成年骨架的95。 当肌肉与骨骼发育不协调时,体重大胫骨短的鸡肥胖,而胫骨长体重轻的鸡过瘦。,育成期的阶段培育特点,1318周龄: 此时鸡体的生殖系统包括输卵管、卵巢及性腺开始逐渐发育,鸡冠开始长大脸

16、颊红润,羽毛光滑,羽翼丰满,肢体挺阔。 当血液中雌激素达到一定浓度时,骨骼的生长点闭合。 1314周龄骨架基本形成。,育成期鸡的生长特性,7-13周,每周增重90-120g,骨骼、肌肉为主 14-18周,每周增重70-90g,脂肪沉积,生殖系统开始发育。 力求13周龄体重超过1150g。,培育期管理要点,关注早期体重发育 骨骼发育良好,具备良好的体型 严格控制光照 控制均匀度 体重达标(1550克)或稍超即可光照刺激 严格防免疫,对育成的基本要求,要为鸡提供足够的采食槽位和饮水槽位 保持适当的空气质量 适当的光照方案 无啄羽和同类相残 正常的体重发育 羽毛发育适当,育成期鸡的生长特性,青年母鸡是多阶段生长 青年母鸡躯体物质的化学组成和形态学构成以及躯体的生长特性会影响性能产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