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配砾石基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6314271 上传时间:2020-09-2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配砾石基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级配砾石基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级配砾石基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级配砾石基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级配砾石基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级配砾石基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配砾石基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级配碎石垫层施工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省道 S205 线北川桂溪至江油(北川段)提升改造工程1标段 编号: 致省亚通公路工程监理所(监理单位):现报上级配碎石垫层专项施工(方案),已经我单位上级技术部门审查批准,详见附件,请予审查和批准。级配碎石垫层专项施工方案承包单位(章): 项目经理(签字): 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字): 日 期: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1、同意 2、不同意 3、按以下主要容修改补充后并于 月 日前报来。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 日期: 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1、同意 2、不同意 3、按以下主要容修改补充后并于 月 日前报来。监理机构: 总监理工程师(代表)签字: 日

2、期: 省道 S205 线北川桂溪至江油(北川段)提升改造工程1标段级配碎石垫层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豪特路桥工程 编制人: 审核人: 日 期:二O一五年 月 日目 录一、编制依据及原则1二、工程概况1三、施工组织部署1四、级配碎石施工工艺流程图3五、级配碎石施工的方案4六、质量保证措施7七、安全保证措施10八、环境保证措施13九、交通畅通保障措施16一、编制依据及原则1、 省道 S205 线北川桂溪至江油(北川段)提升改造工程1标段技术文件;2、 省道 S205 线北川桂溪至江油(北川段)提升改造工程设计施工图纸;3、 国家现行技术标准技术规,规程及施工检验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交通部及相关行业

3、技术规、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4、 工地现场考察情况及我单位施工类似工程的相关经验。二、工程概况1、 省道 S205 线北川桂溪至江油(北川段)提升改造工程1标段受限路段采用(I-2型)路面结构,级配碎石垫层20cm厚度。2、 级配碎石垫层压实度96%,混合料CBR值大于80。碾压均采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碾压。三、施工组织部署1)、人员组织计划配置:为了保证级配碎石垫层的质量及施工进度且充分考虑本工程的特点及工程数量。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拟以安排进场人员配置如下:序号工种数量1技术人员32质检人员23安全员24实验人员35测量员46挖掘机司机27装载机司机28自卸式汽车司机69电工210电

4、焊工411修理工22)、设备机械进场计划:名称单位数量压路机台2全站仪台2水准仪台3手推车台4装载机台2挖掘机台2发电机组(30KW)台1平地机台1四、级配碎石施工工艺流程图路基工程验收垫层测量放样各种集料准备混合料集中机械拌合、运输取样检验摊铺机摊铺整形、碾压质量检测养护自检验收五、级配碎石施工的方案1、施工准备 1)、向驻施工现场监理单位报送“垫层开工报告单”,经同意后方可进行垫层施工。2)、土基及其中埋设的各种沟、管等隐蔽构筑物,必须经过自检合格、报请驻场监理单位检验、签字认可后,方可铺筑其上面的垫层。3)、各种材料进场前,应及早检查其规格和品质,不符合技术要求的不得进场。材料进场时,应

5、检查其数量,并按施工平面图堆放,而且还应按规定项目对其抽样检查,其抽样检查结果,报驻场监理单位。2、施工放样 1)、恢复中心线,每10m设标桩,桩上划出基层设计高和基层松铺的厚度。 松铺厚度=压实厚度松铺系数 2)、中心线两侧宜按路面设计标桩,测基层设计高,在标桩上划出基层设计高和松铺高度,这样做是为了使基层的高度、厚度和平整度达到质量标准。3、计算材料用量根据基层的厚度、宽度(按设计图纸)及预定的干密度、计算各段的干集料数量。4、运输和摊铺集料 1)、在摊铺段两侧先培土(除挖方段路槽部分)以控制基层的宽度和厚度。2)、可用自卸翻斗车运输集料。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同。3)、卸料距离

6、应严格控制,通常由专人指挥卸料,避免铺料过多或不够。4)、卸料及摊铺通常由远而近,全断面摊铺尽量不留纵缝。5)、应事先通过试验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 松铺系数=松铺厚度压实厚度人工摊铺混合料时其松铺系数约为1.401.50:平地机摊铺混合料时,其松铺系数约为1.251.35。6)、摊铺前应根据测量高程、松铺系数放样,控制好摊铺高度、平整度和宽度。7)、采用两种集料掺配时,应先运铺主要集料,然后及时运送摊铺另一种集料。如粗、细两种集料最大粒径相差较大,应将粗集料摊铺并洒水后再摊铺细集料。摊铺时应使粗细颗料分布均匀,并清除超径粒料及其它杂物。5、拌和 1、通常采用多铧犁或平地机等机械拌和。 2、每段

7、作业长度,多铧犁拌宜100m150m,平地机拌宜300m500m 3、第一遍从作业段中心开始,将混合料向翻;第二遍从边缘开始将混合料向外翻。 4、拌和过种中,用分散水流洒足所需水分,一般要拌6遍。拌和结束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应该均匀,并较最佳含水量大1%左右,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6、整型、碾压 1)、根据测量放样对拌和好的混合料进行初步整型,整型作业可采取机械配合人工进行。2)、当集料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容易碾压密实,故应及时碾压。但雨后或土基过分潮湿时,不得用12t以上重型压路机碾压,防止造成碾压翻浆。 3)、碾型应遵循“先轻后重、由低向高、由边向中、先慢后快、适当重叠”的原则,

8、即在碾压时,通常先用拖拉机或轻型压路机碾压12遍,然后用重型压路机碾压(一般68遍)。碾压时由低处向高处、由边缘向中间进行,且应适当重叠;轻型压路机重叠15cm左右;重型压路机宜重叠1/2轮宽。碾压速度应先慢后快,用重型压路机碾压时,其速度通常为:头两遍宜用1.5km/h1.7km/h,以后几遍宜用2km/h2.5km/h。当重型压路机碾压45遍,达到基本稳定时,必须再次进行测量整型(通常需进行12次),直到高程及平整度达到质量标准,当施工经验不多时,宜低不宜高,因为低了填混合料(细料)比较方便,如果高了,刨挖比较费时。整型后,还应及时碾压直到压,直到压实度达到质量标准。 4)、整型过程中,车

9、辆和其他机械不得通行。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地段,严禁压路机“调头”或急刹车。 5)、横缝的处理,两作业段的横缝衔接处应搭接拌和:第一段拌和后,留5m8m不进行碾压;第二段施工时,前段留下的末压部分,重新加水拌和,并同第二段一起碾压。 6)、纵缝的处理。应避免纵向接缝。有时因某种原因可能出现纵向接缝,其处理方法是;沿作业段宽度分带作业时,其接茬处1m宽左右应予重复拌和并交错碾压,边部2m左右应增压34遍。7、级配碎石底基层、底基层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外观要求:表面平整、密实、无细颗粒集中、无杂物和松散现象,用重型压路机碾压,无明显轮迹(轮迹小于3mm)。经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报驻场监理单位,由

10、监理单位抽检、认可签字后即基层、底基层检收合格,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六、质量保证措施(1)建立健全并全面贯彻质量保证制度,包括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材料供应岗位责任制、全面质量管理等制度,不断教育和提高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2)建立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由各专业技术负责人任技术主管,建立以技术主管为主要负责的质量监控体系。工地实行旬检、日常检查制度。(3)现场技术主管,在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应对操作班组反复、细致地进行交底,并作好记录。容包括工程地质情况、工程技术要求、工程质量、工程工期以及为达到设计要求而采取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4)建立工序质量责任制,明确各工序质量标准和质量责任,设专职质

11、检员按工艺流程对每道工序进行检查监控。每道工序完工后,须经质检员检查通过,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工作。专职质检员具有质量否决权。质量保证体系图提高工程质量反 馈质 量 保 证 体 系 经济保证控制保证技术保证组织保证思想保证经济责任制单位工程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0%以上施工控制推广新技术工艺审核图纸测量定位技术交底掌握规范、验标项目QC小组及中方质检提高质量意识全员QC教育奖优惩劣实行质量保险抵押加强施工现场控制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接收甲方检查各分项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签证严格按施工程序和技术标准施工质量责任制技术岗位责任制队QC小组下道工序是用户为用户服务质量第一提高施工能力工班QC

12、小组总结表彰先进工班回访改进工作质量经济兑现质量评定七、安全保证措施(一 ) 组织保证1、牢固树立“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决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机构: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下设四部一室(工程部、物设部、安质部、财务部、综合办公室)负责分管施工作业班组,及项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职责: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质量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以及劳动保护方针、政策、法规及上级颁发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安全、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参加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安全技术防护措施,深入现场,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

13、出整改要求,有权拒绝违章指挥,有权越级报告;督促一线施工作业人员按照安全技术措施、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对新进场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工作等。2、按照项目部制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划分进行管理,对管理人员、施工作业班组进行责任分解细化,做到有岗必有责、有责必有纠。3、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每月不少于一次安全教育。4、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施工生产中,每周不少于1次定期安全生产检查,检查容包括施工现场作业环境、施工人员安全防护用品的佩戴、宿舍生活区的防火、防盗以及文明施工专项检查,对班组安全生产进行评估,根据检查结果制定各项安全生产防护措施、制度,持续改进施工作业环境,不断提高。5、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施工机械必须在检定期,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6、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针对施工特点,特种作业施工前,项目部均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交底活动。对特种作业人员从业资格进行审查,建立特种作业( 二 ) 技术保证人员台帐,施工过程加强巡视、检查。1、编制切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