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医类别三基考试试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6313240 上传时间:2020-09-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中医类别三基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品}中医类别三基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品}中医类别三基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中医类别三基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中医类别三基考试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类别三基考试试卷(A)单位 姓名 得分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1、心主神志的物质基础是 A津液 B精髓 C血液 D宗气 E元气2、脉象“有神”的形态是 A从容和缓 B不浮不沉 C柔和有力 D沉取应指 E尺脉明显3一贯煎的功效是 A温补肝肾 B滋阴疏肝 C滋阴降火 D滋补肝肾 E滋养肺胃4、主司关节运动,联系四肢百骸的是 A十二正经 B十二皮部 C十二经别 D十二经筋 E奇经八脉5、寒凉药不具备下列何作用A清热泻火 B凉血解毒 C滋阴除热 D补火助阳 E泻热通便6以五更泄泻,粪质清冷,完谷不化为主症者,证属 A脾气虚证 B食滞胃肠证 C寒湿困脾证 D脾肾阳虚 E肝郁犯脾证7、燥邪最易

2、伤 A心 B小肠 C肌腠 D肺 E胃8既能收敛止血,又能消肿生肌,常用于肺胃之出血的药物为 A白芨 B蒲黄 C大蓟 D地榆 E紫珠9、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影响到相对的一方,导致 A阴阳偏衰 B阴阳亡失 C阴阳两虚 D阴损及阳 E阳损及阴10热极生风证患者多见 A舌强不语 B角弓反张 C手足蠕动 D手足震颤 E四肢麻木 11因人制宜的原则应考虑病人的以下情况,但应除外A年龄B居处C生活习惯D性别E体质12治疗血虚发热的代表方剂是 A四物汤 B归脾汤 C炙甘草汤 D当归补血汤 E六味地黄丸13、用热远热,用寒远寒是指 A因人制宜,慎用寒热药物 B因地制宜,慎用寒热药物 C因时

3、制宜,慎用寒热药物 D寒热夹杂,慎用寒热药物 E虚寒不用寒药,虚热不用热药14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脘腹满痛,大便不解者,宜用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大柴胡汤 D小柴胡汤 E蒿芩清胆汤15患者胁肋胀痛,纳呆便溏,肠鸣矢气,苔薄白,脉弦,证属 A肝胃不和 B肝脾不调 C脾气虚证 D寒湿困脾 E脾阳虚证16、紫苏除能解表散寒外,还兼有的作用是 A宣肺平喘 B祛风解痉 C通窍止痛 D行气宽中 E利水消肿17半夏厚朴汤的功效是 A开郁降逆,化痰散结 B降逆化痰,消痞散结 C温中散寒,除湿消满D行气解瘀,化痰消痞 E行气散结,降逆和胃18患者素体痰多,又感风寒,痰热内蕴,肺气上逆而致哮喘

4、咳嗽,痰多气急,痰黄质稠,苔黄腻,治宜用 A麻杏石甘汤 B小青龙汤 C苏子降气汤 D泻白散 E定喘汤19、伤风表证病人常表现为 A恶寒重,发热轻 B发热重,恶寒轻 C发热轻而恶风 D发热与恶寒并重 E寒热往来20、下列属于弦脉形态特点的是 A端直而长 B脉来绷急 C浮而搏指 D沉按实大 E状如波涛二、多选题(共10题,每题1分)1、下列哪些属肝风内动的表现 A颈项强直 B四肢抽搐 C角弓反张 D口眼喎斜 E牙关紧急2、血液的生成与哪些脏腑有关 A命门 B肺 C脾 D胃 E肾3、以下药物中具有清肺作用的是 A百部 B白果 C 枇杷叶 D车前子 E马兜铃4、以下可治疗厥逆之证的方剂有 A大承气汤

5、B四逆汤 C四逆散 D乌梅丸 E肾气丸5、火热之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A为阳邪,其性炎上 B性升散,易伤阳气 C性急迫,易生风动血 D发病急,病险急 E火毒相结,易致肿疡6、下列哪些是燥邪犯肺证与肺阴虚证的鉴别点 A干咳痰少 B口燥咽干 C潮热盗汗 D胸痛咳血 E发热脉浮7、桂枝的功效包括 A发汗解肌 B降逆止呕 C温通经络D温通血脉 E宣肺平喘8、津液与气血的关系失调,主要的病理变化有 A水停气阻 B气虚津亏 C气随液脱 D津亏血瘀 E津枯血燥9、以下能治疗胁痛的方剂有A一贯煎 B龙胆泻肝汤 C复元活血汤D逍遥散 E金铃子散10血瘀可表现为哪些性质的疼痛 A固定痛 B走窜痛 C刺痛 D隐痛

6、E夜痛甚三、填充题(共5题,每题2分)1、血液的运行,津液的输布靠气的_作用,其无故流失是因为气的_作用减弱。2、阳偏衰病变以_二脏为多见,尤其是_。3、中医辨证主要是辨_、_、_、_。4、津液的排泄途径,除呼吸、大便外,还有_、_。5、引起心脉痹阻证的常见原因有_,_,_,_。四、是非题(共10题,每题1分)1、一般而言,亡阳迅速导致亡阴,主要是因阳不生阴所致。 ( )2、胁间饱满,咳唾引痛,胸闷息促,是为支饮。 ( )3、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均可见到脾气虚症状。 ( )4、气虚亦可导致气逆病变。 ( )5、风邪袭表导致汗孔开张而汗出,是因风性善行之故。 ( )6、舌质鲜红起芒刺,多为

7、热入营血。 ( )7、病人颈前颌下,肿块如垒,累如串珠者,是谓瘿瘤。 ( )8、丹参的功效是补血调经,解毒消痈,安神。 ( )9、寒、湿邪气只伤阳气,不能化火。 ( )10、当归四逆汤既可治血虚寒厥,又可治寒入经络之腰、腿疼痛。 ( )五、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1、百病之长2、从治3、镜面舌4、麻黄汤:5、三补三泻六、问答题(共2题,每题10分)10导致失眠与嗜睡的常见原因是什么?27使用清热药时应注意些什么? 七、病案分析题(要求回答:辨证、治法、主方)(共1题,每题10分)2易某,女,10岁,学生。3天前放学后冒雨回家,次日即发烧,流清鼻涕,稍有咳嗽,服西药和中药2剂(药物不详)未效

8、。今卧床不起,咳嗽加剧,气急而喘,并诉喉咙痛,时欲饮冷,小便短少,颜色深黄,查:体温389,面赤唇干,鼻翼煽动,皮肤干燥,咽部轻度红肿,两肺呼吸音粗糙,舌质鲜红,苔薄黄而干,脉数有力。答案: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1C 2C 3B 4D 5D 6D 7D 8A 9C 10B 11 A 12D 13C 14C 15B 16D 17A 18E 19C 20A二、多选题(共10题,每题1分)1ABCE 2BCDE 3CDE 4ABCD 5ACE 6CE 7ACE 8ABCDE 9ABCDE ACE三、填充题(共5题,每题2分)1、推动;固摄2、脾肾;肾3、病位;病因;病性;病势4、排汗;排尿

9、5、血瘀;痰阻;寒凝;气滞四、是非题(共10题,每题1分)1 2 3 4 5 6 7 8 9 10五、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1指风。风邪四季皆有,可全兼五气,易与它邪合而为病,且常为外感病的先导。2、又称“反治”即顺其疾病的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即药物性质与疾病假象一致。适用于疾病本质与现象不一致的病证,如热因热用,寒用寒用等等。但究其实质,仍是针对疾病的本质而治。3、指全舌之苔退去,舌面光洁如镜者,多因胃气匮乏,胃阴枯涸。4、麻黄汤: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以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为辨证要点。其配伍特点有二:一是麻黄与桂枝相须,既发卫气之闭以开腠理,又透营

10、分之郁以畅营阴,则发汗解表之功益彰;二是麻黄与杏仁相使,宣降配伍,则宣肺平喘之效甚著。5、三补三泻,指六味地黄丸组方用药特点。即本方组成中熟地、山茱萸、山药谓“三补”;茯苓、泽泻、丹皮谓“三泻”。六、问答题(共2题,每题10分)1、导致失眠与嗜睡的常见原因是什么? (1)失眠:即“少寐”。指病人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难以复睡,或时而惊醒、睡不安宁,甚至彻夜不眠的症状。是阴虚阳盛、阳不入阴、神不守舍所致。兼见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者,属心肾不交。睡后易醒,多梦,兼见心悸怔忡,食少便溏者,属心脾两虚。时时惊醒,多梦,兼眩晕胸闷,心烦胆怯者,属胆郁痰扰。夜卧不安,兼见脘腹胀满不舒者,属食滞内伤。 (2)嗜

11、睡:又称“多寐”。即睡意很浓,常不由自主地入睡,是阳虚阴盛或痰湿内盛所致。2、使用清热药时应注意些什么? 使用清热药时,须分辨邪热是在气、在血、属虚、属实,针对性选药,并根据兼证予以相应配伍 清热药性多寒凉,易伤脾胃,故脾胃气虚,食少便溏者慎用;味苦性燥的药物易化燥伤阴,阴虚患者慎用。 清热药禁用于阴盛格阳或真寒假热之证。七、病案分析题(要求回答:辨证、治法、主方)(共1题,每题10分)1、辨证:肺热炽盛证。 治法:清热宣肺,止咳平喘。 主方:麻杏石甘汤加味。中医类别三基考试卷(B)单位 姓名 得分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1热极生风证患者多见 A舌强不语 B角弓反张 C手足蠕动 D手足震颤 E四肢麻木 2桂枝汤的药物组成是 A桂枝、芍药、生姜、大枣、杏仁 B桂枝、芍药、杏仁、甘草、人参 C桂枝、芍药、大枣、生姜、甘草 D桂枝、芍药、麻黄、生姜、甘草 E桂枝、芍药、生姜、大枣、人参3肝主疏泄,最主要的关系是 A气机调畅 B血液运行 C津液代谢 D情志活动 E消化机能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