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的方法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309267 上传时间:2020-09-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的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的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的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的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的方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的方法监测指标单位权重(%)标准值 (2020年)一、经济发展291人均GDP元12314002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42.5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504城镇人口比重%5605失业率(城镇)%46二、社会和谐156基尼系数20.47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为122.808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2609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69010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3=100三、生活质量191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61500012恩格尔系数%34013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平方米5271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1215平均预期寿命岁375四、民主法制1116

2、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59017社会安全指数%6100五、文化教育1418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6519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21620平均受教育年限年610.5六、资源环境1221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40.8422耕地面积指数%29423环境质量指数%6=100二、综合评价的方法(一)单指标评价方法正指标正指标共有14个,即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住房使用面积、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社会安全指数、R&D经费支出占GD

3、P比重、平均受教育年限、平均预期寿命和环境质量指数。其实现程度计算公式为: 逆指标逆指标共有3个,即恩格尔系数、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单位GDP能耗。其实现程度计算公式为:区间指标区间指标共有6个,即失业率(城镇)、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和耕地面积指数。其实现程度计算公式为:失业率(城镇):目标区间为3,6,允许下界限值为0,允许上界限值为8;基尼系数:目标区间为0.3,0.4,允许下界限值为0,允许上界限值为0.5;城乡居民收入比:目标区间为1,2.8,允许下界限值为1,允许上界限值为4;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目标区间为0,60,允许下界限值为0,允许上界限值为80;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目标值为100,允许下界限值为80,允许上界限值为120;耕地面积指数:目标区间为100,允许下界限值为90。(二)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小康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等6个方面(或子目标)构成,各子目标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计算公式如下:其中 为的评价值,为实际值,为指标的权数,计算时需要将百分数换成小数,为第j个子目标的实现程度,为第j个子目标中第1个评价指标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序数,为第j个子目标中最后1个评价指标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序数。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