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内容PPT演示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6277660 上传时间:2020-09-29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MP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内容PPT演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GMP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内容PPT演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GMP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内容PPT演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GMP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内容PPT演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GMP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内容PPT演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MP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内容PPT演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MP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内容PPT演示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2,培训内容,GMP的基本概念 实施GMP的意义 GMP的主要内容,3,GMP的基本概念,(1)定义 GMP: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2)GMP三大目标要素: 1 将人为的差错控制在最低限度; 2 防止对保健食品的污染 3 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产品质量,4,保健食品企业实施GMP的意义,1、确保保健食品的产品质量 2、促进保健食品企业质量管理科学化、规 范化,提高保健食品产业整体管理水平。 3、有利于保健食品产品出口,5,保健食品GMP的主要内容,1、人员管理 2、卫生管理 3、原料 4、贮存与运输 5、设计与设施 6、生产过程 7、品质管理,6,1

2、、生产和品质管理人员要求 有与生产保健食品相适应的具有医药学(或生物学、食品科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的技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比例应不低于职工总数的5。 主管技术的企业负责人必须具有大专以上或相应的学历,并具有保健食品生产及质量、卫生管理 2年以上的经验。,第一部分 人员管理,7,生产和品质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能够按GMP的要求对保健食品生产和品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处理。 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必须有专职的质检人员,质检人员必须具有中专以上学历。 采购人员应掌握鉴别原料质量、卫生等知识和技能。,8,2、健康检查及培训要求 从业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卫生法规、卫生知识培训,并建立培训及考核档案。 企业负

3、责人及生产、品质管理部门负责人应接受省级以上卫生监督部门有关保健食品的专业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从业人员必须每年须进行一次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9,3、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要求 进车间必须洗手消毒,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靴、鞋。不准穿工作服进厕所。 生产车间不得带入个人生活用品,如衣物、食品、烟酒、药品、化妆品等。 直接与原料、半成品和成品接触的人员不准戴耳环、戒指、手镯、手表,不准浓艳化妆、染指甲、喷洒香水进入车间。 工作时不准吸烟、饮酒、吃食物及做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活动。,10,第二部分 卫生管理 除虫灭害的管理 1.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除虫灭害、杀虫剂领取、使用等) 2.建

4、立相应的纪录 3.建有必需的除虫灭害设施;,11,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 1.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纪录; 2.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饲养动物的管理 副产品的管理 1.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纪录 2.建有专用的副产品处理设施 环境卫生管理 厂区道路通畅,路面硬化,裸露地面绿化。,12,第三部分 原 料 保健食品原料的购入、使用等有验收、贮存、使用、检验等制度、记录,并由专人负责。 原料的品种、来源、规格、质量应与批准的配方及产品企业标准相一致。 采购原料必须索取有效的检验报告单 食品新资源原料需提供卫生部批准证书。,13,原料存放要有专用库。原料应按待检、合格、不合格分区,离地离墙、分批次存

5、放,并有明业标志;同一库内不得储存相互影响风味的原料。 原料出库采取先进先出的原则 原料储存仓库,地面应平整,便于通风换气,有防鼠、防虫设施。 原料对温度、湿度及特殊要求的应按规定条件储存。,14,第四部分 成品贮存与运输 成品、包装材料分别设专用仓库,地面平整,便于通风换气,有防鼠、防虫设施,容量与生产能力相适应,产品离地离墙存放。 运输工具专用,符合卫生要求。 成品仓库有收、发货检查制度和入出库记录。 成品出厂执行“先进先出”的原则。 建立产品回收制度及处理纪录。,15,第五部分 设计与设施 厂址选择 地势干燥、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不影响周围居民生活和安全的区域。周围25米内不得有粉尘、有

6、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扩散性污染源,不得有昆虫大量孳生的潜在场所。 厂房应按工艺流程及所需洁净级别进行合理布局,功能分区合理,总体布局应考虑近期与远期规划相结合,留有发展余地 。,16,必须按生产工艺和卫生、质量要求,划分洁净级别(洁净区,非洁净区),经检测各项指标合格 。 洁净区空气按规定监测,并有纪录。,17,空气净化等级 按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B 17405 -1998) 要求,划分洁净级别,原则上分为一般生产区、30万级和10万级区。 洁净区空气洁净度划分为四个级别。,18,洁净室(区)空气洁净度级别表 洁净级别 尘粒最大允许数/立方米 微生物数最大允许值 0.5m 5m 浮游菌

7、/M3 沉降菌/皿 100级 3,500 0 5 1 10,000级 350,000 2,000 100 3 100,000级 3,500,000 20,000 500 10 300,000级 1050,000,000 60,000 - 15,19,洁净室(区)空气换气次数 洁净级别 换气次数(次/h) 10,000级 20 100,000级 15 300,000级 12,20,洁净厂房设计及安装要求: 静压差符合相应规定,洁净区内各功能室与通道之间的静压差大于5帕,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大于10帕。 生产固体保健食品的洁净区、粉尘较大的工房(粉碎、制粒、混合、压片、胶囊充填等)应该保持相对负压,

8、并设有除尘设施。,21,空气净化级别必须满足生产保健食品净化需要 固体保健食品: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散剂达到三十万级要求。 液体保健食品:口服液、饮料等最终产品可灭菌的按三十万级的要求,最终产品不灭菌的按十万级的要求。 特殊保健食品如益生菌类等产品为十万级。 酒类产品有良好的除湿、排风、除尘、降温等设施,人员、物料进出及生产操作参照洁净室(区)管理。,22,洁净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与生产工艺要求相适应,温度控制在18-26 ,湿度45-65% 洁净厂房内设有专用的容器具清洗间和洁具存放间 ,地漏放消毒剂(要轮换使用),消毒剂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洁净级别不同的厂房之间、厂房与通道之间应分

9、别设置与洁净级别相适应的人流和物流通道。,23,洁净车间人流入口通过程序:脱鞋 穿过渡鞋脱外衣穿工鞋、衣洗手穿洁净工作衣手消毒。人员出入有制度和记录。 原料前处理场所(如提取、浓缩等)与其生产规模和工艺要求相适应,有通风、除尘、降温设施,并不得与成品生产使用同一生产厂房。 洁净厂房空气净化设施(初效、中效、高效过滤器)、设备定期检修更换,有制度、纪录。 与原料、中间产品直接接触的生产用工具、设备使用符合产品质量和卫生要求的材质。,24,第六部分 生产过程 有产品生产工艺规程及岗位操作规程。 其内容应包括:产品配方、各组分的制备、成品加工过程的主要技术条件及关键工序的质量和卫生监控点,物料平衡计

10、算方法和标准等。如:成品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时间、PH值、中间产品的质量指标等。 岗位操作规程应对各生产主要工序规定具体操作要求,明确各车间、工序和个人的岗位职责。,25,生产车间生产技术和管理人员,应按岗位操作规程做好记录。 投产的原料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核对品名、规格、数量。,26,按生产指令领取原辅料,根据配方正确计算、称量和投料,并经二人复核,记录完整。 生产用水的水质必须符合GB5749的规定。 特殊规定的工艺用水,应按工艺要求进一步纯化处理。 有水处理记录。,27,建有清场制度,每一班次都应做好清场、器具清洁消毒记录。 容器有明显标记,标记牢固。 建有个人、工作服卫生管理制度。

11、不同级别的工作服明显标记,用于洁净区的工作服、帽、鞋等必须严格清洗、消毒,每日更换,并且只允许在洁净区内穿用,不准带出区外。,28,进入生产区原辅料,必须经过物料通道进入。凡进入洁净车间的物料必须除去外包装,若外包装脱不掉则要擦洗干净或换成室内包装桶。 各项工艺参数符合工艺规程要求。 生产用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洗涤剂、消毒剂应要索证,符合相关卫生标准。并有检验验收记录。,29,第七部分 品质管理 机构设置要求 设置独立并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品质管理部门。 车间设专职质检员,各班组设兼职质检员,建立企业质量管理图。,30,品质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和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及记录

12、。 检验技术规程 制定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的检验技术规程,主要包括质量标准、取样方法、检验方法等。 实验室管理制度 检验是企业进行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判定产品是否合格的重要保证。,31,留样观察制度 批批产品留样观察,有记录,样品保存至保健食品有效期后半年以上。 工艺操作核查(工艺查证)制度 审核各工艺操作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清场管理制度 生产结束应进行清场。清场操作有记录, 清场合格。,32,生产记录管理制度 有批生产记录管理制度。对各种原始的生产记录和检验记录进行汇总、检查和归档。 质量档案管理制度 建有完善的产品质量管理档案,并设有档案柜和档案管理人员。各种记录分类归档,保存23年备查。,33,质量标准 包括: 1.成品的企业标准; 2.半成品(中间产品)的质量标准; 3.原辅料、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 4.工艺用水质量标准。,34,质量检验 1、企业必须设置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检验室,具备对原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检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并有健全的检验制度和检验方法。 2、仪器定期检定,经常处于良好状态。 3、质检人员所学专业与检验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