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综合接地系统PPT演示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6272490 上传时间:2020-09-29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铁综合接地系统PPT演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高铁综合接地系统PPT演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高铁综合接地系统PPT演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高铁综合接地系统PPT演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高铁综合接地系统PPT演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铁综合接地系统PPT演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铁综合接地系统PPT演示课件(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某高铁350Km/h铁路客运专线,高速铁路 综合接地系统 2011年5月12日,2,某高铁350Km/h铁路客运专线,主要内容,综合接地系统构成 桥梁综合接地设置 路基综合接地设置 隧道综合接地设置 综合接地测试方法 结束语,3,某高铁350Km/h铁路客运专线,一、综合接地系统构成,铁路综合接地系统 定义 综合接地系统由贯通地线、接地装置及引接线等构成,它以铁路沿线两侧敷设的贯通地线为主干,充分利用沿线桥梁、隧道、路基地段构筑物设施内的接地装置作为接地极,形成低阻等电位的铁路设施共用接地系统。 就是将铁路沿线的牵引供电系统、电力供电系统、信号系统、通信系统及信息系统等其他电子信息系统、建

2、筑物、道床、站台、桥梁、隧道、声屏障等需要接地的装置通过贯通地线连成一体的接地系统。,4,某高铁350Km/h铁路客运专线,发展原因 铁路运输车辆牵引方式发展,电力机车取代内燃机车和蒸汽机车;随着运输速度提高也使铁路信号、通信和信息系统的计算机化得到发展,也促使原来各系统相对独立的接地系统逐步融合为一个接地系统的重要原因。 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铁路的牵引负荷随之增大,而通过钢轨引出至牵引变电所的回流电流也随之增大、运行速度变化时电流变化及机车接触网弓与线滑动接触产生的电火花增加,对铁路沿线的设备、设施产生影响,特别是对使用钢轨进行信号传输的信号设备产生很大影响。,5,某高铁350Km/h铁路客

3、运专线,对牵引变电所及其他设备运行的影响 对牵引变电所产生2个严重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回流电流造成地网电位不相等,这种情况一方面会对人身以及设备的安全造成威胁,另一方面将对保护、测量、信号装置造成影响,并有可能引发保护装置的误动或拒动。第二个问题是机车运行时起动、制动等操作造成母线电流波动增大,这种波动产生的电磁信号将对自身变电所中信号与通信回路造成干扰,也将对保护装置的测量信号造成干扰并影响调度中心与变电所之间的通讯,而一般的接地系统不能满足对电磁信号屏蔽的要求。 同样,也影响其他信号、通信及信息等设备的的正常运行,由于分散接地系统存在这些技术问题和经济问题,随着铁路提速各类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4、,这些问题表现得更加严重,因此发展综合接地系统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6,某高铁350Km/h铁路客运专线,3.总体技术要求 1)在综合接地系统中,建筑物、构筑物及设备在贯通地线接入处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 2)距接触网带电体5m范围以内的金属构件和需要接地的设施、设备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距线路两侧20m范围以内的铁路设备房屋的接地装置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3) 对于综合接地接入物必须进行单端接入,不能构成电流回路,尤其是对于电缆外壳,构筑物钢筋均应单端接入,不能形成通路,以免烧损设备破坏绝缘及对构筑物强度产生影响。 4) 电力、接触网等强电设备、设施接地连接线不得进入通信信号沟槽内; 5)桥梁、

5、隧道、无砟轨道、接触网支柱基础等结构物内的接地装置应优先利用结构物中的非预应力结构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当没有结构钢筋可以利用时,可增加专用的接地钢筋; 当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时应增加人工接地体;为防止对预应力钢筋的影响,预应力钢筋不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7,某高铁350Km/h铁路客运专线,6)不便与铁路综合接地系统等电位连接的第三方设施(路外公共建筑物、公共电力系统、金属管线等设施)必须采取可靠的隔离或绝缘等措施。 7)接地装置通过结构物内预埋的接地端子与贯通地线可靠连接。接地端子直接浇筑在混凝土结构内,表面与结构面平齐。 8)构筑物内兼有接地功能(含连接)的结构钢筋和专用接地钢筋

6、应满足:接触网短路电流不大于25KA时,钢筋截面不应小于120mm2(或直径不小于14mm);接触网短路电流大于25KA时,钢筋截面不应小于200mm2(或直径不小于16mm)。当构筑物内兼有接地功能(含连接)的结构钢筋的截面不满足要求时,可将相邻的二根钢筋并接使用无需改变钢筋的间距(须总截面满足上述要求)或局部更换直径为14mm或16mm的钢筋。结构物内的接地钢筋之间要求可靠焊接,保证电气连接。,8,某高铁350Km/h铁路客运专线,二、桥梁综合接地设置,1.接地范围 桥梁地段贯通地线铺设在两侧的通信信号电缆槽内,接地极充分利用桥墩基础设置。 桥梁结构的梁部、桥墩台、承台、基础以及接地系统的

7、外部接口和各结构之间的连接均进行接地连接,以形成完善的接地系统并具备良好的接地性能。 2.接地设计原则 首先是钢筋类型的选择,接地钢筋可利用结构本身的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不接入综合接地系统,保证桥梁结构在通过高电压、电流时结构本身的正常使用功能不受影响并安全传导电压、电流通过; 其次是钢筋的截面确定,钢筋截面积至少应为200mm2(如16 mm钢筋、504 mm扁钢),以保证具有足够的载流截面,若采用铜缆作为连接线时要求截面不应小于50mm2;再次是钢筋焊接要求:双面焊搭接长度不小于55mm;单面搭接焊长度不小于100mm;焊缝厚度不小于4mm;钢筋间十字交叉时采用直径16mm的“L”形钢筋进

8、行焊接,焊接长度同前;最后是接地测试,对接地钢筋每处连接均应进行电阻值测试,确保电气回路通畅,经检查全部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9,某高铁350Km/h铁路客运专线,3.接地措施 3.1 梁体接地设置 梁体纵横向预留接地钢筋,并在梁的顶面及底面预留接地端子(见图1),以便与需要接地的构件及下部结构接地体连接,原则上接地钢筋利用梁部相应位置处的结构钢筋,具体接地钢筋设置型式为: 1)每孔箱梁桥面设置4根16 mm纵向钢筋:在双线轨道底座板之间的1/3和2/3处各设置1根钢筋,两侧防撞墙下部各设置1根钢筋,并纵向贯通整片梁。轨道底座板间的纵向接地钢筋距混凝土表面的距离应小于100mm。另外根据箱梁桥

9、面板钢筋布置,当无单根16 mm纵向钢筋可供利用时,可采用2根12 mm钢筋代替1根16 mm钢筋。(见图2) 2)梁端桥面板设横向钢筋、腹板设竖向钢筋与纵向钢筋焊接形成回路。 3)距离桥梁起点侧75cm的防撞墙、信号电缆槽、遮板、梁底分别预留接地端子与轨道、综合贯通地线、栏杆或声屏障、桥墩接地钢筋连接在一起。接地端子仅在连续梁中间墩和起点侧设置。(见图3) 4)桥上接触网支柱接地,采用直径16mm的连接钢筋与支柱预埋钢板和梁部纵向接地钢筋连接。(见图4) 5)连续梁的接地布置形式和要求与简支箱梁一致。接地端子简支箱梁每孔8个,3孔一联的连续梁为24个。,10,中国交通股份有限公司,返回,11

10、,返回,12,返回,13,下一页,14,返回,15,某高铁350Km/h铁路客运专线,3.2 桥墩及基础接地设置 3.2.1 桩基础桥墩接地设置 1)在每根桩中设置一根通长接地钢筋,上下两个接地钢筋通过闪光对焊和帮条焊联接,满足焊缝要求,并在这根接地钢筋顶端焊一根短钢筋做为日后寻找的标记; (见图5) 2) 桩中的接地钢筋在承台中采取环接方式,把每根桩的接地钢筋通过与承台底层环接钢筋焊接形成一个回路,施工时应对接地钢筋采用刷上油漆作标识,便于检查;(见图6) 3) 每个桥墩选取纵向靠大里程外侧两根间距1.7m的竖向钢筋作为接地钢筋,一端与承台底层环形接地钢筋焊接,另一端与墩帽处的接地端子相连;

11、 4) 接地端子每个桥墩设置2个,其位置设在桥墩终点侧立面,两个接地端子间距170cm,与墩顶外侧和凹槽内侧各相距10cm; 5) 桥台的接地钢筋布置形式与桥墩一致。,16,中国交通股份有限公司,返回,17,中国交通股份有限公司,返回,18,某高铁350Km/h铁路客运专线,三、路基综合接地设置,3.1 路基地段贯通地线埋设 1)一般路基地段沿线路两侧各设一根贯通地线,位于通信信号电缆槽外侧内壁正下方的基床底层中,接地极充分利用接触网支柱基础; 2)路堤、土质及软质岩路堑地段的贯通地线埋深距基床底层顶面-30cm-40cm处;硬质岩路堑地段,将贯通地线埋设于通信、信号电缆槽下约20cm,沟中回

12、填细粒土; 3)涵洞地段的贯通地线在通信信号电缆槽安装前,将其敷设在电缆槽靠线路侧面的下部位置; 4)贯通地线纵向通过路基地段的电缆井(不含过渡段电缆井)时,应从手孔下约20cm通过,在手孔施工时,应避免机械对贯通地线的损伤。,19,20,某高铁350Km/h铁路客运专线,21,某高铁350Km/h铁路客运专线,3.2 分支引接线的埋设 1)分支引接线埋设工序与贯通地线相同,一端与贯通地线C型压接,另一端与接触网支柱基础上预制的接地端子栓接;在引接线中部适当位置再与电缆槽侧壁预制接地端子尾端C型压接;(见下图) 2)每个接触网支柱、跨线建筑物及桥梁与路基、隧道与路基过渡段处各埋设一根分支引接线

13、,材质同贯通地线一样。 3.3 过渡段贯通地线连接 1)在邻近过渡段的路基通信信号电缆槽侧壁处预留接地端子,并预埋分支引接线将接地端子与贯通地线连接; 2)桥梁、隧道地段的贯通地线沿通信信号电缆槽敷设至路基段,采用L形连接器将贯通地线与路基段通信信号电缆槽预留的接地端子连接。,22,返回,23,某高铁350Km/h铁路客运专线,3.4 两侧贯通地线间的横向连接 1)长度超过1000m的路基地段,每间隔500m左右将上下行贯通地线连接一次 2)长度为5001000m的路基地段,在路基段中间将上下行贯通地线连接一次 3)长度小于500m的路基地段,不考虑贯通地线的横向连接; 4)横向连接线的规格、

14、埋设深度、埋设工序及工艺与贯通地线相同。 3.5 路基地段接地极、接地端子设置 1)路基地段利用接触网支柱基础作接地极。在施作接触网支柱基础时,沿线路方向起点侧的基础侧面预制1个桥隧型接地端子,接地端子的连接钢筋要求与钻孔桩基础结构钢筋或混凝土基础、钢柱基础接地钢筋可靠焊接,钻孔桩基础接地钢筋与基础螺栓主筋在基础内不连接;基础接地端子与分支引接线一端栓接,实现与综合接地系统的连接;,24,某高铁350Km/h铁路客运专线,2)在通信电缆槽内侧壁预制1个路基型接地端子,用于弱点设备设施接地连接;设置位置应根据有接地需求的通信、信号、信息等设备及设施的位置确定,并与就近的接触网支柱基础同里程; 3

15、)电力电缆槽内设1个路基型接地端子供电力设施接地,接地端子尾端与分支引接线压接;原则上约1000m设置一处,小于1000m的路基段不考虑,大于1000m的路基等分设置,间隔以不大于1000m为原则;接地端子应选在就近的接触网支柱基础处,并与接触网支柱间距应不小于20m; 4)接触网支柱基础上的接地端子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电缆槽内的接地端子采用路基型接地端子;通信信号槽与电力槽接地端子设置应不在同一接触网支柱位置;接地端子尾端应与分支引接线压接; 5)无砟轨道通过与混凝土支柱基础上预留的接地钢管或钢柱筋板上的接地孔连接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6)路基地段声屏障综合接地: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声屏障及支架应

16、在结构内预制接地端子,就近与接触网支柱混凝土基础预制的接地钢管或钢柱基础筋板接地端子孔连接; 7)应注意电力、接触网等强电设备、设施接地连接线不得进入通信信号槽。,25,26,27,某高铁350Km/h铁路客运专线,3.6 路堤、土质及软质岩路堑地段综合接地设置 3.6.1 设置位置: 贯通地线埋设埋深距基床底层顶面-30cm-40cm处;分支引接线设置在每个接触网支柱处,分支引接线应弧形下穿电缆槽、水沟等,无明显折角。 3.6.2 贯通地线的主要埋设工序和工艺: A、路基填筑并压实至高于贯通地线埋设深度约60mm高程的同时,预留出60mm深、宽度略大于贯通地线直径的“小槽”,以敷设贯通地线; B、先向“小槽”内回填40mm粒径不大于5mm的土壤,敷设贯通地线,再次回填40mm粒径不大于5mm的土壤后,进行人工夯实; C、人工夯实后,必须在“小槽”上方覆盖不少于100mm、粒径不大于5mm的土壤,才能进行正常的路基填筑和机械压实作业; D、在铺设贯通地线时,同时在接触网支柱基础处预留分支引接线,一端与贯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