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资料[借鉴]

上传人:x****育 文档编号:146266647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9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教育资料[借鉴]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全教育资料[借鉴]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全教育资料[借鉴]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全教育资料[借鉴]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全教育资料[借鉴]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教育资料[借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教育资料[借鉴](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教育资料 火灾隐患的概念及其特征 火灾隐患的概念及其含义 火灾隐患是指违反消防法律、法规,有可能造成火灾危害的 隐患的祸患,其含义包括以下三点; 1. 增加了发生火灾的危险性。 2. 一旦发生火灾,会增加对人身、财产的危害。 3. 一旦导致火灾会严重影响灭火救援行动。 燃烧 燃烧是可燃物质与助燃物(氧或其他助燃物质)发生的一种发 光发热的氧化反应。可燃烧质、助燃物质和着火源。 初期火灾的扑救 闪点 任何液体的表面都有蒸汽存在,其浓度取决于液体的温度。 可燃液体表面的蒸汽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可燃气体,遇到明 火以后,只出现瞬间闪火而不能持续燃烧的现象称为闪燃, 引起燃烧时液体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燃

2、。 着火 在有空气存在的环境中,可燃物质与明火接触能引起燃烧, 并且在火源移去以后保持继续燃烧的现象称为着火。 自然 可燃物质在助燃性气体(如空气)受热能引燃并持续燃烧的 1 / 9 现象称自燃。 燃烧类别 根据可燃烧物质的性质,一般可划分为 4 个基本类别: 1A 类火灾 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 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 麻、纸张火灾等。 2B 类火灾 指液体火灾和可溶化的固体火灾,如汽油、 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等。 3C 类火灾 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 丙烷、氢气火灾等。 4D 类火灾 指金属火灾,如钾、镁、钛、锂

3、、铝镁合金火 灾等。 爆炸 爆炸是物质发生急剧的物理、化学变化,由一种状态迅速转 变为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的现象。一般说 来,爆炸现象具有以下特征: 1爆炸过程进行得很快; 2炸点附近压力急剧升高,产生冲击波; 3发出或大或小的响声; 4周围介质发生振动或邻近物质遭受破坏。 2 / 9 一初期火灾的扑救原则 1 救人第一和集中兵力的原则 2 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 3 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 二初期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 1 冷却灭火法 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自 然点一下从而使燃烧停止。 2 隔离法 是将燃烧物与附近可燃物隔离或者疏散开,从而使燃烧停止。 3 窒

4、息法 是采取适当的措施,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或用气体稀释空 气中的氧含量,使燃烧物质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窒息。 4 抑制法 是将化学灭火剂射入燃烧区参与燃烧反应,终止链反应而使 燃烧反应停止。 违反消防安全管理的行政责任 1 违反消防安全规定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 3 / 9 的行为 第二十三条 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或者使用、销毁易燃易 爆危险物品的单位、个人,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的规 定。生产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单位,对产品应当附有燃点、 闪点、爆炸极限等数据的说明书,并且注明防火防爆注意事 项。对独立包装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当贴附危险品标签。 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场

5、所,必须执行国家有 关消防安全的规定。禁止携带火种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 危险物品的场所。禁止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进入公共 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储存可燃物资仓库的管理,必 须执行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的规定。 2 违反防火禁令的行为 第二十一条 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 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 手续。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并采取相应的消防 安全措施。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的作业的人员和 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严格遵守消防 安全操作规程。 3 阻止报火警或者谎报火警的行为 第四十四条 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

6、报警。任何单位、 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 火警。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公共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有 4 / 9 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义务。发生火灾的单位必须立即 组织力量扑灭火灾。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消防队接到火 警后,必须立即赶赴火场,救助遇险人员,排除险情,扑灭火 灾。 4、阻止消防车、消防艇赶赴火场,扰乱火场秩序的行为 第四十七条 消防车、消防艇前往执行火灾扑救任务或者执 行其他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任务时,不受行驶速度、行驶 路线、行驶方向和指挥信号的限制,其他车辆、船舶以及行 人必须让行,不得穿插、超越。交通管理指挥人员应当保证 消防车、消防艇讯速通行。

7、 5、拒不执行火场指挥员指挥,影响灭火救灾的行为 第四十五条 公安消防机构在统一组织和指挥火灾的现场 扑救时,火场总指挥员有权根据扑救火灾的需要,决定下列 事项: (一)使用各种水源; (二)截断电力,可燃气体和液体的输送,限制用火用电; (三)划定警戒区,实行局部交通管制; (四)利用临近建筑物和有关设施; (五)为防止火灾蔓延,拆除或者破损毗邻火场的建筑物, 构筑物; (六)调动供水、供电、医序救护、交通运输等有关单位 协助灭火救助。扑灭特大火灾时,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 5 / 9 织有关人员、调集所需物资支援灭火。 6、过失引起火灾,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 第四十七条 对过失引起火灾的

8、尚未构成犯罪的处十日以上 十五日一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 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7 指使或者强令他人冒险作业的行为 火灾隐患的几个特征: 1.隐蔽性. 2.危险性. 3.突发性. 4.随意性. 5.重复性. 6.季节性. 7.因果性. 8.时效性. 火灾预防必然成为消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而火灾预防的中心环节和主要内容则在于如何通 过各种制度的设置和执行来消除火灾隐患.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不可能没有火灾危险或不存 在火灾隐患,只不过是多与少,大与小的差别而已.所以,全社会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在 思想上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意识观念.可以这么说:消除隐患是最好的防范.我们

9、应当深刻地认 识和掌握隐患的产生及发展规律,把消防工作做得更好、更完善. 电器火灾产生的原因 电器设备引起火灾的原因有; 1 过载。因为大多数绝缘材料都是可燃材料, 2 导线断裂或短路时的火花和电弧,不但可能引燃本身绝缘料,还可能引燃其附近的可燃 气体和粉尘等。 3 设计不合理或使用不当的电热器具,可能烤燃其附近的可燃物体。 新员工入厂三级安全教育新员工入厂三级安全教育 入厂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对新的招收的职工、新调入职 工,来厂实习的学生或其他人员所进行的厂级安全教育、 车间安全教育、班组安全教育。 6 / 9 1厂部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1)讲解劳动保护的意义、任务、内容和其重要性, 使新入厂

10、的职工树立起“安全第一”和“安全生产人人有 责”的思想。 (2)介绍企业的安全概况,包括企业安全工作发展史, 企业生产特点,工厂设备分布情况(重点介绍接近要害部 位、特殊设备的注意事项) ,工厂安全生产的组织机构,工 厂的主要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 产奖惩条例,等等) 。 2车间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1)介绍车间的概况。如车间生产的产品、工艺流程 及其特点,车间人员结构、安全生产组织状况及活动情况, 车间危险区域、有毒有害工种情况,车间劳动保护方面的 规章制度和对劳动保护用品的穿戴要求和注意事项,车间 事故多发部位、原因、有什么特殊规定和安全要求,介绍 车间常见事故和对典型

11、事故案例的剖析,介绍车间安全生 产中的好人好事,车间文明生产方面的具体做法和要求。 (2)根据车间的特点介绍安全技术基础知识。如机床 多、电气设备多、各种油类多、生产人员多和生产场地比 较拥挤等。机床旋转速度快、力矩大,要教育工人遵守劳 动纪律,穿戴好防护用品,小心衣服,手被旋转的刀具擦 伤。要告诉工人在装夹、检查、拆卸、搬运工件特别是大 7 / 9 件时,要防止碰伤、压伤、割伤;调整工夹刀具、测量工 件、加油以及调整机床速度均须停车进行;擦车时要切断 电源,并悬挂警告牌,清扫铁屑时不能用手拉,要用钩子 钩;工作场地应保持整洁,道路畅通;装砂轮要恰当,附 件要符合要求规格,砂轮表面和托架之间的

12、空隙不可过大, 操作时不要用力过猛,站立的位置应与砂轮保持一定的距 离和角度,并戴好防护眼镜;加工超长、超高产品,应有 安全防护措施等。 (3)介绍车间防火知识,包括防火的方针,车间易燃 易爆品的情况,防火的要害部位及防火的特殊需要,消防 用品放置地点,灭火器的性能、使用方法,车间消防组织 情况,遇到火险如何处理等。 (4)组织新工人学习安全生产文件和安全操作规程制 度,并应教育新工人尊敬师傅,听从指挥,安全生产。 3班组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1)本班组的生产特点、作业环境、危险区域、设备 状况、消防设施等。重点介绍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 毒有害、腐蚀、高空作业等方面可能导致发生事故的危险

13、因素,交待本班组容易出事故的部位和典型事故案例的剖 析。 (2)讲解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重点讲 思想上应时刻重视安全生产,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 8 / 9 违章作业;爱护和正确使用机器设备和工具;介绍各种安 全活动以及作业环境的安全检查和交接班制度。告诉新工 人出了事故或发现了事故隐患,应及时报告领导,采取措 施。 (3)讲解工作场地要整洁,道路要畅通,物件堆放要 整齐等。 (4)实行安全操作示范。组织重视安全、技术熟练、 富有经验的老工人进行安全操作示范,边示范、边讲解, 重点讲安全操作要领,说明怎样操作是危险的,怎样操作 是安全的,不遵守操作规程将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