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广东省高三地理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教师用书:专题9 第1讲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cbx****17 文档编号:146263255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广东省高三地理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教师用书:专题9 第1讲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1广东省高三地理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教师用书:专题9 第1讲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1广东省高三地理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教师用书:专题9 第1讲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1广东省高三地理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教师用书:专题9 第1讲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1广东省高三地理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教师用书:专题9 第1讲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广东省高三地理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教师用书:专题9 第1讲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广东省高三地理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教师用书:专题9 第1讲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Word版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考纲展示考情汇总备考指导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本专题考查点在荒漠化成因及防治、水土流失的原因及防治、森林的开发与保护等几种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上可通过图表、资料分析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发生过程、成因、危害,提出相关的防治对策和措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基础知识填充1荒漠化: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及次生盐渍地。2荒漠化的原因(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生态环境的脆弱性。(2)人为因素:一方面来自人口

2、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包括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等。3荒漠化的危害: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影响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存环境。4荒漠化防治的对策与措施防治内容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防治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防治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 学考真题对练(2017广东学业水平考试)若内蒙古自治区的荒漠化面积扩大,可能导致()A

3、长江出海口出现咸潮B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缓C华北地区沙尘暴加剧D塔里木河出现水体污染C内蒙古自治区荒漠面积扩大,沙尘暴发生的沙源增多,导致华北地区沙尘暴加剧。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过度樵采(2)过度放牧(3)过度开垦最新模拟快练(2019广东省普宁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下图示意某国家部分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分布,该国西部及西南部为温带荒漠。读图,完成12题。1该国西南部形成温带荒漠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距海洋较远,受海洋影响小B地处背风坡,焚风效应显著C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蒸发旺盛D太阳辐射强,地表土质疏松2近年来,该国甲地区草地退化日趋严重,针对这一问题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建

4、设人工草场控制载畜量实施退耕还草发展草原旅游ABCD1B2.A第1题,根据图示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国为南美洲的阿根廷,阿根廷地处安第斯山的东侧,该国西部及西南部大部分地区地处盛行西风带的背风坡,安第斯山脉对西风带的阻挡作用显著,导致降水较少,形成雨影区,气候干旱,这是形成土地沙化的主要自然原因。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距海洋较远,受海洋影响小,海陆位置以及太阳辐射都会影响,但是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根本原因在于地形,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会形成热带沙漠,而非温带荒漠,ACD错误。第2题,读图可知,甲地为阿根廷西部的潘帕斯草原。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和人为影响,潘帕斯草原退化,沙化日趋严重,针对这一问题

5、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建设人工草场、控制草原载畜量、恢复原有的草原生态系统、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而发展草原旅游将进一步破坏草地。故本题应选择,正确答案为A。(2019广东省揭阳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7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上,塞罕坝林场(海拔1 0101 940米)建设者们50多年来,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感人至深。历史上,塞罕坝曾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下图)。据此,完成35题。3塞罕坝由天然名苑退化成荒漠沙地的原因,可能有()放苑开垦掠夺式采伐过度捕猎发展旅游业ABCD450多年前,塞罕坝没有人工林,只

6、在阴坡上长着些不成片的白杨、云杉和山杨,阳坡和平坦地上,几乎一片荒凉。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阳坡降水相对较少B阳坡土层较薄,砾石较多C阴坡蒸发小,土壤墒情好D阳坡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5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A常绿阔叶林B热带雨林C灌木D针叶林3A4.C5.D第3题,塞罕坝由天然名苑退化成荒漠沙地的原因可能有放苑开垦,掠夺式采伐,破坏植被,对。过度捕猎不是植被消失的原因,错。发展旅游业,不是土地荒漠化的原因,错。故选A。第4题,50多年前,塞罕坝没有人工林,只在阴坡上长着些不成片的白杨、云杉和山杨,阳坡和平坦地上几乎一片荒凉。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阴坡蒸发小,土壤墒情好,C对

7、。阳坡蒸发较多,水分条件差,平地土层厚,开垦为耕地,植被破坏更多,A、B错。阳坡是南坡,受冬季风影响小,受低温冻害影响小,D错。故选C。第5题,该地辽、金时期称“千里松林”,说明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针叶林,D对。该地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不适宜阔叶林生长,A、B错。灌木不属于主要树种,C错。故选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基础知识填充1水土流失及其危害(1)黄土高原概况位置:我国内陆腹地,地处黄河中上游与海河上游地区。范围: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的广大地区。地貌特征:厚层黄土覆盖、沟谷发育、地表破碎。(2)水土流失的危害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地理位置

8、特殊、黄土质地特殊、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和地质灾害频繁。(2)人为原因:破坏植被、陡坡开荒、不合理利用土地、过度放牧和樵采。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学考真题对练(五年未考)人为因素对水土流失的“放大”作用一般情况下,自然状态下的水土流失极其缓慢,是人为因素“放大”了自然因素的影响,从而使水土流失加速。人口的迅猛增长,人地关系紧张,会导致过度垦荒、过度樵采,同时一些不合理的建设活动加剧对植被及地表土的破坏,进而加重水土流失,使整个生态环境趋于恶化并形成恶性循环。最新模拟快练(2019广东省汕头聿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六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

9、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多得。据此回答12题。1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A四月、五月B四月C六月D十一月2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A缺乏分解者B缺少枯枝落叶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D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1C2.D第1题,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6月份正值雨季,降水量大。4月、11月份降水少。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六月,C对。A、B、D错。故选C。第2题,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锄草后,表层土壤松散,缺乏植被

10、保护,6月又正值雨季,水土流失严重。表层肥沃土壤被大量冲走,土壤肥力下降,D对。缺乏分解者、缺少枯枝落叶、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不是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A、B、C错。故选D。(2019广东省深圳红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某地区降水量介于350450 mm,7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0%60%,降水年变率大,多暴雨,年积温2 0003 200 。该地区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推广以草产业为主农业模式(如下图),使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明显效益。分析完成34题。3该区域可能位于()A宁夏平原B东北平原C云贵高原D黄土高原4种植牧草为枢纽的农业模式,主要的环境效益是 ()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

11、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土地盐碱化、沙漠化降治洪涝灾害ABCD3D4.D第3题,结合题干可知,此地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以草原为主,且注重水土保持,故应为黄土高原,故D项正确。第4题,种植牧草可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提高土壤肥力,故正确;增加经济收入,不属于环境效益,故错误;黄土高原土壤盐碱化、荒漠化问题不突出,故错误;黄土高原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故正确。结合选项可知,D项正确。森林的开发与保护基础知识填充1森林的重要作用(1)经济价值:重要的自然资源。(2)生态价值: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

12、除尘、防风固沙、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2森林急剧减少的危害: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3森林的分布(1)分布规律:主要分布于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伸展到南北纬1525。(2)三大片集中分布区是东南亚、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4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量二氧化碳并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氧气,被称为“地球之肺”,从而影响着碳氧平衡。(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3)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5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雨林生态的优势: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2)脆弱性的表现。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

13、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土壤一般很贫瘠。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受破坏。6雨林被毁的原因(1)根本原因:人口增长与贫困导致发展的需求。(2)直接原因: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城镇建设;开辟大型农牧场等。7亚马孙开发计划(1)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生活方式落后,未开发,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2)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的破坏。(3)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公布了著名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移民亚马孙平原;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8热带雨林的保护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并重,应将保护放第1位。学考真题对练1(2017广东学

14、业水平考试)建设长江上游防护林的主要目的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繁衍物种、维护生态多样性C防风固沙、调节气候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A长江上游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形崎岖,建防护林的目的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2017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大幅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B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洪涝灾害频发D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气候B热带雨林能够吸收二氧化碳,亚马孙热带雨林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如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开发、湿地的开发)的分析思路:最新模拟快练(2018湛江市学考模拟)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下图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对风速的影响。完成12题。1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A BCD2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A B CD1A2.B第1题,图中横坐标为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