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基层维稳工作人员如何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255405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基层维稳工作人员如何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谈基层维稳工作人员如何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谈基层维稳工作人员如何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基层维稳工作人员如何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基层维稳工作人员如何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基层维稳工作人员如何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赵云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经济社会快速转型,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且日益凸显,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很复杂。这就要求要高度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正确处理各类人民内部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类群体性事件,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做好社会稳定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是关键因素。这就需要广大基层维稳工作人员善于发现不稳定因素、善于分析不稳定因素、善于化解不稳因素。为此,就基层维稳工作人员如何提高素质,做好维稳工作谈几点建议: 一、培养“三识”是做好维稳工作的前提。

2、良好的意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作为基层维稳工作人员要重点培养三个意识,即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超前意识。一是培养大局意识。什么是大局呢?科学发展观指出,“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江泽民同志提出了“稳定压倒一切”的科学论断。所以,培养大局意识,就是培养发展的意识、稳定的意识;就是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断开拓发展思路、丰富发展内涵,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稳定做为一个全新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做好维稳工作,首先要培养大局意识。只有养成大局意识,在工作中,才能

3、立足于大局,视野宽阔,不拘泥于一时一事,从全局利益出发,充分认识和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二是要培养责任意识。古语云:在其位,谋其政;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培养责任意识,就是要求基层维稳工作人员不仅要有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心,更应该有维护大局利益的责任心,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去正确看待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稳定是第一责任”,基层维稳工作人员要看到自己责任的重要性,要有崇高感和神圣感。要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尽职尽责尽心的去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三是要培养超前意识。培养超前意识,就是要求基层维稳工作人员要从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和显性的不稳定因素中,增强洞察力,增强预

4、见性,做好风险评估,及时打出预警信号,促进党委政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无事生非,小事变大,大事变炸”。做到未雨绸缪,有利于争取工作主动权,防止工作被动,即使处理得再好的矛盾纠纷也会造成负面的影响。所以培养超前意识是基层维稳工作人员应有的意识品质。 二、加强“三学”是做好维稳工作的基础。 “非学无以广才”,就是说不学习就不能增强自已的才能。“多读胸中有本”,也是说不学习就没有做事的本领和基础。所以作为维稳工作人员更应该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进一步学习,夯实基础,增强本领。应该重点学理论、学法律、学政策。一是学理论。就是要学党的基本理论,用理论去丰富头脑,用理论去指引行动。当前重点就是要学好科学

5、发展观的理论,同时要学习维护稳定工作的理论。当前维护稳定工作理论日渐深入。没有理论做事,就会没有方向,漫无边际,就会抓不住根本,不得要领,结果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会适得其反。所以要学理论,增强工作目的性和有效性。二是学法律。法律的价值在于追求公平与正义。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当前各类矛盾纠纷错综复杂,有的合法合理,有理不合法不合理。对于合法合理的,就要用法律的手段合理解决利益冲突,对于不合理的,违法闹访的,就要依法严肃处理。在处理矛盾纠纷时要力争用法律去维护公平和正义。这样才能使当事人心悦诚服,而不能想当然,这样处理或那样处理。所以维稳工作人员要学习法律,用法律的武器去化解社会矛盾。不懂法

6、,就没有说服力,所以要 加强法律的学习。三是学政策。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新精神新政策不断出台,如何去解决现实中的社会矛盾就要依靠法律和具体政策,所以不懂政策,在处理社会矛盾上,就没有现实依据。通过学政策,还可以超前宣传,使群众按政策办事,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学政策,还要学习维护社会稳定的政策,如有关信访问题条例、规定、办法等,使我们做好维稳工作有法可依、有策可凭,避免在维护稳定工作中引发新的不稳定因素。 三、掌握“三用”是做好维稳工作的手段。人们常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这就是说用情、用理、用法是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手段。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信访问题上。综观上访人反映的

7、问题,不外乎追求合情、合理、合法。合情、合理、合法是上访人的心理需求,在处理矛盾纠纷上,要重点从上访人的心理需求入手,采用情、理、法的办法去化解矛盾。一是用情化解。在矛盾纠纷的发生上,因情而访的不乏少数,主要是由于基层干部在执行政策、落实政策上,方法简单、作风粗暴、缺乏耐心和热心,没有更好的去便民、利民,结果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对于这类问题就要多用“情”去化解,解开群众心里的疙瘩,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往往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二是用理化解。在处理信访问题工作中,常出现有理和无理的现象。对于有理的,就要本着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去尽力帮助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要说明事实情况,争得理解。相信广

8、大群众是讲道理的。对于无理的,就要通过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劝返工作,使之明白无理访的利害关系,自然就会不访而归。三是用法化解。因法而访的,有的是不懂法,这就要求基层维稳工作人员要做好法律的宣传和讲解工作。对于有些弱势群体,就要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帮助弱势群体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对于涉法访问题,就要引导走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现实中合理采用情理法或单用或交互使用,去化解问题的也不乏少数,所以基层维稳工作人员要掌握用情用法用理化解矛盾的方法,增强沟通能力、说服能力、协调能力。 四、了解“三情”是做好维稳工作的关键。 基层维稳工作人员不但要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还要透过个案,借鉴“瓮安事件

9、”的启示,准确了解民情、社情、政情,为党委和政府当好参谋。了解民情,就是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了解社情,就是要掌握社会上的热点焦点问题。了解政情,就是要了解当前的有关改革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实事大事。通过了解民情、社情,掌握有关不稳定因素,并进一步深入开展调查分析,找出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及矛盾纠纷进一步发展的诱因,提供有效准确的信息,促进政府出台一些促进民生、民兴、民安的政策,为上级加强稳定的宏观调控当好参谋。了解政情,就是要超前或有针对性的预测新政策的出台在人民群众中的反响,提前打好“预防针”,避免矛盾纠纷发生造成措手不及。同时还要了解政策的落实是否严格规范,是否有

10、暗箱操作行为,是否有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引发矛盾纠纷。比如,土地纠纷问题多是应分而未分到土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造成因地源紧张而化解土地纠纷困难的局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掌握“三情,才能把具体的和潜在的不稳定因素放到发展和稳定这个大环境中来考虑,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五、把握“三性”是做好维稳工作的重点。 基层维稳工作人员要注重总结,把握矛盾纠纷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掌握“三性”,即时节性、群体性、针对性。一是时节性,就是掌握重要敏感时期和季节性矛盾纠纷的发生。重要时期,比如,全国全省期间、奥运期间、八一建军节期间等等。季节性,如春季,土地纠纷问题高发。冬季,农民卖粮难问题,等等。二是群体性。就是掌握不稳定群体,如企业下岗职工群体、两清民办教师群体等等,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活动规律和思想动态。三是针对性。针对性就是要有针对性的掌握当前的主要不稳定因素。比如,农村的土地纠纷、林权纠纷;国企改制中企业破产问题;油田打井占地补偿纠纷;涉法涉诉纠纷等等。只有把握矛盾纠纷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研究工作,有效率地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意义重大,基层维稳工作人员只有具有良好的意识、状态、本领,才能在发展经济,促进政治和谐、精神和谐、物质和谐,实现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的改革进程中有所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