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快乐的沉与浮》含反思

上传人:zh****ng 文档编号:146254237 上传时间:2020-09-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快乐的沉与浮》含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快乐的沉与浮》含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快乐的沉与浮》含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快乐的沉与浮》含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快乐的沉与浮》含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快乐的沉与浮含反思活动目标1、让幼儿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学会用简单的图标来表示物体的沉浮。2、探索调节物体沉浮的方法。3、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幼儿探索求知的精神。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5、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活动准备1、 每组一个盘子,内有木块、玻璃球、石子、泡沫板、钥匙、枣子、葡萄、硬币、树叶等物体。2、每组一只盛满水的大盆子。3、每组一张记录表、一支记录笔。4、大记录表一张,大玻璃缸一只。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出示材料(树叶和钥匙),激发幼儿操作的欲望。二、基本部分(一)初步感知,认识沉与浮1、师做示范,介绍沉浮2、小结:树叶

2、浮在了水面上,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一一浮,钥匙沉到了水底,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一一沉。(二)幼儿探究、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1、认识实验的各种物品。2、教师和幼儿合作,示范做玻璃球沉浮的实验,并示范做记录。3、提出实验要求:幼儿四人友好协商,一人猜测,一人尝试,一人记录,一人观察。将沉与浮的物体进行分类,动手时要挽衣袖,以免打湿衣袖,有水洒出来了,要用小毛巾擦干净。4、幼儿分组操作。师巡视指导幼儿的实验。5、交流实验结果,得出结论。6、小结。师:在操作中,我们发现玻璃球、石子、钥匙、沉到了水底,这样的现象叫沉,木块、泡沫板、空饮料瓶、饮料盖、树叶、浮在了水面上,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浮。(三)幼儿

3、尝试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1、怎样使浮起来的东西沉下去a、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的瓶子宝宝浮在水面上,(可是它想到水底去看一看,让我们来帮帮瓶子宝宝,想办法让它沉下去,好不好。b、幼儿尝试。(如果幼儿一下子想不到办法,可以给幼儿1-2分钟的时间去尝试、讨论,如果还是没有小朋友想出办法再加以引导。)c、师:小朋友们,同一个瓶子宝宝,不装水时浮在水面上,装满水后,就沉到水里了。为什么呢?d、教师总结:不装水时,瓶子宝宝很轻,所以浮在上面;装满水后,瓶子宝宝变重了,所以就沉下去了。2、怎么样使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a、师:小朋友们,我们刚刚让瓶子到水底去旅游了一趟,它玩得好开心啊。可是,还有一个物品

4、宝宝也需要你们的帮助,看,橡皮泥宝宝它好想浮在水面上来玩一玩,让我们来帮帮他们!b、幼儿尝试。(如果幼儿一下子想不到办法,可以给幼儿1-2分钟的时间去尝试、讨论,如果还是没有小朋友想出办法再加以引导。)c、师:现在橡皮泥宝宝能和树叶宝宝一起玩了,他好开心。可他有一个问题想问小朋友们我的体重没变,当我团成球状时,我沉在底下;当把我做成船的形状时,我就会浮上来,为什么?(三)结束部分1、教师提出尝试题:沉与浮在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应用?幼儿尝试回答:救生圈的应用、淘米做饭时的应用以及在轮船、潜水艇上的应用等。2、教师总结(演示课件):沉浮现象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它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能为人类做许多事情。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是利用沉浮的原理制成的。教学反思1.通过幼儿亲手操作,大胆尝试,观察物体的沉浮现象。2.在活动中提供了适宜的材料让幼儿人人动手,满足了中班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3.动手操作前利用猜一猜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从而增强了活动的目的性。4.实验结果评价中我给幼儿了充分的肯定。5.本节课的不足在于拓展延伸时由于准备不足,孩子没能答出人们利用水的神奇力量都做了哪些事情。6.以后还要多探究,并及时引导孩子为以后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