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253942 上传时间:2020-09-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下午我们在这里集会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一些学习、探讨。我们中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学们,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话题听起来有点抽象、不太容易理解。实际上具体形象。曾今有一个去学校采访问一个小女孩“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女孩回答说想做官,记者问做什么样的官,女孩说:“做贪官,因为贪官有很多东西。”很多年前南开中学校长问周恩来“为什么读书”“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就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有人说“金钱是万能的,为了金钱要不择手段,唯利是图”有人也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这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

2、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个字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我们首先来谈一谈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些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富强、 实现国家民族的富强近代现代以来,一直是中华民族仁人志士追求的中国梦,实现国家的的

3、富强繁荣也一直是青少年的历史使命。同学们,“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100年前的我国伟大的爱国人士梁启超先生已经把我们青少年的历史地位、光荣使命和人生价值做出了精确的定位。生活在“富、强、进步”的新中国的青少年学生,我们今天该怎么办?那就是要让中国不再受欺凌和屈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讲到这里我们来说一说钱学森的故事:钱学森早年在美国科学院工作,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处处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急需人才,钱学森了解情况后毅然辞去工作,放弃500万年薪的酬劳,一心只想回国效力,但美国政府却处处阻挠,不让他回国,后来经过中国政府与美国政府进行交涉,钱学森终于回到了亲爱的

4、祖国。他回国后一直从事国防军事工业,成绩卓越,由他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破,使中国人挺直了脊梁。钱学森以实际行动表现了他的拳拳爱国之心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的。这就是爱国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国家富强是人民幸福安居乐业的前提和保障,弱国的民众从来都不是幸福的,近代中国和今天的中东就是典型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100多年战火不断,那个时代我国的首都曾三次被帝国主义国家入侵,生灵涂炭。何谈人民的幸福安居乐业。大家想想今天的阿富汗、伊拉克到处战火,人民会幸福吗、相反今天的一些发达国家人民幸福安居乐业。一位在西欧开饭馆的华侨曾讲过这样的经历:此前邻居经常将垃圾扫到他的门前,以示对黄种人的轻

5、蔑。中国爆炸原子弹的消息传来后,他的门前再没有人堆来垃圾,警察也向他道贺说:“您有这样的祖国,以后不会有人再找您的麻烦!”生活在一个富强繁荣国家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追求实现国家的富强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在第一位的追求。那为了国家的富强今天我们中学生如何做?树立崇高理想,立报效祖国之志;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掌握专业技能和本领;加强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恪守道德,遵纪守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勇于面对挫折、困难和逆境,意志坚强,开拓进取;树立正确学习观念,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增强社会责任感,承担当代青年的历

6、史使命,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民主我们谈一谈作为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民主”,19世纪末,现代民主政治理念传入中国,国人将民主称为“德先生”,中国长期实行封建专制,人们生活中缺乏民主民主,实现民主也一直是人类共同的政治理想。古时候,人民期盼着能够出现民之主,即能够很好维护民众利益的开明君主;近代以来,获得选举权的民众期盼着选出民知主,即选举能够代表自己的执政官;当前,人们更期望能够实现民自主,即对重大社会事务的参与管理。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人民民主就是我们始终高扬的旗帜。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

7、权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村级自治制度等,都是以国情为出发点,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不断推进。1978年11月,安徽小岗村18位村民决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农民开始自主决定自己的道路。1989年11月,邓小平同志身体力行,废除了领导终身制。2004年9月,全国人大举行了历史上首次立法听证会。2008年,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近几年人们运用新媒体技术开门纳民意,从而做到政务公开、保障人民知情权,进而实现民主也是民主制度不断进行完善的其中一个体现。追求民主、实现虽然这条道路还不完善,还很漫长,但它是中国人民努力探索的正确方向

8、,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作为当代的中学生我们关注国家大事(人代会 党代会等),关注社会进步,当我们年满18周岁后自觉地参加一些政治活动,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贡献。文明作为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文明”,特指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相区别的狭义的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是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上公交车时你推我搡,互不相让:有人在公共场合应为一点小事大吵大闹;遇到困难向人求助,无人理睬;个别人在网络里肆意谩骂他人等这些是不文明给我们最直接的感受。建设文明社会我们中学生怎么做呢?同学们,随手关掉过楼道的电灯?随手拧紧过哗哗流着水的水龙头

9、?看到地面上有纸屑、塑料袋等垃圾,随手捡起丢入垃圾桶呢见到老师、长辈和同学要问声好,不说脏话、不骂他人,在他人有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与他人。要用文明的语言和美的行为,来创造文明的环境。这些举手之劳,只需耽误你一点点时间,然而,正是你这“随手”,便可换来文明的生活环境,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维护了社会公德,这就是我们中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文明的体现。(教室卫生、 环境卫生结合实际谈)和谐和谐的生活。生活的和谐,和谐的价值中国人历来很重视看看中国人创造出来的与“和”字相连的词汇如:和谐、和平、和睦、和美、和善、和气、和悦、和乐、和顺、和好、和畅、和蔼、和缓、和解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等等。“

10、和”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提。今天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是多方的和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与自然的和谐文明礼貌,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社会和谐;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学校和谐;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家庭和谐;努力学习,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自身和谐;中学生践行和谐应从自己不同的角色做起,作为学生,我们努力学习了吗?.作为子女,我们尊老爱幼孝敬父母了吗?作为公民,我们做到文明礼貌,遵纪守法了吗?社会层面的价值追求 以上四个方面八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追求目标,我们再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自由毛主席说:全国

11、人民都要有人身自由的权利,参与政治的权利和保护财产的权利。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是要各得其所。”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匈牙利著名诗人这首诗已家喻户晓,它之所以广为人知,一个重要原因莫过于写出了人们对自由追求的那种执着和义无反顾的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失去了独立和自由,还算得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吗?人也如此。放弃了生命,是源于对自由的热爱;放弃了圆满,是源于对自由的追求。自由是人类的天性,不分出身、种族、文化背景、信仰、贫富、性格、智力水平,是人全面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创造幸福、生命尊严的基础和源泉。人类追求自由,就

12、像享受阳光、呼吸空气一样,与生俱来,当人类走出原始森林,进入阶级社会,一些人沦为另一些人的奴隶,失去自由,自由便有了新的含义不受他人支配,追求自由的奋斗史。就是人类的一步发展史。古今中外,无数仁人志士,为追求自由,抛头颅、洒热血,描绘出一幅幅壮丽的画卷,自由,也因此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中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的要求1.不侵犯他人人身自由2.尊重他人宗教信仰自由3.自由要在一定的法律,规则(如交通规则、遵守学校纪律、龛堂纪律)内行使,没有绝对的自由平等平等,顾名思义是公平等同。人们常说“人生而平等”。平等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 回望人类的发展史,在人类还没有完成自身进化的年代,并

13、没有诞生出平等的观念。原始社会是弱肉强食的时代,人可不能在恐龙、老虎、猎豹等强大的动物面前享受同等的尊严和自由。当人类进入个体能够独立生存的年代之后,人与人的不平等现象更是表现得异常突出。奴隶与奴隶主的关系就是最典型的不平等存在,正是这种不平等,激发了人们对平等的渴望,陈胜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呼唤平等,追求平等。追求平等要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中尊重他人人格,尊重他人的尊言、隐私等像尊重自己的尊严、隐私、人格一样。树立平等的意识要求我们中学生能够相互尊重尤其要尊重学校、社会中的一些弱势群体。如对学困生的尊重。身有残疾同学的尊重,贫困生的尊重.对需要帮助的人的尊重如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商

14、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不假思索地将 10 元钱塞到卖铅笔人的手中,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开了。走了没几步,他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于是连忙返回来,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了取笔,希望不要介意。最后,他郑重其事地说:“您和我一样,都是商人。”这个商人平等的对待他需要帮助的人。世界著名的文学家萧伯纳一次到苏联访问,在街头遇见一位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就和她一起玩耍。离别时对小姑娘说:“回去告诉你妈妈 ,今天和你玩的是世界著名的萧伯纳。”不料那位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语气说:“你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卡嘉。”这件事给萧伯纳很大的震动,他感慨地说:“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成

15、就,他在人格上和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公正公正即公平正义,公正,是国家昌盛、社会稳定的基础,社会公正包含着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是程序上公平正义,一个是结果上公平正义。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仅有程序公平正义是不够的,因为尽管程序公平正义可以为人们提供起点和程序上的公平,但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禀赋不同,加上竞争过程中的主观、客观因素,逐渐又会形成结果上的不公平。我国现在所处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生产力虽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但社会在各方面暴露的不公正、不和谐现象也日益突出,如直辖市、省会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的教育环境和质量差别,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学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收入分配不公平

16、现象。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同志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在今年的全国上,李克强同志在全国人大记者招待会上直面城乡收入差距时说,使明规则战胜潜规则,促进社会公正。作为中学生我们践行公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我们1.要有正义感,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公正的对待他人和自己,(如犯罪谴责举报)2.尊重制度规则,因为制度规则是为保证公正而设的。3.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法治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依法治国,在生活、学习中按照法律的要求规范自由的言行。我们中学生按照法律要求做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