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253924 上传时间:2020-09-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http:/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李勇刚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教师课程前言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同志到孔子故里山东曲阜考察。在曲阜的孔子研究院座谈的时候,他开宗明义地说:“我到这里来,到曲阜、到孔子研究院,就是体现中央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决心。”习总书记的这段讲话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传统文化”,一个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它的“内核”。我们今天的课程要探讨的主题,就是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在这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结论,也是我们今天讲课的题目,那就是:中华

2、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一、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文化(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好,让我们先来看一下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文化各自讲了什么内容。首先,让我们从习近平同志相关讲话精神出发,一起看一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关系。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弄清楚三个问题:第一,怎样看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怎样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三,怎样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关于第一个问题,这个系列的讲座中有很多说明,这里就不再多说。我们直接进入第二个问题,怎样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说:“中华民

3、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 5000多年,56个民族,13亿多人,这些看似抽象的数字,勾勒出中华文化悠久而博大的时空维度。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又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

4、。”在这些讲话中,习近平同志以礼赞的态度来描绘我们的传统文化,可以说包含着赤子深情。尤其是“精神基因”的提法,生动活泼,令我们眼前一亮。这是第二个问题,怎样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三个问题,怎样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他还要求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

5、础工程,要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最后一句话他讲得很重,说“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二)践行核心价值观真正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如何做到真正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这个问题,又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1、传统

6、文化尤其是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第一个问题,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从这里可以看到,所谓“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个“两创”,最重要的内涵,就是要在现代社会激活我们的文化基因)”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继续强调,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

7、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句话告诉我们,“两创”要解决的,是要在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需要深入挖掘和阐发的六个方面第二个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需要深入挖掘和阐发的六个方面。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这段论述,一方面为我们更加清晰地勾勒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

8、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互关系,认为前者是涵养后者的重要源泉,而这也正是我们今天讲座的主题(所谓“涵养”,就是默默地滋润和养育)。另一方面,这段话也引出了值得我们今天重点探讨的内容,那就是传统文化的六个重要的方面: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难免让人望洋兴叹。习近平总书记所归纳的这六个方面,正好有助于我们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这六个方面的具体内涵及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二、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一)讲仁爱第一个是讲仁爱。孔子在回答弟子樊迟什么是“仁”的时候,就说了两个字,叫“爱人”,就是所谓“仁者

9、爱人”。这里其实已经把“仁”和“爱”联系起来了。“仁”这个字,是中国古代很多组美好的关键词中的“常青树”。比如管子中提到的“国之四维”,叫“仁义礼智”,后来的“五常”则包括“仁义礼智信”,都是“仁”来当“排头兵”。还有一个词,叫“仁者无敌”,更是仿佛为“仁”这个字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气场。关于“讲仁爱”中的“仁爱”,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把握。1、仁爱的核心:仁者爱人第一,仁爱的核心:仁者爱人。关于“爱人”,有一个生动的事例。论语乡党中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马厩失火,孔子退朝赶回来问:“可有人受伤?”却不大问有没有马受伤。从这个事例我们看到孔子对于人的生命的关爱。马棚失火,

10、最可能的后果是马被烧死,但孔子的第一反应不是马这种先秦时期极其宝贵的财物会不会损失,而是有没有人员伤亡。“仁者爱人”的精神,与现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理念,有着某种程度上的意义相接,经过现代改造,可以转化为现代人文精神,成为“以人为本”精神的价值资源。这就是第一个方面,仁爱的核心:仁者爱人。2、仁爱的次第:由亲及疏第二,仁爱的次第:由亲及疏。“仁”是以亲爱亲人为起点的道德感,首先是孝敬父母、尊重兄长,然后把它扩充出去。儒家的爱亲,就像水波一样,是不断外推的。孟子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由爱亲人推到爱陌生人,由爱百姓推到爱万物,爱草木鸟兽、瓦石山水

11、,直到宋儒张载讲:“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体认到天、地、人、物、我之间的情感相通,痛痒相关。这就是第二个方面,仁爱的次第:由亲及疏。3、仁爱的根源:恻隐之心第三,仁爱的根源:恻隐之心。孟子讲“四端”,认为恻隐之心是仁的发端,有了恻隐之心,才会有仁心。那么,什么是恻隐之心呢?孟子公孙丑上中说:“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小孩子快要掉落于井中,赶紧去救,不是为了讨好小孩的父母,不是要别人称赞我,不是因为讨厌孩子的哭声,而是一种不计外在功利,不论一时利害的“不忍人之心”,这就是儒家的“仁爱”,

12、是“仁者爱人”的开端。这里的“乍见”两个字非常关键,这表明作为“仁”的根源的“恻隐之心”是一种直接的、不加反思的反应,而源于“恻隐之心”的“仁”是人心最本质的一种“觉醒”。在医学中,对于痛痒没有了知觉,就叫“麻木不仁”。就做人而言,如果对于义理没有觉醒,那就叫“不仁”。按照现在的说法,所谓“恻隐之心”可以理解为“同情心”。 这就是第三个方面,仁爱的根源:恻隐之心。4、仁爱的方式:忠恕之道第四,仁爱的方式:忠恕之道。如何做到“仁爱”?这就要求“忠恕之道”。在论语中,曾子认为,“忠恕”是孔子之道中一以贯之的东西。朱熹解释说,“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我们看“忠”字是上面一个“中”下面一个“心

13、”,就是把自己的心摆在中正的位置,进而做到尽心;“恕”字上面是“如”,下面是“心”,就是要如同对待自己的心,去对待别人。具体来说,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就是自己想要在社会上站得住,同时也想到别人,让别人也站得住;自己想通达起来,同时也想到别人,希望别人也通达起来。另一方面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也就是尊重、宽容别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前者要求人们将心比心,积极地尊重人、帮助人;后者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不损伤他人,理解人,包容人。明代思想家吕坤在其著作呻吟语应务中说:“肯替别人想,是第一等学问。”第四方面是,仁爱的方式

14、:忠恕之道。5、仁爱的修养:克己复礼第五,仁爱的修养:克己复礼。在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这就是说,克服、战胜自己的私心、私欲,使自己的思想言行符合于礼,便实现了仁。在“克己复礼”的过程中,逐渐增强“仁爱”的修养。因为,仁的基本精神要求人爱人、利人、助人,这与人的自私、利己之心是矛盾、冲突的。事事出于私心就不能爱、不能仁,所以,“无私是仁之前事”,离开无私这一前提就没有仁。第五方面是,仁爱的修养:克己复礼。6、仁爱的升华:博施济众第六,仁爱的升华:博施济众。在论语中,孔子的弟子子贡问:“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15、”就是说,假若有这么一个人,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又能帮助大家生活得很好,怎么样?可以说是仁道了吗?孔子的回答是:“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就是说,哪里仅是仁道!那一定是圣德了!尧舜或者都难以做到哩!可见,孔子认为,“博施济众”是“仁爱”的一种升级。“仁爱”精神倡导博施济众,与我们今天所讲的为人民服务有内在的一致性。毛泽东鲜明地提出的“为人民服务”,是共产主义人生观和道德观的核心。讲仁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神根源,是仁政、和合、大同的政治理想和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基础。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的“慈悲”与儒家“仁爱”相辅相成。伊斯兰教的教义也讲“仁爱”,古代有的回教思想家融通儒家的“仁爱”

16、。基督教传入中国之后,儒耶两教在“博爱”与“仁爱”的异同上有争论也有融合。在世界各种版本的人权宣言中,在世界伦理宣言中,中国的仁爱忠恕之道都成为其中重要的精神或原则。在今天,“仁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现代社会、国家、个人的发展,必须以“爱人”“成己成人成物”为前提与目的。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仁爱”是二十四个字的总的基础,尤其是“和谐”“公正”“敬业”“友善”的发祥地。这是第一个方面讲仁爱。(二)重民本第二个方面,重民本。民本观念是一种政治伦理,是中国古人的道德追求在政治领域中的具体化。典籍记载,商纣王荒淫暴虐,西部的周人乘机扩张,逐步向商的核心地区逼近,有一年占领了商的属国黎(在今山西)。大臣慌忙向纣王报告,而纣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