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认同状况调查报告1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253831 上传时间:2020-09-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认同状况调查报告1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认同状况调查报告1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认同状况调查报告1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认同状况调查报告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认同状况调查报告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论文论文名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认同状况调查报告 年级专业:2015级市场营销 姓名学号:田子艳M51514025 联系电话:17355189568 批阅教师:田九霞 提交时间: 2017年10月10日 【摘要】3【关键词】3导语3一、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3(一) 调查过程及调查对象构成描述3(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认知情况4(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作用5(四)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主要问题6(五) 如何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6二、 调查背景及意义分析7(一) 调查背景分析7(二) 调

2、查结果意义分析8三、 调查结论及建议9(一) 调查结论9(二) 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几点建议9附件: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11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认同状况调查报告基于安徽大学学生的调查【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居主导地位,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的迫切需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认同感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了解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了解及认同度较高,但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认同感仍是高校需要加强的。因此本文在此基础提出了一些见解,希望能够有益于增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3、的认同。【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认同导语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要把全社会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在一定社会的文化中是起中轴作用的,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认知及认同现状,本人于2017年9月22日、23日在安徽大学校内进行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知晓及认同情况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采用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收取有效问卷90份。其中线下问卷在安徽大学课间进行,共发放问卷30份,有效问卷28份,线上问卷主要是通过QQ平台发给安徽大学校友,请求其帮忙填写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2份。1、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1) 调查过程及调查对象构成描述本次调查以安徽大学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2017年9月22日上午大课间休息时间,进入某一学生教室进行线下问卷发放,随后了解到该班为15级理工科学生,在此

5、线下28份问卷所属的学生专业均为理工科。线上问卷于9月23日上午开始发放,9月23日晚截止,共收取问卷62份,因为网上问卷填写要求严格,否则无法提交,因此均视为有效问卷。此次回收问卷中女生为37人,男生53人,分别占样本的41.11%和58.89%。学生群体的年级分布来看,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和研究生及以上群体分别占调查对象的6.67%、20%、61.11%、10%、2.22%。从专业分布来看,理工科最多,社科类和文史类其次,包含个别艺体生,占比分别为64.44%、14.44%、17.78%、3.33%。调查中大学生的政治面貌主要为学生团员,占比71.11%,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分别为13

6、.33%、8.89%。总体上看,样本覆盖面较广,涉及不同专业、政治面貌与年级,数据符合安徽大学学生基本特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认知情况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表达,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7、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2.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情况的自我评价:问卷调查中的第五题显示,填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了解的人数只占了5.75,认为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了解的人占25.56,多数人选择了“了解一些”这一选项。显然,94.44的大学生都认为自己是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然,本题主观性很强,属于大学生个人对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的情况的回答,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3.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知度的基本情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共同理想是主题、马

8、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其灵魂。如下图所示,调查结果中47.67%的大学生认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其次则是23.26%的大学生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接着是选择“共同理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大学生,分别占了16.28%和12.79%。结合问卷中第七题,该题有效填写人次86人,只有5人选择了团结、勤劳、勇敢、自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由此看出,绝大多数填写者都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然而深入了解的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多数人停留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的表层,即只了解我国大力度宣传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从另一方面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

9、、最基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47.67%的大学生选择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也体现了在不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魂的情况下,他们对爱国主义的重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认同度。(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广大青年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感就是要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

10、悟它,达到“日用而不知”的程度,使之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基本遵循。当今很多高校都会经常性的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大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例如安徽大学每年都会开展的寒暑期社会实践、秋季和春季运动会、五四活动、形势与政治课程汇报,以及各学院举行的诚信、爱国等演讲比赛、知识讲座、党课教育,包括各爱心社团经常在大学生中开展的一些公益性活动。这些或多或少的都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生活,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气氛。问卷中第八题问道“ 您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否对你的学习生活起到实际指导作用”,该题的有效填写人次为86人,如下图所示,

11、有39.53%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其生活确实有影响,53.49%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学习生活有一定影响,而只有6.98%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其学习和生活完全没有影响。由此可见,高于九十的大学生都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日常行为有影响,能够起到指导规范其行为的作用。实际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调查结果正说明了国家和学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效果显著。(4)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主要问题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每个人在日常的行为处事中都应该严格遵守,将其作

12、为约束自己行为,与他人交往相处的准则,与此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传承。问卷第九题为多选题,有效填写人次为86,五个选项总共选择了193次。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诚信危机的选择占比为72.09%,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突出的问题。“诚”,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我们立身处世,当以诚信为本。“信”不仅要求人们说话诚实可靠,切忌大话、空话、假话,而且要求做事也要诚实可靠。大学生的诚信品德塑造的度,不仅直接关系着自身的前途和命运,而且与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息息相关。大学生不诚信行为例如逃课行为、考试作弊、出尔反尔、欺骗同学等确实充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及个性塑造。

13、可见,调查结果也反应了诚信危机问题的严峻。其次个人层面存在的问题则为“职业道德缺失”,即敬业,占比60.47%。韩非子喻老中指出,敬业的意思就是专心致力于学业或工作,基于大学生层面即为专注个人学业。大学生刚从任务繁重的高中毕业,难免存在松懈、过度释放自己的现象,加上考核方式的转变,大学生只需要在临近考试的时候拼命一段时间基本上就能通过,这些都使部分大学生并没有尽到自己学生的本分。再次则是人与人之间友善和爱国主义意识的问题,分别为44.19%和27.91%。大学生打架斗殴的行为仍然存在,但在安徽大学比较少见,可能存在一些冷暴力的行为需要继续改善,而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员,从小接受的教育以及自身

14、的感悟,爱国主义基本上能够深入广大学生群体以及社会人民群众的心中。具体结果如下图所示。(5) 如何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问卷显示,在被问道“您认为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是否有必要”时,90人的有效填写中42人认为十分有必要,占样本量的46.67%,为比重最大的选项。其次则是选择“有必要”人数,占样本量的44.44%,选择“没有必要”和“无所谓”的分别为6.67%和2.22%。由此可见,91.11%比率的大学生认为应该持续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侧面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心中的重要性。在“你认为怎样做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大学

15、生的学习、生活中去” 的调查中,选择“开展相关讲座、读书活动” 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各项评优活动中”的比率相差不多,分别为60.67%和61.8%。说明在学生评优的考核中,应该将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现考虑进去,用学生本身重视的部分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学生真正去做,身体力行的时候必然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而请专门人员开展相关的讲座、学校组织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的读书活动,则能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兴趣,进而会进一步主动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从调查中可知,班级定期开展党团活动、相关教师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学方式等其他方法也很重要,都应该作为加强大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的手段。统计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问卷中第十二题为开放题,从16位填写人员的内容作关键字分析可见,“加强”“大学生”“教育”“学生”“实践”为该题的关键字,可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心中的认知和认同情况,要加强对大学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的教育,并将其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督促大学生身体力行。2、 调查背景及意义分析(1) 调查背景分析随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